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463章 亚洲证券

重生电子帝国 第463章 亚洲证券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转变身份后的亚洲经济研究院,第一次名动全港是因为对八三年港元危机的准确预测。而它最近一次让人瞩目的成绩,则是在去年9月底“广场协议”签署前,对日元的这一波快速升值的进行了准确预测。

这让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已经开始扩散到香港以外的其他亚洲地区。而一家研究机构一旦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公信力,那么它能够发挥的作用其实是非常巨大的。

比如之前钟思远议员领导成立的专门策略委员会,最后提交给港府的关于筹建天水围电子工业园的研究报告,其实就是委托给亚洲经济研究院来完成的。明眼人都知道这份报告的结论,绝不可能未被东方集团的意图。

因为亚洲经济研究院虽然换了一个名字,看似与东方集团没有了瓜葛,但它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依旧是东方集团。亚洲经济研究院去年全年的收入总额为4000万港币。

其中港府资助了500万港币的资金,作为亚洲经济研究院对香港本地区重大经济课题研究的经费。东方集团无偿捐赠了1000万港币,此外还提供了2000万合作科研经费,用于对东方集团指定课题进行研究。

有钱才有搞各种调查和研究的基础,所以说财神爷对亚洲经济研究院的影响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公众看来,亚洲经济研究院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

而董事会的七位董事,全部都是邀请了香港德高望重的贤达人士担任,而东方公司只由集团总裁韩鹏在其中占了一席。

至于研究院的另一重要机构,负责各项研究课题审议的学术委员会。则是由香港各大院校的学术大拿们组成,更是与东方集团毫无瓜葛。

经过这样一番包装,大众自然愿意相信亚洲经济研究院的公信力。虽然东方集团从中捐了不少钱,但除了那些涉及东方集团自身的指定项目之外,其余的经费并不是由东方集团来分配。

而亚洲经济研究院在手头经费充裕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比如按照这几年的惯例,研究院在每年的4月初和10月初,各会发布一份对香港股市的全年报告和半年报告。

香港的会计年度是从4月1号到来年的3月31号,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会在10月份发布半年财报。而置地公司这段时间遭遇的危机,其实与亚洲经济研究院也有不小的关系!

亚洲经济研究院在去年10月初,发表的最新一期香港证券市场半年分析报告。在对港股各个主要板块进行点评时。置地公司不幸成为地产板块的反面典型。虽然香港地产业从去年开始已经重新企暖,但置地却依旧还在弥补前几年留下的大窟窿,所以在盈利上远逊于业内同行。

因此亚洲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港股研究报告中,自然毫不留情的对置地公司给了一个差评。但没想到的是随后置地公司自己公布的半年财报中,各项数据竟然比亚洲经济研究院之前预测的还要差许多。

公司业绩低于外界预期。这绝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反映到股价上面自然就是惨烈暴跌!而更让置地公司感到难受的是,亚洲研究院的对置地的这些预测数据,很快被多家媒体引用,邀请各路专家来分析,置地公司各项数据低于外界预期的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当然,置地公司也可以质疑亚洲研究院的分析报告不准确。但是香港这些年因为利益,而进行各种造假的上市公司可谓是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公众自然更愿意相信亚洲经济研究院这样的非营利机构。

亚洲经济研究院对香港资本市场一直比较关注,不时会发表各种研究报告。像刘阮雄这样的投资者,对亚经研究院的专业分析普遍比较重视。一直是他们用来把握市场的重要参考。

但刘阮雄现在看到霍秋行与李轩相谈甚欢的场面,打死也不会再相信亚经研究院之前的港股分析报告中,涉及到置地公司的各种数据真的是完全客观的。

报告中只需把相关数据稍稍调高一些,就能让市场对置地公司的业绩产生更高的预期。而置地公司的表现一旦低于公众预期,等待他们的自然是市场的普遍看空!“财神李”其实早就为怡和集团准备了一张大网,而现在正在一步步把网收紧。好把置地这条大鱼给捞上来。

“刘生,你昨天收盘前大举买进置地股票的举动。可是把我们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被凯瑟克等人给识破了呢!”李轩对与自己隔了一个位子的刘阮雄笑着说道。

“呵呵!”刘阮雄尴尬的笑了笑。

他终于明白了李轩早上给自己打电话的原因。原来是他破坏了别人的大计,此刻心中不由有些忐忑。还好李轩并没有兴师问罪的打算,反而对他精准的眼光大加赞赏。

就在这时,包厢里又走进来两人,刘阮雄一下认出来这两人是李轩的大哥李轲,以及许氏家族的许建奎。许建奎这几年跟在李轩旁边,各种投资获益不少,已经逐渐洗刷掉先前浪荡公子哥的名声,成为了许家第三代的中坚代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今天这顿晚宴,做东的人其实并不是李轩,而是他的大哥李轲。他名下的星光电子公司准备上市圈钱,会委托亚洲证券作为股票上市的包销商。

星光电子上市对李轲来说自然是一件大事,只要公司能够上市成功,那么他的身价肯定会立刻暴涨。而对亚洲证券来说,这是公司继代理香江控股并购置地集团的业务之后,所接到的第二份大单,也自然非常重视。

亚洲证券虽然是香港证券业的新丁,但它的雄心却是一点也不小。公司成立之初就根据《证券条例》对经纪牌照的相关规定。一口气成功申请下了第一类、第四类、第六类、第八类共四块执业牌照,可以提供包括证券零售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等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别看香港证券市场上持牌券商多达几百家,但大部分都只是经营单一的证券经纪业务,也就是代理客户买卖股票,从每笔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而相比之下。投行业务对券商的入行门槛要求要高得多。所谓的投行业务,就是指为企业提供股票承销、并购和融资等业务服务。

投行业务自然比证券经纪业务更加赚钱,比如亚洲证券这次协助香江控股公司并购置地集团的行动,亚洲证券能够从香江控股那里获得超过1亿港元的顾问费用。而香港大部分证券公司经营一年的收入,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

只不过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自然不可能经常有,香江控股之所以会选择名不见经传的亚洲证券。作为此次并购行动的顾问公司,主要完全是因为这次行动的策划就是出自亚洲证券的董事长庄玉海之手。

亚洲证券公司的主要投资人正是李轩,他之所以选择庄玉海来兼任公司的董事长,就是想要借着这次收购置地公司的行动,来打响亚洲证券的知名度。因为庄玉海作为这次收购行动的策划人和负责人。势必要走到前台,所以李轩干脆把他的价值全部榨干。

而实际上在完成这次并购之后,庄玉海工作的重心依旧会放回到lh投资基金那边。算上不久前押宝日元取得的收益,lh投资基金的资产总规模已经膨胀到了25亿美元。而且lh基金在里为未来的资产构成中,地位还会越来越高,李轩必须找一个有能力有信得过的人来打理。

当然,李轩对新成立的亚洲证券公司也非常的重视,这是他整个金融布局中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将会迅速提高。

与此同时,在香港证券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英资券商,在九七大限日益临近的背景下。影响力已经开始日薄西山。而国际投行大鳄才刚刚开始进军香港市场,还没来得急真正拓展自己的影响力。至于后世占据了香港证券市场半壁江山的内地证券公司,现在更是都还没来没有出生。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李轩在整个香港证券资本市场,迅速扩张自己影响力的最好机会。香港股市经过去年的调整,已经逐渐走出前几年的阴影。很可能会迎来一轮爆发期。

而四会合一也就在眼前,等到香港联交所正式开始运营后。原先分散在四家交易所的资金流流动壁垒就将被打破,资本的活跃度将会更高。许多公司都已经有在今年骑牛上市的打算。

而此前由东方孵化园和风投资本培育出来第一批创新型公司,经过三四年时间的成长和市场筛选,已经逐渐渐到了可以上市的阶段。这些公司中大都有东方孵化园和东方风投,在各个阶段投资的股份。亚洲证券可以借着这点香火情,在以后的业务竞争中取得一些先机。

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亚洲证券想要取得为这些新公司的上市承销机会,最终还需要向客户展现自己的实力。而李轲名下的星光电子,正是亚洲证券公司积攒实力的第一块试金石。

庄玉海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亚洲证券这边,那么李轩就必须找一个压得住场面的人。实际上亚洲证券的执行总裁,正是在几年前的香港股市中,有“金牌庄家”之称的詹培宗。

詹培宗早在七十年代初,就已经在远东交易所中做出市员,对港股的各种门道知之甚清。在没有电脑自动化交易系统的年代,客户的每一笔交易都需要这些红马甲的出市员来进行人工撮合。

香港早期证券市场上的猫腻其实非常多,比如出市员可以凭借着消息灵通的优势,用先行盘、老鼠仓、买保险等一系列手段为自己谋利,詹培宗的第一桶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李轩之所以看中詹培宗,除了他有能力把港股的一系列操作手段玩得很溜之外,还因为他与即将正式就任香港联交所第一任主席的李福兆关系甚密。

李福兆创立的远东交易所,日均成交市值已经遥遥领先其他三家交易所。而且他还争取到了几乎所有华资券商的支持,一定注定会完全掌控合并后的联合交易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其实也正是由于李福兆牢牢把持住了香港联交所,妨碍了英资和国际资本通过香港股市牟利,因此这些资本的力量最终港府出手把他弄进了监狱。但在李福兆倒台前,亚洲证券凭借着詹培宗与他的良好关系,可以获得一个绝佳的成长空间。

詹培宗去年年底从加拿大返回香港后,还是由许建奎介绍给李轩的。詹培宗事业早期有一个贵人叫黄创保,他和弟弟黄创光分别经营有香港足球甲组联赛中的两支劲旅,宝路华和精工足球队。

许建奎是一个真球迷,当初他游说李轩买下香港东方足球队时,黄家两兄弟就刚好在场。结果李轩这个伪球迷买下了东方队之后就撒手不管,把一切经营大权扔给了许建奎。这几年来,他这个老板还真没去东方队的主场看过几场球。

詹培宗在七五年的时候,得到黄创保的投资,创办了一家证券公司。当时香港股市十分平淡,詹培宗甚至还帮黄创保管理过宝路华队,所以他早就和许建奎认识了。而许建奎在得知李轩有意筹建一家证券公司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刚刚回港的詹培宗,于是把推荐给了李轩。

除了詹培宗之外,李轩还意外给亚洲证券网罗来了另一位牛人,他就是后来在香港股坛有“红筹股之父”美誉的梁博韬。

梁博韬从加拿大学成回国后,就加入了汇丰旗下的获多利公司,很快就展露了头角。按照原本的轨迹,他应该在去年年底跳槽到万国宝通银行(花旗银行)在香港新成立的投行部门,然后在那里遇上了以后的事业伙伴杜辉联。

两人后来都从获多利公司辞职,合伙创办了百富勤公司。这家公司是香港九十年代最著名的证券公司,一手开启了九十年代内地企业,赴港红筹上市的浪潮!

但是梁博韬却意外的被猎头公司推荐给了李轩,而李轩也不小气,不但给出亚洲证券副总裁的职务,还大方的给了新公司5%的股份。要知道亚洲证券的注册资本高达6000万港币,也就是说李轩直接送上了300万的花红。(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