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第19节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第19节

作者:二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3:03:45 来源:免费小说

  “最后我再给你两条路选,如你还想做我李家女,你奶从新给你相看个与你匹配的人家,你以后也以李家女的身份回娘家走亲戚”

  “我李家几代都是清清白白,以后你弟弟妹妹们还要娶妻嫁人,若你执迷不悟,就只能开了祠堂,以后不为我李家女,生死嫁娶都随你,你选吧。”

  自己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孙女,此刻只是跪在地上一声不吭,脸上尽是恨毒了的表情,李长河长叹一声,看来她已经做好了选择。

  “二水,你去请村长来吧,这丫头看来是冥顽不灵了。”

  一听要除名,越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即恨公爹太狠一点余地都不留,又恨自己这个作孽的闺女死不悔改。

  一瞬,整个李家的堂屋里都是大人抽泣的声音,和小孩子们被吓到了大哭的声音,整个屋子里乱糟糟的。

  紧紧按住额角,李均竹感觉自己的太阳穴不停的跳疼着,有哭声的刺激,也有对自己的埋怨。

  村长赶来,事情尘埃落定,整个李家完全没有了前几日的喜气,李二妮迫不及待的找人带信给郑公子,确定了两日之后轿子来接。

  明天就是二姐进郑家的日子,李均竹摸着怀里的银票,不知道该不该给,这是为几个姐姐出嫁准备的银子,每个人都有。

  直到媒婆带着抬轿子的人来到李家村前,村民们不让他们进村,李雪枝只能步行到村口,李均竹才趁机把银票给了她。

  “这是每个姐姐出嫁时,我都会给的压箱银,这是你的,以后不知能否再见,二姐,我最后叫你一声,保重。”说完把银票塞到李雪枝手里,头也没回的跑远了。

  坐上那顶粉色的小轿子后,李雪枝打开荷包,才发现竟是二百两银票,一瞬,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她,以后不再是李家女了。

  但是她不后悔,紧紧握着手里的荷包,李雪枝发誓肯定自己能过的更好。

  二姐一走,一直还强撑着的爷爷就病倒了,一家人这才手忙脚乱的请了大夫来瞧。

  气急攻心,又受了寒累,吃几副药,好好休养吧,把了脉,大夫下了诊断。

  送走了大夫,李家人这才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大家都绝口不再提起李二妮这个名字。

  直到李均竹要到县学里报道去了,李长河的身体才将将恢复,当晚吃过晚饭之后,他召集了全家人到堂屋里来说话。

  “明个儿,金宝要进县学去了,壮头也要跟金宝进县城里了,所以我寻思着,咱们家也该在县城买宅子了。”

  听完李长河的话,堂屋炸开了锅,去县城买宅子,钱氏更是不可置信的拧了李三叔的胳膊,看他痛的皱起眉,才相信这是真的。

  “爹,咱家哪有钱去县城买房啊。”这些天一直蔫蔫的李二水也来了精神。

  “金宝挣的,在县城里读书的时候,咱金宝,跟同窗合伙做了些生意,挣了些银钱。”烟瘾上来了,可被老赵氏管着,李长河只能抽了几口空的烟袋。

  “金宝,你可真能干。”

  “金宝,你做的啥生意,挣了多少。”

  整个堂屋都是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李长河敲了敲烟袋,看安静下来了,才开口到:“都是多亏了金宝的几个同窗,你们啊,不该问的别问啊。问了咱也不懂。”

  又是好一阵热闹的讨论,终于这几天笼罩在李家上方的阴霾才散开了去。

  第二天,这牛车上除了李均竹两兄弟,和爷爷李长河,还有奶奶老赵氏,和二叔李二水,满满当当的坐满了牛车。

  到了县城,先送李均凌前去何夫子处,跟李均竹不一样,他深知借住的不易,于是把李均凌安排到了苗方家住两天,等自家买到宅子之后就般过去。

  带着李均凌给何夫子行了拜师礼之后,两人就离开了私塾,前往县学报道。

  这县学可比何夫子的私塾大了不少。还分为甲乙丙丁的班,拿着文书,找到了自己所在的甲班,领到了笔墨纸砚,确认了下午开课的时间李均竹才离开。

  这县学不像府学要住在学堂里,县学里提供住处,住不住随你,没有硬性规定,而家在县城里的学子们则大部分都选择下学回家住。

  到了苗家,连苗方的影子都没见到,他刚请的扫地大爷告诉众人,苗公子还关在房间里,好几日都只是吃饭的时候才出来。

  苗方在做什么,他当然知道,所以也也就没有打扰,一行人放好东西之后,兵分两路。

  李长河带着众人去县城里找中人看宅子,而李均竹则随便应付吃点午饭,赶着下午的课开始前县学。

  没想到赶到课室之后,才发现,周烨百,韩放,冯程远三人都在,他们都被分到了甲班。

  几人没有过多的寒暄,因为开课之前,县令竟出现在了甲班,进行了一番勉励学子的讲话,而后是学正对于县学里的规矩和教授他们课程的教谕,教习的介绍。

  对于县令,李均竹映象就是在县试时皱眉呵斥求情考生的样子,很不近人情,但也很公正。

  现在仔细看,发现这县令坐在位置上,面色冷峻,周围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应该是个很严肃的人,李均竹心想。

  学正介绍完情况后,县令又带头出了课室,往另一间去了。

  就这样,李均竹在县学的日子也正式开始了,比起何夫子的私塾,他明显能感觉到这里的这些教习们学问都更加的博学多才。

  而他们甲班的学子们,也都比在私塾里大胆了许多,每当教习讲完课后,有什么不懂的,都会当面请教,而教习们也都会当面解疑。

  这也让李均竹得到了很多的收获,这学堂里,学习的氛围很浓,连韩放这个最爱摸鱼的人,也认真了许多。

  而李家的宅子,也在李长河几人东奔西跑中定下来了,巧的是这房子,离钱举人的宅子不远。

  李均竹去看过,两进的宅子,前院,后院都挺大,李均竹感觉应该比李家村的房还大了挺多。

  奶奶老赵氏很得意,这房子,不仅自己几个儿子家都能住下,等着孙子们都成亲了,也能住下。

  李均竹本想劝爷爷把全家都接过来一起住,可爷爷说,农户人家,哪能不管地里的活,更何况现在一家人贸然到县里来,没有个挣钱的路子也不成。

  最后,这房子就只有李均凌两兄弟住,张氏和越氏每隔一段时间来给孩子们送些吃的喝的,顺便打扫下屋子啥的。

  解决了住的问题,又想起了好久没出现的苗方,这日县学下课之后,李均竹与冯程远两人决定去看看这个消失了很久的人,在做些什么。

  至于另外两人,跟着县学里的同窗们,一起去游花街了,今日是昆山县最大的舞楼选花魁的日子,他们瞧热闹去了。

  想起这两人,冯程远就提起了他们在云城郡时,几人去参加文会的事情。

  果然如周家大哥所料,这些来参加文会的学子们,根本就是打着幌子来套近乎的。

  开始大家还能保持住自己文人学子的风度,聊聊诗文,渐渐的好些人就开始从诗文聊到了陈先生。

  三人得了李均竹的提醒,提到陈先生就马虎带过去了,哪知这些人竟变本加厉的提出想让三人带自己拜会陈先生。

  不知谁开的头,竟还有人开出了银子和美女来买这么个机会,最后越演越烈,三人都脱不开身了。

  如若不是周家大哥一直派人暗中跟随,恐怕他们几人都要被困在那画舫上不得离开了。

  想起这事,冯程远还心有余悸,俗话都说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现在算是领略到了。

  所以今天同窗提议去看热闹,他看李均竹不去,也赶紧拒绝了,他还是跟紧均竹较好。

  听完全程的李均竹真是哭笑不得,可看这周烨百,韩放二人,得到的教训还是不够啊。

  两人步履轻松的来到苗方家,看门的大爷告诉二人,苗公子去往北街了,说是去一家卖番货的铺子里去了。

  顿感兴趣的两人又调转了脚步,往北街走

  第29章 爱耍剑的花魁

  北街上,?街道两边都站满了人,大有种万人空巷的势头,这大乾朝的舞楼,?说起来还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这舞楼里,是以表演舞蹈和音律为主要的赚钱手段,?但不像青楼,?他们做的不是皮肉生意,?只是陪客人们吃吃喝喝罢了。

  慢慢的这舞楼也成为了达官贵人,大户人家,谈生意的好地方,?甚至是书生们文会,?作诗的聚会之地。

  自前朝起这舞楼就越做越大,?连他们这个小县城里就有好几家,?每年年中之时,?还要进行花魁的选拔,?总是搞得热闹非凡。

  这游街的最**,?当然是得到花魁的女子抛绣球的时候,这往往得到花魁称号的女子可都是德才貌都兼备的。

  不少大户人家的公子和老爷们都命令自家的小厮们到时候拼命的抢,到时娶个花魁做的小妾岂不是美哉。

  这楼里的跳舞,?陪喝酒的女子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女儿,虽不是青楼那样的地方,?但这些女子每日陪吃陪喝,甚至还会被客人们占便宜。

  所以楼里不少的女子都会选择找一个老主顾,或许是去大户人家做妾,也可以是赎身嫁与贫穷人家,前提是只要你出的起赎身的银子。

  对于穿越而来的李均竹来说,他并未觉得这些姑娘们有何不妥,?都是因为自家太穷,要不谁愿意整日卖笑为生。

  但对于很多家底稍厚的人家来说,还是不会愿意娶舞楼里的姑娘为妻。

  所以看到人群里有好多穿着打扮都不错的书生们,也在人群里蠢蠢欲动,这还让李均竹觉得挺稀奇的。

  到处都挤得水泄不通,李均竹二人好不容易挤到一处稍微宽敞点的地儿,发现前头竟是一点都挤不动了,无奈两人只能站在原地稍作等待。

  突然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呼声,人群也开始骚动起来,纷纷向前涌着,李均竹两人都被带的不由自主往前走去。

  这时候他才看清,正前方是一顶由四匹马拉着的巨大轿子,轿身上装点的都是各式的鲜花,还有各类的彩色纱帐环绕。

  一女子端坐在轿子里,与这轿子格格不入的是,她身着墨绿色的翠衫,外面也是同色的薄纱,头发也只是在头顶挽了圆髻,其余的皆披于肩上。

  并没有如往年看到的花魁那样会朝着轿外的众人挥手,她只是眼神冷淡的扫视着周围,目光中寒意逼人,寒似玄冰。

  可被她扫视之人,皆赞叹不已,这冰美人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平时在舞楼里不得窥见,今日终于得见真容,果然人如其名,冷艳异常。

  通过周围人的交谈,李均竹才知道为何今日街上多出了许多的公子和书生。

  这轿中之人名叫尤冰安,是今年才到舞楼里的,长的美若天仙,一身舞艺了得,同时也武艺了得,一手琴艺更是炉火纯青。

  引得县城里的公子哥们,都趋之若鹜,这银子流水一样赏了出去,可这姑娘却从不与客人多说一句话,更别说是陪酒了。

  这次,这姑娘竟提出要抛绣球招亲,接到绣球的不论贫穷贵贱,年老年少,她都愿与其成亲,如若已经成亲的就甘心为丫鬟,但决不为妾。

  这话一出,这大街上不论年老年少的男子不都出来碰个运气了吗。

  对于才十三四岁的李均竹两人,这事与他们毫无关系,对于街上跃跃欲试的人群,两人倒显得百无聊赖了起来。

  葛的,李均竹在人群外,看到了提着桶东西的苗方,向冯程远示意了下,两人拼命的开始向外挤去。

  好不容易挤出人群,在李均竹大声的疾呼下,苗方看到了两人,正愁没人来帮他提东西,连忙把手里的东西往地下一搁,站原地不动了。

  忽地,一颗红色的绣球,就在李均竹的面前,嘭的一声砸到了苗方的头上,砸懵了苗方,也让才赶到面前的二人彻底愣住了。

  前面人群,浪一样扑了过来,把还在蒙圈中的苗方,簇拥着到了花车前,李均竹也顾不得还留在原地的东西了,忙追了上去。

  花车上的尤冰安,站起身来,从座位底下扯出一个巨大的包袱,唰的一下背到了身后,在众人惊愕的表情中跳下了马车。

  “这位公子,既已接住我绣球,今日我尤冰安就是你的人了。”与她冷艳的外貌不同,这姑娘开口就是一股女侠之风。

  “我不能娶你,我,我离婚了,你还是在另抛一次。”苗方着急的连前世的次都往外蹦了。

  虽没听太懂离婚是何意,尤冰安却听懂了前面的一句话;“丫鬟,也行。”

  “这位姑娘,误会了,我朋友之意是他现在并没有娶妻子或者招丫鬟的打算,并无冒犯姑娘之意。”刚赶到里的李均竹连忙拉住苗方,以防他再吐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语。

  看了眼这个小公子,尤冰安刚还冰冷的眉眼,突然挤出几滴泪来,身体摇摇晃晃的似要跌倒在地,竟弱柳扶风的低声抽泣起来。

  看这样一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女子,此刻孤助无力的模样,周围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阵声讨。

  这样一位美貌女子,主动嫁与你为妻,你竟不知好歹,“姑娘嫁我为妻吧,我家良田百亩。”李均竹甚至听到好多这样的声音。

  “小女子,虽舞楼出生,可从小饱读诗书,生性倔强,最是信守承诺,若公子不愿,小女子也愿成公子的丫鬟,护卫。”睁着泪眼朦胧的双眼,尤冰安看向苗方。

  慌了神的苗方则是看向了李均竹,周围都是虎视眈眈的眼神,他觉得在再这留下去,非得被当场逼的娶了这姑娘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