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42章 天罗地网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42章 天罗地网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这是锦衣卫于陕西侦测到的情报,目前陕西一共有十二股规模较大的流贼,大部分都是不敢回边关的萨尔浒败兵组成,规模都在百人以上。我们不写小说,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顶+◆点+◆,最大的一股流贼有三百余人。其余还有流贼几十股,人数在十余人到几十人不等。”

此次作战,由卢象升担任总指挥,四个骑兵师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来到了陕西。

“此前陕北官府、边军,皆已全面戒严,全面配合此次朝廷的围剿行动。”卢象升在作战前将所有锦衣卫收集到的情报拿了出来。

这几年锦衣卫相比东厂来说要做得更好的一点,那就是在各种军事以及国家安全的情报方面。相比之下,东厂更注重经济情报的收集,特别是哪里有肥羊。魏忠贤很明白,情报工作他是做不过田尔耕,但却知道皇上看重钱袋子。

田尔耕则明白,只要把军事和事关朝廷安危的情报做好,就少不了他的功劳。于是乎锦衣卫和东厂在情报侧重方面越来越有默契了。

“此次行动,我们便是要布下天罗地网,务必不让流贼跑了一人。”卢象升对在场的各部队一一下达了行动指令后,郑重的对众人说道。

按照卢象升的安排,两万骑兵和五千名守备旅官兵,将形成数百个清缴小队,对各区域的流贼展开全面的围剿。

“是。”在场军官纷纷起身。

“行动!”

行动开始了,这次朝廷是动真格的了。将近三万大军,还大部分都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开始在陕北地区全面出击。

官道上到处都是策马奔腾的烟尘。往来客商全被惊呆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没在官道上走多久,就遇到了当地官府的检查关卡。

陕北地区已经全面戒严,当地城镇百姓在半个月内不得随意外出活动,除非是必要的活动,但也要通过官府审核。

过往商队、路人,也是重点检查的对象。

同时在陕北全面贴出了通缉令,任何村落发现可疑人员应立即上报,这简直就是一场夸张到极点清缴行动。

为了区区一点流贼。就如此大动干戈,这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甚至是负责指挥这次行动的卢象升都只以为是在练兵。

朱由校自然不可能告诉他们。这些流贼才是明末最致命的导火索。

没错,就是导火索一般的危险群体。

如果说明末剧烈的社会矛盾,以及天灾之下活不下去的边军、灾民是火药桶,那么这些流贼就是导火索。这根导火索点燃了火药桶,轰的一声把明王朝炸上了西天。

这次清剿行动,简直就是刮地三尺。

整个陕北戒严不说,还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出了四个师的骑兵,一个守备混成旅。很快连陕北边军也都加入了进来。

来干嘛?

大部分都是来野炊的,整个过程中连个毛的流贼都没见到。

那些流贼则悲剧了。大部分流贼在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被中央军的骑兵给端了,面对这些全副武装的骑兵,大部分流贼都很识相,乖乖的投降了。负隅顽抗的则被当场格杀,只跑了少数流贼。

同时一些流贼因为在流窜作案,倒是逃过了第一波的清缴。

然而接下来他们面对的却是漫山遍野搜捕他们的官军,这样的阵仗简直把他们给吓尿了。

这次搜捕活动,倒是抓到了一批流贼。

不过有些流贼躲在哪个沟沟里,也不可能真的全翻出来。倒是有一些流贼饿疯了,跑进了一些村镇,结果被逮了个正着。

将近一个月之后,陕北的流贼基本上是被肃清了。

此次行动抓获了流贼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具备一定军事素质的萨尔浒逃兵。

这些逃兵在陕西落草之后,行为非常恶劣。一旦发生什么天灾,他们就裹挟灾民攻掠城镇、村落,对地方生产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

明末流贼能在陕西做大,主要就是这批逃兵在当搅屎棍,同时军饷发不出去,活不下去的边军也在大肆劫掠民间富户。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围剿、搜捕,这批流贼基本上被剿干净了。剩下一些漏网之鱼,也被吓得屁滚尿流,一时半会也不敢再出来作案。

边军方面也不可能再劫掠民间富户了,自从去年开始改革了边军军饷,如今每个边军一个月都能拿到半石粮食,腊月能拿到1.5石粮食,全年下来也有7石粮食发给他们。省着点吃,全家人都饿不死。如果再招点事情做,吃饱穿暖还是比较容易的。

尽管边军的土地依旧被大量侵占,但是起码日子是好过太多了。

清缴结果上报到朱由校手里之后,朱由校顿时松了口气,随后在那些流贼的处理奏章上,写了一个‘斩’字,随后发给统帅部执行。

这些流贼就是不安定因素,自然是砍了才让人省心。同时也能震慑残存的流贼,全面杜绝流贼的存在。

明末那些农民军为什么屡次被击败,但又能快速的恢复过来?李自成最落魄的时候,就剩下几十人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秘诀就在那些骨干身上。

那些骨干分子尽管被击溃,四散而逃。但只要头头的旗号不倒,他们在战后马上可以拉一批人回到其麾下。

如果是头头被灭了,他们也可以自立门户,或者投靠其他流贼头头。

那些骨干流贼,才是最需要灭掉的。崇祯年间洪承畴杀降,尽管有失道义,但从这个角度去看,洪承畴也没做错什么。

说到底还是崇祯没有任何管理国家的经验,也不懂民间的事情。又把锦衣卫和东厂给废了,失去了最重要的耳目。才被一群东林党玩得团团转,最终一步步的将百姓逼反。

当军民都加入流贼大军的时候,流贼在战斗力上就产生了锐变,从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称之为农民军了。

如今边军这个火药桶是暂时平息了,流贼这个导火索也剪掉了。就剩下陕北的百姓了,黄土高原越来越贫瘠,陕北的民生确实也太差了。

朱由校立即想到的就是移民,这个政策他也在不断的实施。怎么说还有四年的时间可以作为缓冲。

四年后陕西即将爆发罕见的大旱灾,只要在这期间朝廷从陕北移民掉足够的人口,到时候朝廷再赈济一下就没问题了,流贼也就不可能闹起来。

同时四年内,将延绥镇边军的问题全面解决也是重中之重。

有了这些计划,朱由校很快就开始未雨绸缪起来,首先是在延安、米脂、绥德等地设立战略储备仓库,朝廷开始有计划的在这些仓库逐渐增加存粮,预计四年后存粮将达到150万石。

同时计划每年从陕北移民人口不低于30万人,四年之后移民人口120万以上。

按照朱由校制定的目标,内阁又有了新的工作重点。

朝廷六部这段时间运转得还不错,工作效率是有了不小的提升。至于党争倒是平息了许多,主要还是东林党反动派被压制了下去。

叶向高虽然复出,但却已经被东林党视之为叛徒。而其余被下狱的东林党官员,在天启三年也被朱由校陆续用各种办法给处理了。

一部分被朱由校打发到贵州教书去了,这些官员能考上科举,在文化上确实是拔尖的。正好贵州缺少教书先生,把这些东林党罪臣流放到贵州教书也是废物利用了。

还有一部分愿意成为朱由校的‘走狗’,向朱由校表了忠心,于是被放了出来,又回到了朝廷任职,美名‘戴罪立功’。

整个朝堂被朱由校一步步的紧抓在手中,如今朱由校已经不是刚登基那会了。他要做什么事情,朝堂上敢跳出来反对他的也没剩下几个了。

最近朝堂上议论最多的自然就是在贵州征收商业税的问题,尽管有一些官员跳出来反对,但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朝廷以剿饷不足的名义在贵州征收商业税,又有一群皇帝的走狗在附和,还能怎么反对?

当然贵州只是偏远省份,征收商业税实际上也并不太过触犯东林党代表阶级的利益,反对浪潮也不是太过激烈。

实际上在贵州征收商业税确实是收不上多少银子,但这很明显也是朱由校的一次试探行为。

东林党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进行反对,这让朱由校认清了东林党的阶级底线。

显然只要不在江南征收商业税,这些东林党也就是嘴上闹一闹。但如果要在江南征收商业税,那就是两说了。

朱由校在贵州征收商业税之后,便没有其他大动作了。

他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先拿下辽东解决外患。再将辽东开辟为大明商品粮生产基地,从而稳定大明局势,再扩大商业税征收范围,对当前的既得利益阶级开刀。

因此天启三年,朱由校都在抓紧练兵,并且开始向辽东不断运输作战物资,争取在未来两年内灭掉野猪皮。

在这之前,兵力因为大部分都布置在辽东,很多现象依旧需要进行坚忍。(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