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桃花曲GL > 桃花曲GL_91

桃花曲GL 桃花曲GL_91

作者:若花辞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1:48:01 来源:免费小说

  ☆、第六十七章

  一年一度桃花盛放之时。

  京郊广平寺花时稍迟, 待山下百花开败, 寺后那满园桃花方灼灼绽放。自远处望来, 桃花层层染染, 犹如满天云霞,又如织锦云帛, 美艳绝伦。

  一千年前,桃妖君瑶修行达一瓶颈, 难以进益, 便出山游历, 欲以凡人悲欢,促己心之道。她一路游历, 或翻山越岭, 或穿越人群,皆是随心所欲,目光所及之处, 无不可去。

  一日,她逐一在人间兴风作浪的兔子精至此地。彼时此地尚是一荒山, 人迹罕至, 禽兽遍布山林。君瑶察觉此处势随峰起, 秀林葱郁,气顺脉畅,乃是深俱佛荫的风水,便在此地扎根,体悟佛法, 修得佛缘。

  一千年来,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凡间兴衰不知几度更替,人迹罕至的荒山旁建起城郭,人流攒动,逐渐兴旺。六百年前,荒山上建起了佛寺,佛门清净地也挡不住红尘滚滚,佛寺主持经营有道,广平寺名声渐起,往来香客如云,再不复往日清静。

  君瑶倒也不介怀自家道场受浊世侵扰,凡间、天界、妖界,看似泾渭分明,实则息息相关。每日目睹人间百态,于她悟佛也有助益。

  一千年下来,君瑶道行修满,天劫飞升在即,只等契机到来,她心绪也不免松泛起来,偶尔还化成人身与寺中弟子辩论佛偈。

  这日寺中陡然忙碌起来,寺中僧人分作两拨,一拨于寺中洒扫除尘,一拨立于山门外劝离来此礼佛的香客,将偌大一佛寺清了出来。

  君瑶见此,便知大抵又有王公贵胄要来此礼佛。

  广平寺虽说小有名气,却远不及京中白马寺名动海内,王公贵胄若要礼佛,更愿往白马寺去,而非远在城外山上的这所小庙。偶有贵人来此,也多半是行掩人耳目之举,在此地与人密谈。

  君瑶修行三千年,凡人一生,于她而言,只匆匆一弹指尔,再大的,到了她眼中,也不过是寻常。倒也不以为意,自阖目参悟起佛法来。

  将近午时,一名身着王袍章服的少年步入寺中。

  主持领寺中僧人恭候多时,一见少年面,便忙上前迎候,口称:“汉王殿下大安。”

  少年王袍华贵,许是匆匆赶来,袍服上沾了尘埃,她形容稚气,目光极澄澈,闻主持见礼,并不很自矜身份,抬袖回了半礼。

  君瑶睁眼,于虚空中看了那汉王一眼,先是一怔,不由一笑,以她之目,自是不难看出这位汉王殿下乃是女儿身。

  汉王殿下**凡胎,哪知这寺中有一三千年的大妖,看过她一眼。她心中装了事,在大雄宝殿前来回踱步,走上两圈,便望一眼山门外,显是在等什么人。

  如此在大雄宝殿外转了一炷香光景,所等之人仍是不见踪影,汉王一双小眉头挤在一处,有些急了。

  她深深吸了口气,似是欲放松心境,挥退左右,随意在寺中走动起来。只是这位汉王殿下显然不是心机深沉之人,所思所想皆放在脸上,她步子在走,神属却是不宁,眼睛望着前方,心却不在此处,任谁都能看出殿下漫不经心。

  走着走着,就到了寺后,满园桃花陡然绽放眼前。汉王一愣,随即显出惊喜之色,大步走上前,徜徉花间,方才的担忧恹恹一扫而空。

  君瑶不由轻笑,她见过不少人,有雄才伟略,才冠天下,却终功亏一篑,身败名裂的枭雄,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夺得天下的雄主,更有汲汲营营,贪婪自取的小吏,还有持身清正,流芳百世的贤人,至于寻常百姓更是数不胜数。

  可这般用心纯粹的王室少年却是少见。

  只是所见世情多了,再是少见,也属寻常,君瑶正欲移开目光,小憩片刻,却见那汉王漫步踱过一树树繁花,走到了她身前,仰起头来,好奇地望着她。

  君瑶顿了一顿,便未移开目光,也低首,注视着这位小殿下。

  小殿下看了许久,小脸上逐渐显出些疑惑来,她伸出手摸了摸眼前这株桃树的树干,很是不解:“这棵树最大最高,满树绿叶葱葱,枝叶繁茂,可为何不开花?”

  君瑶摇了摇头,她早已脱出四时,开不开花都由她意愿,只是入道三千年,自觉不必再盛放,故而每到花时,她都不曾绽放过满树繁花。

  那汉王好似很疑惑,又有些担忧,抬手摸了摸垂下来的叶子,低声嘀咕道:“可是病了?”

  枝干、树叶俱是君瑶躯体,汉王指尖轻抚,皆在君瑶身上。君瑶微微蹙眉,略觉不悦,只等汉王赶紧收手。但那汉王摸过了叶子,并未罢手,又去摸另一片叶子,很是惋惜道:“长得真好,若能开花,必是最好看的。”

  君瑶在此地,有寺中僧人看护,佛门重地,香客亦不敢胡来,往日从未遭受过这般亲近轻薄。

  她大感不悦,正欲施法,好使小殿下退开一些,园外主持引着一名盛装女子快步而来。

  汉王听闻脚步声,终于舍得放过面前那片叶子,转身望去,看清来人,她蓦然一喜,高声道:“阿姐!”

  女子闻声亦是喜悦,大步过来,主持极懂眼色,将人领到,双手合十,施了一礼:“汉王殿下将远行,濮阳殿下爱护之心拳拳,必有嘱咐,老衲不敢搅扰二位贵人,先行告退。”

  君瑶闻此,便知这名女子便是京中权柄甚重的濮阳大长公主。

  她在深山中,不知世事,然而往来香客众多,不乏清谈议论的士子,故而对眼下时势也有些了解。

  先帝尊崇礼法,立长孙为嗣,先帝去后,长孙即位,为新帝。奈何新帝年幼,威名不显,诸位叔王年富力强,有不臣之心,先帝为防帝位有变,令数名宗亲与几位朝臣一同辅政,其中濮阳大长公主便是宗亲中的领头人。

  此时,大长公主不复京中权柄赫赫之威,反是眉目亲和,牵了汉王的手,殷殷嘱咐:“向日我忙于朝政,不曾向你多加照拂,今你要出京,赶来相送,望你还愿听我数言。”

  汉王连忙道:“我本庸碌,能在宫中舒适度日,全赖阿姐照料,开府之时,王府选址,亦是阿姐周旋,才不致偏僻,这些事,我都记得,今要远行,不知何日再见,阿姐有话,我无不遵从。”

  濮阳闻言,松了口气,她这些年,先是帮助先帝处理政务,后又要助新帝平衡局势,可谓忙得脚不沾地,对这弟弟也甚少有相见详谈的时候,唯有见到他困顿时,举手相助,待到困顿过去,欲与他再促膝长谈,却又抽不出空来了,这些年来,濮阳大长公主府与汉王府实则人情冷漠。

  她三日前传信欲在此地为汉王送行,本不敢肯定汉王会否答应,不想他非但先一步来此相候,竟还记得种种旧事。

  濮阳欣慰,她京中还有要事,耽搁不得许久,便干脆明言了:“朝廷动荡未平,宗王又相继出镇,今后必有兵祸,八郎在藩国需持身公正,万勿轻易妄动。”

  汉王顿时惊恐:“将、将有兵祸?”

  濮阳点了点头,只她知晓王弟心思单纯,与朝政全不上心,便也不与她分析。见她害怕,又安抚道:“宗王出镇,与朝廷是大患,与你却有好处,你到藩国正可置身事外。不论哪王起兵,总不致来与你为难。”

  汉王白着面孔,惶然点头。她也知自身渺小,影响不到大势,未必会有人来与她为难,可即便想明白这点,她仍是害怕。不止忧心自身安危,也担忧大长公主境况。她鼓起勇气,小声道:“我置身事外,那阿姐呢,你在旋涡之中,如何保全?”

  濮阳目光柔和下来,与汉王道:“我总有保全之策。你休忧我,照料好自身,才是要紧。”

  汉王点了点头,眼中有些黯然,想是知晓自身力薄,帮不上什么忙了。

  大长公主来得匆忙,京中犹有要事等她去处置,叮嘱完汉王,正要催她启程,以免错过了宿头。

  汉王却是下定了决心,红着脸道:“我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但阿姐若有用得上的地方,我必全力以赴,与你策应相援。”

  君瑶看得不住摇头,小殿下这一句无疑将自己从清净之地卷入是非之中了。转念一想,又觉颇为难得,她分明吓得脸色都白了,却仍是许下如此重诺,可见她心中其实是有勇气的。

  京中萧氏子弟相互倾轧,宗王之间剑拔弩张,新帝与几位叔王更是水火不相容,如此情势,非一日之寒,必是多年来相互交恶夺利促成的。这等情形,汉王殿下所担忧的,既非朝政不稳,也非自身得失,而是濮阳大长公主最后能否保全自身。

  园中另一端,忽有箫声起。春和景明,桃花灼灼,佐以箫声悦耳,实乃难得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