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190章 液晶产业

重生电子帝国 第190章 液晶产业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李轩笑了笑说道:“我们并不准备在香港开设工厂,而是在中国大陆!中国政府在与香港相连的区域建立了一个经济特区,允许外商独资设厂!

新的合资企业,由我们来负责管理、生产与销售,rca公司只需负责提供技术,最后就可以坐享分红!我们希望这座新工厂建成的年产能为300万只显像管以上!”

李轩直接扔出了一枚炸弹,他不信rca公司的高层会不动心。1981年的美国经济,正处在一场温和但急速的衰退当中。东方电子公司所在的游戏、电脑产业都是新兴行业,市场本身在急速扩容,因此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并不明显。

但像电视机这样的成熟产业,市场早已趋向饱和,经济衰退直接导致了需求下降,全美电视机的销量从年初开始一直在下行,这对rca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去年rca公司的电视机总销量在380万台,显像管总产量在500万只左右,这两个数字今年估计也会下降。

李轩提出合资建设一家年产300万只显像管的新工厂,这个产能达到了rca公司现在显像管总产量的六成。如果这座新工厂的产品不抢占rca公司的现有市场,这绝对是一笔很值得投资的买卖!

“我发现rca公司的显像管主要市场位于北美,在亚洲只在台-湾地区占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我们合作开设的新工厂,除了一部分直接供应给东方电子旗下的电脑和街机产品外,其余主要是是在亚洲市场销售!这样就不会与rca公司现有的市场造成损害。对贵公司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投资!”李轩笑着说道。

rca公司在与日本电子企业竞争中已经丢掉了几乎全部的海外市场。如果能够实现在亚洲市场的反攻,这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而李轩规划中新工厂,自然不会一口气就直接建成300万只显像管的产能。而是会分成两期来建设,每期工厂分别建成150万只显像管产能。以接下来这一两年街机和电脑产业的发展速度,在首期工厂投产时。东方游戏公司和艾康公司至少能内部消化掉100万只显像管。剩余的50万只显像管,分散销售到内地和东南亚市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建设一座年产300万只显像管的工厂,绝对是一项投资上千万美金的大生意。即使双方都有意向,也需要坐下来慢慢谈。接下来东方电子还会用更详实的数据,来说服rca公司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消化掉新工厂的产能,这不是一笔需要冒很大风险的投资。

其实rca公司相比于索尼、日立这些日本电视机巨头并没有任何技术优势。但李轩却没有选择去找日本公司合作。美国企业在合资谈判时更注重的是现实利益,而不是对合作方的渗透和控制。只要价格合适,美国公司很愿意出售各种专利。而日本企业则不一样,它们的背后大都站着规模庞大综合财团,希望能把你同化成它们严密产业网络中负责输血的一根小血管。

更何况在整个八十年代。日本的电子企业都正是最如日中天的时候,而rca公司却在不断的衰弱。rca公司比日本企业更愿意放低姿态,这让李轩可以在谈判中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比如新工厂的生产管理权问题,只要能保证合资公司的财务公开透明并且实现盈利,李轩相信rca公司非常愿意,做一个只参与分红而不干预企业日常管理的股东。

“东方公司想要收购我们rca公司在液晶显示方面的业务?”查理森皱了皱眉,这是李轩今天提出的第二个出乎他意料之外的议题。

“是的,我们发现液晶显示业务似乎并不是rca公司的核心业务。贵公司最近几年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大!”李轩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东方电子旗下的游戏公司,有一款gameboy掌上游戏机。每个月都需要采购大量的液晶显示屏!我们希望能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收购rca公司的相关业务,从而整合到我们的产业链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李轩的这个解释非常合理boy的全球总销量已经突破了2400万台,如果算上游戏卡的销量,东方公司在过去一年中至少采购了5000万片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屏。东方公司已经是夏普、卡西欧、爱普生等日系液晶显示屏生产企业。采购量最大的单一客户。

但实际上液晶显示技术最早的突破,却是来源于rca公司的实验室。1964年。年仅28岁的年轻研究员海尔梅尔博士在rca的实验室里,实现了液晶显示关键技术上的突破。rca公司为了防止被竞争对手抢先。将他的研究列为秘密计划。

但当时正是rca公司的荫罩式显像管技术独步天下的时候,公司上下并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大力投资液晶显示器的研发。自感不受重视的海尔梅尔,在1968年离开了rca公司。而恰恰也正是在那一年,索尼推出特玲珑显像管,从此rca开始走向下坡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从七十年代开始,夏普、卡西欧等日本企业投入大笔资金研发液晶显示技术,而rca公司却没能即使跟上它们的步伐。1973年,夏普公司首先开发出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屏,并把它运用于电子计算器屏幕的数字显示。rca公司这个时候才如梦方醒,开始迅速跟进,但它早已不再是液晶技术的领头羊了。

后世的液晶显示器产业,是一个年产值规模超过400亿美元的大产业,而如此庞大的一个市场完全被日本和韩国公司瓜分。rca公司原本有中兴崛起的机会,但他们没能把握住,只能说时也命也!

现在rca公司旗下的液晶产品制造规模并不大,李轩更看重的是rca公司的研发实力。后世的tft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和晶圆厂有得一拼,都是动辄几十亿美金的超级投资。

但现在的液晶产业才刚刚开始兴起,第一块真正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的tft彩色显示屏,还要等到十年之后才会问世。虽然rca公司现在的液晶技术,已经沦落为行业二流,但它还算有比较好的底子。

更重要的是,rca手中握有一些液晶技术的底层基础专利,这些完全可以用来和去其他公司持有的专利进行交叉授权,迅速拓实液晶技术研发的基础。然后李轩只要愿意源源不断的砸钱进去,未必就不能赶超日本企业。

“抱歉,我并不负责液晶业务,只能把你的意向转达给公司董事会!”查理森一脸严肃的说到。rca公司的液晶部门虽然规模不大,但也至少是一项价值几千万美金的并购项目。

李轩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液晶显示业务在rca公司只能算是一个边缘产业,对他们来说是个食之无味弃之可弃的鸡肋。只要李轩的出价合适,应该并不会遭遇太大的阻力。

现在液晶技术的价值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进入这个产业的门槛并不算高。而等到三十年后,一条第8.5代的tft液晶面板生产线投资要45亿美元,没有雄厚的资本根本没资格参与游戏。

即使你资金充足,那些产业先行者们从开始研发到结出硕果,花费了十几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对技术的掌握程度远不是新入行的企业所能比拟的。你可以用钱买到技术,但能否做到和他们一样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却是一个未知数。

前世国内有两家巨亏企业,晶圆产业是中芯国际,液晶产业是京东方,两者都是靠国家源源不断的巨资输血,才勉强维持生存。从技术设备层面看,这两家企业追赶的步伐其实很快,但在国外巨头的挤压下,没有自主核心竞争力的他们都是连年亏损。

李轩有足够的耐心承受前期较长时间的投入,等到液晶产业成熟时,一跃成为真正掌控话语权的巨头,把之前投进去的钱都连本带利的赚回来。

李轩在纽约停留等待rca董事会的回复。刚好ibm的pc机在纽约上市,无所事事之下他这才会去pc机的发布会现场转了一圈。

而rca公司的高层经过详细商议后,果然同意与东方电子展开合作,在亚洲合资兴建新的显像管厂。rca公司同时也愿意把旗下的液晶部门出售给东方电子。李轩得到满意的结果后,就从纽约转机东京飞回香港。至于具体谈判的事宜,自然无需他这个大老板亲自出马。

但是李轩刚刚下飞机,就从来接机的行政助理柯立伦口中得到一个坏消息。ibm公司刚刚向纽约州联邦北部地方法院提交申诉材料,控诉艾康公司abc系列电脑侵犯ibm公司持有的7项专利。要求法院禁制abc系列电脑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同时索赔1.45亿美元的巨额赔偿金。(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