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丝路大亨 > 第三百一十章 舆论战

丝路大亨 第三百一十章 舆论战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3:56 来源:88小说

“我明白大人的意思了!”徐渭点了点头:“那就是说一切要等到三个月以后才开始?”

“不,有些事情现在就可以开始了,比如说舆论准备!”

“舆论?”

“没错!”周可成点了点头:“即便‘狸猫换太子’计划成功了,但还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个是如何化解江南对朝廷的忠诚;第二是江南是否支持裕王。这两个问题必须在此之前解决,否则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接下来你和项公必须把宣传工作的侧重点放在这几件事情上:1、朝廷对江南的捐税不公平;2、朝廷科考对江南士子不公平,要求全国统一考试,依照才学取人;3、漕运的运费由江南承担不公平,要求改为海运以减少浪费;4、减少长江沿岸商贾的税收,取消牙行牙贴制度,使得货物与人员的自由流通;5、裕王且贤且长,反对废长立幼;6、朝廷奸臣当道,暗害高大人;7、主上年老多病,潜居西苑,为奸臣蒙蔽!差不多就这些了,主要目的是增强江南百姓对朝廷和今上的不满,让他们有失去感,同时提高他们对裕王和高拱的同情心,并寄予希望,认为他们之所以落得今日的田地,是因为他们为江南说话!要让江南上下都觉得裕王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

“文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周可成喝了口茶,问道。

“没,没有!”徐渭飞快的将周可成方才的那一大摊子话记录了下来,即便以他的聪慧,一时间也无法完全理解周可成的全部意图,不过这已经让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政治还可以这么玩呀!

“不要紧,在执行中慢慢理解就是了,反正不明白的就来问我!”周可成放下茶杯:“这件事情上不要怕花钱,说书先生、揭帖、罗教各个渠道一起上,一定要在来年春末前把舆论给炒热了!”

南京,都察院。

自从上次讲谈社的事情之后,自觉的大失颜面的张居正就变得沉寂了下来。他就好像一只受伤的孤狼,在暗处舔舐自己伤口的同时,也在观察敌人的行动。经历了上一次的教训,他已经明白了敌人隐藏在黑暗中的力量是何等强大,他开始收集各种关于周可成和兰芳社的资料,潜心阅读,寻找着敌人的弱点,等待着报复的良机。

“刚峰,刚峰!”

这天中午,海瑞在衙门里忙完了差使,正准备去吃午饭,便看到张居正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手上拿着一个小本子,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怎么了,太岳兄有什么事情吗?”

“大事不好了!”张居正将海瑞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周可成要下毒手了!”

“下毒手?”海瑞皱起了眉头:“太岳兄所谓的毒手指的是?”

“你看!”张居正将那小本子塞到海瑞的手中:“这是我这些天搜集到的证据!”

海瑞看了张居正一眼,才细看那本子起来,那本子上的内容颇为琐碎,都是些某月某日某地某某说了什么,某月某日在哪里看到某位揭帖诸如此类的东西,海瑞看的有些哭笑不得:“太岳兄,虽说您有风闻奏事的权限,但好像也用不着做到这样吧?”

“刚峰兄,您难道忘了当初讲谈社的时候,周可成那厮是怎么做的吗?”张居正冷声道:“就连乡下小镇的书场里的说书先生都在骂你我是贪官,不是我故意为难,而是那厮做事情之前就是喜欢来这招的!你看看这些内容,有指叱科举的,还有漕运,税收,牙贴,都是讨好江南人的脾胃,诋毁朝廷的。最后还把高拱和裕王的事情往朝廷头上扣屎盆子,刚峰兄您觉得这是无的放矢?周可成做哪件事情是没有目的的?”

听了张居正这番话,海瑞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他点了点头:“听太岳兄这么火,倒也有道理,不过那要如何应对呢?毕竟谁也没法证明这些事情与周可成有关系呀?而且这些事情很多都是深得民心的,甚至本地的不少缙绅也是支持的。不要说你我,就算是朝廷也没办法堵住这么多人的嘴呀!”

张居正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与大多数封建王朝一样,明的国家机器实际上只到县一级,县以下是要依靠缙绅的支持的,没有了缙绅的支持,朝廷在基层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像科举,江南重税,牙贴等问题不少江南籍的官员和士大夫都是反复要求的,有着深厚民意基础的。在这种情况下,官府面对这种基层舆论动员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应对的。即便张居正这样的高官,面对兰芳社大把撒银子的舆论战,也只有坐视成败的份。

“那至少要把这件事情禀告朝廷!”张居正沉声道:“要不然朝廷就和瞎子一样!”

“嗯!”海瑞点了点头:“太岳兄说的不错,本官与你一同联名上奏就是!”

“好,有了海大人的联名上奏,事情就好办多了!”张居正笑道,转而叹道:“周可成这厮也不知道是哪里生出来的妖孽,竟然能想出这么多无法无天的法子来,若是不能将其早日诛杀,定然会成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京城 ,文渊阁。

“徐先生,这份奏疏是张太岳和海刚峰的联名呈上来的,您看一看吧!”

“有劳子实兄了!”徐阶从同僚手中接过奏疏,打开细看起来,越看他的眉头就皱的越紧,反复看了三四遍后才长叹了一口气:“见微知着,敢于任事,这两人果然是国家柱石呀!”

“徐先生您也是这么觉得?”那阁臣叹道:“我看了这奏疏觉得是心惊肉跳,想不到江南平定了倭患之后竟然会有这等事情,幸好被这两位发现了,徐先生,您觉得要不要启禀圣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