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48章 收复沈阳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48章 收复沈阳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天启三年九月,明军倾巢而出。

超过二十八万正规军出现在了辽河平原,其中毛文龙固守抚顺,依托山区建立抚顺防线。中央军向辽阳发动进攻,孙承宗率领的辽东军则向沈阳发动进攻。

大反攻中的明军,士气十分的高昂,喊出了‘打到沈阳过中秋’的口号。

战局已经完全不在朱由校的掌控之中。

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明军的反攻局势已经形成,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事实证明这场大反攻,明军很轻松的就取得了胜利。

野猪皮根本不敢和明军正面交锋,得知明军倾巢而出之后,当即下令放弃沈阳和辽阳,并撤向铁岭。

明军的战斗力,已经让野猪皮感到胆寒。

前面几次交锋已经把野猪皮给打怕了,野猪皮非常冷静,他充分意识到了此时和明军正面交战,下场只会是失败,没有第二种可能。

这次明军的大反攻可不是萨尔浒之战,那时候的明军兵力没这么多,更加没有如此犀利的火炮和骑兵。

在平原地形上和装备有大量火器的明军正面交战,在此前的耀州大战中就已经证明是死路一条。

可是撤往山区的话,老城赫图阿拉也被明军给一锅端了。为了暂避锋芒,野猪皮只能带人撤往铁岭。

这次撤退简直就像是打逃亡,不仅仅是把兵力撤到铁岭那么简单。还有建奴士兵的家人,这是二十多万族人。

毛文龙杀入建奴后方,攻克了赫图阿拉。已经屠掉了数万人。还有更多的建奴逃入了山区。

而在辽河平原上生活的建奴。大约也就是三十多万人。

这年头建奴还没有那么多的人口,特别是在明军的游击战全面展开之后,很多人都转移到了山区。

铁岭只是逃亡的第一站,这里离沈阳太近了。

明军在未遭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就顺利的收复了辽阳与沈阳。建奴走之前,甚至来不及破坏城墙。

依照建奴的习惯,对于这些明军的工事都是直接破坏了的。但是当初攻占沈阳和辽阳的时候,建奴有长期占据的想法。城墙就被保留了下来。

只不过明军开进沈阳和辽阳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汉人已经全部被杀光了。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刚被杀死的汉人尸体。而且房屋、物资等等东西全部都被建奴一把火给烧了。

留给明军的是,是一片焦土和一地的尸体。

这些尸体中甚至有很多是给建奴卖命的汉族士兵,也被野猪皮下令屠杀。

野猪皮很明白,明军重新占据辽东战场的主动之后,这些汉人士兵是完全靠不住的,随时都可能反水叛变,而且可能性极大,毕竟这些汉人不可能真的愿意跟着他们逃亡。而且撤退得太过仓促。粮食什么的都没带上多少,接下来还会产生各种矛盾。更不可能留着这些汉人和他们分享粮食等物资。

与其留在身边成为定时炸弹,还不如直接杀了。

野猪皮在下令撤退之前,几乎把能杀的汉人都杀了,把带不走的东西,能烧的都烧了个精光。

孙传庭进入辽阳后,看到一片的焦土和尸体,愤怒得浑身颤抖,“这些建奴简直丧心病狂,该杀,该杀!”

一群军官看了这样的场景同样愤怒不已,群情激奋的向孙传庭请命出战。

“先去沈阳与辽东军汇合,然后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孙传庭一拍桌子,对众人下令道。

“是,大人。”

明军在八月十五来临前,成功在沈阳会师,实现了在沈阳过中秋的口号。但是一群明军却是无比愤怒,憋足了劲要找建奴报仇。

同样的,建奴的人头都是军功。

孙承宗和孙传庭两位朝廷大员在沈阳会面后,却对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很快就达成了统一。

两人都明白,此时明军缺乏大规模骑兵,根本直接歼灭建奴主力。所以明军不宜仓促急进。

“我们只需缓缓推进,收复铁岭则是轻而易举。将建奴从铁岭撵走之后,建奴只能前往更北部的寒苦之地,没有了足够的产出作为支撑,很快建奴就会面临崩溃。”孙传庭笃定的说道。

“不错,如今我们收复了辽阳和沈阳,还攻克了建奴的老巢赫图阿拉。再把建奴从铁岭撵走。建奴没有了根基,只会人心离散、分崩离析。”孙承宗点头道,“但是建奴很可能也因此发动一次大反扑。”

建奴撤离辽河平原之后,注定了建奴不可能再维持当前的兵力。他们又不事生产,从明军这里现在又占不到什么便宜。通过抢劫也抢不到东西,毕竟辽河平原的生产已经全面凋零,明王朝没有组织移民之前,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普通汉民,建奴去抢谁?

到时候建奴连吃饭都是问题,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分裂。只有分裂到各地,才能吃饱肚子。毕竟就算是打猎生存,人口密度不可能太大。

对于建奴这个强盗团伙来说,过去他们之所以有凝聚力,并且没有爆发内部矛盾,主要是将矛盾都引向外部,通过不断的发动抢劫行动,成功之后自然也就形成了一个强盗利益集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样的强盗集团,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往往又是最为脆弱的。

“反扑?有可能!”孙传庭听了孙承宗的话后,思考了片刻之后点头赞同道。毕竟野猪皮还是有一定的威信的,野猪皮很可能在这个抢到集团分裂之前博上一把。到时候输了的话,总不会比分裂更糟糕。但若是赢了,那就是中大奖。

不过孙承宗和孙传庭现在面临的是,皇帝会对此次反攻作何反应?是否同意接下来的作战方案。

这次明军发动的大反攻,完全出乎朱由校的意料。

当收复沈阳和辽阳的捷报摆在他面前的时候,朱由校还有些发呆。

“沈阳这就收复了?”朱由校有些困惑,感觉这也太轻松了吧!

“陛下,前线官兵能收复沈阳也实属正常。毕竟朝廷在辽东布置的兵力,已经是建奴的三倍左右。而从最近几次作战中我们的伤亡都比建奴低,有时候建奴的伤亡甚至是我们的好几倍。由此可以看出,朝廷官兵的战斗力已经完全超过了建奴。又有如此庞大的兵力优势,只需稳扎稳打,一路推进,建奴根本不敢与我们硬拼。”卢象升分析道。

“这倒是。”朱由校点了点头,如果说朱由校之前制定的战略是属于胜率超过90%的方案,属于最为稳妥的战略方案。但是孙传庭和孙承宗抓住的战机,提前发动反攻,同样也是胜率极高的。

如果在这么高的胜率下还会输,那也不是决策者的问题了。

鲁莽和英勇,从来就没有明确的定义,只看有没有足够的本钱去拼。如果国力强大,可以弥补冒险失败后的损失,那么冒险失败完全可以称之为是英勇的举动,只是没有成功。如果没什么家底可以败,又要在逆风的局势下冒险,失败了之后就是鲁莽。

要说本钱,此时朱由校手上倒是小有本钱。明军就算是进攻受挫,实际上也不可能惨败,所以发动反攻的风险还是可以承受的。

至于孙承宗违背旨意什么的,朱由校很识趣的选择了忽略。不得不说的是,人生来尽管有地位高低之分,但绝对没有人格上的高低,有时候不太把自己这个皇帝的头衔想得那么绝对的至高无上。

所以孙承宗这种‘抗旨’的行为,去较真是不可能的。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当然这句话搬出来的时候需要符合一定的原则,而孙承宗这次的行为并不过分,只是抓住了战机进行灵活应变罢了。就算是反攻受挫,朱由校也难以发作。

更何况还是打赢了,更不可能追究什么责任。

这次大捷实际上也让朱由校松了口气,发现局面顿时开朗了许多。显然建奴并不可怕,只要不给建奴机会,他们将永远不可能策马中原。

达到这个目的,就算大明真要走向灭亡,他这个皇帝对整个民族也算是做出了点贡献。

“立即派人到前线核实军功,准备一个赏赐方案。”朱由校对卢象升吩咐道,卢象升躬身领命,开始着手善后处理。前线打了胜仗,自然是要大肆赏赐一番的,这个时候绝对不可能抠门。

从武英殿回去后,朱由校又让杨光通报众臣,翌日举行早朝,商议恢复辽东行政上的问题。(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