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 第165章 貌美如花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第165章 貌美如花

作者:叫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5:46:24 来源:88小说

这个旨意,在张一凡的意料之中,但是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首先,结论显而易见,在这次和驸马的争斗中,包括永嘉侯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一败涂地。

这份旨意,向世人宣告,皇帝绝对支持驸马在香山县内搞新政,不会因为有什么人反对而动摇。

永嘉侯父子两人,被押解前往京师,三司会审。

其他被抓获的各地乡绅,那是勾结海盗的罪名,由燕王处置。

朱棣就很像朱元璋,对于外人,能硬的时候绝对会硬,把这些人都在广州给砍了!

海盗中的匪首,如果马如江等人,则是交给香山县明正典刑,同样是死刑起步。

蓝玉代替永嘉侯镇守广东,这也算是皇亲国戚一党,给予张一凡支持,不会再出现永嘉侯拖后腿的事情。

朱暹没有被波及,但是他上书皇帝,要求为国征战,前往西北效力。

如此种种,让所有人都看好了香山县这边。哪怕还有人抵触香山县的新政,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埋在心底。

这么一来,香山县几乎成了整个广东的热门。

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香山县寻找机会。各种商品,也都流向香山县,谁让香山县那边有钱呢,连读书识字都能赚钱!

大明朝的一个县人口,按照登记在册的来算,平均是十万人左右。

香山县原本是广东最为偏僻的县,因为原典史马如海的称王称霸,更是让香山县民生凋敝,账面上的人口,也才五万人左右。

后来,张一凡革新户籍,重新登记造册之后,整个香山县一共有七万多人。

而香山县分为11个坊都,当然,人口分布有多有少。

张一凡要兑现他的承诺,便以坊都为单位,在县衙这边的广场举办识字大赛。

这一天,香山县的百姓,议论地都是这个事情。特别是轮到的坊都,每家每户,都是穿上过年的衣裳,一家人,男女老少齐上阵,赶往广场参加比赛。

只要认识一个字,就有可能得一文钱,这么容易赚钱的事情,自然是不分男女老少了。

这么稀罕的事情,朱棣自然也是参加了。

维持广场秩序的军士,也是他派的。因为香山县百户所的将士,只要轮到了,那也是一样可以参加比赛的。

水师军卒隔离出了一条条通道,分割区域,有参赛区,以及观众区两部分。

临时搭起的台子上,张一凡在给朱棣介绍道:“你看,他们排队过来,先要写下自己的名字,得到一个编号,然后去参赛区等着,回头如果抽到编号了,就可以开始识字比赛。”

“你这招还真是……不错啊!”朱棣看着底下的人群,笑着摇头道,“看那边,那两个小娃娃也参赛啊,还有那边……”

老的,都需要有人扶;小的,竟然还有抱着的,男娃、女娃都有,老头、老太也不少,让朱棣简直是大开眼界!

张一凡听了,笑着说道:“越是穷地方,用这招会越积极。因为对他们来说,就算只是识得一个字,拿到一文钱,那也是极好的。”

“呵呵,你先别吹,看结果再说。”朱棣听了,也是笑着说道,“你这一千贯钱,不见得都能花出去!”

一千贯钱,理论上来说,要有一千个识得全部千字文的人,才能拿走。一个下等县而已,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人识字的。

对此,张一凡也不反驳,反正结果很快就能揭晓,且看着好了。

一共十排队伍,不分男女,皆是排着长队,在书写自己的名字,并且领取编号。

张一凡和朱棣一直坐着也无聊,便走过去看情况。

特别是朱棣,看到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姑娘也排着队伍,便过去看了一眼:王一女。

看到这个名字,朱棣便笑着对张一凡说道:“这个名字怎么很像你的名字啊?”

张一凡笑笑,没回答,他都不好说,很多没有取名字的,为了过这写名字的关卡,都取了什么张一,王一,刘一等等,反正,再没有什么字比“一”字更好写了。

唯有这个姓没法改,那些笔画复杂的,就只能埋怨他们老祖宗了。

也是这个原因,张一凡规定,会给名字加上编号,以示区别。要不然,两家姓刘的,他们的小孩全都是刘一、刘二这样的,你怎么区分?更不用说,还不止两家姓刘的。

就见来比赛的这些人,在纸上七歪八歪地写上自己名字之后,书吏会在另外一张纸上重新给他写一遍名字,然后按照甲乙丙丁这种标识哪一列队伍,后面再加上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两张纸上都标上,随后,把书吏所写的那张给了比试者,让他(她)拿着,另外一张,则折叠之后丢入抽奖箱。

“哪是什么字?”朱棣见了,有点好奇,低声悄悄问道。

堂堂燕王,岂能不识字?可不能让外人听到了!

张一凡听了一笑,也是低声回答他道:“这个是数字,书写简单,我看到好用,就用上了。”

阿拉伯数字,其实早已传入华夏,只是一直没有被华夏接受,要到清末时候数学得到广泛应用,才会被华夏接纳。

因此,元末明初这个时候,其实华夏有这个,但是真不好说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面能见到。张一凡也就不用介绍说什么阿拉伯数字啥的。

“好用么?”朱棣听了,有点不以为然地问道。

张一凡听了,走回看台上,然后问朱棣道:“你要统领一支军队,已知道千户有两百三十六人,他们皆都领兵一千一百二十三人,请问你的军队一共多少兵力?”

朱棣:“……”

张一凡见了一笑道:“我给你算盘,我们来比比?”

朱棣:“……”

自己就不爱这个,比啥比?

张一凡没有出息他,因为桌子上没有羽毛笔,他的毛笔字太差,这时候出息了朱棣,回头能被他打脸,因为朱棣的字比他写得要稍微好那么一点。

就见他拿起毛笔开始摆算式,然后同时对朱棣说道:“我给你看下我这种方法!”

就只是一个简单地乘法而已,很快就有了答案。

然后他便对朱棣说道:“你看,这种数字,从0到9,都是一笔就能写出来,是不是快多了?”

朱棣见了,并没有立刻附和,叫过一个书吏,让他用算盘算了下,和张一凡的答案比较了之后,才开始认真打量这些奇怪的数字字符。

过了一会之后,他点点头说道:“确实简单一些,但是说实话,好丑!”

张一凡:“……”

看到他这表情,朱棣便连忙解释道:“我是说,这种符号好丑,不是说你字丑。”

张一凡听了,便问他道:“那你觉得,我们人类发明了文字,是为了好看还是为了帮助记忆?”

“那当然是为了帮助记忆!”朱棣听了,想也不想回答了一句,然后顿了顿之后又道,“也要好看!”

张一凡听得不想理他,好一会之后,才再问他道:“文字是帮助记忆的工具,同时也是用来传承的工具,这是它的主要功能。如果基于这个目的,那么越简单的文字,就越容易记忆,也就越容易帮助传承。但是我看如今的文字,一个个写得都太复杂了。”

说到这里,他一指台下的人群,又对朱棣说道:“你看他们,一个个都想着取名一二三四的,就是为了书写简单。所以我觉得,要想让更多的百姓都识字,把更多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都学会,这个文字的门槛就必须降低。也就是说,文字要简化易记,你觉得呢?”

听到这话,朱棣转头看看底下的人群,然后转回头看向张一凡,认真地说道:“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道理。”

张一凡也认真地说道:“你看我这个香山县,之前为了凑够能识字写字的人当司吏,典吏,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办法,能识字写字的人太少了。我为什么要设这个比试,不是因为钱多,而是真得缺人!”

“所以,我准备在香山县内推广一些简单易记的,不求什么美感不美感的,只想能多一些有用的人可以用。”

朱棣听了,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不错!”

张一凡知道,要想打破传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因此,推广简体字肯定是不行的,但是阿拉伯数字却可以先用来试试水。

他这个想法,目前和要好的朱棣聊聊,先影响他,然后再慢慢影响别人,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能影响更多的人,从而让文化普及这块能更容易一些,也能为推广科学学识做铺垫。

他们两人,在台上聊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张三上台来禀告道:“驸马,殿下,都已经准备完毕,可以开始比试了!”

张一凡一听,转头看了下台下,就见比试区这边,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聚成一堆堆的,手里拿着一张纸在窃窃私语。

看这个样子,是在彼此认那组编号。

因为阿拉伯数字是张一凡意识到重名的太多,临时公布,未必就有人能记牢了的,因此一家老少一起帮着记。

此时,张一凡听到张三禀告之后,便一挥手,一队军士从台后抬来好几个箩筐,“哗啦”一声,里面的东西一下便都倒到了台上。

这东西不是别的,都是铜钱。

倒钱的声音,确实不大,但是,原本广场上“嗡嗡嗡”的声音,顿时就一下消失了。不管是不是低头的,还是和其他人聊天的,全都转头看向台上。

看着那如山一般的铜钱,真得犹如魔力一般,牢牢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看到这个情况,张一凡便走到台前,大声喊道:“钱,有的是;有才的,就能领走。本官宣布,比试开始!”

说完之后,他便伸手,去他面前的一个大箱子里抽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然后打开。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驸马县令的动作,一个个竖着耳朵听着。

张一凡打开一看,便念了出来:“编号,甲-1342,上台识字!”

底下有一排专门用于传话的军卒,听到驸马县令的话之后,原封不动的吼了出去。

“编号,甲-1342,上台识字!”

没办法,这个时候没有喇叭,就算卷纸成桶,也传不了多远。因此,只能通过人工传话的方式。

当军士把话喊出去之后,可以看到比赛区的绝大部分人都立刻低头去看手中的那张纸,同时响起了“嗡嗡嗡”的声音。

“啊呀,不是我,我们是丙队的!”

“甲队,我们家都是,快看看,多少编号来的?”

“……”

忽然,有一个中年妇女兴奋地举着一张纸,大声喊了起来:“是我,是我,就是我……”

听到这声音,好多人都遗憾了下,然后转头看去。

一个坊都的人,大部分都是互相认识的。

这一见之下,顿时好多人就又窃窃私语起来了。

“那不是钱屠夫的媳妇么?就她卖肉那嗓门大的,难怪能喊这么大声!”

“以前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这上去了能识得几个字?”

“你不知道么?钱王一,她的大名,据说钱屠夫都用杀猪刀打她屁股打肿了才写会的。”

“哈哈,要是上去了一个字都不认得,那就丢脸了!”

“……”

离得近的,乡里乡亲的,也都有出息那中年妇女的。

这个钱王一估计因为中年妇女的原因,啥话没听过,瞪了眼睛回道:“老娘要是领到钱了,你给双份;要是一个钱都领不到,半斤猪肉,来不来赌?”

听到这话,周边的人家都是哈哈笑的,有要赌的,也有不赌,有给分析赔率的,很是热闹。

张一凡在台上看着这一幕,也不叫停。

这个比试,又不是科举,最多是引导百姓读书识字,与民同乐的那种。

底下人在闹腾,看着都是开心就成。

不过很显然,有人不乐意了,大声喊道:“不要磨蹭了,浪费时间知道不,赶紧了!”

每个坊都都是一天时间,准备地说,就是一个下午,一个半时辰。要是这么墨迹的,还不知道最终能抽到多少人。

一听这喊声,其他人便纷纷跟着催促起来。

这个钱王一,就在众人的注视下,昂首挺胸地上到了看台上。

不过,一到看台上,面对驸马县令的时候,那股杀猪卖肉的气势,顿时荡然无存,有些不安起来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要即将识字了呢,还是因为如此近距离看到驸马县令的原因,才让她不安。

张一凡也不说话,走到另外一个木箱面前,从中抽出一张纸,展开之后面对钱王一,同时问道:“这是什么字?”

这时候,所有人都在看着,原本“嗡嗡嗡”的声音,不知觉间都已消失。

钱王一的双手紧握,有点不安,一看到那个字的时候,顿时大喜,连忙喊道:“日,日,这个是日字!”

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个字,简单,刚好是她认识的字。

张一凡听了,微微一笑,对边上的书吏说道:“记录,识得一字!”

然后,他把这个字重新折叠,先放到一边,再去木箱里又取字去了。

底下的百姓,看到台上这个之后,又一次窃窃私语起来。

“这个字我也认识,真是可惜了!”

“谁说不是呢,这个字简单啊,估计谁都认识,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

张一凡在这会的时候,又取出了一个字,展开。

钱王一或许是刚才第一个字就认识,此时有了信心,明显放开了一点。

一看到第二个字的时候,她又露出了狂喜之色,连忙大声喊道:“天,天,这个是天字!”

真得是神了,这第二个字,又刚好是她认识的几个字里面的一个,这就等于赚到两文钱了啊!

她其实不知道,这个识字箱里面有猫腻。

张一凡事先把千字文中的字进行分类,按照容易不容易念的级别,分了几堆。

看着这个上台的中年妇女,他就捡了最容易念的那堆字出来考。

当然,这绝对不是因为这个杀猪的中年妇女貌美如花,而是她是第一个,要是一个字都不认得就下去了,气氛就不够热烈。

就这么的,这个钱王一认到第五个的时候,其实还是简单的,但是她就涨红了脸,瞎读了一次,结果是错,失去了继续识字的资格。

不过她显然还是很高兴,在那钱堆里取了四枚铜钱,举得高高的下了看台。要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打了胜仗归来一样。

随即,广场上的气氛就更热烈了。连杀猪的媳妇都能赢得四文钱,其他人的信心就更足了。

于是,各色大妈大姐,大爷大叔以及小朋友们,叫到编号的纷纷上台,开始识字领钱。

在主持了最初的十来个之后,张一凡便回去和朱棣一起坐了,然后看着这个识字领钱的比试继续。

一开始的时候,朱棣其实并没有当回事,但是,随着识字领钱比试的继续,他终于认真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