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330章 向海丰贷款

重生电子帝国 第330章 向海丰贷款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这次港元危机来得快,去的也快。在港府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之后,港元的投机行为就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港元对美元的汇率虽然还有较大的起伏,但已经逐步回升到8.5以下,最高时一度达到7.9。

港元汇率剧烈波动对银行业来说,肯定是一个重大打击。特别是在9月24、25、26号这三天,几乎所有银行都出现了挤-提风潮。没有人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放在银行里快速贬值。

于是香港市面上出现了规模空前的抢购风潮,许多超市的货架被疯狂的市民一扫而空。大家就像蝗虫一样,抢到什么就买什么,根本不考虑这些东西对自己是否得上。

而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佳华银行的表现无疑是最亮眼的。虽然在最初的几日,佳华银行的存款同样出现了不小的流失。但在李轩宣布以个人名义,向佳华存入1亿美元应急之后,佳华的存款余额就开始迅速回升。。

等到10月初时,佳华银行的港元和外币存款结余总和,相比于危机爆发前,足足增加了30亿港元。按照总裁杨凌均的说法,现在的佳华银行,无论是在分行网点数量,还是在总资产、总存款等各项数据上,都已经稳超汇丰控股的恒生银行,成为全港仅次于汇丰和渣打之外的第三大银行。

“李生,你的佳华银行最近这段时间可是风头正盛啊!”沈弼笑眯眯的对李轩说道。

李轩看着眼前这个笑容非常和蔼的老头,却没有半分得意的表情。别看佳华银行通过李轩的提前预判,及时把大量现金转移成美元资产,不但在这次汇率风波中大赚了一笔。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全港储户心中的可信赖形象。

但比起汇丰银行这支看不见却笼罩了整个香港经济的大手,佳华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香港没有中央银行,许多政府央行的职能都由汇丰银行来承担,比如汇丰不但是发钞行,还是港府的主要往来银行。更是香港银行公会中央票据结算所的管理银行。

可以说香港的整个银行业,在汇丰面前没有任何秘密。正是凭借着这样的金融垄断地位,汇丰的大班才有香港“幕后总督”之称。李轩完全可以猜到,这次港元危机中汇丰银行绝对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港元急速贬值时,市场上最大的外汇卖家,除了汇丰不可能是别人。

“沈爵士。我今天来想与汇丰谈一笔大生意!如果我愿意把东方控股手中持有的计算机园地公司的股权,全部抵押给海丰银行,贵方能给出多少贷款?”李轩直截了当的问道。

汇丰银行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就积极进行海外扩张。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因为汇丰控股恒生银行后。在香港本地的银行零售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六成,继续扩张的余地极为有限,需要对外争取生存空间。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新界九七租约即将届满。汇丰作为港府首席银行家,自然深知内情,于是积极推动集团国际化战略。相比于另一家英资的代表公司——怡和洋行后来简单粗暴的手段,汇丰的部署更低调、更缜密。

早在1977年沈弼出任汇丰主席后,汇丰银行即着手筹划及部署集团国际化战略。计划在亚洲、美洲及欧洲建立战略据点,形成所谓“三脚凳”的策略布局。

为此当1981年,渣打银行向苏格兰皇家银行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时。汇丰在第一时间就加入了战团。虽然渣打和汇丰的收购计划,最后都被英国垄断及合并委员会给否决了,使得汇丰进军欧洲的第一步棋遭受挫折。

但汇丰在北美的布局却要顺利得多,它成功与美国海洋密兰银行达成协定,规定汇丰最终可收购海洋密兰银行51%股权。虽然这一协议也遭到了美国纽约州银行监理专员的多次阻挠,但汇丰还是在1980年之前耗资3.14亿美元。成功收购了海洋密兰银行51%的股权。

海洋密兰银行是全美第13大银行,总部设在纽约州北部的布法罗。拥有逾300间分行,总资产高达200亿美元。汇丰在对海洋密兰银行完成控股后。把它改名为海丰银行。

海丰银行在纽约州有广泛的业务网络,特别是在商业银行业务方面占领先地位。换句话说,海丰银行是纽约州的地头蛇,而作为全纽约州的精华所在,纽约市自然是海丰银行布局最严密的地方之一。

“抵押计算机园地公司的全部股权?看来李生是要有大手笔啊!”沈弼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头脑中立刻开始分析。

李轩持有的计算机园地公司的股份在60%左右,以现在的股价计算这些股票的市值超过20亿美元。如果用它们来抵押,至少能贷出10亿美元!但海丰银行根本不可能承受如此巨额的一笔贷款。

别看海丰银行总资产高达200亿美元,但汇丰只花了3.14亿美元就收购了它的51%的股份,也就是说海丰银行的自有资产才六、七亿美元而已。如果一次性向外贷出一笔高达10亿美元的贷款,一旦这笔钱收不回来,海丰银行将会直接破产清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任何一个头脑精明的银行家,都不会做这种高风险的事情。别看海丰银行位列全美第13大银行,但它其实只能算一家地区性的中等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根本无力承担动辄10亿的巨额贷款。

海丰虽然自己实力不济,但它的背后还站着汇丰。既然花旗银行敢凭东方游戏公司的股权抵押,就向李轩发放至少20亿美元的贷款。汇丰银行用同样优质的计算机园地公司的股份为抵押,吃掉10亿美元的贷款也根本不在话下。

但李轩偏偏说的是向海丰银行贷款,而不是直接向汇丰贷款。沈弼相信李轩绝不是口误,海丰相比于汇丰的知名度要低得多,只能算是纽约州的一家地区银行。

纽约!沈弼一下子抓住了重点,他眼前这位“财神李”最近不就是正在纽约大出风头吗!看来对方去纽约的目的,绝不是表面上攻读emba那么简单。海丰银行肯定对李轩接下来的行动,有不小的助力。

“如果李生需要海丰银行的协助,我们一定竭尽所能!”沈弼笑着说道。

沈弼猜得一点也没错,李轩正是看上了海丰银行在纽约州的深厚影响力。rca公司的总部设在纽约市,旗下的多家工厂也设在纽约州的各地。东方集团并购rca的行动,除了要疏通白宫和国会之外,地方政府也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之前李轩在美国大把撒下的政治现金,大都是集中在全力高层,比如总统、副总统,两党在参众两院的重量级议员等等。在州一级的政治势力上,反而是李轩最薄弱环节。

这就需要一个有影响力的地头蛇,来帮东方集团牵线搭桥。而网点遍布整个纽约州的海丰银行,显然是一个绝大的政治掮客。因此李轩没有直接选择向汇丰贷款,而是要先把海丰拉入自己的阵营。

也许以海丰银行的实力,最多只能吃掉一两亿美元的贷款。但只要它入瓮其中,为了确保银行自己利益不受损失,海丰银行的管理层,必定会十分积极地为东方集团引荐纽约的各路地方势力。

在李轩的计划中,由花旗银行、海丰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组成的银团,负责为东方电子收购rca公司的整个行动,提供40-45亿美元左右的贷款。而之前与李轩有过多次合作的高盛投行,以及全美最著名的公关公司——雅博公司,则是此次并购计划的总顾问。此外李轩雇佣的多家很有实力的政治游说公司,已经在华盛顿开始悄悄地行动了。

可以说李轩为能够成功收购rca公司,进行了非常庞大而缜密的安排。如果此次收购行动失败,李轩的损失至少在数亿美元。

“东方集团正在与美国的rca公司进行接触,准备以现金收购的方式并购它们,因此需要银行的大力支持!”李轩既然准备让汇丰参与自己的行动,也就无需继续隐瞒,直接向沈弼说出了自己的目标。

“rca公司?”沈弼迅速在脑海中搜索这家公司的资料,“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外国资本想要成功收购美国的公司有多难,沈弼本人的体会异常深刻。之前汇丰收购海洋密兰银行,就是由他亲自拍板的。结果整个过程拖了将近两年,当时纽约州政府一再以各种理由,查究汇丰银行的内部储备。

“每一次收购都是赌博,我们必须有一颗强大的心,去接受各种挑战!”李轩自信的说道。

沈弼倒不觉得李轩说这话是在装-逼,商场斗争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公司要向前发展,的确需要跨过各种阻碍。

“汇丰银行愿意成为东方电子公司,前进道路上最好的伙伴!”沈弼笑着说道。

只要李轩能提供优质的抵押资产,来锁定汇丰的风险,沈弼没理由不发放贷款。毕竟这样一笔大生意的利润,可是非常丰厚的。当然,他也决定待会儿让自己的助理,详细收集rca公司的资料。(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