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89章 救灾、移民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89章 救灾、移民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六月飞蝗,遮天蔽日。每两个看言情的人当中,就有一个注册过°°网的账号。六月飞雪,夏日彻寒。

朱由校和朝中群臣都明白,现在要是不救灾,到了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不然发生饥荒。

“蝗灾尤能治理,这六月飞雪乃是阴阳失度之象,延安府如今六月飞雪,说不定过些年还会大旱。”有朝臣进言道。

“荒谬,今天子圣明,何来阴阳失度。”

早朝的时候,不一会就扯到了这个问题上。这阴阳失度仅是从学术角度提出的观点而已,这年头的文人哪个没学过阴阳五行这种基础理论?

阴阳本身就是平衡的,如今六月飞雪,日后发生大旱也确实是可以通过理论进行推断。

尽管群臣们心里都认可这个说法,但嘴上却是多不认同。

朱由校看到一群汉皇党官员在这个观点上争了起来,连忙叫停,说道:“诸位爱卿不必争论,天象反常并非我我大明独有,欧罗巴与倭国近年来皆有。然阴阳失度确也并非危言耸听。朝廷还是应该早做准备,免得日后手忙脚乱。”

显然这个阴阳失度的观点,确实也不是危言耸听。作为穿越者的朱由校可是清楚的知道,崇祯刚登基的第一年延安府就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灾,以至于是年草根树皮被食尽,同时饿殍遍野,发生了恐怖的人吃人现象。

“陛下,此次飞蝗和飞雪皆是夏收之后发生,民间夏收过后多有存粮。留给朝廷的赈灾时间还算是比较充足,不过朝廷还是应该尽快制定救灾政策。”沈潅始终没有进行什么扯皮,而是将话题拉了回来。

“朝廷在山东、陕西的战略储备粮库如今存粮几何?”朱由校随即问道。

户部尚书郭允厚随即出列回答道:“回禀陛下,陕西战略储备粮库如今存有小麦50万石,其中西安存粮30万石,延安存粮20万石,山东战略储备粮库存麦60万石,济南府有30万石,登莱地区也有30万石。”

“内阁马上拟个以工代赈的方案。尽快开仓放粮。”朱由校做出了第一个应对措施,确保不会有人饿死,同时继续命令道:“另外再往陕北运送30万石粮食。”

“陛下圣明。”

当天内阁就拿出了一个以工代赈的方案,对于济南府的蝗灾。采取以蝗换粮的措施。鼓励百姓捕捉蝗虫。同时由官府组织展开治蝗,参与的都给予口粮。

而在陕北,则由官方组织百姓北上河套修建水利设施,以发展河套灌溉农业,参与的百姓全部给予口粮和一些工钱。

同时下令取消延绥镇边军编制。将军户一部分调往河套开垦土地,每户给地50亩,一部分调往吉林和黑龙江开垦,按照开荒地区的不同,分给土地200亩到300亩不等。

延绥镇边军绝对是超级定时炸弹,特别是陕北开始频发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朱由校已经急切的要将延绥镇边军给裁撤掉了。

裁撤旧式军队,也是朱由校的军事集权手段。

要想让陕西不乱,不出现农民起义。那么首先就要安置好这些边军,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能够吃饱肚子,并且过上安稳的日子是最重要的。

没过几天,朱由校再次下旨,着令延安府加大移民宣传。陕北地区愿意移民者,官府为其提供沿途的车马伙食费用,同时每个人发放3元的移民补贴款。

此时国库可谓是十分充盈,因为盐商的资产已经陆续出售,而且查抄到的3600万元左右的现金也没有动。

移民补贴话费,全部都将由国库拨款。

与此同时延绥镇边军移民开垦,每户补贴耕牛一头、农具若干。以及银钱十元。毕竟是军户,属于朝廷体制底层。自开国以来,军户就是世袭下来的。世代为明王朝戍边,朝廷给予的移民待遇自然是要比普通百姓好一些的。

另外也是为了彻底避免哗变的可能。

在皇帝的大手笔之下。当移民政策传到延绥镇,延绥镇的军户们都轰动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对这个政策翘首以盼。

延绥镇裁撤之后,他们将不再是军户了,不用再承担戍边的任务,武官也不再能管到他们头上,想要继续压榨他们就不可能了。

移民辽东还能获得土地。更有朝廷的大力补贴,只要愿意专心耕种就能衣食无忧。这样的好日子哪个普通军户不想过,这也让接下来的延绥镇裁撤变得顺利起来。

中央军也迅速被调派到了河套及陕北地区,接替了延绥镇的戍边任务。延绥镇十几万边军很快就开始移民了,官府为他们专门了大量的马车,并在沿途安排了食宿。移民的军户一批接一批的向关外移民。

陕北地区的六月飞雪还在持续,很快一个月又过去了,雪已经下了两个月,虽然有时断断续续,但是地里的秋苗基本上全被冻死了。六月天的陕北,人人都是一件大棉袄。

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大半军户都已经在移民的路上了,身下的军户也都将在半个月安排启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与此同时,陕北地区也有组织了二十多万准备移民的百姓,这些百姓到辽东之后,主要是去辽东当工人,并没有分配给他们土地。

但即便是去当工人,日子比陕北这地方也要好过多了。而且他们在辽东站稳脚跟后,想要土地的话也可以自己到黑龙江等地垦荒。

整个陕北地区移民的人口就达到了六十多万人,这些人口移民到东北之后,将极大的补充东北的劳动力。

因为秋禾被荡尽,陕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几乎全部走出了村庄,到官府的工地上做工去了。

各种建设工程也陆续开工了,军方有河套防御工程要建设,同时河套地区还有水利设施要修建。

没过多久朱由校又下了圣旨,从国库拨款修建陕北到陕西的战略公路。

这条战略公路修到西安之后,一是向北延伸,贯通陕北、河套。一是继续向西延伸,贯通甘肃。

改善交通是救灾的重要措施,这可以更加快速、低成本的向受灾地区输送救灾物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同时也利于商品运输,可以扩大皇家财团的商品输出市场。

可以说天启五年就是朱由校的一个不断集权,又再不断救火的年头。延绥镇被顺利裁撤,九边已经被裁撤了四个镇,还剩下五个镇的边军在两年之内也将被陆续裁撤。

这一年也在全力开发东北地区,以期望东北地区能够成为日后明王朝度过危机的重要支撑。

仅仅两个季度,关内移民到东北地区的人口就达到了三百万人左右。使得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到到了八百多万人,到了年底预计可以突破上千万。

东北地区到处都是建设工地,大量的工人都在工地上忙碌着。这么多的人口涌向东北,当地产出的粮食显然是不够的。不过北直隶有粮食调往辽东,与此镇东省在北海道渔场捕捞了大量的渔产,并且开始源源不断的向东北和关内地区供应,使得朝廷成功的养活了那些离开土地,投入建设的人口。

“陛下,海军报告称,已经在成功勘探了美洲西北部,他们沿着河口向上游探索,确实发现了很多鲑鱼,同时还发现了很多水獭。”

卢象升将最高统帅部的军务向皇帝做了报告,此时卢象升在最高统帅部任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军务。

“让海军保护相关企业向该地区移民,以开发这些资源。”朱由校指示道。

“是,陛下。”

“另外海军探索船队经南洋不断南下后,成功发现了澳洲,海军报告称,澳洲土着生活极为原始,甚至连刀耕火种都不会。”

“暂时先不用向澳洲移民,我们暂时先将南洋吞下再说。命令海军先将探索力量集中在南洋各岛屿,并且集中力量打击荷兰殖民者,尽快将荷兰人也全面逐出南洋地区。”朱由校继续说道:“另外西班牙人既然已经被我们成功逐出南洋地区,让海军先和中南半岛各国确立贸易关系,以扩大海贸规模。”

在开发东北地区的同时,朱由校自然也不会松懈了在南洋方面的战略。

最高统帅部此时也在朱由校的指示下确定了在向南扩张的战略,这个战略很简单,那就是先把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从南洋驱逐出去,从而大体上将欧洲势力滚出南洋地区。

唯一还不在打击范围内的葡萄牙人,他们的殖民能力比较弱,而且也比还比较听话和守规矩,暂时不用急着驱离。

赶走欧洲人的同时,先对南洋各岛屿发动殖民战争,并移民汉人前往南洋垦殖土地、开发资源。

而在生产力更高的中南半岛,则采取边通商、边开发、边殖民的政策。

即是先建立贸易关系,然后再通过武力方式,逼迫中南半岛各国降低贸易税率,同时允许大明商人在中南半岛投资,通过商业投资重点开发中南半岛的农业资源,从而获得一个商品粮供应基地。

到时候哪个不安分就打哪个,逐步将中南半岛变成大明的原材料供应产地,以及商品倾销地。(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