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七零:这女配我不当了 > 第47章

重生七零:这女配我不当了 第47章

作者:恋竹小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2:23:10 来源:免费小说

  陆漫漫说到做到,她并没有因为董立诚和楚妍就对这个班级敷衍,她教学很认真,有的时候还会讲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至于董立诚和楚妍,除非他们当众问问题,其他时候陆漫漫都当两人不存在。

  没有人会想到期末考试的时候,陆漫漫这个班级的学生考的最好,就连陆漫漫自己都很惊讶。除了董立诚和楚妍勉强及格之外,其他人都在八十分以上。

  因为这个陆漫漫的心情很好,连带着在火车上看到董立诚和楚妍,她都能微笑面对。

  董立诚和楚妍看到她脸色更不好了,他们也是不想跟陆漫漫坐同一辆火车回去,这才晚了几天买票,哪里想到就这样还是让几人遇上了。

  在火车上熬了一天,等下了火车,楚妍就拉着董立诚逃也是的先走了。

  杨屯粮嗤笑一声,对着两人的背影撇撇嘴。真当自己是什么香饽饽,别人都想要看见他们呢。也不想想自己的德行配不配。

  他可是个记仇的,过年的时候李文静拉踩他,回到大队他就把董立诚其实读的是大专,还有陆漫漫做了他老师的事情给抖了出去。他中午到家,等到第二天早上两个大队的人全都知道了。

  因为这事,陆兮兮还专门回来找陆漫漫确认。

  陆漫漫点头,“学校老师暂时不够,我只是帮着教一学期而已,下学期如何还不知道呢。”往常招生都在九月,只这一届在春节,算的上是特招了。等到开学,学校又会进一批新学生,自己是继续带大专还是怎样,需要看学校的安排。

  陆漫漫觉得这事很平常没什么值得骄傲的,陆兮兮却不以为然,“不管怎么说你都是董立诚的老师,这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我看到时候董立诚和楚妍还怎么在你面前横。”

  老师啊,在以前那可是长辈,两人要是在找陆漫漫的不痛快,不就是欺师灭祖了?到时候不用陆漫漫出手,村里人的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们。反而是漫漫,对他们做的只要不过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要她说漫漫就应该压着两个人的成绩,让他们毕不了业才好呢。

  ☆、第 73 章

  陆漫漫只是笑笑并没有接话, 如果是刚重生那会儿, 她或许会一心想着报仇, 现在么?比起报仇她觉得过好自己的日子更重要。别的不说,她在学校课业满满当当, 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哪里有时间去管董立诚跟楚妍如何。

  有这闲工夫,她不如多研究一下小麦杂交的事情。

  还有一年就能毕业了,陆漫漫早就想好了,毕业就回来,他们这一片土地质量差,正好她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土壤改良。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可比跟董立诚、楚妍这俩个脑子有毛病的较劲有意思。

  今年国家下发了新文件,说是准备实行分田到户, 并在某些地方进行了试验,据说结果喜人。不出意外分田到户将会陆续在全国各地实现。

  为了这事,陆漫漫专门收藏起来那些报纸, 带回来给她爹看, 让她爹有个心理准备。

  她跟陆兮兮关系好, 人家过来也是因为她, 虽然不赞同陆兮兮的话,她还是说道:“我跟他们现在不在一个层次上,只用实力就能碾压的两个人喘不上气来。你说的那个完全没必要。我就是要明晃晃的告诉他们俩, 我对他们完全不惧怕。”

  陆兮兮有些讪讪的,她眼珠子转了转,赶紧转移话题, “对了,漫漫你不在家不知道,自从恢复了高考,这些知青活都不干了,天天蹲在知青点不出来,还美其名曰要好好学习。”她伸手拉拉凳子往陆漫漫跟前靠靠,“他们住的那地方不是楚家的么,早前楚铭跟他们说好了,让他们多住一年,等村里给他们找到房子就搬走。”

  陆文聪这人是真的不愿意占国家的便宜,当初那院子是因为楚铭成分不好,上头让收回来的,是无主之物,他才会做主给知青们住。现在楚铭恢复了身份,宅子也还给了他,陆文聪就让人在村子里找了出空地给知青盖了房子。

  高坪大队并不富裕,这次盖房子走的是大队集体的账,账面上的资产并不多,因此盖的是土坯茅草房子。去年十月开始盖房子,不到半月房子就盖好了。刚开始他们说房子潮湿,等干了再搬,大家想想是这么回事,也都没说什么。

  等到后来又传来高考的消息,为了不影响他们学习,谁也没再提搬家的事情。结果等考完试,年都过了,这些人开始装聋作哑,谁也不提应该把房子还给人家的事。

  “我听说前些天赖三找过去说让他们搬家,说是楚铭打算修房子。结果你猜怎么着?”不等陆漫漫回答,她自顾自的说道,“他们居然说赖三打扰了他们学习。哈哈,真是好笑哎,三月的时候赖三去了一趟,他们说住了好几年习惯了,怕搬了家对学习有影响。这话赖三忍了,现如今你说这高考都过了,这些人还打着学习的名义。这不,赖三一生气就带着人把他们的行李全扔出来了。那场面别提多难看了。”

  因为高考,学校的老师抽调了一部分,陆漫漫等人就被留下来帮着批改作业了,所以,她回来的就比董立诚两人晚,要不是陆兮兮说起这事,她还真不知道。她爹娘也没告诉她。

  转头想了想她就明白了,爹娘这是怕她听了有想法吧。楚铭修房子为了什么,别人不清楚,爹娘肯定是知道的。虽说就算两人结婚将来肯定是要在高坪大队的,新宅子距离陆家并不远,也就是两三分钟的路程。

  大概是习惯了一家人住在一起,她爹娘心里不舒服,所以才没告诉她这事。

  “后来呢?”按照陆兮兮说的,这些知青近段时间的作为,她可不相信这些人就这样妥协搬走了。

  陆兮兮撇撇嘴,“还能怎么样,他们当然是来找文聪叔主持公道呗。”说起这个陆兮兮就想笑,当初文聪叔知道这事以后对着知青们好一顿骂,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文聪叔发那么大的脾气。

  这些人活不干,还竟给添乱,换做她是文聪叔肯定也会发火。

  要是以前那些人哪里敢这样啊,杨广义说这都是因为高考把他们的心给养大了。这些人自命不凡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大学,上次没考上他们把它归结为复习的时间太短,准备不足。这次他们足足准备了大半年,肯定能考上大学。

  这只要考上了大学,他们的户口就能迁入学校,到时候毕业顺利的留在城里,成为城里人。都要成为城里人了,这些人自然不怕陆文聪这个小小的大队长。既然不害怕,又怎么会客气,更别说听他的话了。

  文聪叔没有偏帮着他们说话,他们居然把这事捅到社长哪里去了。陆兮兮耸耸肩,“结果不用我说你也能猜到吧?”那群人也不想想,本来就是他们不对,他们连文聪叔这一关都过不了,哪来的自信社长会向着他们说话?

  她嘿嘿一笑,“社长做的可比文聪叔狠多了。他当着几个人的面说他们没有信誉偷奸耍滑,还说要把这个写进他们的档案里。这不那群人才老实起来。”

  只是现在才想起安分已经晚了,上半年几人都没干活,不能用工分兑换粮食,仅凭着人四那一点怎么够吃的。再说了,这些人以前粮食不够,还从大队预支了一些,文聪叔当着大家的面说‘几人你们马上要走了,欠下的账也应该还了。’又扣了他们一些粮食。

  陆兮兮算过,他们手里的粮食省着吃也就只够两个月。两个月之后,他们如果没能考上大学,顺利的晋城,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办?

  他们饿肚子是有些惨,可陆兮兮一点也不同情。她对这些人一点好感也没有。

  陆漫漫也没有想到知青会这么没脑子?高考这东西是说考上就能考上的。她老师可是跟她透露了,去年年底那次特招几百万人里面出三十万已经是多的,今年高考的人肯定比去年还多,但是录取人数却不如去年。就说他们学校吧,去年大学、大专每个班级都是近百人,今年大学的人数少了百分之二十,每个班级只有八十人,大专人数直接砍半,只招收三百人。

  人多名额少,今年的题目难度还增加了,她可以预料到今年落榜的人比去年还要多。

  这些人又提前得罪了乡亲们,对他们之后的日子,也只能呵呵了。

  事实果然跟她想的差不多,来他们这里插队的几个知青里面高中毕业的只有三个,而知青跟村民对立的事情也是这三人打头挑唆的。其中有脑子不清楚跟着胡闹的,当然也有冷眼旁观的。

  这次高考完,他们大队一份通知书都没有收到。眼看着都八月中旬了,这些人开始着急,他们找别人打听了才知道通知书早就来了,他们没收到只能是没考上。

  这三人不认为自己没考上,他们觉得是大队是公社扣下了他们的通知书。他们开始跟大队跟公社闹起来。

  陆漫漫冷眼旁观着这一场闹剧,看着那几个人从不敢相信到绝望,到最后的麻木。

  她并不同情这几个人,就因为这几个搅屎棍子,村子里的知青跟村民对立,已经嫁人或者娶了知青当媳妇的人,他们在婆家(岳家)的日子也免得微妙。陆漫漫就亲眼所见,有一位女知青不管是上哪里都有人跟着,好像就怕她跑了一样。

  那位女知青在这种压抑的情况下,肚子里的孩子没保住流了下来。流了孩子最伤心的肯定是做母亲的,可是呢,就因为有些人吵吵嚷嚷要回城,这位知青就被婆家人说成是故意的。

  女知青受不了婆家的污蔑差点跳井寻了短见,最后还是曹三妹看不过去把人接到自己家照顾着。

  她是妇女主任,村子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她能不生气,于是她上门狠狠地骂了一顿。特别是那个男人,被她戳着额头骂了半天,陆漫漫还是第一次见到她娘的战斗力,她娘一个人愣是把一大家子人骂的头都不敢抬。

  把面条端给女知青,陆漫漫看着她木愣愣的表情有些难过,她斟酌了很久,还是开了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见女知青呆愣的望过来,她怕对方误会,紧接着解释,“我没别的意思,就是你,你跟,你”

  有心说你跟那边都闹成这样,干脆离婚算了,男人就不能惯着,有一就有二,今天他不相信你,明天他指不定做出什么来呢。

  可是她还记得在那个男人跪下向她发誓保证的时候,女知青哭了,还有她的表情明显是犹豫的。为这,她实在说不出劝分的话。

  万一到时候女知青后悔了,认为都是她的错,是她窜唆自己离婚的,那时候她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女知青没有说话,只不过在对方第三次前来认错的时候,她跟着对方走了。“谢谢你们的照顾。”这是女知青来到他们家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

  ☆、分田到户(错字)

  对女知青的选择在她的意料之中, 陆漫漫包括曹三妹都没说什么, 也只在人都走了之后, 曹三妹嘀咕两句,这就是现实。

  女知青的事情对陆家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 他们并没有过多的留意,依旧是该干活的干活,该上学的上学。

  1789年六月,陆漫漫毕业前夕,清溪县终于下发了允许分田到户的红头文件。按照规定,凡是清溪县户口的,不论男女大小,每个人根据地质的不同可以拥有一亩二到两亩半的田地。

  这个文件一下发, 不少人村民都炸了锅。

  农村人对法律的认知不够,很多人并不是孩子一出生就去报户口的,而人口死亡了, 也是如此, 并没有立刻去销户。

  分了田地, 之后过好过坏都是你自己的, 公社再不会给你分粮产。为了能多分一点地,不少人就找到各自的大队、公社去报户口。

  陆文聪最近是忙成了狗,分田到户的文件已经下来了, 如今地里的庄家种好了,只等着这一季度过去,之后田地就成了自己的。他不仅要忙着田里的事情, 还有大队户口也要落实。

  连轴转了两个月甚至错过了陆漫漫的毕业典礼,她才总算是把高坪大队的人口给整理清楚。高坪大队总共有近百户人家,这些年嫁出去的、嫁进来的,每一户都是五六口人。

  陆漫漫的户口本来是迁出去的,后来毕业她并没有依照学校的安排,而是毅然回乡,户口又给签了回来。

  八月初二,陆文聪召开大队会议,这一次不用他挨家挨户的喊,每一户的户主都来了,甚至那不是户主的,也来了不少人看热闹。

  调试一下大喇叭,确认每个人都能听见,陆文聪开了口:“这次的会议为了什么,我说大家心里也应该有数。六月咱们接到上级的要求,以后不再是集体劳作按工分分粮,而是按照人口分田到户,土地由你们自己种植,公粮也按照你们所持有的土地自己去交。”

  “按照标准,咱们大队每人可以分的两亩五分地,每亩地每年公粮需要上交一百斤。”见有人要说话,陆文聪抬抬手示意大家先安静,“这个数目不是我定下的,是国家定下来的,咱们这种田地每亩一百斤公粮,比咱们稍微好一点的一百五十斤,当然还有每亩地两百斤的。跟他们比起来咱们这公粮算是少的。”

  “大队长,那交完公粮剩下的粮食咋算?”

  不等陆文聪开口,高图转过话筒,“你这问的不是废话吗?都分田到户了,你地里的东西,剩下的自然就是你自己的。要我说这事对那些干活勤快的人是有好处的,咱们都是庄稼人,怎么弄才能让地里长出更好的庄家,这些不用我说你们都清楚。你越勤快,到时候收成肯定越好,你磨洋工,那到时候”

  高图嘿嘿笑了两声,“都分田到户了,你们可别想着再跟以前一样欠国家的粮食。公粮到时候肯定按时交,都是一样的田地,到时候人家能吃饱吃好,你自己饿肚子,那只能说明你懒。”

  集体下地干活刚开始几年还成,大家都比较积极,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应付了事,磨洋工拉呱的能占一多半。高图知道他们啥意思,就是觉得到时候分的粮食都一样,干多了不值得呗。

  还是国家这个政策好,到时候田地是自己的了,你干不好只能饿肚子,别人干得好人家就能天天大白馒头。到时候你可就怨不得别人了,只能说你自己懒。

  “一会儿呢,每家都派个人过来抓阄,咱们的土地虽然都差不多,分到哪边还是看你自己的运气。另外过几天的秋收,这是咱们最后一次集体干活了,我不希望再有人磨洋工不出力。”

  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明白,陆文聪就让人拿了个纸箱子上来,然后从一小队开始一个一个的排队抓阄。

  看到这个抓阄模式有人嚷道:“大队长,这让一队先抓是不是不公平,等到我们五队的时候,那不就没多少了?”

  陆文聪看了他一眼,发现不少人都有这个想法,他又拿过话筒,“咱们大队的地就那么多,以前你们哪个队在什么地方干活,这片地方就属于你们哪个队的。一队先抓,抓的也是他们一队的地盘,跟你们二三四五没多大关系。咱们大队地多人少,你们也不用担心分不着地。”

  按照规定分完地之后,他们大队还会剩余不少的田地,这些地方按照之前商量好的都种上树木,等到树木成才卖了钱在分给各个大队的人家。当然考虑到农村人结婚生娃添人口,每个大队都会空出来一些田地,给这些人预备着。

  陆文聪并不是一个苛责的队长,谁有疑问都可以提出来,他知道的就会回答,不知道的,也会跟公社反应,然后在回答他们。

  作为大队的大队长,陆文聪是最后一个抓阄的,他抓到的是村西头的田地,这边的土地质量在高坪大队算是差的,而且紧挨着的就是隔壁杨家湾。

  七亩半的地都在这个地方,高图不得不佩服陆文聪的运气,反正也没人看见他抓的什么,高图凑过去说道:“老陆,你们那个小队不是还有比的地,我看你不如换一下,你瞧瞧你这手气,抓的什么啊。”

  陆文聪摇摇头,他面不改色的把纸条递过去,示意会计记录。

  有他闺女在,土质不好算什么,到时候照样能高产。

  分配好土地,就到了秋收的时刻,这一次每个大队都很积极,因为掰完玉米,这集体劳动就算是彻底的结束了。之后的割秸秆、犁地、种植都是各家各户自己的事情。

  “突突突,”

  农民们正汗流浃背的在地里割秸秆,忽然就听见一阵拖拉机的声音,他们大队穷,以前可没有拖拉机,如今虽说忙碌还是有人站直腰准备看个稀奇。

  这个拖拉机跟他们预想中的也不一样,说它是拖拉机吧,前面居然还有个‘大箱子’,仔细一看那箱子里面的好像是‘刀’?

  这么奇怪的拖拉机他们还真是头一次见,不少人都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只见拖拉机从村头开到村尾,最后在陆文聪家的地头停了下来。

  此时距离收完玉米已经过去一天了,其他人家都匆匆忙忙的拿着镰刀去地里割秸秆,只有陆家一动不动,原本大家还奇怪呢,看到拖拉机停在陆家地头,不少人开始好奇陆家弄这家伙干什么?

  高图从后面走了过来,他伸手摸摸拖拉机,转头看向陆文聪,“老陆,这玩意儿是你弄来的,有啥用?”

  见不少人好奇,陆文聪故意加大了声音,“这个是收割机的一种,是新科技。只要这东西在地里走一遭,咱们的秸秆都能打碎了埋在地里。我跟你们说,这秸秆不但能当柴火烧,埋在地里也能当肥料。咱们这地土质不是不好,多养养,到时候肯定能种出不少的庄稼。”

  高图忍不住拍了陆文聪的肩膀一下,他没好气的说道:“老陆你唬我呢?就这玩意儿你说粉碎秸秆我信,那根须扎的这么深,我们人都费力,它能粉碎?”

  陆文聪嘿嘿笑了两声,“不信了吧?我告诉你,这东西啊,它不但能粉碎玉米棒子的根,它还能直接把玉米棒子掰下来呢。”收割机、收割机,不能收割的能叫收割机?之前要不是怕别人怀疑,他早就拿出来了,哪里用等到现在。

  知道这些人不信,陆文聪也不再理会他们,“那个小楚啊,你去给你高叔他们示范一下,正好也让他们长长见识。”

  收割机上的不是别人正是改名孙铭楚的楚铭,此时楚铭的头上带着安全帽,脸上一个缝制的口罩挡住一大半,只留下两只眼睛在外面。如果不是他开口别人谁也不会把他跟之前那个楚铭联系在一起。

  楚铭什么也没说,当下就开着收割机进了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