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357章 校园交流会

重生电子帝国 第357章 校园交流会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五月初的北-京风和日丽,不冷不热,正是一年中最舒爽的时候。清华大学的小礼堂里人声鼎沸,就连过道上都站满了来凑热闹的学生。

礼堂正前方的舞台上挂着一条大横幅,上面写着“香港东方集团与清华学子专场交流会”。邓老今年南巡的时候,李轩向他提出希望能在中国大学包分配的体制下,放开一个小口子,让东方集团这样有心在内地大举投资的外资企业,能够获得一部分优质的人才资源。

当时邓老没有给出直接答复,但半个月后东方公司接到通知,可以派人去北-京与教育-部展开具体的谈判。于是李轩在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一个精干的团队北上协商。

然后东方集团与教育-部的协商并不顺利,因为这可以说挑战了整个中国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

不像后世的中国大学生早已经烂大街,就是连研究生都快不值钱了。在九十年代末高等教育扩招之前,大学生一直是奇缺的社会资源。而在八十年代,别说是正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就是连大专毕业生也都是各个用人单位争抢的精英人才。

现在一家外企突然跑过来,说要在国内的大学举行招聘会,这在教育-部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外企在八十年代的中国,远还没有后世那种高大上的光环。

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国内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在许多老一辈人看来,外国企业就是和资本家划等号的。怎么能让国家辛辛苦苦培养的精英栋梁,去接受外国资本家的剥削呢?这难道不是社会主义的倒退!

而另一方面,八十年代真正大举进军中国的外资企业其实非常的少,大部分企业都只是在中国设立一个办事处而已。从本土或者香港抽调几名业务员来作为骨干。而提供给国内人员的大都是打杂一类的次要岗位。

由于中国与外界的沟通渠道不畅,在大部分西方公司的高管眼中,中国就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可以胜任重要工作。更何况即使他们有这个意愿,也很难直接招聘到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一开始东方公司只是与教育-部进行协商。但后来又陆续加入了国家计-委、科技-部、劳动人事-部等部委。因为大学毕业生分配后涉及的问题,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在国内学生毕业后有人事档案转移的问题。如果是在后世,外企员工的档案可以委托给人才市场代为接收和保管,但在八十年代中国根本就还没有成立人才市场。

谈判最初进展的非常缓慢,最后还是在邓老的亲自过问下,才开始加快速度。他说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能因为瞻前顾后就缩手缩脚。要勇于尝试,即使在尝试中出现错误。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改正就是好的!

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沟通,东方电子公司最终在五月初正式与教育-部达成了一个试点协议。教育-部允许东方公司在北-京、沪海、粤东三省市的五所大学,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招聘最多不超过五十名的应届毕业生。

而每名与东方大学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东方公司需要向其就读的学校和教育-部各缴纳1万元人民币,作为学生的委托培养费用。

换句话说,李轩花了100万元人民币向国内购买50名大学生的使用权。当然,用“买”这个词不太恰当,毕竟学生们并不是商品。但在东方公司的会计记账中,这2万元的支出是算在薪酬费用之中的。

按照东方集团制定的劳动协议。这些钱只是公司替选择加盟东方电子的毕业生们代缴的,需要从他们的薪水支出中分五年扣除。而东方公司与这些毕业生签订的劳动协议年限也正好是五年。

而如果这些毕业生在未来想提前离职,就需要向东方公司一次还清剩余的代缴费用。李轩花了这么大精力。甚至还通过邓老亲自开口,才让教育-部做出妥协,自然不允许他们转身就可以拍拍屁股轻松的离开。

“这家香港东方电子公司是做什么的?这次交流会看上去很隆重啊!”礼堂的角落里,一名方脸的学生对旁边另一位戴眼镜的室友问道。

“唉,你不要整天都沉迷在文学世界中好不好,也要睁眼看一看世界!东方电子是香港最著名的电子公司,它的创始人叫做李轩,今年才24岁,却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世界首富。个人资产高达100亿美元!”戴眼镜的同学一脸无奈的对自己的室友解释道。

“100亿美元,这得是多少钱啊?”方脸的男生满脸震惊的说道。他那个张开的大嘴巴足可以塞下两三个鸡蛋。

旁边邻座的其他几个学生,听了戴眼镜学生的话。也都是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100亿美元,那得是多少钱!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大家对财富的认知上限。

清华的老师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向大四的学生们宣传了今天的这场交流会。宣讲会的重点是由东方集团的人员,向清华学子介绍自己公司的具体情况。之后本着大家自由报名的原则,东方集团会对所有提出报名申请的同学,进行单独面试,最终选出最优秀的10位学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东方电子在北-京的两所试点招聘学校分别是北大和清华,而北大的相关行动会在之后进行。今天来到现场的学生,足有乌压压的几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来凑热闹的。

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没有电脑游戏、没有托福雅思、没有家教兼职、没有就业压力。听讲座是这个时代的学生最喜欢的课余活动之一。像之前的方脸男和眼睛男,他们俩今年其实才刚读大二,离毕业还早着呢,但也兴致勃勃的来抢座位。

“东方电子是生产计算机、游戏机和集成电路芯片的大型电子集团!我们学校计算机室的那100台abc电脑,就是东方电子的产品!还有刘麻子那台宝贝的不得了的gameboy掌上游戏机。也是东方公司的产品!”眼镜男推了推鼻梁上有些下滑的眼镜,继续说道。

“我们学校的电脑不是英国的艾康公司捐赠的吗?”方脸学生有些奇怪地问道。

去年,艾康公司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捐赠了100台abc-3个人电脑。并帮助学校建成了三个内部联网的计算机教室。

“艾康公司是东方电子旗下的上市子公司,总市值超过80亿美元。其中一半的股权控制在东方电子的手中!”眼镜男的父亲其实是对外经-贸部的一名司长,所以他对东方电子的认识,远比自己的室友来的清楚。

“天啊,一家公司有这么值钱啊!真的假的?”邻座的其他几个学生终于没忍住,也出声加入了交谈。

“gameboy也是这家东方公司的产品?”方脸男生显然对这个更感兴趣。

他们隔壁寝室的一个同学,老家是粤东省的。今年开学后从家里带来一台gameboy,结果这台游戏机成了整个班级的新宠。

“没错,东方集团最早就是通过制造游戏机起步的。你最爱玩的那个《香港方块》游戏,就是李轩亲自编写的!”戴眼镜的男生非常确信的点了点头。

然后他又扭头对邻座的两人笑了笑,才继续说道,“在去年的年底,东方集团还耗资50亿美元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这家公司从成立到现在才五年时间,但已经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集团之一了!”

其他人对他消息如此灵通,不由露出几分佩服的表情,这让戴眼镜的男生颇有几分自得。他的家就在北-京本地,平时经常会回家过周末。

昨天恰好是周六,他回家和父母一起吃晚饭。无意中提到东方电子来清华开交流会的事情,这才从在对外经贸-部工作的父亲口中,得知了东方集团的大量故事。

他昨晚目瞪口呆的样子。就和今天身旁的这几个人一模一样。于是他今天一早就赶回学校,拉着室友早早的来礼堂抢座位,准备好好的见识一番这个非常神奇的公司。

而在观众席的第一排,也有几位男生在那里窃窃私语。刘伟和刘畅正是三年前开始的“东方红交流计划”中,第一批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一年学习交流的两名清华学生。

他俩相比于今天在座的大部分学生,都要更了解“东方电子”这四个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原本刘伟已经确定被本校的一位教授录取为研究生,但他在得知东方公司准备来清华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消息后,就第一时间改变了主意。

他准备放弃读研的机会,选择加入东方集团。为此他的班主任、系里面的领导。以及录取他的那位教授,都特地找他进行了深谈。却都没能让他改变想法。

三年前,他赴香港中文大学交流时。东方公司为每个内地学生提供的生活补助,就多达每月400港币。在香港学习的那一年,他一共省下了将近4000港币的生活费。

刘伟的老家在西南大山深处的农村,家里的条件非常困难。他结束交流返回内地前,把自己省下来的生活费换成七百多美金带回内地。回到北-京后,他通过黑-市慢慢把这些美金换成了将近三千元的人民币。

这笔巨款让他不但在接下来的大三、大四两年,从未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的生活费,反而还给家里寄回去了两千块钱,大大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条件。

他在中文大学学习交流时,还申请了去隔壁的东方实验大厦打杂的兼职工作。东方集团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员工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

比如在东方实验大厦内,餐厅二十四小时提供伙食。还有精致的西点屋提供新鲜美味的蛋糕和咖啡,有健身房可以锻炼身体。大家办公桌抽屉里的零食永远是满的,这是公司后勤部的同事,根据大家的口味指定购买的。更重要的是,东方公司的薪水在香港也算得上是最优厚的。

当然物质条件也许重要,但在浪漫主义盛行的八十年代,物质享受绝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东方公司提供的科研环境更是现在的内地无法媲美的。

刘伟在香港中大交流的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大大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交流结束返回北-京后,刘伟带回来去了一皮箱的行李,这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之外,其余都是书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或者称作书籍并不很恰当,因为这些书都是他用a4复印纸一本本复印、装订起来的。香港的书刊并不便宜,特别是外文的专业学术书刊更是贵的让人心疼。

刘伟自然舍不得花钱购买,于是他从中大图书馆里借出来原本,然后占了东方实验大厦内的复印机可以无限免费复印的便宜,自己偷偷把这些书每一页都复印下来再装订成册。他在香港的这一年用这种小聪明,复制出了几十本外文专业主桌和论文资料。

于此同时,这一年的学习交流机会,不但让刘伟的英语使用能力大大提高,可以毫无障碍的阅读外文专业论文,更让他的学科知识有了一个巨大的更新。他用a4纸装订好带回来的几十本书,就连学校里的老师也经常来向他借阅。

而刘伟回到清华后,更是在大三一开学就被系里的教授挑中,开始加入对方的实验室帮忙做研究。而一般来说,只有已经确认保研的大四学生或者研究生,才有资格加入教授们的研究项目做一些辅助工作。

但在清华学校实验室实习的这两年,却让刘伟全方位的认识到了国内与外面先进水平的差距。清华作为全国大学的领头羊,每年从国家获得的办学和科研经费无疑是最充足的。

但即使在清华大学,除了那些著名的教授获得的经费比较有保障之外,一般的老师想要申请几千元的研究经费也很不容易,需要一级级的去申报审批。

而在东方研究院内,万元港币以内的小项目通过率非常高。任何研究员都可以申请,一般来说只要计划书言之有物,项目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就都能成功获得批准。

东方研究院每年用于科研的资金投入,比北-京所有大学的科研经费总额都要高。就像之前北-邮的刘俊良教授,东方研究院可以毫不眨眼的,为他的项目甩出几百万港币的经费,而北-邮的其他老师则只能在一旁羡慕嫉妒恨!

在八十年代,清华的学生可以说是像皇帝的女儿根本不愁嫁,但刘伟却知道东方集团绝对是他最好的选择。其实不单单是他,他身旁的刘畅也有同样的认知。

原本刘畅已经向自己的老师打探到,他可能会留在北-京被分配到科技-部工作,但他同样毫不犹豫的决定选择去东方电子。(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