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03章 第二代新军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03章 第二代新军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天启十一年秋季,中蒙双边贸易又到达了最热闹的时候,这个时候蒙古人将大量的羊毛、皮革集中运到边境贸易点进行交易。

与此同时,蒙古人还出售给大明大量牛羊、马匹,还有少量骆驼之类的牲畜。这些商品换取到了天启宝钞之后,又直接购买大明的各种商品。

天启宝钞已经成为双边贸易结算的货币,只有蒙古人还存在贸易余额的时候才会到银行换成银元带走,不过蒙古人与大明的贸易基本上都是存在贸易逆差,蒙古人每年出口到大明的‘外汇’,都被用于购买大量商品了。

茶叶、瓷器、棉布、锦缎、丝绸、蔗糖、钢铁制品这是蒙古人需求量最大的商品,特别是蒙古人在获得了大量钢铁制品供应之后,生产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而蒙古人甚至还会从大明这里购买粮食。

因为蒙古人发现,他们养殖绵羊,通过贸易购买粮食,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大明的粮食并不是很贵,反而是羊毛销路很好。大明和蒙古的贸易并没有在普通商品上赚取太夸张的利润。

这让蒙古人对双边贸易很欢迎,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蒙古人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不会轻易挑起战争。

真正的不平衡贸易,还是大明出口给蒙古的军事装备,价格依旧比较昂贵,但生产成本早就降低了。

这年秋季,大明又卖了三万套骑兵装备,蒙古人喜笑颜开,拿到了这三万套骑兵装备,蒙古已经武装了万精锐骑兵。

林丹汗雄心大涨,有了这么多的精锐骑兵。蒙古可以横扫各国了。不过林丹汗对大明依旧存有一些忌惮,那就是大明的火器太犀利了。

上次战败还是给林丹汗造成了比较大的心理阴影,而且此时明国陆军百万。想要攻入明国关内那是比较困难的。林丹汗虽然野心膨胀,不过对大明的野心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如果双方能这样贸易下去。倒也是不错的模式。

但是林丹汗对中亚草原的野心却是在膨胀,此前因为受到大明的警告,林丹汗放弃了占据中亚草原,然而此时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林丹汗也开始膨胀了,对中亚草原垂涎欲滴。

与大明的贸易,确保了蒙古的粮食供应问题,使得蒙古不用担心因为受灾饿死人。这让蒙古的人口开始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蒙古也需要向外扩张了。

贸易结束之后,林丹汗随即制定了来年开春的扩张计划。

“明年我们要占领中亚那些明国还没有占领的地区,如果明国人不同意,我们就摆出强硬态度,看谁先撑不住。”林丹汗决定道,以如今蒙古这样的实力,大明还要征伐蒙古的,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即便大明有十万精锐骑兵,依旧比蒙古的实力要强大很多。

林丹汗这是希望大明投鼠忌器。而且大明也只是占领了中亚一小部分地区,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占领,蒙古进入并不需要直接和大明发生军事冲突。

林丹汗也希望通过这么一场军事行动。来摸清楚大明的底线。若是大明态度强硬,大不了先退一步,继续积累实力。

不过林丹汗不知道的是,明国皇帝此时研究的黑科技已经有了眉目。

经过一番努力和不断的改进,军工厂此时已经制造出了可以用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的枪械,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

设计核心原理和构造已经攻克,具体设计依旧在不断改进。

针对枪管过热的问题,朱由校又让研究人员在枪管上加装了一个水冷套筒。同时帆布链弹也被应用了上去。

于是第一挺类似‘马克沁重机枪’的重机枪终于成功问世,不过在不少细节方面。和马克沁重机枪还是不尽相同的,但在核心构造上却是差不多。设计并不完全成熟。这种机枪还是时不时的可能发生故障,但大体设计已经没问题了。

子弹的规格,则定型为。

军工厂制造的这种重机枪,不仅可以发生无烟火药子弹,同样还能发射黑火药子弹。不过威力相差比较大,唯一的好处就是黑火药子弹对枪管的腐蚀没那么严重。军工厂使用的枪管材料,抗腐蚀能力还是比较差,枪炮寿命并没有很大的提高。

而且重机枪的使用成本也比较高,说白了就是消耗的子弹太多了。新式尖头子弹的生产还是手工组装的技术,而且弹壳是铜制的,一条帆布机枪弹一共50发,哒哒哒几下,不到一分钟就打出去了,大规模使用的话,成本确实是有点高了。

不过重机枪亮相的时候,却是把军方高层都震住了。

在靶场演示的时候,军工厂制造出来的重机枪直接把一棵大树直接给拦腰射断,在一分钟之内打出五百多发子弹。

这玩意的理论射速,已经打到了600发以上,可以点射,也可以连射。有效射程达到了000米,子弹在500米外依旧拥有一定杀伤力。这玩意甚至能当火炮用,对远处的敌人进行曲射,从而对付躲藏在堑壕里的敌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尽管对子弹的消耗是大了点,但朱由校深刻的明白这玩意在战场上的恐怖性,特别是对付这个时代以冷兵器为主的军队,这个时代的军队因为使用冷兵器,必须采取密集阵型,阵型不够密集就会被冲散,被别人在战术上形成局部兵力优势。

重机枪到了战场上就是屠杀。

一群军方高层看着这重机枪的杀伤力,当场说不出话来。震惊半响过后,纷纷交头接耳。

“这简直是大杀器啊!”统帅部参谋茅元仪感慨道,刚刚被调入最高统帅部的参谋王一宁点头道“杀伤力如此恐怖,只要在阵前摆上那么几挺,敌军根本冲不上来。”

“陛下。这重机枪问世,日后战争方式必然不同。或许朝廷官军日后作战,不必过多兵力。便可克敌制胜。”孙承宗许久之后才对朱由校出声说道。

“爱卿所言不错,如今我大明火器技术进步神速。日后战争模式必然有翻天覆地之变化。”朱由校点头道,“朕欲从禁卫军中成立一个实验师,专门演练新战术,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孙承宗支持道。如今军工厂在火药技术上的突破,新式装备不断研发出来,过去的战法确实是不合适了。

随即实验师的组建便纳入了军方的工作计划,而朱由校在观看了靶场射击演示之后,便将这种重机枪命名为天启式重机枪。并命令军工厂定型生产,同时继续改进。

另一方面,军工厂研制的新式步枪也很快有了结果,经过一番对比之后,从六种不同的设计中挑选了一款定型生产。

被选中的拉栓式步枪能装弹5发,有效射程达到00米以上,当然士兵瞄准不了那么远的目标。但是对于密集阵型的敌人,这样的距离射击也容易杀伤目标。被选中的这款步枪装弹量并不算多,而且子弹必须压入弹仓,没有弹夹设计。不过却胜在可靠和稳定。

这款步枪同样被命名为天启式,同时纳入军工厂的新装备生产名单。

不过此时大明的冶金技术还不是太过关,所以枪管并不是很耐用。枪炮寿命比较低,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领先一步已经是神器了,重机枪的出现,让大明已经领先世界两百多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对于接下来的技术提升并不是感觉很紧迫,让下面去研究即可,不必亲自参与其中。

很快禁卫军中就抽调出了一万多人,成立了一个实验师。

这支部队属于朱由校编练的第二代新军,在编制、战术等方面当前的新军有极大的差异。

最大的差异就是。第二代新军不再使用方阵战术,朱由校‘丧心病狂’的提出了堑壕战战术。

堑壕 铁丝网 机枪=难以逾越!

士兵的基础装备也变成了一把式步枪。外加刺刀,以及手榴弹若干。同时配备钢盔一顶、工兵铲一把。

军装方面。也有了变化。

红色的军装被绿色军装所取代,让士兵更容易隐蔽,而红色军装在战场上实在太过显眼,一旦无烟火药技术扩散之后,红色军装在战场上就是催命符,既然是实验师,朱由校干脆就一步改革到位。

一步改革到位还有军官军服,不再与普通士兵与众不同,而是采用臂章来区分军衔,从而避免军官在战场上因为太显眼被敌方神枪手精准打击。

同时给士兵配备皮靴、皮带,都是用质量上好的牛皮,弹尽粮绝的时候可以用皮靴和皮带充饥。而且穿上军靴的军人,也显得英武帅气。

至于钢盔,倒是可有可无,毕竟这年头的火炮没有什么破片,都是以实心弹为主的。不过这年头有弓箭、流矢之类的玩意,配备钢盔也不完全没有作用,反正朱由校是一步改革到位了,至于推广的时候,是否要照搬,那就再看情况。

在军服的设计上,朱由校大量山寨了德军军服,但在这个年代,这就是原创。军服分夏装和冬装,冬装就是风衣样式,款式也很好看。

这支军队的风格,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即视感。

同时一个上万人的实验师,每个连配备一挺重机枪,一个师三个团的编制,将有27挺重机枪的配置,同时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枪营,配备27挺重机枪,加起来一共54挺重机枪。

这个实验师绝对是丧心病狂,根本不给敌人在战场上有任何的机会。不仅仅是装备配置豪华,最主要的还是堑壕战术。

堑壕加上铁丝网,敌人要想突破的话,本来也不是那么困难。但如果再配备上机枪形成的交叉火力,那就太变态了。敌人想要破坏铁丝网,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在敌人单兵火力很渣的年代,被少量敌军突破铁丝网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一个使用燧发枪或者弓箭的敌军爬过铁丝网,能造成什么威胁?

最丧心病狂的还是朱由校又提出了交叉火力的战术,机枪单独使用的效果并不会那么恐怖,但是交叉火力网在战场上对付那些密集阵型的敌人,绝对会把战场变成一个屠宰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样的一支新军,在武装成本上确实比较昂贵,最为昂贵的就是子弹消耗比较大,毕竟大明的工业刚刚进入蒸汽机时代,生产力还不算特别强。而每个士兵人手一把新式步枪,训练消耗的子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扩大到上百万人的武装规模,光是训练方面支出的军费就哗啦啦的烧钱了。

同时一个步兵师配备54挺重机枪,绝对是豪华配置,搞个实验师倒是没有财政上的负担,但扩大规模的话,就有点吃不消了。

打算亲征蒙古的朱由校,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编练第二代新军方面。只要把实验师编练出来,下一次军事改革就很轻松了。

手中有了大杀器的朱由校,此时可谓淡定无比。蒙古人的威胁,根本不放在眼里。在京城有点呆腻了的朱由校,开始积极筹备下一次御驾亲征。

朱由校想去旅游了,穿越这么多年下来,还没好好出京旅游过一次,上一次亲征蒙古,还是有些提心吊胆的。而且当时内部局势还未稳定,也无法离京太久。

如今北方各省已经完成改革,内部局势已经比较稳定了。同时朱由校也完成了新政地区的中央集权,特别是军事集权。

北方稳定下来之后,农民军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南方各省尽管还没搞定,不过军事威胁不大。

到了这个阶段,朱由校的压力总算是没那么大了。所以朱由校打算惬意的到草原上旅游一趟,同时刷一刷战绩和声望,与昔日秦皇汉武一较高低。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