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55章 暗流涌动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55章 暗流涌动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横风呼啸的冬季再度来临,天启十四年冬,江南地区显得有些萧索,往日那些趾高气昂的权贵、门阀子弟,好似兴致不高,很多人整天都是板着个脸,闷闷不乐的样子。

但是有那么少数一些,却是脸上带着兴奋的神采。

无他,只因为他们榜上了皇帝的大腿,投靠了国有资本财团,被收编成了财团的外围成员。

眼看江南统治阶级大厦将倾,能下这条破船自然是极为让人高兴的喜事。

但在看似平静的局势中,一场密谋却正在酝酿,一群江南士族和门阀展开了一场秘密集会活动。

能参与进去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天启小儿都快要把手伸到江南来了,一旦江南完成了改革,这不是要革我们的命吗?”

“不错,到时候收税就要收到我们头上,而且是做什么都要交税,简直是横征暴敛。”

“这样的昏君,我们要推翻他。”

“推翻这个昏君。”

一群人细数朱由校‘七罪宗’,喊了半天口号,结果有人发现,他们喊了口号,貌似也没什么实质性内容和决定啊!

这些人反对朱由校推行的新政改革,实际上就是税收问题。

人类历史,实际上可以看成一个税收史。中国同样也是如此,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税收各有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状况。

明王朝估计是历朝历代中税收最低的一个朝代了,这样的宽松政策养出了一群资本家,他们已经吃饱喝足,钱对他们来说已经变成了一堆的数字,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了。

所以他们除了幻想着能长生不老之外,就是掌控政治。

在这个封建王朝思想盛行的年代,在这个还没有发生过资本主义革命的年代,更没有**的年代。

公然喊出资本主义革命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他们做的就是向政治上展开渗透。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结果朱由校跳出来把他们在朝堂上的力量扫荡一空,现在也就剩下地方政治势力残存在那些未改革的省份中。

江南就是他们的大本营。

改革都快改到大本营来了,接下来将会面临惨重打击的,除了他们的资本,还有就是政治势力。

“如今局势,唯有民变方有可能挽回。”有人沉吟道,众人顿时一阵沉默。

……

江南地区,此时酝酿着一场民变,而朱由校带领的汉皇党则酝酿着改革江南,这个冬季的江南可谓暗流汹涌,然而这些汹涌的暗流正在酝酿的时候,朱由校已经得到内部消息了。

江南的士族、资本势力山头太多了,密谋已经泄密了出来。

“他们既然要搞民乱,又是一波抄家的大节奏啊!”朱由校心想,对于这场正在策划的民乱,实际上一点也不担心。

江南地区教化好,大部分百姓都很守法,民乱又能乱到什么程度?又有几个愿意出来搞民乱的。

江南不是没有出现过民乱,但都是小规模的。民乱过后,自动平息,该出来自首背锅的出来背锅。

只能说这些江南士族和资本势力太天真,或者说已经被比的走投无路了,只能出此下策。

毕竟这些人手上要军权没军权的,中央政治势力又被清理了个干净。想要武力反抗改革又不现实,那么只能搞民调了。

最直接的民调表示就是民乱,希望寄托于此来改变中央改革政策,但这可能吗?

这次朱由校是铁了心要改革江南,谁来都没用。当即下令锦衣卫和东厂,做好提前布控。

同时一大批官员、公务员提拔名单正在选定,这些官员和公务员将在明年抽调到江南主持改革活动。

在一群官员的名单中,朱由校发现了一个名字——史可法!

天启八年进士,被分配到了河南当县令,八年之中表现良好,如今已经官至开封府知府。

此次提拔名单中,史可法更是排名前列。

史可法是顺天府的,京城脚下的北方文人,与南方资本财阀、士族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加入了汉皇党,也是骨干成员。

“就这个史可法了,安排他主持江南改革大局。”朱由校当即做出了决定,对沈潅说道。

“是,陛下。”沈潅应道,然后顿了顿,对朱由校说到:“陛下,老臣近来感觉年老体衰,估计无法为陛下再效力多久了。陛下还应尽早确定首辅人选。”

沈潅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给朱由校打工也十四年了,当了十一年的首辅,算是少有的了。

“朕知道了,爱卿先保重身体,再撑一段时日。”朱由校知道沈潅想退休回家安度晚年,这个要求却是不好拒绝。

不过沈潅这一退下来,他还真没有考虑好让谁接替上来。这事情确实也是要考虑了,不然日后手忙脚乱的。

天启十四年,朝廷基本上没有什么军事活动,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了内部改革之上,以及发展海洋贸易。

明军主力此时大量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全力给改革保驾护航。不过中亚地区的蒙古人,以及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建奴残余势力,都是未来要扫平的对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因此开发西北,在天启十四年一整年下来也是如火如荼的展开。铁路是修到西域去了,年末的时候已经把铁路已经快修到巴尔喀什湖地区,不过冬季是要停工了。

明天把铁路修到中亚腹地,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最高统帅部在年底确定了明年的军事计划,即扫荡中亚游牧民族,并占领、移民。

天启十四年在湖广、淮河流域的改革,已经充分收到了成效,移民人口大大增加,东北地区增加了120万移民人口,而西域增加了60万移民人口,蒙古地区则成功移民了10万人过去。

商品粮生产规模再度提升,东北地区的耕地开发面积已经达到了两亿亩,东北商品粮产区成为了北方商品粮的供应支柱。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人口再度增加,不过增速却是放缓了。

因为经济在刹车。

建设项目,主要以基础公共设施,以及铁路、水利为主。轻工业大规模生产进程还是发展得很快的,尽管有一些民资商人因为银行不放贷出来而破产,不过市场还算是可以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使用了蒸汽机设备进行轻工业商品大规模生产的商人来说。

铁路的建设,扩大了商品市场规模,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发展的福利。很多生产轻工业商品的商人都赚了钱,经过改革的各个省份,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统一市场,尽管百姓收入也受到这波经济刹车影响,但是通过那些建设活动,老百姓的生存还是能够保证的,特别是那些正在踏实做事的百姓,基本上不受什么影响。

对于地方商人来说,日子是不好过了。但对于那些大规模生产轻工业商品并销售到这个统一市场的全国性商人来说,日子却是更滋润了。

经济已经开始转型了,开始从乡镇手工业,发展到轻工业商品大规模制造。就像是后世90年代开始的那一波经济潮流一样。

蒸汽机正在带动轻工业商品大规模制造的革命,工业区里面日渐繁荣。到处的原材料都在往这些工业区聚集,然后被生产成各种商品运出销售。

国有轻工业企业还是不少的,不过民资在轻工业发展领域上非常有竞争力,国有轻工业工厂数量正逐渐被民资商人所赶超。

民资显然还是发展轻工业的主力,国有企业想要在轻工业上占据直接的主导地位是不太可能的,但却可以通过金融、原材料、税收等方面来影响轻工业,对于这些民资来说,依旧是朝廷想让他们赚钱他们就有钱赚,不想让他们赚钱,他们只能迅速萎缩。

无非就是先养肥一波,然后开始剪羊毛。

国有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还是钢铁、化工、机械等等重工业,也正在往大规模生产的方向发展。

在原材料、运输领域,国企同样也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

基本上天启十四年,经济刹车方案是达到了效果,同时工业化进程依旧在发展,整个北方改革各省,民生也还过得去。愿意勤劳做事的百姓也多了,原本泛滥的浮躁之风,也慢慢沉淀了下来。

快速发展留下的问题,部分得到了解决。

这一年也因为经济刹车,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财政收入只增长到了8%,达到11.8亿元,首次产生了2000万元的财政赤字。

这样的财政赤字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主要是欠银行的钱,而实际上银行的钱又是政府的钱。

只不过银行的钱是用来做生意、搞发展的,而国家财政收入,则是用于战略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以及行政、军事等等开支方面。

也正是因为朱由校登基这么长时间以来,改变了财政困局之后的第一次出现财政赤字,所以天启十五年的财政预算变得保守了一些,不过还是跳到了13亿的预算规模,因为明年将会改革江南,江南地区一旦改革,必然会给朝廷带来大量的税收收入,同时说不定还能抄家一波,到时候吃大户,也能增加财政收入。

而且改革江南也要花钱啊!不增加财政预算是不行的。(未完待续。)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