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摄政王的1/2婚姻 > 第110章

摄政王的1/2婚姻 第110章

作者:千峰一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2:10:12 来源:免费小说

  更大的可能却是,摄政王与表嫂通那什么奸,暗结珠胎,直至儿子已两岁,瞒不下去了,便干脆双双和离,迎娶前表嫂成为自己的王妃。

  真是一个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故事,其中还有可能牵扯到朝堂。

  但那两岁小郎君究竟是不是摄政王的种,还未可知,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

  东京城各府邸的后院开始谈论这事的时候,皇城司便已知晓,赵允承并不慌张,他叫人散布真正的内幕,控制舆论导向,这事他可熟悉不过。

  可能关于他如何残忍不仁的谣言,所以流传甚广,其中也有他自己的功劳

  话说回来,摄政王即将大婚,对前王妃安氏来说,其实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若是摄政王一直不娶,安氏如何敢再嫁,就算她敢嫁,也没有人敢娶。

  眼下摄政王娶了新王妃,那又另说,至少她还有嫁出去的可能。

  传言那新王妃秦氏生的孩子是赵允承的种,安氏轻蔑地笑,怎么可能,赵允承是个不举,她坚信不疑。

  莫非如此,那个男人怎么会小十年不踏入后院一步!

  也只有不行的男人才会对女人这般残忍。

  活该他一辈子没有子嗣。

  “左不过是他自己生不出来,于是索性娶了一个带孩子的女郎,报应。”安氏在自家后院与母亲这般说。

  小李氏却不敢,立刻瞪了女儿一眼:“谨言慎行,难道你忘了以前的日子了吗?我以为他就这样放过你了。”

  被母亲教训的安氏嘴上应是,但心里终究埋藏着芥蒂,若不是自己的母亲做了坏事,她何须受那样的折磨?

  同龄的女郎,现在哪个不是郎君如意,儿女双全?

  只她一人孤零零的,连出去交际都要遭人耻笑,往后更是找不到如意郎君。

  这才刚说完,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却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说那沈三公子即是摄政王本人?

  沈家二爷早已过世了,他的子嗣是过继的,至于为何过继的这个人会是摄政王,说来话长。

  众所周知,摄政王命硬,一出生母亲便过世,紧接着不久,父亲也过世,说他命硬,都是轻的。

  那么多年无嗣,自然也与他的命格有关,所以他才借别人的身份,在外头娶妻生子,这才有了那活泼健康的小郎君。

  所以根本没有通奸和夺妻一说,从始至终,那都是摄政王本人。

  光是谣言岂会有人相信?

  平郡王和平郡王妃适时出来发声:“对,这件事我们宗室都知晓。”

  众人立刻想起那场轰动一时的流水宴,事情到此似乎真相大白。

  其他宗室:“???”

  但为了证明他们不是什么边边角角无关紧要的人,他们也都纷纷发声:“对,这件事我们宗室都知晓。”

  他们知晓个屁。

  但是宗室对于赵允承有没有子嗣,远不如朝臣那般在意,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反正也轮不到他们头上。

  老九真篡位了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这样朝堂不会把握在那群大臣的手里。

  要知道在那群大臣的眼中,他们就是一群蛆……

  继宗室陆续发声,寿安宫那边亦传来了太皇太后的一段话:“秦三女郎,是哀家为摄政王千挑万选的媳妇,哀家见不得有人诋毁哀家的孙媳和曾孙,还请大家慎言。”

  太皇太后的一段话,斩断了大家的猜测纷纭,确定了一件事,那两岁的小郎君,的确是摄政王的子嗣。

  那为何之前却有人传言摄政王不举?

  若说摄政王性情暴虐,手段残忍倒也算了,那是事实,但泼这种有损男人尊严的脏水,就太过了些罢?

  再仔细想想,摄政王不举无嗣,对谁有好处?

  害怕他篡位的朝臣。

  那么谁泼的脏水,不言而喻。

  有些人猜测,摄政王怕不是顾忌臣子,才偷偷躲起来生子,此举叫他看起来竟然有些可怜……

  泼脏水的朝臣们:“???”

  还未从摄政王有子嗣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就被扣上了泼脏水的罪名,离谱。

  他们即便心中有此想法,也不敢这样做好吗?

  这消息对前王妃安氏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她是因为赵允承不举才哭着和离的,眼下却听闻表哥三年前就在外头娶妻了,还与那名不经传的商户女,育有一子!

  她整个人浑浑噩噩,分外不想接受这个事实。

  前头那些年一直苦苦守在王府后院,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还有母凭子贵的机会,但没想到,赵允承恨她至此,宁愿在外头养女人生子,也不愿意碰她半分。

  那商户女何德何能?凭什么?

  “阿娘,她怎么能当王妃,她凭什么当王妃!”安氏咬牙切齿,绞着手中的帕子不停质问,脸上布满不甘心和嫉恨,她还是喜欢表哥的:“我不能叫她顶替了我去。”

  小李氏心惊胆战,连忙敲打女儿:“你可莫要做傻事,你半分都不能去招惹她。”她赶紧说道:“等那摄政王大婚过后,阿娘便给你相看人家。”

  安氏哭喊:“我嫁给谁,嫁给谁都比不得王妃尊贵,往后见了她我还得给她行礼。”

  可明明对方只是捡了她不要的郎君。

  第100章

  她却不知,那摄政王将她遣回安郡公府,并非因为不再怨恨于心,只不过是多事之秋,根本没空管她罢了。

  自敲定婚期,摄政王一边忙于政务,一边跟进大婚进程,间或还要注意坊间舆论,可谓是忙得像个陀螺。

  但是,看见坊间再无人敢非议即将与他成婚的小娘子,再苦再累,郎君亦觉得值。

  女人家家最是注重名声,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秦三娘背负着骂名嫁给他。

  不过,光是肃清骂名还不够,摄政王还想要替自家未来娘子攒一波好名声。

  赵允承回到王府,命高远:“高远,你从我私库调银子,从明日起,以小娘子的名义在城外布施……”但这似乎还远远不够,他又吩咐道:“城内的积善堂也修葺修葺,捐些银钱和米面。”

  高远一边惊讶一边点头:“喏,老奴定仔细去办。”看来王爷是铁了心要给未来王妃娘娘造势,搞起搞起。

  “慢。”赵允承喊回要走的高远:“周边的城池,也给本王如法炮制,去罢。”

  高远倒吸一口凉气,什么?周边的城池也要这般散财的话,那可要花不少银钱!

  不过高远咬了咬牙,心想,成亲乃人生大事,这些年王爷省吃俭用,一件衣裳穿半年,省下一库房的银钱,不就是为了风光一回么?

  “喏。”他这就去办。

  首先派人准备明日在东京城外的布施,然后再派人到周边城池,比如洛阳,荆州等地,这些都城虽然并不贫穷,但也不乏吃不上饭的穷人。

  摄政王的布施只能解救他们一时,却不能解救一世,说到底还是要治国强国。

  做好事怎能不留名?

  这边高远派人去布施,那厢摄政王以公谋私,吩咐皇城司一众属下,去散散消息,好叫全东京城百姓知晓,他家小娘子菩萨心肠,在城外布施。

  布施的第一日上午,来领大米和小麦的百姓并不多,但到了下午,消息在城郊各个村寨传开以后,来领米面的人便多了起来。

  生活在东京城内的百姓日子过得去,便没有免费领取米面的资格,但不妨碍他们在街头巷尾谈论此事。

  秦员外在南门大街开酒楼,自然第一时间就知晓此事。向来低调的秦员外,并未大肆宣传,自己乃是王爷老泰山。

  他听闻之后,回家告知女儿。

  秦嫀近来足不出户,闻此消息很是诧异,半天回不过来声,那郎君,竟为她考虑到如此细微,连别人说她一丝不好都听不得。

  明明,那郎君自己被万人唾骂的时候,都未曾这般在意,而今只不过是有一些不友好的声音,议论她的来历,他却听不得。

  秦嫀久久之后,长舒了一口气,对自己的阿爹笑道:“既然郎君这般为我,以我之名义布施,那我这个正主儿在这里闲着也不是个事,明日一早,女儿到城外帮忙。”

  秦员外想了想,也觉得正该如此,很是支持道:“可。”但未免人多发生推搡,秦员外仔细挑选几人,命他们护住三娘子。

  去城外参加布施一事,自然要告知未婚夫。

  秦嫀修书一封,遣人送去摄政王府,询问郎君的意见。

  今日逢三,赵允承还在衙内劳作呢,好不容易下了衙,回到王府听闻,秦三娘有信给他,顿时心中心忧参半。

  此前累得秦三娘风评被害,他是极为心虚的。

  打开信一看,对方来意是为布施一事,不是为风评之事,赵允承大大松了口气,继而心中得意,看来此举颇讨秦三娘欢心。

  竟然要亲自去城外布施,真是便宜了那些百姓。

  赵允承想亲自跑一趟,告知那秦三娘,甚好,他明日不必上朝,可陪她一起布施。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巴巴地跑去回话,显得他掉价。

  思量恁久,赵允承乖乖写信:可,既然你想亲自去的话,明日我亦随行。方显得诚意。

  秦府,秦嫀一边看信,一边哄两岁的小郎君睡觉:“言言,这是你阿爹的信,明日阿娘要和阿爹一起出城,你呢,就乖乖待在家,要听外祖母的话哦?”

  言言窝在阿娘怀里,抬起脚抓住脚丫子,笑嘻嘻地做了个要啃脚的假动作,秦嫀立刻抬起巴掌,他便老实放下。

  “……”秦嫀就十分不解了,自己小时候也不是这副德行,他阿爹出身皇室家教更为严谨,为何二人结合会生出这么皮的孩子。

  “阿娘。”言言抱住阿娘的手臂,乖乖地垂着眼睑,这么一看便是一副文静美好的模样,长大后铁定会迷倒万千少女。

  “小混球。”秦嫀亲了一下他,心下不无遗憾,要是有相机就好了,把熊孩子的丑态录下来,叫长大后的他自己看看。

  第二日清晨,秦嫀起了个早,起来梳妆打扮,因着是去布施,宜穿得庄重些。

  天气这般热,届时忙起来定然是汗流浃背,因此选了透气轻薄,款式庄重的留仙裙,不施粉黛,只佩戴几支素色珠钗。

  既是去做善事,也不宜戴帷帽,便就如此露面。

  方才准备好出来,抬头便看见郎君打马而来,那郎君当真钟爱黑色,即便沐休也不穿旁的颜色。

  只能说人长得帅穿什么颜色都好看,那郎君一身黑坐在高大骏马身上,往这里一瞧,再漫不经心地一笑,那股子睥睨天下的气势拿捏得死死的。

  秦嫀对他心跳加快了两分,倒不是因为她来者不拒,长得帅就可以,再怎么说,二人整整在一起生活了三年,说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

  她遥遥对他笑着福身,然后上了马车。

  赵允承见状,立刻调转马首在前边开路,好不春风得意马蹄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