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143章 迅速崛起的“东方系”(一)

重生电子帝国 第143章 迅速崛起的“东方系”(一)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之前在赛马会遇到霍营东先生时,对方邀请李轩出席由香港中华总商会举办的企业家交流会。李轩觉得不好婉拒,就答应了下来。

酒会安排在九龙的一家三星级酒店,李轩准时抵达宴会所,迎接他的是著名爱国港商曾贤梓先生。当然,现在金利来集团刚刚开始北望神州,他还没被称为爱国商人。

“李轩先生,久仰大名啊!”曾贤梓戴着一副金丝框眼镜,双眼却非常有神。他是中华总商会的副会长,今次的宴会就由有他负责总筹办。

“曾会长,您是前辈,太可气了!我父亲可是贵公司的忠实客户!”李轩笑着说道。

他的话倒不是故意恭维,他父亲李海川不认外国的名牌,更喜欢金利来的领带。两人寒暄着走进宴会厅,已经有不少商会会员先到了。他刚进来,就看见几位熟人热情的迎了上来。

“小李生,你也来参加交流会啊!”陆氏电子的老板陆秦天满脸喜色的说道。

“是啊,之前遇到霍先生,受到他的邀请就来见见世面!”李轩说得非常客气。

不一会儿,以李轩为中心的一小块区域,很快围了一圈人。其中有陆氏电子公司的陆秦天,鑫诺电子的李天明老板,先进电子的仇永好老板等一干人。站在李轩身旁的都是东方电子公司供应链体系内的厂商老板。

比如陆氏电子公司的陆秦天,他的公司每个月都为东方电子的街机工厂,提供将近两万块的模拟显示屏,同时还为艾康电脑贴牌代工三千台显示器。

“陆生。听说你又要去特区开新厂了?”旁边一个老板恭维道。

陆秦天先朝李轩感谢的点了点头,才呵呵一笑说道:“全靠小李生照顾生意!有一家贵州的三线厂想来特区发展,我看他们工厂的技术实力还不错,就准备与他们合作办一家新厂!”

所谓三线工厂就是当年中苏关系交恶,毛-主席喊出“准备打仗”的口号。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被迁移到西部的山沟沟中去隐蔽发展。而现在中央的工作重心,重新转回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些地处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的工厂自然要想办法自谋出路。

与陆氏电子公司合作的就是地处贵州深山老林的一家代号为“803”的电子厂。803厂以前主要负责为其他军工企业提供电子元器件,但现在国家订单不断减少,工厂为了养活自己。只能自己开动脑筋另寻出路。

周围的人听陆秦天这么说,脸上不由多了几分羡慕,看向李轩的眼神也更加火热。艾康公司的abc-1和abc-2电脑在美国的销量一路攀升,陆氏电子公司接到的显示器供货订单也一直在增加。陆氏电子下属的三家电视机工厂都已经满负荷运作,很难继续提高产能。所以陆秦天又开始筹划开设新厂。

霍营东陪同着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彭飞社长走进宴会厅。两人一眼就注意到了,围在李轩身边热烈讨论的一群人。

“这位就是名动香港的‘小李生’吧?比照片更显得年轻,真是年少有为!”彭社长朝霍营东笑着问道。

“是啊,后生可畏!”霍营东点了点头说道。

在香港,能结识港督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与新华分社社长走进,则是一件惹人非议的事情。霍营东早在五六十年代就被港府定性为“亲-共”分子,早些年还要担心会不会被遣送出香港的问题。现在没有这种后顾之忧,自然也就无需再像前些年那般低调。

彭社长主动朝李轩那边走去,他在香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收集全港重要社会人物的资料。并相应的统战做好。这位“小李生”最近如彗星一般崛起,耀眼到让人想忽视都很困难的地步。

社里面对他的资料收集自然非常详细,最近摆在他案头的报告中,一个叫做“东方系”的词出现的非常频繁。

比如站在李轩旁边侃侃而谈的陆秦天,他的陆氏电子公司就被认为是“东方系”公司的典型代表。陆秦天算是最早一批赴大陆合作的香港老板,彭飞对他的资料也了若指掌。

去年粤交会。陆秦天与粤州市南华机械厂达成合作协议,来料生产天虹牌电视机。当时双方就产品的外销比例问题扯皮了好久。最终确定每月7500台的产量中,三分之一发往香港由陆秦天负责销售。剩余的三分之二上架到内地的各个友谊商店进行销售。

中外合作项目中,双方最难达成统一的问题,往往都是产品外销比例的问题。外商希望能够就地销售,赚中国人的钱。而中方则希望能全部外销,换回更多宝贵的外汇。

各个地方的政府,为了让本地企业能扩大出口,玩了命的给各种补贴。要是八十年代的外国政府,也学后世那样对中国产品搞个“双反”调查,绝对是一查一个准。

但最近陆秦天在特区政府的撮合下,与贵州803厂达成合资协议,却根本没有出现这种问题。803厂负责出人力,陆氏电子公司负责出资金、出设备,双方合作生产与电视机模样差不多的电脑显示器,所有产品全部外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陆秦天根本没提内销比例的问题,只是要求大陆方面创造一切条件让工厂尽快投产。同时他再三强调工人必须是有经验的熟练工,以后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检查会非常苛刻。

彭飞自然清楚出现这种反常的主要原因,就是站在陆秦天旁边的那个年轻人。陆氏电子公司光是安排外销订单就已经忙不过来,根本不会考虑内销的问题。

而且就连他们与南华机械厂之前达成的协议,也已经做出了修改,全部产能用来生产电脑显示器。只不过他们公司对电脑显示器质量的要求,的确称得上非常苛刻,稍有一点瑕疵就会被当成残次品处理。

为此南华机械厂的技术员,好几次都差点与香港派来的质检员翻脸。陆秦天则直接去找了粤东省的省委领导告状,最后由省里专门派了一位副书记来给双方调解矛盾,才总算达成了妥协。

妥协结果时产品的质量标完全由香港质检员的判定为准,凡是被检定为不合格的产品,再重新放到生产线上更换一部分元器件,把电脑显示器返工改制成电视机在国内销售。

让南华机械厂上下愿意接受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产电脑显示屏,比原先生产电视机利润更好。而且香港方面从不拖欠货款,出货的第一时间就把外汇打到中银香港的帐户上。

彭飞也是经过调查后才知道,显示器的检测标准并不是由陆氏电子公司自己制定的,而是由那个年轻人的东方电子公司制定的。

派往南华机械厂的港方检测员,虽然名义上是陆氏电子公司的员工,也由陆秦天这个老板负责发工资,但实际上全部技能培训都由东方电子公司负责,陆秦天自己根本插不上手。

刚刚在佘口工业区投资建设新工厂的鑫诺电子公司,也是差不多的情况。鑫诺公司的老板李天明先生,不像其他来考察的港商一样提出各种不合理诉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佘口工业区加快新工厂建设速度。

而且工厂还没建成,鑫诺电子就已经在工业区管委会的配合下完成了招工,并派出了专业技术员开始对工人进行基本的技能培训。这要是放在其他香港老板身上,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提前招人意味着大量额外开支。

两家与众不同的公司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属于东方系的公司,支撑他们扩张的绝大部分订单都来自于东方电子公司。

正所谓见微知著,彭飞即使不看具体数据,也能猜到东方电子的大概规模。但香港各家报纸给出的准确数字,却比彭飞预想的要夸张得多。

香港这么一个弹丸之地,报社多达二十几家,激烈的竞争让各家报纸为了追逐新闻,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前段时间热炒李轩和东方电子的财富神话时,所有记者都无法从东方电子公司的公关部获得销售额数据,却有一两个蛮拼的记者从海关处查到了东方电子的报关清单,又神通广大的从各个渠道打听到各种产品的出口价。

于是一份既详细又准确的东方电子公司销售清单,就呈现在了全体香港市民的面前。街机、掌上游戏机、个人电脑,所有销售数据加总起来,东方电子的月销售额高达3亿港币。

这是月销售额,而不是年销售额!当时这个震撼的数字,让许多人吃惊的眼珠子都掉地上了!

“小李生,你好,我是彭飞!”离李轩还有一两米距离米,就热情地伸出手。

李轩定眼一看,就认出了是谁。这位新华社的社长虽然不怎么出现在报纸上,却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未完待续)

ps:求月票,求全阅!求包养!大家的热情在哪里!大家的票票在哪里!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