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132章 第二种架构

重生电子帝国 第132章 第二种架构

作者:麻辣斯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7:12:44 来源:书海阁

从八十年代中期,risc架构在技术上成熟并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处理器的复杂指令集(cisc)与精简指令集(risc)之争就一直非常激烈。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其实两者各有优劣。但在整个**十年代,学术界却一边倒的认为cisc已经过时,risc才是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位领军人物,就是分别来自伯克利的派特森,和来自斯坦福的轩尼诗两位教授。

当时美国几乎所有大学的《计算机原理》与《计算机系统结构》这两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采用的都是这两位大牛合编的教材。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书中大量内容都是以轩尼诗自己发明的mips架构作为案例,对risc架构进行详细分析阐述,cisc架构则很少被提及。

如果8086处理器晚问世几年,相信英特尔公司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走上cisc这条不归路。但可惜英特尔在研发8086的时候,risc架构还没出现。而为了与8086兼容,英特尔之后研发的286、386只能继续采用cisc指令集,在与全世界抗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李轩记忆中前世的英特尔是无比辉煌的,即使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英特尔依旧借着ibm公司pc机,依旧随后大量上市的pc兼容机的东风,打赢了一场没有人看好的战争。它不但在桌面级的cpu市场形成垄断,而且反攻服务器级的cpu市场,从各路risc处理器口中抢下很大一块份额。

但是这一世,因为出现了李轩这只蝴蝶,英特尔能不能依旧取得成功就要打个问号了。李轩能够猜到,进军个人电脑市场的提案,想必这个时候已经摆在ibm公司董事会高层的面前,而他也早已给这个蓝色巨人预备了一道精心准备的大餐。

这道大餐的主菜,正是东方实验室正在全力研发的erm架构处理器。李轩前段时间之所以作息规律的原因,除了是为了避开媒体对他的骚扰之外,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因为erm的研发进入最关键的时刻,于是他抛开所有其他繁杂的事物,也专心致志全力加入到erm的攻关之中,每天只在家和工作室两点一线之间来回。

终于在几天前,实验室那边传来了最终的好消息,erm的研发取得初步成功,完成了全部设计,接下来将要送到美国去进行流片。处理器进入流片阶段,意味着基本完成了设计定型,下一步工作就是对流片生产出来的样品cpu进行测试,寻找其中的错误和缺陷,然后进行改进。

可以说李轩用来准备和ibm公司的pc机打擂台的erm处理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为按照正常情况,从流片成功到cpu正式上市,一般只需半年时间。

而东方电子其实无需等到cpu正式面世,只要确认流片的样品没有重大缺陷,艾康电脑和东方软件等分公司,就立刻会根据erm架构的相关技术资料,展开下一代个人电脑的配套硬件、软件研发工作。

而等到erm处理器正式投产时,其他硬件、软件的研发工作也就进行得差不多了。东方电子公司可以抢在pc机上市前发布自己的新一代个人电脑,打ibm公司一个措手不及。

但李轩的头脑很清醒,erm处理器虽然是代表着技术先进方向的risc架构处理器,但它早期的性能其实很平庸。甚至说它平庸都已经有些抬高了。按照后世许多业内人士的说法,直到dec公司加入arm阵营开发出garm之前,arm更像是一颗微控制器,而不是一颗微处理器。

李轩之所以决定剽窃性能并不算突出的arm架构,然后“原创”出一个erm架构,其实打的是时间差的效果。用田忌赛马中上等马对付别人中等马的手段,用32位元的erm1来压制英特尔公司16位元的8086和。

等英特尔公司32位元的处理器上市,东方电子早已靠着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优势在个人电脑市场树立了重重壁垒。那个时候,处理器根本就没有与erm处理器公平竞争的机会,因为市面上根本没有供应商愿意花大力气,让自己的产品去兼容英特尔的新处理器。

李轩也许可以靠着阴招黑ibm和英特尔一把,但在另一个即将快速崛起的微机市场——工作站领域,erm在短期内却不可能有太大竞争力。如果说个人电脑是普通性能的微型计算机,那么工作站就是更专业、更高性能的微型计算机,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服务器。

早期的工作站采用的都是摩托罗拉公司32位元的mc处理器,而erm碰上它根本没任何优势。mc之所以没能取代8086成为个人pc领域的主流cpu,主要是因为它价格太高。

而这方面erm却有着risc架构设计简单的优势,刚刚准备流片的erm只集成了3万个晶体管,而摩托罗拉的mc却集成了7万个晶体管。相同制程下,erm芯片的体积无疑会小许多,也就意味着一片晶圆可以分割出的芯片会多许多,制造成本自然就便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但是高端工作站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却远没有个人电脑这么敏锐,客户首先考虑的是计算机的性能。这也是mc能在八十年代初,一度能够占领工作站市场的主要原因。

李轩既然无法用现有的erm架构,去抢占即将进入快速成长期的工作站电脑市场,就必须进行其他布局,寻找一款新的处理器架构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

眼下美国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各有一个研究risc架构的课题组,领衔的分别就是后世的两位大牛,派特森教授和轩尼诗教授。李轩之前在美国时,特地让东方电子公司分别与两所大学进行了沟通,轩尼诗教授的mips课题组对李轩的商业开发计划更感兴趣一些。

李轩又考虑到自己对mips架构更熟悉一些,毕竟它是后世仅次于arm的嵌入式领域主流架构,李轩还能发挥一下自己金手指的作用,于是最终决定与斯坦福大学轩尼诗教授合作,共同研发mips架构的商业化处理器。

其实伯克利大学派特森教授正在开发的架构也非常优异,后世sun公司(升阳)的sparc架构,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来的。当然对中国人来说mips架构更加熟悉,后世中国的龙芯,就采用了mips架构的相关专利授权。

李轩看完轩尼诗教授刚刚发来的电子邮件,很快给他回了一封邮件,就他在邮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李轩对mips架构不算陌生,靠着重生金手指,能让正在探索中的轩尼诗团队少走许多弯路。

因此,轩尼诗教授最近越来越认可李轩的实力,两人的邮件交流也开始变得频繁起来。能让这位后世的斯坦福大学校长对自己刮目相看,李轩虽然知道自己是靠着作弊,但心里依旧有几分得意。

ps:书-友群3-8-4-1-9-8-7-2-8,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进来一起聊天!

喜欢重生电子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电子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