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347章 亲自上阵

重生电子帝国 第347章 亲自上阵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不久前,我与梁书记交谈时,他提到深海特区目前正面临人才匮乏的局面。因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许多海外投资商都不敢贸然行事!

其实这同样是制约东方电子,在内地扩大投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rca显像管厂为例,工厂大部分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都来自于香港或者美国。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歧视国内的人员,要知道对我这样的资本家而言,只要你能为我创造足够的利益,我才不管你是天使还是恶魔!”

李轩自嘲的说道,引来众人一阵轻笑,房间里的气氛似乎也轻松了几分!

李轩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内受到十年动乱的荼毒,造成了人才匮乏?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仅仅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国内通过高考录取的高等教育人才,就已经超过了220万。几乎相当于香港一半的人口!

也许现阶段的中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只是凤毛麟角,但中国有着高达10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就算抛开十年动乱,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累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也至少有500万,这些都是五十岁以下正年富力壮的人才!”

“那在李先生你看来,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儿?下面的单位可是天天向中央喊缺人!”邓老饶有兴致的问道。

“我个人认为,国内计划经济的体制,限制了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合理流动,已经开始遏制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一穷二白的窘境,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制,可以最大限度的集结全国力量来办大事!

但随着中国经济总体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僵硬的制度会越来越力不从心!随着1982年第一批文-革后的大学开始毕业,按照中国的分配制度,科研院所是接手这些新鲜血液的大户之一。

但我之前提到过。最近几年中国在科研上投入的经费数额并不乐观。这就造成一种窘境,那就是这些新加入的科研人员。根本申请不到足够的经费来展开研究!他们有满腔热血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但却只能仰天长叹,把最宝贵的青春浪费在喝茶、看报、睡觉之中!”

“李先生,你这话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了!”旁边一位穿着青色中山装,头发花白的老人皱了皱眉说道。

“王将军,是不是危言耸听,您派人调查一下就知道了!这几年,中国的科研机构普遍运转困难。许多单位的经费只够维持日常工资开销,根本没有能力展开科研活动!

之前东方电子有意为我们在国内的显像管厂、pcb厂、通信设备厂搜罗一些人才,却大都遭到了失败!其中通信设备厂由于是我们与沪海的国营企业合资的,最后由沪海市政府出面协调,才能够说动一部分优秀的技术人才!

但我们在深海特区独资建立的显像管厂、pcb厂,即使开出的工资比他们的原单位高许多,却依旧遭到拒绝!因为我们的企业无法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分配等一系列工资之外的福利!

这并不是说我们东方电子是一个黑心企业,相反我们非常愿意承担企业本应肩负的社会责任!比如在香港,虽然政府没有强制的社会保障政策,但我们东方集团自己专门成立了强积金。

通过提高薪水。把员工增加的那一部分工资放入强积金中,交给专门的团队进行投资增值!在不降低员工到手收入的前提下,为员工的未来增加了一份保障!

但是在中国国内。虽然企业职工的看病费用可以报销,工人退休后有退休工资,但是运作方式却与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差别很大!

比如在美国,东方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都是向商业保险机构,为旗下的雇员购买医疗保险!而为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则大都交给专门的养老基金代为管理!

而在中国,我们根本找不到类似的机构!我们向特区有关部门求助,也因为国内没有相关的立法而缴费无门!”李轩非常无奈的说道。

其实这方面的问题,国内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政策。李轩也只不过是借此机会发发牢骚。如果有最高层的关注,有关部门的效率会截然不同。

“在香港。东方电子集团的人力资源部,在每年的毕业季到来前。就去香港的各所大学和专上学院举办专场宣讲会。向应届毕业生们详细的介绍公司的发展情况、未来规划、今年的招聘岗位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会让大家对东方电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决定自己是否来申报东方公司提供的岗位!而实际上,东方集团已经连续几年,都蝉联成为了全港竞争最激烈的求职单位!

能加入东方集团的毕业生,都是全香港最优秀的精英分子!同样的,我们在台湾地区、日本、英国、美国等地招聘的职员,也全都是各地的名校毕业生!

但在中国,我们遇到的情况却非常尴尬!外企并不在有关部门的计划之内,所以我们根本无法分配到应届大学生!像之前的rca显像管厂,我们要求的许多技术人才,都是通过粤东省政府直接出面,从粤东省各个高校的毕业生中截留下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虽然我们知道粤东省政府方面已经尽力了,但这些人员的质量远无法让我们满意。许多需要大学学历的岗位,最终被塞过来的是大专毕业生!”李轩继续诉苦道。

“改革开放对我们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李先生你今天提出的这些问题就很好,我们会尽快着手研究解决,。中国政府欢迎外来投资的立场,是永远不会变的!”邓老很认真地听李轩说完,点了点头说道。

“东方集团刚刚向深海市政府递交了。以rca公司为龙头打造一个年产千万台电视机的产业基地计划书。我们东方集团和大部分外资企业不同,愿意真正把中国作为集团未来的重要根基!

东方集团看好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对内地的投资并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立足长远!对东方电子来说,我们认为最有意义的的不是中国的市场。也不是地方政府给予的土地、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而是人才的引进和储备!

但是当下的中国,还没有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如果是在美国,只要东方公司能开出一份足够诱人的工资,会有无数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名校硕士、博士生争破头皮前来应聘!只要我们给出的条件足够好,即使挥起锄头向ibm、德仪等行业巨人,挖他们最优秀的技术人才也不是难事!

在中国,我们同样渴求清华、北大、复旦这些汇集了中国最顶尖人才的名校们。能像东方集团敞开大门!只有源源不断的吸收最优秀的人才,才是一个集团维持长盛不衰的秘诀所在!

所以我在这里向邓老提一个请求,希望东方集团能作为一个试点,等到今年的毕业季时,在国内的高校举办招聘会!当然,国内的高等教育是免费的,目的是为给国家培养人才!我们东方公司毕竟是外来资本,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合同时,我们愿意向有关部门缴纳一定数额的人才委培费!”李轩说出了今晚的第一个目的。

对于李轩的要求,邓老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对李轩笑了笑,说道:“李先生的提议,我可以转达给教-育部的有关同志。由他们来与李先生进行商议。争取给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邓老并没有明确答复,但在李轩看来他不反对,就表示有文章可做,剩下的就是如何派人去与教-育部扯皮!只要能让教育部开了这个口子,东方集团自然会设计一整套的方案来吸引学生,争取把最优秀的精英一网打尽!

刚才提出让东方集团,在国内高校直接招聘毕业生的请求,只是李轩的临时提议!其实他今晚来之前的真正目的,是放在接下来的事情上。

“一年前陈述柏先生找到我。他对我说希望在中国内地建一所实验大学。通过学习美国硅谷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来促进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我当时虽然与他一拍即合。但实际上只是把支持停留在开头上的支持口头上。但现在我希望能用更积极的姿态,加入到这个行动中来!之前我在与梁书记交流中。他也代表深海特区愿意为新大学提供最大的支持!”李轩突然说道。

陈述柏在不久前找到李轩,他最近与教-育部的沟通并不顺畅。在李轩的强力支持下,陈述柏已经不再缺乏资金,因此在大学的规划上他希望掌握更多的主动权。陈述柏提出的在新大学里里面不设立团委、党委等一系列诉求,都触碰了国内的敏感神经。

这不是李轩希望看到的,他之前已经委婉的对陈述柏暗示过,希望他不要去触碰内地的一些政策红线,但对方显然把李轩的话当做了耳旁风。

因此李轩决定干脆抛开陈述柏,自己亲自上阵!如果能在内地建成一所一流的大学,将会对东方集团未来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意义!

也只有在八十年代,这个国内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时期,中央高层才会愿意在政策上做各种尝试。等到九十年代以后,国内的政策其实更趋保守,李轩根本不会有这种机会!

“当然,成立一所大学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为香港城市理工学院的筹备委员会主席,我对此深有体会!大学的建设绝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大学的设计方案自然也要符合实际国情。

在这一点上,我与陈述柏先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我觉得中国不需要一所特立独行的大学,但需要一所有国际化视野的大学!大学,大学,最核心的焦点要放在“学”上!

一所学校不管采用何种架构,只有在学术上取得傲人的成就,才真正能在世界大学之林占据一席之地!东方集团与香港中大、港大,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们可以为新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当初我代表东方集团,向陈述柏教授承诺捐款5000万美元。我愿意在这个基础上,再以个人的名义增加3000万美元的捐款!同时我也愿意积极联络香港的各界同仁,为教育这项光辉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李轩十分自信的说道。

8000万美元的捐赠,足以让中央高层慎重考虑他的意见。而且李轩不是陈述柏,如果由他出面进行募捐,效果肯定可以甩开陈述柏几条街。

李轩也暗示了自己并不准备特立独行,愿意遵循中国的国情。而中国的国情是什么,自然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李轩并不想当一个政治家,不愿意过多的沾染政治。即使迫不得已与政治接触,他也只是为自己的商业帝国保驾护航而已!

邓老对于陈述柏的办学设想并不陌生,他在两年前曾经亲自接见过对方。而之前教育-部也把陈述柏的一些办学观点,向中央作了汇报。

说实话党内的反对意见非常大!我-党一直十分注重对学生的领导,如果大学里都没有了党组织和团组织,学生的思想还如何向党靠拢,我们还怎么培养接班人!所以许多同志坚决反对开这个口子!

中央当时之所以没有直接否决陈述柏的思路,完全是因为他筹集到了五千多万美元的捐款。这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钱呢,所以大家希望教育-部的同志,能做一做陈述柏的思想工作!(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