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434章 掌声雷动

重生电子帝国 第434章 掌声雷动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血战台儿庄》的片长比普通电影要长,一般的电影都是九十分钟左右,但这部《血战台儿庄》的正片长度就达到113分钟,再加上片头和片尾,总片长刚好两个小时。

可以容纳下上千人的戏院中,坐满了观影的各路来宾,前方的舞台上挂着巨大的电影银幕。台下的观众都鸦雀无声,很少有人交头接耳,更没有人起身走动或者提早退场。大家似乎都沉浸在电影中,偌大的观影厅中,只剩下影片中激烈的枪战声不绝于耳!

这部《血战台儿庄》完全依照历史再现了从临-沂保卫战、滕-县保卫战、台-儿庄反复争夺拉锯战,再到最后的反攻的整个台-儿庄战役的发展经过。

为了让影片的质量做到精益求精,制片团队在各方面都花了大量精力去还原史实,比如武器、军服等道具都准备的一丝不苟。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并不统一,比如许多杂牌军部队使用的是汉阳造步枪、而中央军已经基本换装成中正式步枪。

又比如中央军嫡系部队使用的头盔,是德式m35钢盔。而杂牌部队中大多没有钢盔,少数装备较好的杂牌军例如像张自-忠将军部队,使用英国式的是“托尼”盔。制片团队连这些小细节,也都考虑到了。

而且整部电影大部分镜头,都是去台-儿庄采用实地外景拍摄的。这种恢弘大气的写实场面,绝不是电影棚中的布景板所能够媲美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八十年代的台-儿庄,还与四十几年前没有太多的改变。要是再过个十几年。等到高楼大厦都起来了,剧组想要再去找这些老场景就难了。

为了追求真实的战火纷飞效果,整部电影使用的军用炸药就多达几十吨。军-方更是派出了上千名解-放军战士来协助拍摄,画面中那些真刀真枪的白刃格斗动作,绝不是几十年后那些抗战神剧所能够媲美的。

何情的座位被安排在后排的角落里。她一直都目不转睛的盯着电影银幕。在观看剧情的同时,也在期待着自己的身影能出现在银幕中。

而电影开始播放还到五分钟时,她饰演的进步女学生角色就出现在了镜头中,正带领着一批同学在大街上为抗战募捐。

何情立刻激动的抓住身旁好友刘佳玲的手,脸上难掩激动与兴奋。这是她的第二部电影,其实相比于之前的处女作《少林俗家弟子》。何情在这部《血战台儿庄》中的戏份少得可怜。

聊聊几十秒钟的镜头之后,何情第二次出场时,电影已经进行了快一半。她饰演的女学生已经毅然脱下学生装,转身一变成为带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给前线战士送去热乎乎白面馒头的支前女队长。

而但何情最后一次出现在银幕中时。身份又一次发生了改变。在台-儿庄保卫战的战斗最激烈时,依旧留在前线不肯撤离的她,火线穿上军装成为一位满怀柔情安抚伤员的女医护兵。

何情的角色其实是这部历史写实战争片中,少数的几个虚构人物之一。她的所有戏份加起来,其实只有短短两三分钟而已,但却几乎是这部电影中唯一有单独镜头的女角色。

何情的戏份虽然寥寥有数,但导演通过她这个女学生的角色,其实代表了无数中华儿女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勇于毁家纾难、抗日救亡的不屈精神!

刘佳玲有些羡慕的偷偷瞟了旁边的好友一眼,何情饰演的角色戏份虽少,却柔情中不乏英武。是整部电影中的一抹亮色。要不是何情的戏份在多一些,刘嘉玲相信她甚至有机会获得明年香港金像奖的女配角提名。

要知道这可是香港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而且还不是纯粹的商业片。虽然战争戏从来是香港电影中的小众类型,但仅凭着这部电影先声夺人的宣传气势,以及制作精良的内容,刘佳玲就觉得《血战台儿庄》在明年的金像奖上一定大有可为。

想到何情很可能会因为戏份的问题。与金像奖擦肩而过,刘佳玲在有几分窃喜之余。又为好友感到几分惋惜!

当然,对于在场观赏电影的许多其他贵客来说。金像奖之类的东西根本不在他们的眼中。中华旅社的谭社长扭头望了一眼身旁中-央社的香港分社长,对方也正好看过来。四目交汇之下,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那抹惊奇。

中央社是台-湾当局的官方通讯社,香港分社社长和中华旅社香港分社的社长,是国民-党在香港最重要的两双眼睛之一。

刚才他俩在电影中看到这样一个情节,镇守藤县的王-铭章将军殉国后,老-蒋-总统亲自飞到台儿庄主持公祭仪式。这是日军飞机前来空袭,蒋-总统临危不惧,继续镇定自若的发表讲话。

这是大陆电影中,从未出现过的对老-蒋总统的宣传中,从未有过的正面形象。而根据谭社长的了解,这部《血战台儿庄》是准备在大陆进行大规模公映的。他和中央社的谢社长,都敏锐的感觉了不同的意味,大陆似乎开始调整政策,承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部《血战台儿庄》电影,的确是国内第一部描写正面战场的电影。而当影片剪辑完成后,国内有关方面安排的审片会规格也是异常的高。由政-治局委员、分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作为审片组长,中央统-战部部长担任副组长,与电影-局局长等人一起进行审片。

其实早在当初创作剧本时,亚娱公司和国内的桂西、八一两家制片厂就有一些分歧。亚娱方面是准备把这部片子打入台-湾市场放映的,因此自然希望**的形象越正面越好。

但国内的制片团队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却要相对保守一些,毕竟台海两岸还是敌对关系。所以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后,最后决定两个尺度不同的版本,分别在国内和海外上映。

但审片组却直接否决了这种做法,在观看了这两部片子之后,直接决定采用原本专门供应海外的尺度更大的版本。所以这部中港合拍的《血战台儿庄》,最终上映版本和之前国内一直宣传的国-军形象,有很大的差别。

在我党的一贯宣传中,中央军总是抗战之机消灭杂牌,自己躲在身后保存实力、消极抗日。比如在台儿庄战役中的汤-恩伯,因为救援不急而导致死守藤县的王铭-章将军战死,一直被冠以“见死不救将军”的恶名。

但实际上汤恩-伯所指挥的嫡系中央军第20军,在整个台儿庄战役中表现的其实可圈可点。他并没有像李宗-仁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所写的那样不听从指挥,保存实力、畏敌避战。

根据后来的战事记录记载,在接到第五战区司令部要求驰援藤县的命令后,汤-恩伯随即派出第4师前往增援。但因为第4师在中途遭遇日军第63联队,双方随即爆发激战,这才未能及时赶到藤县。

另一个时空中的《台儿庄大捷》,许多内容是根据李宗-仁回忆录中的记载来拍摄的。但现在因为香港亚娱公司的加入,**在电影中的形象更加伟光正。而审片组最后选定了尺度更大的版本,可以说也展现了共-产党先退一步的宽广胸襟。

李轩看着旁边两位一直在用眼神交流,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微笑。另一个时空中的那部《血战台儿庄》,直接让台海两岸开始破冰。而他现在看到这两人的眼神交流,对眼前这部制作更精良、政-治尺度更开放的《血战台儿庄》更加有信心。

李轩之所以对两岸关系会这么上心,一方面是因为内心深处的爱国心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东方集团接下来的布局考虑。内地、香港、台-湾是李轩建设亚洲根基的三个支撑点,只有台海尽快实现自由的人员往来,东方集团构建的三角结构也能真正稳定下来。

就在李轩思绪万千时,观影厅里突然传来嚎啕大哭之声,让他一下子金星过来。电影已经放映到了尾声,冒进的日军第十师团在中**队的内外夹击下遭到重创。

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歼敌两万余人的空前大捷。而在电影的结尾,导演并没有采用敲锣打鼓的欢庆场面歌颂胜利,而是用一个长达四五分钟的长镜头,在《义勇军进行曲》前奏部分的循环伴奏下,残破的城墙,城头,城墙下的水边,坦克残骸,烈火在燃烧,浓烟在弥漫。

超过700名群众演员扮演的尸体,其中中**队的灰色军装和日军的黄色军装根本无法分辨,从城墙下一直铺到城头,一面残缺不全的青天白日旗,飘扬在城头的最高点……

在如此悲壮的画面中,坐在最前排被特邀前来观影的几位抗战老兵,不由流流满面,情不自禁的嚎啕大哭。也许在这一刻,他们想到了那些早已倒下化为尘土的战友!

一个人,两个人,现场越来越多的观众,不由自主的站起来鼓掌。当银幕上最终出现“全剧完”的字样时,整个利舞台里已经是掌声雷动。这些持续不停的掌声,在向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致敬,他们永垂不朽!(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