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华娱:高衙内他想当影帝 > 第332章 “风格”与“细节”【5K大章】贾槏

说起《绣春刀》的武术指导,其实还是高飞的老朋友董苇。訙

先前在拍摄《怪侠一枝梅》的时候,两人没事儿的时候就已经在为《绣春刀》设计套招了。

因此在《怪侠一枝梅》拍摄后期,其实胡戈与王千原就已经在乌耳善的安排下练习套招了。

毕竟如果演员动作基础好的话,一个镜头打十招、二十招都可以。并且因为是演员亲自上阵,无论是中近景为主的短镜头,还是无缝衔接的远镜头都可以自由使用。

但当演员不具备条件的时候,就只能用短促的镜头来弥补,一个镜头也就打四五招。

镜头大部分也都是中近景为主的短镜头,并且无缝衔接什么的,大概率的不能用了,因为武替会很容易露馅。

这也是为什么武侠片、动作片拍来拍去就只是那几个动作明星,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不过话又说回来,好的动作基础也确实能让武指在动作设计上面更自由,更大胆。訙

要知道很多时候,不是年轻一辈的武指设计不出好的动作,而是现在的年轻小生们打不出来罢了。

即便威亚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用了威亚之后,展现出的效果终究还是会和演员自己做出的有很大不同。

至少在冲击力和力量感方面,威亚的参与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不过如今的高飞算是一个例外。

虽然他学的是花架子,但是内地年轻一代演员之中,应该就要数他最能打了。

这也是为什么董苇越来越喜欢和高飞合作的原因。

不说别的,《绣春刀》一开场他设计的那一套动作,年轻一辈的男星之中,估计也只有高飞能做到了。訙

这个动作有多夸张呢?

呵呵,一开始董苇将示意图画给乌耳善看的时候,乌耳善硬是没敢往长镜头那方面想。

毕竟只要是混电影圈的,谁不知道长镜头、手持摄影、以及快速运动镜头是最麻烦的。

可是谁成想董苇和高飞两人竟然把这三个大麻烦都融合到一起了!

这让乌耳善听完他们的设计之后,硬是没舍得把这个想法毙掉。因为他心中清楚,越是剧组拍起来艰难的镜头,有时候就是观众看得最舒服的镜头。

而董苇设计的这个开场镜头,他听完之后只是想想就觉得过瘾。

……訙

话说《绣春刀》这个本子,本来只是高飞写的剧本的后半段,只是后面高飞做了一个切分。

而在这后半段故事的开头,则是以锦衣卫抓捕阉党开场的。

前面几家倒还好,因为被抓的大多是文官,没有什么反抗之力,故此锦衣卫轻轻松松就搞定了。

但是在沉炼三兄弟抓捕前任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的时候却出了岔子。

这位锦衣卫高官虽早已没有在一线厮杀,但是对锦衣卫是手段却是再清楚不过。

故此当锦衣卫悄然上楼准备抓捕的时候,他则已然在护卫的帮助下逃之夭夭。

可问题的难点就在这里!訙

因为在董苇的设计中,当高飞察觉到不对劲,勐然踹开门之后,立刻就发现许显纯跳窗离开了。

故此他必须也毫不犹豫的快速从二楼一跃而下,紧追不舍,最后在追进一处死胡同,翻过高墙之后,才抓住了这群人的尾巴。

在董苇的设想中,从高飞踹门而入的那一瞬间,这个长镜头就应该开始了。

如此一来,这个镜头的难度就简直是指数级增长了。

因为考验的不仅是演员,同样也在考验导演和摄影师。

至少他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高飞把这个动作真得完成了,那么他们应该怎么捕捉到呢?

这个问题曾经让剧组的乌耳善很是头疼。訙

甚至他一度考虑要不要将高飞从二楼跳下和后面穷追不舍分成两个镜头来拍。

毕竟这一连串的动作如果不想着一镜到底,那么难度确实会减少很多。

当然,这样镜头的冲击力也就难免会减少很多!

而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乌耳善一直纠结不已。

最后还是剧组的摄影指导韩其名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给摄影师上威亚!

于是在拍摄这段戏份的时候,便出现了一个十分搞笑的画面。

身为演员的高飞从两米多高的阁楼上跳下来时没有丝毫保护,反而是其身后的工作人员的身上系了一个安全绳充当简单的减速装置,以保证镜头的可控。訙

不过这样一来,虽然抓住了最有冲击力的镜头,但是在衔接的时候却又出现了问题。

因为工作人员帮摄影师解开安全绳的功夫,高飞总不能呆立不动啊,可一旦按照高飞运动起来,那么摄影师又跟不上了。

一番忙活之后,还是董苇认为高飞跳下来之后可以稍微摆一个pose,一来画面可以好看一点,二来也能顺便给摄影师解扣的时间。

乌耳善听完之后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于是高飞不得不再跳一次,在不留痕迹的摆了一个酷酷的姿势之后,方才朝着前方追去。

而解开安全扣的摄影师这才肩扛摄影机紧跟其后。

并且为了营造出一种“伪纪录片式”的真实感,在这个过程之中,摄影师有意的让镜头保持一种轻微且有节奏的摇晃,好似人在紧张时呼吸的节奏一样。訙

如此一来,既避免了给观众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还能让观众的情绪更加投入进去。

其实这也正是手持摄影这种拍摄手法的魅力所在。

机械固然带来了稳定,但同时它提供的也是一种“非人的”视角。因为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方式就是不稳定的。

走动时候有颠簸,开车的时候有颠簸,甚至哪怕坐着不动,也会因为呼吸而使得眼前的画面轻微抖动。

所以一定程度上的轻微摇晃,其实能使得画面更真实。

……

于是就这样,在一群人的磕磕绊绊尝试下,《绣春刀》剧组终于完成了这个折磨的众人欲仙欲死的运动长镜头。訙

最后,当这个镜头完成时,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包括王千原和胡戈。

因为这部电影里最难的动作几乎都压在高飞身上,现在高飞完成了任务,他们也能轻松不少。

只是唯独高飞有些遭罪了!

虽然他在和董苇设计动作的时候兴致勃勃,但当他自己实际做的时候可就不那么美妙了。

不错,区区二楼的高度,他确实可以轻松跳下,并且还能保持一定的风度。

可是传统武术中的提纵术,到底不是武侠小说里的轻功。

他只是会一些爬高窜低的小技巧而已,实际操作起来,真正能靠的还是他自身的身体素质。訙

故此他跳第一遍的时候虽然挺轻松的,第二遍的时候也还行,可跳第三遍的时候小腿就有些发抖了。

考虑到后面还有一些爬高窜低的动作,故此他每次ng之后,都必须休息一会儿,放松肌肉,恢复体力。

于是就为了这个不足一分钟的长镜头,《绣春刀》剧组整整忙活了一天。

而剧组其他的演员,就坐在场边硬是看着高飞跳了十几次楼,方才完成了这个镜头。

等到高飞最后完成了这个镜头时,所有人看他的眼神几乎都和粉丝差不多了。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金世杰老爷子,也只能连连摇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样的情况以前倒是有,比如早期的香江电影就很拼命。訙

可是自从千禧年之后,他就很少在娱乐圈听说这样的事情了。

至于像高飞这样级别的一线明星,还愿意一天跳十几回楼的,金世杰还真没听说过。

不过这番努力下来高飞也不是没有收获。

如果先前剧组众人是因为资本和名气才尊重他的话,那么自这场戏之后,他就是以实力赢得了众人的尊重。

他虽然只认为自己最多算是敬业,但是看在这些电影工作者的眼中,那就是对电影的虔诚了。

因为不论大家口头上怎么开玩笑,但实际上对于这种人,圈内还是很佩服的。因为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做不到,才会越发尊敬能做到的人。

当然,如果说有什么实质上的好处,那估计应该是剧组上下自从这场戏后气氛顿时一边,大家的态度都认真了不少。訙

毕竟高飞这位大金主兼男一号都这么拼命了,他们自然也不太好意思再偷奸耍滑了。

于是有了高飞的以身作则,倒是令乌耳善的工作顺利不少,也算是变相的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

次日,上午。

在拍摄了一会儿打戏之后,乌耳善便忍不住频频喊卡了。

没别的,因为在昨晚在回看了几十遍高飞昨天那段行云流水的运动长镜头之后,乌耳善现在越看他们就越觉得别扭。

只是在叹了一会儿气之后,他也不知道昨天那种镜头只能偶尔玩一玩。訙

如果真要全程用这种拍摄方式,且不说演员受不受的了,估计周易影视就要第一个受不了了。

毕竟那么拍的话,档期和预算什么的指定要严重超支了。

故此在强自按捺住心中的遗憾之后,他便对旁边的武指董苇说了几句,然后让他去纠正演员的动作,以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董苇闻言之后,当即便了然的走了过去。

不过他连看都懒得看高飞一眼,就帮胡戈和王千原指导起刚才的动作来。

偏偏对于他这样“目中无人”的举动高飞不仅不能生气,反而还得帮着指导其他人。

啧啧~男主角混到他这么惨的程度也是没谁了!訙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绣春刀》剧组打戏最难的,其实并不是高飞、王千原、胡戈三人。

无论是沉炼使用的绣春刀,还是卢剑星使用双手雁翅刀,亦或是靳一川惯用的鸳鸯短刀,其实都没有丁修使用的苗刀麻烦。

毕竟刀剑这种武器并不是越长越好。

比如卢剑星使用那把双手雁翅刀,就是远距离噼砍用的,中距离的靠得就是高飞的绣春刀。

至于胡戈双手拿的鸳鸯短刀,则是用来近战格斗的。

这种武器配置也是高飞和董苇两人借鉴了古代战阵之后,才设计的一个小的作战体系。

毕竟锦衣卫乃是天子鹰犬,自然要爪牙尖利,否则怎么抓人、杀人?訙

而丁修的那把由大唐御林军刀演化而来的苗刀,则显然要比高飞三人使用的武器都长不少,故此在舞动的时候,周一唯也不得不花更多精力来驾驭它。

于是在文戏上收放自如的周一唯,在拍打戏的时候可就吃足苦头了。

即便提前在武术指导的训练下练习了好一阵子,但实际拍摄的时候他还是出各种岔子。

拍起戏来,常常不是打到别人,就是被别人打。

倘若不是剧组治疗跌打损伤的师傅手艺高超,他第二天能不能爬起来几乎都是一个问题。

当然,人其实就是这样,到最后打着打着周一唯也就习惯了。

对了,高飞也是在拍这部戏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绣春刀并不是指某种具体造型的刀,而只是一个概念而已。訙

为什么说绣春刀是锦衣卫、御林军佩带的概念性质的制式兵器呢?

因为根据国内学者从明代的《出警入跸图》中考证可知,当明朝皇帝出京谒陵时,护卫在皇帝周围的明朝军士和锦衣卫,他们佩戴的绣春刀均不同。

故此后来有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绣春刀和雁翎刀本质上是同一种武器,不过绣春刀的皮肤更加高档罢了。

只是因为后世的误解,才让后人认为绣春刀是一种独立的武器刀具。

当然,被误解也不只是绣春刀。

比如如今一提起绣春刀,大家都会想起飞鱼服,想到锦衣卫一样。

但实际上在明朝,并不是所有锦衣卫都有资格穿飞鱼服的。訙

即便飞鱼服是锦衣卫最鲜明的特点,但真正够资格穿它的,也就只有锦衣卫中正三品的堂上官而已,基层锦衣卫一般只有看的份。

也就是说,整个锦衣卫体系之中,也就只有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一人,才有资格无需皇帝赐服,就能拿这飞鱼服当制服。

而这身飞鱼服之所以那么珍贵,全都是因为它的独特的花纹式样造成的。

别看“飞鱼服”这名字里面有鱼,但实际上它压根和鱼纹没有半点关系。

因为在明朝官方口中的“飞鱼”,乃是龙首、蟒形、四足四爪、鱼尾的样子。

也就是说,飞鱼服实际上和龙袍是颇为相似的。

至于亲王所穿的蟒袍,那乍一看基本上就和飞鱼服没有什么不同了。訙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飞鱼服的龙身下方,有翅膀或短短的腹鳍,除此之外几乎完全一致。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嘉靖帝都曾经将二者混淆,将兵部尚书张赞身上穿得飞鱼服差点当做了蟒袍,险些闹出了笑话。

不过也正是因为飞鱼服的珍贵,所以往日皇帝为有功者赐服的时候,大多都只会赐穿麒麟服亦或是斗牛服。

因为这二者和龙形相差较远。

除了锦衣卫和大内太监之外,也只有立下大功者,才会被皇帝破格赏赐飞鱼服。

这方面倒是有点类似于清朝的黄马褂。

不过有一说一,明朝飞鱼服的颜值确实要比黄马褂好看万倍不止。訙

只是高飞、胡戈以及王千原身上的飞鱼服,也不是因为好看所以乱穿的。

关于服饰造型这一块,剧组的美术指导其实下了大功夫的。

因为飞鱼服虽然在明朝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赏赐,但是到了明朝后期,朝廷再也无力管理,于是官员们奢靡成风,官服上的纹饰开始不断向蟒纹靠拢。

甚至就连大富人家的仆妇或者教坊司的女子,出门都头戴珠翠、身穿文绣锦衣,而锦衣上面的花样,则是大多都是白泽、麒麟、飞鱼、坐蟒等等,几乎无所不有。

所以王朝末年常常会被人称之为礼乐崩坏,便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那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秩序都在坍塌。

因此倘若《绣春刀》拍的是明朝其他时期的事情,可能还真不好随便用飞鱼服。

但如果拍摄的明末的故事,那么反而穿上这飞鱼服,才算是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訙

……

当然,商业电影毕竟不是纪录片。

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其实也不一定非要照着写实来。

但是奈何乌耳善和高飞早就达成共识。

《绣春刀》是用历史的角度拍武侠片,而不是像香江电影那样仅仅是将历史当一个故事背景而已。

既然站在历史的角度,那自然就要尽量的去还原历史的质感,虽然不至于1:1的还原历史,但高飞还是希望能尽量体现出那种历史质感来。

因此之故,不管是兵器、服装还是动作,这些总体上还是以写实、历史作为基调的。訙

故此香江电影中那些稀奇古怪的兵器,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在这部电影里了。

除非哪天考古队真得挖出来实物,否则高飞是打死也不会让锦衣卫戴飞碟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