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010章 大杀器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010章 大杀器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启禀陛下,此次告密的是一名蒙古小部落的首领,根据他的叙述,他们在劫掠俄国的时候,接触到了建奴残部。这些建奴残部又和林丹汗勾搭在一起了,不过这次他们是共同劫掠俄国。”林文策进宫对朱由校汇报道。

“这么说来,建奴残部是跑到了伏尔加河下游流域?”朱由校看着地图问道。林文策点头道:“根据告密的信息推测,建奴残部应该是遁逃到了该地区之后,与蒙古土默特部勾搭在了一起,只是暂时不知道他们的关系如何。”

“朕会让锦衣卫调查的。”朱由校点了点头,林文策问道:“陛下,是否要想蒙古施压,改变一下对蒙政策?”

“暂时不要声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朱由校说道。

“臣遵旨。”林文策躬了躬身,随后告退出了乾清宫。朱由校则将田尔耕召入乾清宫,将任务交代了下去。

“陛下放心,臣马上就派人前往伏尔加河地区刺探情报,不过时间也许会稍长一些。”田尔耕说道。

“此事也不算太急,先摸清楚建奴残部的动向。”朱由校点头道,建奴残部是无论如何也要消灭掉的,数百万辽东汉民的鲜血不能白流。

田尔耕告退之后,朱由校又召开了军事会议,并向东北军区和西北军区、中央军区下达了备战命令。

“林丹汗这次又和建奴残部勾结,显然依旧是贼心不死,我大明必须继续给点颜色看看。各军区抓紧备战,待时机成熟,朕要再度亲征蒙古。”朱由校在军事会议上决定道。

皇帝有亲征蒙古,倒是无人反对。孙承宗也没有反对什么。皇帝亲征蒙古,也是大明皇室的传统‘节目’了。明成祖朱棣三次亲征蒙古,均胜利归师。不过英宗亲征瓦刺。结果酿成了土木堡之变,算是比较悲剧的。

本来英宗之后。皇帝亲征都是比较谨慎的。不过朱由校此前已经亲征过一次蒙古了,还将蒙古杀得大败。

以大明如今改革之后的国力,想要征讨蒙古并非是什么难事。

何况也是仓促出兵,准备时间非常充裕。

“启禀陛下,既然要征伐蒙古,朝廷不可继续向蒙古出口武器装备,免得蒙古的力量太过膨胀,到时不好对付。”孙承宗说道。

“爱卿不必担忧。那点武器装备不足为虑。我大明军工,早已今非昔比。”朱由校淡定无比的说道。

他敢继续向蒙古人出口冷兵器和铠甲,自然是有他的杀手锏。此时军工厂的军工制造技术已经是突飞猛进,蒸汽锻锤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军事装备的制造成本。同时液压机也被研发了出来,不过吨位比较小。但这样的小吨位液压机,用来制造钢轨和小口径的枪炮却是不成问题。

此时大明正在研发更大吨位的液压机,如果能够取得突破,那么火炮制造技术将从铁模铸炮变成锻造法铸炮。

最主要的还是无烟火药开始在军事上的应用,朱由校下令研发的拉栓式步枪已经有眉目了。只是还没有定型罢了。

朱由校所说的时机成熟,实际上就是在等新式步枪。

一旦新式步枪研发成功,那么蒙古人只能彻底扑街了。从此沦为打酱油的存在。原本朱由校还想让蒙古人充当亚欧大陆的搅屎棍,结果蒙古人还敢和建奴残部勾搭在一起,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勇气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大明的底线。

实际上,给蒙古人勇气的就是朱由校。

蒙古人通过对外劫掠,以及出口羊毛、皮革,手里有了不少钱,林丹汗用这些钱购买了不少武器装备。

到了天启十年秋季双边贸易最繁荣的时期,蒙古已经拥有了将近五万套精良的骑兵装备。

按照双方的约定,十一年秋季贸易的时候。大明还将向蒙古出口三万套精良装备。

通过出口高附加值的武器装备,换取到大量没有附加值的羊毛和皮革。对大明来说自然是大赚特赚。

如今每年从蒙古人身上攫取的利益就非常可观,而且规模越来越庞大。双边关系。当前确实也看起来比较缓和。

不过林丹汗的心思却是活络起来了,只要维持当前的关系,再等个几年,当蒙古武装起十几万精锐骑兵的时候,到时候和明国叫板还不是轻轻松松。

对于当初王城一败,林丹汗过去是心有余悸,甚至不敢再想夺回王城的念头。但随着军事力量的膨胀,以及与漠北蒙古的联合作战的磨合,漠北蒙古开始听领于他,其野心再度如同野草一般疯长。

夺回王城、草场。

一雪前耻,攻入中原!

种种念头不断萌生,林丹汗在不断劫掠中亚和俄国的过程中,突然感觉自己有了重振蒙古的希望,自己很可能就是第二个成吉思汗!

久而久之,林丹汗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成吉思汗一般的人物,开始魔怔了。

不过当初那一败,总的还是有些阴影。当前蒙古的力量,还不好和明国撕破脸,所以林丹汗还在忍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再等几年,蒙古的力量再强大几分!

随着天启十一年开春,林丹汗再度把目标放到了沙皇俄国的头上,开始不断突入俄国进行劫掠。

去年林丹汗的部队到达伏尔加河流域的时候,又和黄台吉碰到了一起,这才发现黄台吉竟然征服了土默特部,日子还过得挺滋润,率领的土默特部也有将近十万男丁,力量也不容小觑。

尽管当初黄台吉不战而逃,让林丹汗怨念颇大。不过事实证明,当时的明军确实难以力敌。

如今的黄台吉,又混得人模狗样的,力量大增,倒不失为一个可以联合的对象。黄台吉得知明国天子竟然不断向蒙古出售武器装备之后。却是突然感到复仇有望,极力鼓动黄台吉先韬光养晦,到时候双方再联手攻打明国。

双方你情我愿。如同*、一拍即合,再度狼狈为奸的勾搭在了一起。双方随即缔结了秘密联盟的协议。并开始联合作战,对沙俄展开劫掠。

这年头的俄国也是比较野蛮的一个国家,在武力上也不算太弱。但是黄台吉征服土默特部之后,却是痛定思痛,加强了纪律和训练。而林丹汗率领的蒙古,因为有了精良的武器装备,加上这几年不断的对外掠夺,也积累了不少战争经验。他们凭借着骑兵的机动优势,频频突入俄国境内,掠夺大量农奴。

劫掠到这些农奴之后,再卖给大明。

大明对这些俄国农奴比较欢迎,因为这些俄国农奴被奴役惯了,用起来比较的方便,大明只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酬劳,提高一点点待遇,这些俄国农奴就愿意欢天喜地的干活。

而且这些俄国农奴发现在大明做事,待遇要比在俄国受那些贵族欺压要好之后。也愿意留在大明境内做事。

通过掠夺俄国农奴,林丹汗与黄台吉的部队与俄国骑兵发生了不少战斗,他们把俄*队当成了练兵对象。

俄国人就苦逼了。突然出现了一大堆装备精良的蒙古骑兵,而且黄台吉还不断的给林丹汗出谋划策,这家伙又足智多谋,屡屡将俄*队搞得灰头土脸、大败亏输。

这些俄国可谓是惹上大麻烦了,俄国力量都是一个比较挫的国家,也就是后来苏联时期爆发了一下。

对于外部入侵者,俄国当然不怂,因为他们有气候上的优势。一旦有什么军队入侵俄国,想要灭亡俄国政权。那冬天就是天寒地冻,外来入侵者被冻死一大片。后来的拿破仑的法国大军。以及德国希特勒的纳粹大军入侵俄国都是被俄国的恶劣气候搞得灰头土脸。

俄国虽然比较挫,但其龙脉的庇护力量是比较强大的。

但这次俄国人面对的蒙古人和建奴残部。根本就不是以灭亡俄国核心政权,彻底政府俄国为目标的。而是为了掠夺人口、钱财为目的的强盗团伙。

一般情况下,掠夺人口到了一定程度反倒是麻烦。但是蒙古人和建奴残部却是可以将这些人口卖到大明换钱,然后购买大明的军事装备。

战争模式完全不同,这些蒙古人绝对不会在冬天掠夺俄国,甚至到了俄国秋季雨水连绵的季节,蒙古人就撤退了。

这下俄国人真的是倒了血霉了,好端端的被一群强盗团伙给盯上了,真可谓是无妄之灾。

蒙古人的劫掠,也打乱了俄国持续扩张的进程。

此时的俄国还是一个位于伏尔加河上游的国家,活动区域并没有延伸到伏尔加河下又,伏尔加河下游属于游牧民族的地盘。俄国人确实已经有向伏尔加河下游以及乌拉尔山脉以东扩张的倾向。

历史上也就是清朝早期那段时间,俄国开始欺负周边的游牧民族,然后一些游牧民族就东归投靠满清了。

而俄国人不断向东扩张,也都只是设立一些据点,开采金矿,并没有真正的开发和移民。

真正开发西伯利亚,那还是尼古拉二世修建了中东铁路之后,才开始在这条铁路沿线出现了城镇,开始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资源。而真正乌拉尔山脉以东发展起来,还是二战期间德军攻入苏联境内之后,苏联将工业转移到乌拉尔山脉以东。

如今大明崛起,大明与俄国就成为了大明占领西伯利亚地区的最大对手。朱由校支持蒙古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起码遏制了俄国的扩张进程,让大明获得了更多的时间。

大明此时正在积极修建通往西域的战略铁路,这条铁路一旦修通,接着就可以把铁路修到中亚草原上,从而又能将铁路修到伏尔加河下游、西伯利亚等地。至于后世的那条中东铁路,朱由校也是打算修建的,只不过不是现在。

那条中东铁路非常长,暂时没那么大的商业利益,可以等本土铁路网络修得差不多了再说。

大明与蒙古在未来必然还有一战,这在林丹汗接触到了建奴残部的消息传到朱由校的耳朵之后,朱由校已经感觉到了林丹汗的野心依旧不死。

朱由校并没有马上和蒙古撕破脸,与蒙古的贸易存在很大的利益,用武器装备换取羊毛使得双边贸易变得利润丰厚,这块肥肉朱由校是不愿意丢掉的。不过蒙古人的威胁也不能视而不见,获得了精良装备的蒙古人在战斗力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提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是时候给军队更新装备了。

于是朱由校开始频繁出入军工厂,无烟火药步枪弹已经被军工厂制造出来了,但是枪支设计却一直让朱由校不太满意。

军工厂一共设计了十几种步枪出来,性能都强差人意,让朱由校有点看不上眼,军工厂只能继续改进设计。

倒是手榴弹的研发上,让朱由校比较满意。

有了无烟火药之后,军工厂没花费多少时间就研发出了木柄型手榴弹,这种手榴弹的特点就是投掷距离足够远,而有了无烟火药之后,爆炸威力也最够大。

这种玩意装备明军,有很大的意义。

在这种普遍还停留在短兵相接的时代,手榴弹可以用来杀伤靠近的密集目标。当然如果混战到一定程度,那就不能用了。

如果堑壕战出现,那么效果更大。

想到堑壕战,朱由校眼前一亮,重机枪啊!那玩意才是大杀器,在这个年代,也许只只需要一挺重机枪,就能让几千人的战斗变成一面倒的屠杀局面。

朱由校当即让军工厂成立了一个机枪研发小组,并且将重机枪的链弹,以及采用后坐力持续供弹的原理写了下来,交给研究小组进行研发。

“只要研发出了机枪,一律重赏。”朱由校当着一群军工厂研发人员面前表态道,机枪这东西,显然也不会是太复杂的玩意。最重要的还是利用后坐力供弹这个玩意,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只要想到了这一点,结构设计方面多琢磨琢磨,研发出机枪也不会太难。(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