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82章 ARM

重生电子帝国 第82章 ARM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大佬陈这边如何焦头烂额暂且不提,李轩发现自己大哥比以前成熟了很多之后,就安心的把事情的后续处理交给他来完成。

中大的东方电子实验室和东方半导体实验室已经正式开展运行,开始接受课题申请。当然,除了接受申请之外,实验室也会根据东方电子的委托,发布一系列定向科研项目。

东方电子委托发布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是关于mos6502处理器的设计课题。东方电子公司刚刚与美国mos科技公司达成协议,在支付了一笔授权费之后,成功取得了6502处理器全部专利的深度授权,可以在基于mos6502cpu的基础上,研发更适用于自己的cpu。

东方电子的委托课题就是希望,能在基于原6502cpu的内核,进一步优化设计,使新处理器更适合游戏运行。这个项目被蔡康博士,也就是李轩第一次去参加赵教授周末沙龙时,那个理着一个中分头的黑瘦男子,他的设计方案一眼被李轩相中,成为两个实验室第一个开张的项目。

6502处理器是东方电子公司第一代街机板所采用的处理器,但它并不是一款专为游戏设计的处理器。蔡康博士设计的新方案,在保留6502cpu内核的基础上,集成了一系列适合游戏运行的外围组件,包括一个中断控制器、一个内存管理单元、一个计时器、一个八位并行i/o端口,以及一个可编程的声音发生器。

新的处理器有64kb的逻辑寻址空间和2mb的物理寻址空间。由于6502是八位元处理器,内部寄存器的宽度也为八比特,而地址总线的宽度要更大一些。所以为了能访问整个地址空间,蔡康特地为新处理器设计了分段寻址模式,采用一个内存管理单元把内存划分为多个8kb的区段。

至于在cpu中直接集成一个可编程的声音发生器,则可以让游戏主板的后续设计直接取消音效芯片,可以进一步降低硬件的成本。

蔡康的设计方案有诸多值得称道指出,这也是李轩一眼相中的原因。李轩也通过这个方案了解了这位蔡博士的专业能力,这样的人才东方电子自然不会错过,公司有关部门会对蔡康的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后,针对他的需求做出一个详细的挖角方案。

东方电子公司现阶段的科研能力几乎为零,两个实验室初步筛选后提交给东方电子的所有申报课题,都需要李轩亲自来把关,他急需迅速扩充公司的科研队伍。

香港的电子人才匮乏,现有的优秀人才基本都集中在中大、港大、理工学院这三所院校,东方电子通过产学研合作基本能一网打尽。公司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到香港以外的地方,重点是台湾、新加坡、英国和美国这四个地方。

香港因为地方狭小,电子工业在最近四五年才迅速崛起,早期有志从事电子业的香港学生许多只能外出谋求发展。但从小吃粤菜、讲粤语的他们,在讲普通话的台湾、新加坡,以及讲英语的美英不一定都能适应。

如果有香港的公司愿意提供同等的待遇和发展条件,相信有在外谋生的港籍工程师愿意,返回到他们更熟悉和亲切的城市来工作。这些工作东方电子公司人事部和公关部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

李轩最近这段时间,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与东方半导体实验室主任,赵伟明教授合作成立的一个risc(精简指令集)开发项目组上。赵伟明教授七十年代初返回香港任教前,在美国rca公司全程参与了被誉为risc处理器鼻祖的rca1802的研制,对近几年刚刚提出的risc概念并不陌生。

risc(精简指令集)是相对于cisc(复杂指令集)而言的。电子计算机从诞生之后,经过几十年的改型、换代发展之后,其指令集越来越庞大,而为了实现这些指令操作造成cpu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

但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占用cpu和其他计算机资源的运算,是指令集中占比很小的那一部分常用简单指令,而剩下占绝大部分比重的复杂指令实际用到的概率很小,这也造成了cpu中为之设计的复杂结构利用率很低。

面对这种情况,计算机专家们开始研究对指令集进行必要的精简,使每条指令都能简化和归一化,用执行一串连续的、简单的、密集编码的指令来实现计算机复杂操作,从而替代指令集中那些使用频率稀少的复杂指令,来简化处理器的设计复杂程度。

前世李轩的正职是一位嵌入式系统底层程序的设计师,最熟悉的指令集架构莫过于arm,这是二十一世纪最流行的risc架构之一。

搭载arm芯片架构的设备数量,是英特尔的25倍。全世界99%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约有43亿人每天都会触摸一台搭载arm芯片的设备,占全球总人口的60%。

但这款由英国acorn公司研发的指令集架构,在最初岁月里却生存的异常狼狈和艰辛。acorn公司最初研发电脑时,曾向英特尔公司索取的相关技术资料,遭到对方拒绝,于是决定开发一款全新的低价处理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985年arm1发布,arm1的结构非常简单,仅有个25,000晶体管,第二年,改良版的arm2也出来了。arm2是一款集成了3万个晶体管的32位元处理器,工作时钟为8mhz。但它的运算能力,比集成了13万个晶体管,最大时钟频率为20mhz的更为出色。

但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留意到这枚新问世却注定要名垂千史的伟大芯片,所有业内人士的目光都聚集在1985年10月17日发布的处理器上。acorn公司arm2的性能虽远超16位元286,但相比于同样32位元的386处理器却显得很寒酸,没能给英特尔公司造成一丝的波澜。

等acorn公司推出arm3时,英特尔的又已经面世,两者性能依旧没有太多可比性。深陷财务危机与技术瓶颈的acorn公司,直到1993年才迎来了真正的天赐良机。ti公司(德州仪器)当时正在说服一家不知名的芬兰通信公司nokia,与它一同进军刚刚兴起的通信移动市场。

当时的ti公司在dsp领域已经取得了领袖地位,但并不熟悉cpu业务,在屈指可数的可以被操控的公司中,它最终选择了acorn公司。

正是在ti公司雪中送炭的鼎力支持下,acorn公司在1993年成功开发出了,公司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颗处理器内核arm7。arm7的功耗非常低,适合手持式应用,制造成本也很便宜,利**速扩大市场。

arm7完全符合acorn公司最初定下的设计理念——“low-cost,low-powerandhigh-”(低价、低功耗、高性能)。这个理念也与21世纪智能手机的需求不谋而合,但却是intel在一开始就强加给arm的。

正是为了避开英特尔80x86在cisc领域无可动摇的霸主地位,acorn公司只能选择可以用更少的芯片资源,更少的开发人员,却能实现一个性能相对较高的处理器芯片的risc技术。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