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359章 中港合拍

重生电子帝国 第359章 中港合拍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刘伟和刘畅两人请刘丽丽的这顿饭绝对是赚到了,刘丽丽详细地向他们俩介绍了明天面试的流程,特别是根据他们俩不同的专业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两人中刘伟的性格比较腼腆,话不多,在陌生人面前不善于表达和沟通。但他大学就读的专业是电子学,而且成绩优秀。刘丽丽建议他去应聘技术研究类岗位,东方电子公司对这一类职位的招聘标准,从来是更看重你的学术能力而不是交际能力。

李轩一直更喜欢那些纯粹一些的研究员,因为这些大家眼中的“书呆子”往往比普通人,更拥有科研最需要专注和坚持。

而且在东方研究院内部申请科研资金是,并不需要去送礼拉关系。只要你提交的研究项目计划书,能够得到学术委员会的认可,就能顺利的拿到资金。而项目的资金从发放、使用到监管,都有一套详细、严苛的规章制度,你只要一步步按照流程要求去做,就没有人会为难你。

刘丽丽给刘伟的建议是,在明天面试时着重展现自己在大学里的学术表现。比如他能流利的使用英文阅读和书写专业论文,早在大三时就加入了学校教授的实验室担任科研助理。这些都是能赢得面试官认可和加分的闪光点之一。

而且刘伟在自我介绍时,还可以着重描述自己曾在东方实验大厦兼职工作过。如果他能对东方研究院的科研制度提出一些自己的独特观点,不管值不值得采纳,都很容易赢得面试官的巨大好感。

东方研究院是整个东方集团中的核心研发单位,它在整个东方体系中的地位,远比艾康公司、计算机园地公司这些市值高达几十亿美元,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上市公司更加重要。

至于刘畅。他当时报考的是清华大学新成立的经济管理工程系。清华大学从1952年院系大调整后,就变成了一所纯粹的工科学院,直到1978年后才逐步恢复文理、人社、经管等学科。

刘畅想要成功应聘到东方集团的难度。反而比刘伟更大。东方公司因为是第一次在内地展开招聘计划,也不了解毕业生们对东方集团的看法。所以集团的招聘中并没有硬性的专业限制。而是根据毕业生的实际报名情况来灵活调整,但大方向是向科研类岗位倾斜。

刘畅回到寝室时,几个室友正在热烈的讨论上午交流会的事情。现在的学生们课余活动十分匮乏,因此学校里的各类讲座广受欢迎。不管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大家都愿意跑去凑个热闹。

“刘畅,这个东方电子公司是不是就是,你大二那一年去香港交流时的资助公司?”一个室友好奇的问道。

李轩点了点头:“没错,它是香港规模最大的私人公司。总资产超过200亿美元!”

“呲—!”

寝室里的几人倒吸一口冷气,大家对国外信息接触的实在太少。清华图书馆虽然有专门的经费,用来购买外文期刊。但清华大学是工科学院,学校优先选择的肯定的是工科类的学术期刊。

而经常报道李轩和东方集团的国外报纸和新闻政经类期刊,并不在图书馆的购买名录范围之内。毕竟清华大学分配到的外汇也是非常宝贵的,而且外国报纸、政经期刊中经常出现对国内的抹黑报道,这些文章都不适宜在国内传播。

“我想起来了,之前北邮陈俊良教授的ds-2000项目,好像就是东方研究院出资赞助的!”另一个室友又突然说道。

“东方研究院是东方集团下属的一个子公司之一!去年向我们学校捐赠了三个计算机教室的英国艾康公司,也是东方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之一!”李轩解释道。

“这些我们都知道。你去过香港,跟我们说说这个东方集团在香港的工作条件,是不是真的有他们自己的电影里放的那么好!”室友又问道。

“我很早以前不就跟你们说过了嘛。东方公司内部的环境好的不可想象。比如当时我兼职的东方实验大厦,就是东方研究院在香港的科研楼。大厦里面的餐厅二十四小时都免费开放,供研究员们随时点餐。

下午茶时间还提供饮料和西点蛋糕,简直就像到了天堂一样!你们这些人当时还说我在吹牛,什么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就差把我抓起来开批斗会了!”刘畅没好气的说道。

“嘿嘿,我们这不是也第一次听到,有对员工这么善良的资本家嘛!”寝室里的几个人不好意思的说道。

“对了,老四。你真的决定报名去这家香港公司工作?”

按照年龄排序,刘畅在寝室里人中排在第四。他点了点头:“嗯,有这个想法。但能不能应聘成功还不一定!东方集团这次主要是为它们在深海特区的几个项目来招人,优先考虑技术性岗位!即使有管理性岗位的名额,北大的名气也比我们大,谁让我们的经管系成立才这么几年!”

刘畅语气中有几分无奈,东方公司在北-京准备试点招聘的另一所大学,正是清华隔壁的北-大。相比于以工科见长的清华,八十年代初的北大是全中国最好的文科大学。中国的大学体制受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影响,从1952年院系大调整后,就没有了综合性大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说如果我们去东方公司工作,他们能提供多少工资?据说国外的工资比我们国内高许多!”寝室里的老二好奇的问道。

“据我了解,三年前东方研究院内工资最低的研究员,月收入也能有四千港币,折合800美元左右!但给国内人员开出的工资,肯定没这么高!

毕竟人家之所以愿意来我们这里投资,为的就是节约成本!不过据我猜测,月收入三四百元还是有的。而且很可能是直接发外汇券而不是人民币!”刘畅说道。

“哇。这么高!还是外汇券?”其他人有些不信的说道。

这个工资水平差不多比国内高一到两倍。按照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400人民币约为200美元左右。而1984年美国的人均月薪就已经达到了1200美元,而如果想在硅谷招聘一名优秀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至少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一倍。

也就是说从清华招聘一名研究员和从斯坦福招聘一名研究员,东方研究院付出的工资可以相差十几倍。这也是李轩为什么希望尽快在内地吸收人才的重要原因。中国学生的科研能力其实一点也不比美国学生差。他们只是缺乏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而已。

就在刘畅和刘伟准备为第二天的面试摩拳擦掌时,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出席今年的六届政协二次全会的1715名政协委员中,包括了44名港澳代表。而李轩正是其中新增补的一名政协委员。

第一天的全体会议中,政协主席邓女士向全体代表做了过去一年的总结报告。而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分组讨论。第一场分组讨论,是港澳代表团内部的自由讨论。全国政协主-席邓女士,特意来港澳代表团加入大家的讨论。

李轩的名牌虽然被放在前面第一排,但他从头到尾都是挂着淡定从容的微笑。基本很少开口。现在的中英谈判正进入了关键时刻,政协主席在几十个组别中专门挑选了港澳组来参加,其中的寓意也是一目了然。

这种时候,李轩就不冲锋在前了。还好开会不是课堂学习,会有老师专门点名!李轩不愿主动发言,虽然让有些人略感失望,但也不会有人故意来逼他发言。

李轩混过了第一天的分组讨论之后,第二天依旧是分组讨论,但这次是跨组别讨论。李轩和几位港澳代表一起,与一部分文艺界、科技界的政协代表被分在一组。

“明年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这场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是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赴国难的结果!我们桂西电影制片厂的文学部主任陈墩德同志有过一个提议。希望能拍摄一部反应国-军正面抗战的电影,准备取材自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大捷!”桂西电影制片厂的何蔚。在谈到两岸统一的策略时提出一个建议。

何厂长的建议引来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国内拍过的经典抗战电影绝不算少,比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战》等,但从未有人去碰过正面描写国-民党抗战的电影。

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连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与日军作战的内容,也大都被删节掉了。直到最近一次的教科书修订中,这些内容才被重新加入教科书。

“何厂长这么一说,我倒想今年3月份那一期的《八一电影》上有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就叫做《血战台儿庄》。这个剧本写得很不错,刘厂长你可以去联系一下剧本的两位作家谈一谈!”坐在刘厂长旁边的人。正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张锦华。

“张厂长,我们桂西制片厂哪能像你们八一厂财大气粗!先不说剧本能不能通过有关方面的审核。就算是国家允许拍摄,如果拍摄台儿庄战役肯定会有许多爆炸的大场面,不但要调动大量军队来参演,拍摄成本也肯定比普通电影高。我们桂西制片厂只是一家小厂,根本没法支撑起这么一部宏大巨制!”何厂长苦笑着对张锦华摇了摇头。

李轩就坐在他俩的身后,因此听到了两人的私下交流,他眼中不由闪过一道精光。讨论结束后,李轩缓步走出会议厅,特意跟在了这两位厂长的身后。

“何厂长、张厂长,你们好,我是李轩!刚才我对刚才何厂长的提议非常感兴趣,准备与两位私下交流一番!”李轩笑着上前说道。

两人对李轩的上前来主动问好不由有些诧异,但立刻热情地与他握了握手。最后还是何蔚先开口道:“李先生,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不知道你对我的提议有什么建议?”

其实何蔚与张锦华两人对李轩的具体身份并不很了解,只知道他是一位港澳同胞而已。

“不好意思,刚才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位的私下交流,好像桂西电影厂在资金上有一些问题?”李轩笑着说道,“不知何厂长有没有考虑过中港合拍,我名下正好有一家电影公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轩对于这部《血战台儿庄》电影还真有一些印象,他的高中历史老师是一位上课非常风趣幽默的老师。他的历史课从来不会无聊,记得在讲到台儿庄大捷这段内容是,他恰好就和学生们提起过,关于《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

这是国内我党拍摄的第一步正面歌颂国-军抗战的电影,后来这部电影的拷贝,还被特地送到台湾交给小-蒋观看。小-蒋先生看后,终于同意开放台-湾老兵回内地探亲。两岸冷冻了几十年的关系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缓和,才有了随后的“汪-辜会谈”和“九-二共识”。

过去这一两年中,李轩与两-岸的最高领导人都有过亲密的直接交流。也许他们因为历史原因还相互保持着戒备和敌视,但他们在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是绝对相同的。

在李轩看来,老一辈政治家都还健在的八十年代,其实是解决两岸问题最佳的时机。即使不能完全实现两-岸统一,早一点就一些关键问题达成共识也是好的。

后世的“九-二共识”来得其实已经有些晚了,当时李某人已经开始给国民-党掘坟墓了。如果不是因为当时国民党党内的老一辈势力太强大,他也许早就扔掉虚伪的外衣,露出台.独的真面目了。

“中港合拍?”何蔚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现在香港电影人北上与内地合拍的例子并不是没有,但大都是一些武打片、文艺片。何蔚还从来没听说过香港电影公司愿意与内地合拍战争片。战争片这个类型在香港电影市场本来就很稀少。(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