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81章 耻辱柱与预防针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81章 耻辱柱与预防针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朱由校没有对境内的佛教搞暴力拆迁已经是不错了,不过在他的改革之下,那些大寺庙都变成国营的了,而那些小寺庙则是地方政府负责经营,类似当成景点进行经营,寺庙的香火钱全归政府了。

如果再禁止民众向僧人赠予财物,那就管理得更彻底了。

佛教可以说是一种外来文化糟粕,一方面被本土文化所改造,一方面也污染本土文化,如今的很多儒家学派,培养出来的就是一群佛棍。

而那些靠谱的儒家文化还是有的,只不过已很少了。真正的儒家,不是教人如何做奴才,跪舔统治者。而是教人如何一步步进阶,用文化将自己武装起来,最后治国安邦。

为了进一步的解决本土乞灵淫祀的问题,朝廷很快就进一步的颁布了对佛教的管理办法,立法禁止民众向僧人赠予财物。一旦僧人收受财物,将会触犯刑法。而赠予僧人财物的民众,则将受到治安处罚。

这个政策和相应的立法出台,让出家人变得更加纯粹,既然佛门自诩清净之地,就应该清净得彻底,当和尚的也应该两袖清风、身无长物。

那些一心修行的佛门和尚,倒是支持这个政策。而对于那些酒肉和尚来说,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寺庙的香火钱没了,特么的连出去化缘、做法都不能赚钱了,只能讨点饭,这和乞丐有何区别?这和咸鱼又有何异?这个和尚还有什么好当的?

经过改革之后的本土佛教,相当于就是被关在笼子里养着。道教则是已经消亡,只是存在官方机构,所以倒也没有类似限制。道教之所以竞争不过外来的佛教,一方面是吃上了铁饭碗的官方编制,没什么传教的动力,一方面也是精神毒品的剂量太小了,就是不够极端。

所以对于道教这种剂量很小的宗教,又是本土官方编制的,自然也不用做太多的限制。

同时朝廷对于其他乞灵淫祀组织,都采取严禁政策,即禁止传教,也禁止开设教堂、寺庙,违法传教的,最高可判处死刑。

国内的宗教改革,也是改革的一个环节。尽管这些政策都出台了,不过大明境内还是有一个毒瘤组织,那就是会道门组织。

朱由校已经下令厂卫深入调查大明境内的会道门组织,准备将这些会道门组织一锅端了。

如今大明的关键问题,还是要尽快普及全民教育,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义务教育正在随着改革向全国普及,而中学同样也在各省不断建立。

全民教育体系,关乎着大明接下来的科技发展速度。

以朱由校当前提出的各种理论,以及科研方向,大明要走向电气化时代,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一旦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甚至是第三次革命,产业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所需的人口也就会不断增加。

以大明当前2亿多的人口,一旦发展到电气化时代,就会因为产业的不断膨胀,就会发现人口和人才数量都不足以支撑。

就像是后世的美国,之所以要向外部转移产业,就是因为工业体系越来越庞大,美国自己吃不下了,不得不向外转移产业。

而且大明还要移民,还要殖民全球,这都需要大量的人口。

同样的,殖民全球和发展工业,都需要大量受过教育的人口,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起码要能识文认字吧!

所以大明当前最为关键的两个发展目标,一个就是鼓励生育,一个就是建立全民义务教育体系。

而且现在六年义务教育,在接下来还将要升级到九年义务教育,只不过是当前师资不足,九年义务教育暂时就不用想了,但是只要把全民教育体系铺开,师资过些年就有了。

为了兴办教育,培养师资,师范大学是唯一免费的大学。

师范大学可以免费就读,这给那些贫穷家庭的子女提供了一条不错的出路,毕业之后工作有分配,当教师也可享有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福利。

例如小学教师,拥有中等工资水平,而在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福利都是配套的。如果普通工人要赚到这样的工资收入也比较容易,就是比较累,工地上的重体力工人和技术工人,收入也能达到这个水平,不过工地上的工人。

相当于就算是小学教师,收入都是不错的,而且更轻松、稳定。

小学的教材经过多年的完善,已经比较成熟了。而在天启十五年,朱由校又开始编写中学政治教材,将汉皇党的党章向全民普及。

教材里对明王朝的解释是:大明是由太祖朱元璋带领华夏人民反抗蒙古统治建立的国家,是人民建立的国家,可谓根正苗红。

同时大明的皇权是人民所赋予的权力,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皇帝是人民的代言人,利益与人民保持高度一致。

朱由校在其中写道:“皇权的至高无上,建立在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的基础之上,若皇权背离人民的利益,则至高无上不复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今为天启十五年,大明开国二百六十八年,纵观华夏秦代以来,国祚超三百年者,唯有两汉、两宋,然皆经历巨大动荡,分东西南北。历代之所以灭亡,其本质皆因社会不公,背离人民利益。或因土地兼并,或因权贵架空皇权、官僚腐朽。而今大明已立国近三百年,内部亦发生严重腐化。一方面小农经济已不适应大明生产力发展,一方面官僚资本弄权,大明已至生死存亡之际,此时此刻,大明若无改革之决心,无捍卫人民利益之决心,则大明必亡。”

朱由校将这本政治教材,分为‘人民利益’、‘阶级斗争与改革’、‘资本主义发展形态’、‘工业革命与生产力’、‘华夷之辩’几个章节。

这本政治教材,也承当着开民智、立标准的目的,同时将重生者的经验写了出来,避免日后大明被反动派带节奏,颠覆了当前的改革成果。人民只要拿着这本政治教材,就可以按图索骥,找出那些真正损害人民利益的群体。

在人民利益这一章,充分的阐述了人民利益,以及人民利益与皇权的关系。

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人民亦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利益就是劳动者可以享有自己创造的财富,不被权贵巧取豪夺。同时国家的发展,应当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的,而非满足权贵、官僚之需求。太祖朱元璋来自人民,大明皇权也应回到人民之中,没有这个政治觉悟和责任感的皇帝,也不配做大明皇帝。

阶级斗争方面,则阐述了历代的阶级斗争形态。阶级斗争方面,过去的朝代主要以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为主,同时在朝廷,则表现为权贵与皇帝的斗争。

“大明建国之后,吸取历代教训,在外戚、宦官等权贵的阶级斗争方面,有较大的体制进步,权贵架空皇权未曾发生。民间的阶级矛盾,即有土地兼并矛盾,又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的泛滥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从过去较单纯的土地兼并矛盾,演变成土地兼并与资本矛盾并存的复杂局势。自嘉靖允许商人子弟参与科举,商人取得农业免税特权,又进一步加剧土地兼并矛盾的产生。商人子弟从政形成东林党,经历数朝发展,先帝驾崩之时,竟公然闯入宫中,将朕挟往太子宫,意图架空皇权……”

朱由校直接揭了东林党的老底,将东林党钉在耻辱柱上。大明的迅速崩坏,与商人从政确实有极大的关系。此前虽然土地兼并现象存在,但地主的兴替是与科举结合的,地主家庭一旦无法培养出举人、进士,就会逐渐衰弱,而那些中举的寒门子弟,又会成为新的地主阶级,这个模式虽然存在土地兼并矛盾,但是却没有让阶级固化。

然而商人子弟中举,那就太恐怖了,普通地主、寒门子弟中举之后,未必有那么多财力兼并土地,然而商人却有大量的资本,商人突破了这个口子之后,大明的土地兼并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同时也阐述了大明为什么要改革,过去举人、进士免税,相当于是拿出一部分蛋糕,让普通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可以改变命运,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同时这些举人、进士,又成功压制权贵阶级对皇权的架空。就是从人民中选拔出治国人才,皇帝与人民中走出来的官员一起压制权贵阶级。

这里也不得不佩服明太祖朱元璋,明代的皇帝是出自普通人民,皇后、妃子也是从人民当中选出来的,性情和普通百姓最为接近。如何没有这个制度存在,怎么可能斗得过那些权贵阶级,早就被权贵阶级给架空了。但纵观明代,那些权贵阶级并没有架空皇权,最后却是因为嘉靖这个半路杀出的皇帝给开了一个让商人钻空子的口子。

随着口子被商人撕开,举人、进士免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反而对人民的利益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过去的田赋制度已经无法保障人民利益,所以田赋制度必须改革,改革之后只有自耕农才能享有免税特权。

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泛滥,对小农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大明成立之初,之所以轻商税,是因为蒙古统治之后,华夏大地商业凋零,百姓连买农具都很不方便,所以太祖才制定出轻商税的政策。而今商品经济泛滥,且商人阶级向政治严重渗透,大明贫富差距严重,轻商税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局势,朝廷开征商税也是必要的。

接下来的‘资本主义形态’章节中,则是阐述了资本主义分为: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国家资本三种形态。

对官僚资本的阐述,朱由校引用了马克思的话:如果资本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敢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官僚买办资本这种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资本主义最丑陋、最低级、最血腥、最残忍、最野蛮、最贪婪、最卑鄙无耻、最令人作呕的一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官僚买办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则会进化为跨国金融资本,这是一种不顾人民、民族、国家死活的资本,就像是一种寄生虫,吸干了宿主的血液和养分之后又寻找下一个宿主。

与此同时,资本又会产生民族资本,民族资本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又会聚合为国家资本。

民族资本、国家资本则是资本的高级形态,并产生了原则。

“资本的产生,是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好处与坏处同样明显。要用好这把双刃剑,就必须消灭官僚买办资本,发展高级形态的国家资本与民族资本,将资本关进笼子里,由人民的制度主导资本的发展,由人民对资本进行监管,才能避免资本吃人的惨剧。此番改革的成功关键,亦在于发展国有企业,国企进则人民进,国企胜则人民胜,一切鼓吹国进民退、与民争利及国有资产私有化的群体,皆可归为官僚买办资本势力。要消灭官僚资本,必先摧毁其根基,因此商人子弟若不放弃经营商业,则不可从政。官员家属亦不得从政,三代亲属亦不得在其从政地区经营商业。”

接着朱由校又阐述了工业革命的阶段,以及生产力发展之后的结果。

“工业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代表就是蒸汽机的发明与其在生产、交通领域的应用。工业革命分为‘农村手工业、劳动密集产业、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福利社会’几个阶段,当前大明的工业革命,已经度过了农村手工业阶段,劳动密集产业也在蒸汽机发明之前就具备强大基础,因此当前大明正处于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交替期。民主的发展,则是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具备时间参与政治,并且提高了自我修养之后的产物,在此之前只能施行民主集中制。按照正常的发展趋势,是生产力提高之后,工人与资本家抗争之后才能争取到民主,而非先有了民主才有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大明此番改革,则跨过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直接向高级阶段发展,因此民主的提高更为顺畅。”

朱由校这是在给人民打预防针,避免有人把民主包装起来忽悠老百姓,这都是重生者所具备的宝贵经验。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