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264章 时机逐步成熟

重生电子帝国 第264章 时机逐步成熟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不久前中美联合发表“八一七”公报,这个联合公报中两国就双方最敏感的台-湾问题达成了妥协,阻碍中美关系的最后一块势头已经被搬开。

美国在1979年重新修订《出口管理法》后,依旧把除加拿大之外的所有国家划分为7个组别,其中中国则是被专门提及的32个重点管制出口国之一。早在朝鲜战争之后,在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中,中国就一直被划在z组(全面禁运)。直到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才把中国从z组划出,分入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同等待遇的y组(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

里根总统上台后,中美关系继续缓和,于是白宫给了中国一个“double”政策,即允许向中国出口的技术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可以是向苏联出口的两倍,同时简化了出口审批的程序。

之前这一两年,中美一直就台-湾问题进行着激烈角力。美国把放宽对华出口限制用来当做向中国政府施压的底牌之一,想迫使中国在美国对台军售上让步。现在,中美在“八一七”公报上,就对台军售问题已经进行了明确的阐述,继续严格限制对华出口已经没有意义。

已经有人提出,希望能给予中国“友好的非盟国待遇”。即把中国划入与西方国家、以及中立国相同的v组。而放开对华出口限制也正是美国企业界所期望的,许多美国企业都被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给迷花了眼,认为那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波音公司、ibm公司等企业,更是已经组织了强大的游说团队。因为现在它们向中国出口喷气式飞机、高性能计算机等尖端民用产品。也必须通过繁琐的审核程序,这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额外成本。

根据东方经济研究院的分析,在美国企业界的强大压力下,美国放开对华限制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李轩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判断,觉得与内地大规模合作的时机终于成熟。

但在八十年代与内地合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的中国官员虽然渴求外资,但还普遍怀有戒心。不像九十年代之后的官员那样,完全是跪舔的节奏,恨不得把自己的心肝掏出来给外国爸爸。

现在,你要是显得太主动,人家还要怀疑你是不是有其它阴谋。所以李轩一上来先唇枪舌剑一番。显露出自己并不太看得上内地的市场,因为这里的油水不大。那么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李轩依旧愿意合作,就表明他完全是看在与内地政府搞好关系的面子上,你们需要领这个情的。

而李轩接下来说的话。也完全一副是从为对方考虑的角度出发:“赵书记,王市长,在我看来沪海市其实也还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的。沪海除了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之外,聚集着除了首都北-京之外最多的大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就看沪海市政府如何运用好人才这张牌!比如国内每年花费大量外汇进口个人计算机,这其中有不少是艾康公司生产的abc-3电脑。而艾康公司早在去年就已经对外公开了abc-3电脑的技术资料。沪海的相关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艾康公司公开的技术资料,自己研发兼容机来代替abc-3电脑。即使关键零部件无法国产。但进口零部件总比进口整机要来得便宜!”

李轩的话无疑非常体贴。国内市场每年千把台的电脑销量,李轩和艾康都不会放在眼中。东方研究院和东方应用系统公司,既然都已经支持国外的第三方电脑公司研发abc-3电脑的兼容机。自然也不介意在国内培养一家电脑企业出来。

赵修林和王道含都用灼灼的目光盯着胡康这个仪表电讯工业局的局长。还好胡康来之前做了详细的准备,不然局里面下属的总公司就有十几家,二级的国营工厂更是多达数百家,他根本不可能一一掌握。

“我局下辖的计算机生产企业主要有两家,分别是沪海电子计算机厂和长江电子计算机厂!其中沪海厂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djs—131小型机的后需改进,以及djs—220中型机的研发项目上。

长江厂在79年成功研制出了djs—051微型机后。又在去年成功研制出abc-1电脑的兼容机长江1号!现在长江厂正在研制abc-2电脑的兼容机长江2号,预计年底前能够问世!至于最新型的abc-3电脑。因为erm-1处理器进口困难,所以相关的兼容机产品。暂时还没开始上马研发!”胡康纯熟的汇报业务。

erm-1处理器的技术专利掌控在东方研究院手中,但它已经独家授权给东方半导体公司生产制造。东方半导体是美国注册的公司,而16/32位处理器又在美国政府限制出口的名录范围内。东方半导体公司如果要向内地出口,必须先通过美国商务部甚至国防部的审批。

之前,李轩为了防止触雷,并没有花心思去申请。但在美国准备全面放松对华出口限制的背景下,李轩有把握顺利搞定这个问题。

于是他爽快地打包票道:“erm-1处理器出口的问题,我们东方电子公司会负责搞定!其实erm-1处理器除了应用于个人电脑外,同样可以应用于通信领域。一年多前,东方研究院委托北-京邮电学院的陈教授团队,研发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项目,现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如果沪海市的企业有兴趣,我们愿意优先与你们展开生产合作。”

北-邮的陈俊良早在美国访学时就已经借鉴国外的产品,做好了详细的项目规划。在得到东方研究院的资金和设备支持后,迅速组织起一个12人的科研团队。一群人投入全部精力,只用了八个月就拿出了第一批原型机。然后经过不停的测试与改进,新产品的性能已经越来越稳定,很快就能最终定型。(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