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91章 土着对待政策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91章 土着对待政策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内阁很快就收到了朱由校策划的吕宋特别行政政策,沈潅和几个阁老一起看过这些政策后,只觉得吕宋土着太倒霉了。

皇帝制定的政策,简直就是要把这些土着持续压制在社会底层,并且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些好吃懒做的土着,日后甚至无法成家。

因为皇帝首先将土着排斥在商业活动之外,规定土着不得从事大部分的商业活动,这些商业活动只有汉人拥有准入门槛。

不让土着做生意,这是又要将土着摁在底层的重要政策。这样的政策下,土着能做什么生意呢?

在菜市场卖卖菜,卖卖鱼,这是允许的,不过要交市场管理费,而汉人业主在做这种小生意的时候是不需要交钱的。

什么开矿、伐木场、采石场、开设工厂、大宗商品贸易,以及拥有商铺的各种商业活动,都是土着所不能从事的。

土着只能当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官府确保其劳动所得不被侵害,但对于那些懒惰不做事的,饿死了官府也不管。

同时将土着排斥在汉族教育体系之外,为土着专门成立一套教育体系。土着普遍不重视教育,这样的压制也没什么问题。

进而在文化上施行种族垄断,从而将土着彻底压制在社会底层。

不过不对土着进行愚民教育也是不行的,大明需要的是肯干活,不作乱的土着。要是那些土着不肯干活,整天懒惰得无所事事,最终必然会导致犯罪率不断上升。因此朱由校又推出了城隍庙教育为主的‘土着学校’。

这些土着学校,就是用城隍庙教育的那一套对土着进行教育,同时对土着进行不断的洗脑。等于说这个学校,是不教读书写字的,也不教多少文化精髓。只教他们要努力干活,通过宣扬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方式。让他们明白人生来都是要做事的,只有努力做事才能让来世投个好胎,才能积攒福报等等。

劝人为善总不是假的,全是假的是很容易被推翻的。

这样的土着学校。学期为半年。土着儿童十岁入学,入学半年之后随即毕业,然后到种植园去当童工。然后再由汉人种植园主,以及官府对这些土着童工进行持续性的做工考核。

肯用心做事的,官府进行表彰。以树立勤劳做事的榜样。而对于那些好吃懒做,产生犯罪的土着进行严惩,从而树立反面教材。

人都是会进行对比的,当所有土着都是打工仔的时候,即便被压制在社会底层,这些土着也有人可以比较。让土着之间一比较,那些得到表彰的土着日子过得比其他土着好了,自然就成了土着羡慕和学习的对象。

让土着和土着比,而不是和汉人比。

反正人都是这样,只要能有一个家庭。能吃饱一口饭,能够生活得下去也就能满足。土着虽然将被压制在社会底层,但这样的生活官府还是给得了的。只要肯努力干活,总不可能让他们饿死。

没有媳妇?

不要紧!只要表现良好,得到种植园主的肯定和推荐,官府就可以奖励他们一个土着媳妇。

这年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官府为什么不能对土着施行这样的权力?只要是没结婚的土着女人,官府让她们下嫁,他们就必须得下嫁。

在命理中,男人是妻财同论。女人也是男人命中的财。如果一个男人在很落魄的时候有个女人死心塌地的跟着,一般情况下这个男人都是要发家的节奏。女人跟别人跑了,一般都是要破财的节奏。

所以仅以学术角度去探讨,女人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资源。而且是社会必须资源。

为了能够管理这些土着,同时避免汉人和这些土着血统进一步混杂,朱由校决定让官府禁止土着自由婚配,土着的婚配将由官府说的算。

当然,土着人那么多,如果由政府来牵红线。怎么管理得过来呢?

官府婚配方式即是将适龄男女进行分级,男子和女子都分三品九等,然后按照等级进行配对,同等配同等。

女子评级看姿色、福相、家境,姿色好又有福相的,评为上品上等,或者上品中等,姿色好有没福相的,评为上品下等、中品上等。姿色一般又福相极好的,评为上品下等、中品上等。姿色一般,福相还不可以的评为中品中等、中品下等。姿色一般又福相不好的,则分为下品上等。长得难看又有福相的,评为中品下等。长得难看又福相一般的,评为下品中等。长得难看又没福相,则评为下等下品。

男子评级看他们是否肯努力做工,是否遵纪守法,是否热心助人。例如一个土着男子进入种植园起就表现很好,做事非常积极,那么就会被评级为中品下等。如果该男子有做出什么感人事迹,官府则可以根据其行为程度进行等级提升,可以提升为中品中等,也可以提升为上品。

这样的考核,将由汉人种植园主进行配合。汉人种植园主,自然也是希望这些土着努力干活的,所以在利益出发点上和官府这种考评是一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适龄男女考评过后,同级与同级配对,下品下等的男女则不进行婚配,让他们打光棍。具体配对的时候,可以抽签嘛!而对那些表现特别良好的土着男子,则可以让他们先行自由挑选。

同时这种制度并不是要对所有土着施行,而是对汉人雇佣体系内的土着进行施行。即那些在汉人种植园里做事的土着,以及城镇内的土着,专门施行这种制度。而分布在各地农村的土着农民,则不实施这种制度。

但是接下来官府将支持汉人在菲律宾进行高度的土地兼并活动,会将大量土着编入种植园,从而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热带地区的经济,必然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才是能够发展的。否则你让汉人远渡重洋去种植园里干那种劳动力强度又不算高,但却很繁琐的工作,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把土着压制在社会底层,大明根本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在吕宋发展种植园。

在这个体系之内,汉人和土着也将禁止私自通婚。汉族男子要想娶土着女子,只能向官府进行申请。官府每年可以把那些上品土着女子分出一部分许配给汉族男子,汉族男子要交彩礼钱才行。

说好听点是彩礼钱,实际上就是将土着女子中的优质资源筛选出来出售。不过要保证这种体系下的土着正常繁衍,女人这种必须社会资源就不能动得太多。同时血统太过混杂,也就不好管理了。

加入汉家的土着女子,也可以享有汉族的待遇。

而对当前吕宋地区,那些拥有汉族血统的土着,官府则采取考核制度。对汉语掌握比较好的,则登记为汉人。汉语掌握不好的,证明其已经土着化了,就归入土着行列,不过品级会给高一些。

品级的高低,也影响土着的待遇。

品级高的土着不仅在婚配上享有更好的资源,同时还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并且获得更高的工钱,同时在医疗和社会保障上也享有更好的福利。

这样一来,就构建出了一个,只要土着努力工作,品级提高上去了也可以无忧无虑的社会环境。

同样的,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劳动力不足的话,让那些土着多生一点就是了,特别是那些长相不难看的土着。而那些长得实在太过歪瓜裂枣,又懒惰无比的土着,则施行禁止婚育的政策。

这也是在改良土着的血统啊!

在劳动力缺乏的时候,这些土着生上七八个都不成问题,到时候官府出钱帮他们养到能工作的年龄。

而对于那些犯罪的土着,则进行降级处理。如果是针对汉人的恶性犯罪,直接降为下品下等,并且施加刑罚。

朱由校的这些政策,将构成一个土着只从事农业、服务业,以及普通工人的吕宋社会分工。而汉人则从事商业和生产组织,以及技术工种的分工。当然也不可能每个大明百姓都能混得那么好,也有一些汉人会混得很一般,但他们在吕宋从事普通工作,也都是土着无法代替的。如果土着可以代替,显然雇主更愿意用成本低的土着工人。

每一个在南洋地区的汉人,都有一个最直接的发家途径。那就是开辟种植园,只要肯吃苦,开一片种植园出来,就能成为种植园主。

在这个体系之内,汉人与土着泾渭分明,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而土着与土着之间,服不服王化也是泾渭分明。

服王化的纳入这个体系,不服王化的则进行征伐,打服了再把那些土着部落的人口打散纳入体系之中。

最后就是靠时间,用三品九等制进行‘优胜劣汰’,让那些肯安心做事的土着能够娶得上媳妇,过上安稳的生活,并且鼓励他们多生多育,为大明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而对于那些懒惰不听话的土着,则施行限制生育,甚至是不允许婚育的政策控制群体数量。

如此教化上几代人下去,这些土着就会很听话了,而且后面的土着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懒惰的习性也会改善很多。

除了这些政策之外,朱由校还确定了在土着中推广官方汉语,以及加大教化宣传的政策。(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