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520章 以一换一

重生电子帝国 第520章 以一换一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ps:初稿,还没来得及修改错别字,可以等半个小时之后再看!

东方集团旗下的亚洲证券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却绝对是香港券商中风头最劲的一匹黑马。亚洲证券公司借着收购置地集团一役而名震香江,之后又依托东方集团强大的资金支持,对同行进行大肆挖角。

当然,亚洲证券的总裁詹宗培还是比较有分寸的,挖角的对象大都是针对外资券商,对华资券商却是以礼相待。所以亚洲证券公司虽然资历浅薄,却迅速晋升为了华资券商中的代表公司之一。

其实亚洲证券之所以没对华资同行们展开挖角,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华资经纪行的实力普遍不高,很难有亚洲证券看得上眼的东西。

相比之下,香港的外资券商的业务骨干,基本都是世界各大名校毕业,已经在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等地方,经历过激烈的市场搏杀。他们普遍有专业的技术素养,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正是亚洲证券所急需的人才!

虽然亚洲证券公司对一般的华资券商看不上眼,但对新鸿基证券却是垂涎已久。这家由冯景喜先生于1969年成立的公司,是香港最优秀的华资券商之一。

金融业向来是一个借钱生钱的行业,所以这一领域尤其注重信誉积累。如果投资者对你无法保持信任,又如何敢把自己的真金白银存放在你这里。而无论是银行、券商还是公私募基金,一旦资金大量流失,就意味着离破产关门不远了!

亚洲证券公司是以一种猛龙过江的方式,借着母公司东方集团的强大实力,以及老板“财神李”的传奇魅力。来给自己的信誉托底。而新鸿基证券在香港证券市场有如今的地位,却是凭借着从成立至今十八年来,不断地口碑积累。

香港经济腾飞后。大量华资企业想要扩大经营规模,对融资的需求出现井喷。而随着普通香港市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普罗大众对投资股票的兴趣也开始变大。

而鬼佬控制的香港交易所,对华人企业却一直存在着各种刁难和排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福照在1969年成立了远东交易所,从而一举打破了鬼佬对香港证券资本市场的垄断。而冯景喜同样敏锐的察觉到了机会,在远东交易所成立不久之后,就成立了新鸿基证券公司。

亚洲证券公司虽然以一种非常强势的姿态,树立了自己在香港证券市场的地位。但它并不是没有短板,至少在资历和人脉上就远远无法与新鸿基证券相比。而在商业竞争中。资历和人脉许多时候,往往就是业务的保证。

船王包俞刚在收购九龙仓时,就选择了新鸿基证券作为自己的两大收购顾问之一。去年年底,香港股市上传出“股坛狙击手”刘阮雄,有意收购“地产巨子”李昭基名下的香港煤气公司。李昭基同样是邀请了新鸿基证券,来作为自己反收购行动的操盘手。

中国人之间谈生意,许多时候讲究的是交情,所谓的“做熟不做生”就是这个道理。亚洲证券如果能够吞并新鸿基证券,不但可以摆脱自己的新丁身份,还能成为华资券商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

※※※※※※※※※※※※※※

“冯生。我这个人谈生意向来都喜欢开门见山!想必照叔已经向你透露过我的意思,亚洲证券愿意以2亿港币的价格,收购新鸿基证券!”李轩见大家已经慢慢熟络了。于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今晚的目的。

冯勇祥沉吟了几秒钟,他今晚既然愿意来赴宴,其实上就表露可以谈的姿态。但他也绝不可能,一上来就应承下来,于是他顿了顿说道:“李生,贵方的亚洲证券公司在庄生的领导下,在今年的股灾中可谓是一枝独秀!以亚洲证券现在的发展速度,想必只需一两年时间,就能够全面超越新鸿基证券。我觉得李生未必有收购的必要!”

冯勇祥说着朝自己左边的庄培宗点了点头。然后又露出一丝苦笑的表情!

“冯生您太妄自菲薄了,新鸿基证券之前的交易额一度达到整个港股市场的二成。我们亚洲证券这个行业新丁。希望能通过与新鸿基证券的强强联合,在港股市场接下来的这轮洗牌中。拥有与外资券商相抗衡的资本!”庄培宗作为亚洲证券的总经理,主动接过话语开始与冯勇祥商谈。

港府借着之前的股灾为借口,全面整顿香港证券市场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而这背后的推动者,显然离不开外资券商们的声音。一旦香港证券市场全面与全球资本市场接轨,就意味着国际上的大量游资可以随意的进出香港。

在强大的跨国资本面前,羸弱的华资券商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力。没错,新鸿基证券在股灾爆发前,每天的股票交易额几乎占到了整个港股市场的近两成。但这是在外资券商一直被以李福照为首的联交所交易委员会所压制,没法放开手脚的前提下实现的。

如果真刀真枪的来较量,那些创业百年的国际投行有无数种手段,把新鸿基证券压成粉碎!以联交所即将引入的电脑化交易为例,华尔街的精英们甚至能够设计出专门的交易模型,然后由计算机根据模型分析来自动高速买入和卖出股票,从而通过密集的短线交易来获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近期,外界在反思不久前“黑色星期一”出现的原因时,有一种观点就认为是股价的瞬时剧烈波动,触发了电脑程式交易中的抛售机制,从而让计算机自动做出大量的抛售交易,造成了整个市场信心的崩盘。

为了预防股市再次出现与“黑色星期一”相类似的情况,有些证券专家已经在呼吁,证券交易所已经增加垄断交易。在股市出现异常的剧烈波动时,暂时停止证券市场的交易。从而给仍未修正计算机交易指标提供时间!

华尔街的投行们青睐的是名校毕业的物理学、数学等理科硕士和博士,他们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水平,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到常人难以发现的价值规律。而香港的华资券商们却喜欢招聘那些头脑灵活、能说会道的人。两者根本就不再同一水平线上!

冯勇祥曾被父亲送去华尔街的美林证券实习两年,对国际投行的实力知之甚清。港府这次准备强力整顿香港证券市场。对一直对香港资本市场虎视眈眈的国际投行们来说,绝对是一次破开壁垒的绝佳机会。

而对华资券商们来说,接下来的竞争将是一轮残酷的洗牌。冯勇祥正是预见到了这种未来,所以当李福照上门来当说客时,他并没有一口回绝,而是欣然前来赴约!

“我也不瞒李生和庄生,招数和我父亲是多年老友,今年证券业是我父亲多年的夙愿。所以他当年毅然选择放弃了在地产业继续发展!我父亲撒手西去,留下壮志未酬,我作为人子贱卖主业并不合适!”冯勇祥叹了一口气说道。

将对方抬出孝道的借口,庄培宗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往下接话,只好朝李轩看了几眼。而饭局中的另一个人,李福照却一副神游海外的样子,并没有准备出来圆场的打算!

李轩轻轻一笑,朗声开口道:“冯老他们老一辈企业家,一直是我非常敬佩的对方!他们白手起家时的条件,远比我们这些后被要艰难得多!但说到冯老壮志未酬的事业。我觉得并不是新鸿基证券!

新鸿基证券是冯老一生事业中,最辉煌的一块丰碑。如果冯生愿意接受我们的合并请求,我想把合并后的新公司名字定为‘亚洲新鸿基证券’。毕竟‘新鸿基’这块招牌是华资券商的一面旗帜。我们这些后人有义务继承老一辈企业的荣誉与精神!

更何况亚洲证券之所以希望合并新鸿基证券,是为了在接下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与外资券商一较高低的资本。所以我从没想过让冯生您贱卖主业,亚洲证券非常欢迎冯生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

冯勇祥的眼中闪过几抹亮色,他之前听闻李轩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物。但听他刚才的这一番表述中,对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物。“合并”而不是“吞并”,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代表的姿态却完全不同!

前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而后者这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合作。李轩作为世界首富就算什么话都不说。他所代表的巨额财富依旧会让人感到窒息,但对方至少给了他一个可以遮羞的借口。

冯勇祥如果不愿落下贱卖主业的名声。可以在新公司中保留一部分股权。而且双方的交易还会披上强强联合,为华资券商争夺一条出路的外衣!

就在冯勇祥还在评为李轩刚才这番话的味道时。李轩又继续开口道:“冯老创下的金融版图除了新鸿基证券之外,还有新鸿基银行,这才是老先生壮志未酬的事业!我听闻冯老当初与阿拉伯银行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时,还有一份附属的股权回购协议?”

冯勇祥点了点头,眼中难掩一丝落寞的神色。在前几年的香港前途危机中,香港银行业被地产和股市牵连而发生剧烈震荡。中小华资银行纷纷陷入危机之中,新鸿基银行也难逃厄运。

它虽然没有大规模坏账,但却因为“港元危机”中港币严重贬值,而流失了巨额存款,一时间陷入经营困局。于是冯景喜只好选择更强大的银行作为靠山,在1985年初把新鸿基银行75%的股权转让给阿拉伯银行,然后更名成了港基国际银行。

但冯景喜也并不愿意真的放弃银行的控制权,于是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留了一条尾巴。那就是当新银行的业绩达到一定标准时,冯家有权回购一部份股权!

就在股权协议签署之后仅仅半年时间,冯景喜就在加拿大度假时,因为突发脑溢血而溘然长逝。但港基国际银行在八五、八六两年的利润却出现大幅增长,已经达到了激活回购条款的权利。

但冯家家业的第一继承人,也就是冯勇祥的大哥冯永发,一直以来就无心在金融领域发展,之前更是举家移民去了加拿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冯家二子的冯勇祥才肩负起打理冯家在香港产业的责任。

但冯永发从今年开始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举投资地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出手属于他的那部分遗产。而新鸿基证券划拨给冯勇祥之后,原先新鸿基银行的股权,则被划拨到冯永发的名下。冯永发自然无心回港经营,直接请冯勇祥代为出任港基国际银行的董事,为其打理这部分股权!

冯勇祥听闻李轩提起港基国际银行的事情,就知道对方是有备而来!所以他现在非常想知道这位“财神李”,准备用什么样的条件来打动自己!

“东方集团愿意为冯生你提供担保,通过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激活股权回购条款,重新获得港基国际银行的控股权!而且冯生如果有需要,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愿意部分持股港基国际银行,让双方形成更紧密的联盟关系!”李轩终于开出自己的真正条件。

冯勇祥与大哥冯永发不同,他觉得自己的事业在香港,所以李轩用欣欣向荣的港基国际银行,来换前途未卜的新鸿基证券,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买卖!

而且李轩还非常贴心的解除了冯勇祥的后顾之后。港基国际银行这两年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好,其实与阿拉伯银行入股后石油美元带来的强大信誉是分不开的。

如果冯勇祥想要重新控股银行后不下滑,就必须让储户和投资者们相信,新的团队有不逊于石油美元的信誉与实力。而“财神李”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替代者,让佳华银行和渣打银行战略入股,从而形成银行联盟,来提高未来抗风险的能力!(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