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05章 多事之秋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05章 多事之秋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朱由校在解决了王恭厂大爆炸的问题后,下令各地官府迎接夏收,并由于今年是新版农业税施行的开始,因此派锦衣卫与东厂布控各地田赋征收。我们不写小说,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

新版农业税施行之后,意味着新政地区将不再有哪个权贵可以逃避农业税,也没哪个百姓可以通过投献士子的方式,从而不再免除农业税。

自新版农业税颁布之后,那些投降士子、权贵的百姓一个个都反悔了。在官府闹了不少地契纠纷,因为投献所用的地契基本上都是白契。

对于这些白契,官府一律不予承认。

经过几个月下来的耕地丈量,税额陆续确定了下来。朱由校登基后没办法逆转商品经济的问题,所以对商品经济进一步的推波助澜,登基六年下来,新政地区的商品经济已经比较发达了,城镇出现了大量的工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因为发行了人纸币,大力制造铜钱,市场上的货币量有所增加,没有货币紧缩的问题,使得夏收、秋收期间能够保障正常的粮食收购价格。因此如今农业税直接征收货币,在新政地区也是比较靠谱的。

而土地不足三十亩的百姓,如今都不用再缴纳天赋,因此新版农业税得到了广大小农生产者的支持,尽管他们在社会上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和舆论主导能力。但是他们对皇帝的支持,是发自内心的。

相比之下,那些权贵和士子就变得有些反动了。只不过北方地区毕竟不同南方,这里的士族门阀不够强大,而那些权贵如今也没什么权力了。军权首先是被皇帝高度集中,行政方面更是由汉皇党把持。所以那些权贵尽管有些反动,但也不敢表露出来。

同时新政地区的军民士气已经被鼓舞了起来,因此那些权贵、士族在新政地区不成气候,完全无力抵抗新版农业税的实施。

三十亩以下小农生产者不用再缴纳田赋,意味着农业税将会下降,但在商品化不断上升的环境下。这些小农生产者手上有钱了,自然也会去消费什么的,钱总是会花出来,而市场又是国有资本财团大幅度垄断的。相当于这些损失掉的农业税,能够通过拉动经济需求的方式使财富重新流回朝廷之手。

而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权贵,这个时候要么成立农业公司,要么卖地,要么承受高额农业税。

成立农业公司的话。那么雇佣佃农的模式就再可行,如果靠自己管理、组织生产能够取得盈利,那也是他们的本事,他们发挥了正面的作用,朝廷自然也不会去搞他们。

而那些不成立农业公司,想要翘着脚在家里收取佃租的,这样的好事在新的农业水制度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卖地的话,每年农业税上的征收就能让他们吐血。

因此在新版农业水颁布之后,很多权贵士族都开始吐血大甩卖,把手上的土地不断的往外抛。也有的干脆并入一些农业公司获得股份。开始采取新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新版农业税实际上也让官府的农业税征收变得更加简单了起来,因为不再承认白契,民间也没有空子可钻。另外大部分小农生产者不用再缴纳天赋,每个州县需要缴税的那些大中小地主及农业公司。

地主和农业公司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也就不再存在什么崔科把百姓逼反的问题了。那些大中小地主和农业公司要是交不上税,官府也不用再使用什么暴力方式崔科,拖欠田赋超过三年,直接把土地收走拍卖就行,卖的钱超出田赋,那就把多出来的钱退回去。所拖欠的田赋。会按照每年5%的利息进行增加。

如果是碰上自然灾害,那是可以向当地州县官府申请免税的,通过申请之后,再由朝廷派人下来核查之后就可免除受灾当年的田赋。

至于徭役已经被直接取消了。小农生产者不仅不用交田赋,连徭役也都不用去了,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负担,只剩下一个义务兵役的责任,这也是年轻人的义务,服役期间的吃穿朝廷都会负责。

这样的制度更加工公平。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第一年施行这样的制度,自然是要抓得严格,才不会在执行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多变相的规则。

夏收进展得倒是很顺利,税收也在各级行政的配合下成功的施行了下去。

天启六年的夏收方面,首先是辽东地区喜获丰收,五千三百余亩耕地都收获了庄稼。同时辽东以北上亿亩耕地也在开春的时候种下了春小麦以及大豆、玉米之类的作物,因为东北的黑土地十分肥沃,这些小麦、大豆、玉米长势良好。

这些农作物收获之后,商品粮供应就可以大大增加。这意味着朝廷可以放出更多的钱,组织更多的百姓去修建各种基础设施。

而东北地区的道路也在到处修建,资金方面朝廷全力保障,除了中央拨款,还有银行贷款。

同时矿业也发展迅速,特别是煤炭开采,煤炭开采是保障百姓冬季取暖的重要环节。另外民房也在银行贷款之下大片大片的开始修建,这些民房修起来之后,意味着老百姓在冬天可以更好的抵御严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人在温度很低的环境下,依旧是可以生存的,即便游牧民族都是如此,只要冬季有房屋和燃料供应。

关内地区的夏收则情况多变,有些地区丰收,有些地区则受了灾,总体上的情况还是良好的,特别是北直隶地区,因为水利设施的完善,再次获得了丰收。

就在朱由校开始庆祝夏收顺利完成的时候,却发生了一场波及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四省的七级大地震。

其中山西灵丘县,连震一月有余,震摇数十次,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居民五千二百余人,往来商贾不计其数,枯井中涌水皆黑。

大同府所属俱震,从西北起东南而去,其声如雷,摇塌城楼城墙二十八年。浑源州等处,从西起,城撼山摇,声如巨雷,将城垣大墙并四面官墙震倒甚多。蔚州、广昌、隆平震声如雷,城垣颓坏,官民庐舍摇毁无数,人多压死,地裂水涌。

是日,京师、天津三卫,宣大俱连震数十次,倒压死伤更惨。

此次地震波及山西省襄垣、寿阳、武乡、平定州、山阴、广灵、榆社。

京师顺天府大城、蓟州、文安、河间府任丘、献县、交河、南皮、景州、故县、宁津、沧州,保定府祁州、肃宁、束鹿、武邑、容城、雄县,真定府平山、新乐、高邑、隆平、晋州、新安,广平府曲周、邯郸、永年、涉县、鸡泽。

山东省济南府历城、武定州(今惠民)、阳信、商河(今济阳)、德州、平原,东昌府曹州,兖州府曲阜,以及河南省一州六县,共波及四省六十余府州县。

地震发生时,各地灾情奏章如雪花一般发到京师,接着朱由校大半夜都感觉到了明显的震感。

朱由校连夜召见大臣,然后连忙调动中央军前往地震区域抢险救灾,并向灾区抽调粮食等物资,并着令各受灾地区官府做好防疫工作。

几天之后,灾情越来越大,只让朱由校感觉有些坐蜡了,这次灾情的规模实在有点大。

“各地群众死伤如何?”朱由校上朝的时候对群臣问道。

沈潅回答道:“启禀陛下,百姓死伤甚大,特别是天津工业区遭到地震波及,工厂倒塌上百座,损失惨重。”

“把能调动的力量都调动起来,让各级行政单位全力救灾。”朱由校在这样的天灾面前,自然是没什么其他办法,只能在救灾上做努力了。

这次地震波及地区有点大,七级大地震的威力显然不是那么简单的,几乎天天都有余震发生。

北直隶的经济也因为这次地震受到了影响,天津工业区厂房倒塌了一大片,好在天津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恢复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在朝廷的全力救灾下,大量官兵紧急出动,同时物资也在不断的往受灾地区运输,受灾地区百姓还是得到了很好的救助,同时大量官兵出动之下,也在废墟之中成功救出了一些百姓。

舆论媒体也就此次地震救灾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对于朝廷此次积极主动的救灾行动,得到了民间的肯定。

对于受灾地区,朝廷在救灾之后,又拨款帮助百姓进行灾后重建,或是将一些把百姓移民到其他地区。

没过多久,福建方面又传来报告,福建出现了旱灾,很多地方百姓生活没有着落。朱由校只得到处灭火,再次下令救灾。

福建方面的救灾倒是比较简单,主要以移民为主。台湾、吕宋、爪洼、婆罗洲都是移民的好地方。

历史上郑芝龙就是靠这次旱灾到处侵扰,击败了福建官兵。而此时郑芝龙那群海盗,已经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躲藏在南洋的岛屿上,而海军正在对这些海盗进行全面的围剿。(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