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147章 孙仲谋

重生电子帝国 第147章 孙仲谋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生电子帝国》更多支持!当然,李轩也没有自己从头去建设一个晶圆厂的打算,这样耗费的时间实在太长了,等晶圆厂建好黄花菜都凉了。他给东方电子制定的策略,就是收购现成的晶圆工厂。

从去年开始,美国许多晶圆工厂的日子很不好过。以日立、nec、富士通等为首的日本晶圆厂开始调低32k、16k的dram内存出厂价,美国厂商被迫应战,惨烈的价格战让许多美国it企业陷入亏损的泥潭!

八十年代的美国企业界已经到了谈日变色的地步,日本的钢铁、家用电器、汽车行业的厂商侵入美国市场后,把美国同行打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现在这种趋势终于蔓延到半导体产业。

据美国半导体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在16k的dram内存市场,日本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60%。而在七八年前,日本半导体业还只是转移一些美国人看不上的淘汰技术,但现在双方的技术差距只剩一两年的代差。

不久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惠普公司的技术员以采购商的视角,公布了一个令美国人非常汗颜的数据。惠普对两国主要厂商的16kdram芯片做了质量检测,结果美国合格率最高三家公司的产品不合格率,是日本合格率最低的三家公司不合格率的六倍。

美国合格率最高的三家工厂分别是德仪公司、英特尔公司和k公司。倒退几年前,正是这三家公司垄断了全世界存储器市场的主要份额。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本人的崛起让这些半导体巨头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

李轩从香港直飞旧金山,在旧金山停留一夜,稍作休整之后,又转飞前往南部的德克萨斯州。

后世美国有两个it重镇。一个是世界闻名的加州硅谷,另一个则是位于德州的“硅丘”。硅丘指的其实是奥斯汀市,这里刚好濒临德州丘陵地形的起点,因此被昵称为“硅丘”。

奥斯汀地处德州三大重要城市,达拉斯、休斯顿和圣安东尼奥之间,交通便利。还坐落着德克萨斯州最著名的学府之一德州大学。当然现在的奥斯汀市,还没开始与半导体工业结缘。李轩此行的目的地是达拉斯,这里有一家世界级的半导体企业——德州仪器公司(ti)。

表面上看,李轩此行是来与德仪公司洽谈收购它们位于硅谷的一座晶圆工厂,但他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来见一个人。

李轩离开旧金山前。旧金山难得在下雨,而抵达了达拉斯的沃斯堡机场,却是晴空万里。透过机场大厅的玻璃幕墙,窗外蔚蓝的天空中,万里无云。

沃斯堡机场是美国一座十分繁忙的重要枢纽机场之一,不停有飞机从跑道上起飞或者降落,机场大厅里人流量非常大。李轩带着随行人员,闲庭信步的走出接机口。

“李轩先生。欢迎来到达拉斯!”一个仪表堂堂的东方面孔,微笑着朝他挥了挥手。

年轻时少年得志,年长时德高望重;能开创一个行业。也能影响一个行业!这句话应该是对眼前这个男人最好的形容。

“张仲谋先生,麻烦你特地要来机场迎接!”李轩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激。

李轩对眼前这个被称为“台湾半导体教父”的人并不陌生,他可是被后世报纸形容为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当然张仲谋现在还没选择返回台湾创业,依旧是德仪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

他也应该是美国it产业最早的华人高管之一,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成为分管半导体业务的副总裁,但却一直没能突破最后一层天花板。成为这家大公司的真正掌门人。李轩后世特地读过他写的自传,知道他是一个做事严肃认真、性格百折不挠的人。

张仲谋在自己家中为李轩准备了一场家宴。他的妻子特意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一桌丰盛的中国菜。两人在饭桌上相谈甚欢。张仲谋是一个喜欢读史的人,两人从《左氏春秋》聊到《史记》,倒是找到了不少共同语言。

饭桌上的交流,让李轩和对方之间相互多了一些了解。饭毕,李轩先是在主人的引领下,参观了这个被张夫人布置的很有中国风的家。随后,两人进入书房,开始了真正的交谈、

“张先生,你对现在日本半导体厂商进军美国市场怎么看!”李轩看似随意地问道。

“不得不承认,日本同行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确比美国企业做的更好!”张仲谋亲自给李轩泡了一杯普洱茶,然后继续说道,“我与日本的几家公司有过许多交流,他们对任何有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改革措施,都会认真对待,执着追求。

而美国企业在成本的敏感性上就差了许多。日积月累之后,带来的后果就是,双方使用相同的制程技术,美国晶圆厂的良品率只有50%,而日本工厂能达到70%,甚至80%。如此巨大的良品率差距,让双方的成本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轩笑着说道:“所以像德仪公司的解决之道,就是淘来落后的产能,用更先进的技术来降低成本,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德仪公司有意准备转让给东方电子的这座位于硅谷的工厂,拥有两条3英寸生产线,采用2.5微米制程工艺。这应该算是当前主流工艺的一座晶圆厂,但德仪在这个技术等级上已经无法取得竞争优势。

张仲谋苦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总部已经决定在休斯顿新建一座4英寸的工厂,会采用gca公司新开发的1.8微米光刻机!”

3英寸和4英寸是指晶圆柱的直径。半导体芯片生产的第一步就是制造高纯度的硅晶体,然后进行切割分片。晶圆柱的直径越大,每片晶圆的面积就越大。从而使单片晶圆能够分割出更多的芯片,相对来说每枚芯片的成本就可以下降许多。

而2.5微米和1.5微米是指光刻机的光刻线宽度。光刻线越细,意味着芯片上单个集体管占用的面积越小。在集成相同数目的晶体管时,制程越小,芯片的体积也越小。从而让同一大小面积的晶圆可以分割成更多的芯片,实现芯片成本的降低。

因此晶圆直径和制程,是考量一座晶圆厂工艺先进与否的最重要两个指标。

德仪既然要投资建设更先进的晶圆工厂,原先的老工厂自然就成了需要处理的落后产能。半导体工业的设备折旧一般在四到五年,但德仪位于硅谷的这座工厂于1978年底才建成投产,到现在为止满打满算才两年,自然不可能直接关停。

东方电子突然出来表示自己愿意收购,这让德仪公司有了收回部分投资的机会。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谈判进展的很顺利。这座月产1.2万片晶圆的工厂,只需折价675万美元,就被李轩收入囊中。

三十年后,英特尔投资兴建一座晶圆厂需要花费20亿美金,工厂的洁净度比消毒最彻底的手术室还要干净上百倍,一台光刻机造价就超过1亿美金。

但现在投资晶圆厂的门槛还没这么变态,新建一座最先进制程的晶圆厂,也只需1000万美金左右。

“在我看来日本企业在技术上投入资金,一点也不比美国公司少,双方的技术代差只会越来越小!美国公司只有改进生产环节,提高晶圆良品率,才是与日本企业竞争的唯一出路!”李轩笑着说道。

李轩自然知道美国半导体企业并没能依靠技术上的优势保持对日本it企业的压制,反而被日本打得大败,最后只能依靠美国政府出面,迫使日本政府签署了一项《日美半导体协议》,才勉强保住了一丝元气。

但即使这样,德仪、英特尔等企业也都相继退出了dram存储器领域的竞争。直到后来韩国的三星公司和台湾的代工晶圆厂崛起,才结束了日本企业在内存领域的辉煌。

张仲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我同意李先生的看法,美国半导体企业长久以来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即使生产管理比较粗放,也依旧能获得高额的利润。但当竞争对手的技术开始迎头赶上,双方开始刺刀见红的价格战时,美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

“现在美国所有的it企业都是自己设计芯片,然后再由自己的晶圆厂进行生产,大部分公司的重心主要放在芯片研发上,而不是芯片生产上!有没有可能独立成立一个公司,无需考虑芯片研发,只专注于晶圆生产,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芯片良品率!”李轩突然说道。

张仲谋眼前一亮,却有些疑惑的问道:“我记得贵公司也是有芯片研发业务的,那么两者的关系又该怎么处理?”

他其实也明白李轩来找自己的目的,是想要邀请他加入东方电子公司。但在这之前孙仲谋还没有做任何决定,毕竟东方电子相比于德州仪器依旧只是一个小公司而已。(我的小说《重生电子帝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