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518章 以彼之道

重生电子帝国 第518章 以彼之道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ps:初稿,还没改错别字,待会儿会修改,可以等半个小时再看!)

“……

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中,研究气体的原子与分子相当困难。因为它们即使在室温下,也会以上百公里的速度朝四面八方移动,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冷却。

但一般冷却方法会让气体凝结为液体进而结冻,从而改变许多原有的特性!因此我希望通过一种特别的方法,来对原子进行冷却!比如通过激光来制造一个非常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从而变得容易俘获!”

侃侃而谈的男子穿着一身青色西装,带着一付大框眼镜,造型非常像九十年代国内著名的情景剧《我爱我家》中,那个长子贾志国的形象。

“朱教授,您研究的激光制冷捕捉技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实际应用?”虽然对方长篇论述中大量的专业术语,让李轩听得非常吃力,但他依旧饶有兴致的问出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对原子进行捕捉,就能对其进行精准的测量,特别是做‘重力测量’!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可以用于勘探海底或地层内的矿物质,以及观察油田的内层,从而极大降低石油勘探的成本!它还可以应用在生物领域上,帮助我们解读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密码!”

朱迪文一边说着,一边悄悄留意李轩的神色。但他发现李轩脸上的笑容一直淡淡的,并没有因为他的描述,而露出一丝特别的神采。这样朱迪文的心中不由暗暗苦笑,自己雄心勃勃准备研究的领域,最大的应用正是在石油勘探和生物技术领域。但这两者都与东方集团的主营业务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我们借此研究‘原子激光’,对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也同样有很大的帮助!”朱迪文尽最大努力进行补救道。“东方集团旗下的rca公司,在卫星制造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这项技术同样可以用来测量万有引力。以便实现更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

科学家们也并不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特别是像朱迪文这种还未成名的科研人员,获取经费的能力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接下来的科研成就。

朱迪文从伯克利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然后加入at&t公司进行量子电子学方面的研究。量子电子学是从五十年代才开始出现的新学科,它最为人熟知的代表就是激光。

朱迪文从1978年加入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后,只花了五年时间,就成功晋升为量子电子学部主任。但他这次却毅然从at&t公司辞职。接受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来香港任教。

朱迪文之所以选择离开at&t公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贝尔实验室近些年来,在基础研究领域方面的投资正在逐渐减少。实验室更愿意把钱投向应用技术领域的研发,鼓励研究员们开展那些更容易带来利润回报的项目!

而朱迪文的原子制冷技术,显然不受at&t公司的青睐,所以他干脆选择另谋出路。除了来香港之外,朱迪文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斯坦福大学之前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朱迪文如果留在美国,将会成为斯坦福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教授。但香港中文大学却开出了更好的条件,不但愿意聘请朱迪文担任物理系主任。还愿意为他建设一个高水平的量子电子学实验室,全力支持其在原子制冷技术方面的研究。

从洛杉矶飞往香港的旅程长达十几个小时,李轩的波音747专机上。只有他和朱迪文两个乘客。朱迪文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自然希望极力与世界首富拉近关系。如果他能与李轩能成为朋友,那么他以后向东方集团化缘就容易多了!

只是正在侃侃而谈各种科研界趣闻的朱迪文并不知道,李轩对他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另一个时空中,李轩赴美留学时,正是朱迪文学而优则仕的高光时刻,他被奥黑任命为能源部长,成为全美华裔中最杰出的代表!

当然,朱迪文另一个重要的成就。正是他之前详细向李轩解释的原子制冷捕捉技术,这让他荣获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有史以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殊荣的第五位华裔。

当然,现在的朱迪文虽然不能说默默无闻。但除了他研究领域之外的范围,认识他的人还真是寥寥无几。香港志文大学之所以愿意开出物理系主任加一间高水平实验室的价码,是因为他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造诣的确很高。朱迪文的加盟能为中大物理学系创建国际一流的量子电子学科。

实际上中大对朱迪文的挖角行动,背后也有李轩推动的因素。去年,华裔化学家李远择荣膺诺贝尔化学奖,引爆了整个华人科技圈。这位李远择在国内的知名度极低,至少像李轩这样受国内正统教育长大的人,他前世的记忆中对这个人没有任何印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李轩一度还以为是自己的穿越,对历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实际上这位李远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泛-绿人士,后来还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湾从政。对这种人,国内自然不会进行宣传。

不过李轩却因为去年的诺贝奖,联想起了朱迪文这个人物。诺贝尔奖奖励的是基础研究领域,其实很难给东方集团带来直接收益。这也是像贝尔实验室、ibm实验室开始逐步削减基础研究领域经费的重要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市场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这要求at&t、ibm等公司不得不对科研经费的利润转化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基础研究并不是没有意义,实际上所有实用性研发,都是建立在基础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之上。

李轩从成立东方电子公司开始。就坚定不移的走技术研究型企业的道路。东方集团在科研上的投入,历来是不计成本的。但东方集团同样有实用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之间的取舍问题,而东方集团的做法是把两者分开。

东方集团旗下的东方研究院。主要专注于实用领域的研发。研究院公关的项目,基本都是有清晰的现实应用前景的终端产品和技术。比如移动通信技术、液晶技术等。

而对于基础研发领域的投资,东方集团选择与大学进行合作。在东方集团的推动下,港府在去年成立了香港科技基金,每年将从财政预算中拿出10亿港币,作为扶持香港科研开发的专项资金。

在八六到八七财政年度,港府的财政总收入为500亿港元左右,也就是说港府在专项科技研发资金上的投入,占到了年度财政收入的2%。

这完全是东方集团联合香港学界和政界。共同推动的结果。东方集团正在不断扩张自己对整个香港社会的影响力,其中学界历来是与东方集团联系最紧密的团体。

在东方集团成立之初,李轩就开始大规模向香港教育事业捐资,虽然其中中大作为李轩母校的关系,分得了其中最肥美的一块蛋糕。

但香港的其他高等院校,甚至大量中学也都在东方集团和海川基金会的捐赠中收获了大量的好处。比如全港所有中学都有至少一间,由海川基金会捐赠的电脑教室。

李轩撒出去的这些钱,自然也得到了很多回报,科研上的成果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更重要的香港学界。一直非常有默契的配合东方集团向港府施压,要求其加大对科研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

正所谓政商不分家,东方集团近几年同样一直积极向香港政-界渗透。香港的回归问题早已尘埃落定。但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角力其实从未停歇。特别是港府近年来开始加速推动两局议-员的直选,遭到了国内方面的强烈抵制。

但毕竟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日益临近,这也导致了港府的权威性不再那么不容置疑。东方集团开始支持以钟思远等为首的有识之士,开始以中间派的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谋求香港长期可持续的繁荣稳定!

此外东方集团对香港舆论的引导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全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台——亚洲卫视,全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全港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信报》,香港老牌严肃报纸——《明报》。以及香港近年来发行量增长最快,已经挤入全港报业销量前三甲的大众性报纸——《天天日报》。这些传媒公司李轩或全资持有,或部分控股。

所以别看李轩已经很久没有就香港的任何事务发表过公开观点。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他的影响力比之几年前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之前赶赴鉴于香港大学学位紧张,有意成立第三所大学。另一个时空中,被称为“劳斯莱斯大学”的香港科技大学正是从1986年开始筹建。到1991年建成时,整所大学耗资高达35亿港币,引来香港舆论一片哗然!

而这一世,香港科技大学的筹建计划刚一提出,就遭到了香港学界和政界的强大反对之声。与其从头开始去兴建一所新大学,还不错把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

于是在舆论近乎一边倒的压力,前任总督尤德爵士只好做出妥协,放弃了成立香港科技大学的计划,转而扩大港大、中大的办学规模,同时把香港理工学院升级为香港理工大学。

在背后阻挠香港科技大学筹建的主角,其实正是李轩。之前香港城市理工学院的筹建,已经让他清楚体会到了香港速度和深海速度的差距。

如果选择从无到有筹建一所新大学,就算速度再快也需要四五年的时间,真正能培养出人才至少是七八年之后的事情。而这并不符合东方集团的利益,要知道时间越往后推移,李轩重生金手指所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小。

所以趁着李轩的重生优势还有用的时候,东方集团必须争分夺秒的发展!所以对李轩来说,与其低效的去建设一所新大学,还不如把钱花在现在这些大学的头上,这样更能立竿见影的取得效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而对港大、中大、理工学院来说,如果增加一所新大学就意味着,未来向港府申请经费的竞争对手又多了一个。所以在东方集团的唆使和串联下,几所大学的高层很自然的走到一起,提出一个更有利于自己的替代方案,那就是共同瓜分建设新大学的所有资源。

如果只是香港学界在串联,港府还可以强行压制。但香港立法局和行政局中,同样有强大的反对之声!这就让赶赴有些难办了,因为英国方面一直的计划都是加强立法局和行政局的权利,以便于将来强制新的特-区政府。

结果现在部分持中间立场的议员们,反而先联合起来跟港府唱对台戏!更何况这些政客的背后还过挟着大量民-意,因为根据《明报》援引一位教育专家的分析,如果把建设新大学所需的资金,投入到扩大现有各所大学的规模。港大和中大明年就能增加10%的学位,香港理工学院如果可以升格成香港理工大学,三年内所能提供的学位可以增加一倍!

这可一下子激发了应届考生和家长们的热情,还有香港理工学院学生的热情。前者看到了更多的考上大学的机会,后者则看到了让自己的高级荣誉文凭晋升为本科文凭的希望。因此在某些有主见的人的组织下,港督府前立刻出现了大批请愿的人群!

港英政府自然是一个独-裁的殖-民政府,港督的决断从来无需考虑香港市民的意愿!但既然英国人在拍屁股走人前,想要玩一把民-主,李轩自然如其所愿!

唐宁街希望把煽动起来的自-由民意,甩给将来的特-区政府。而李轩则借机让英国人自己,先领略一下其中的滋味,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