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38章 修路计划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38章 修路计划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ps:第一更到!

劳改局内,此时已经是人满为患。

经过一番审查,倒是放了一批与落马官员没有利益关系的人员,但人依旧是多得很。这些落马东林党官员在接受审讯的时候,一开始都还很硬气。结果这一次厂卫可不再是不动粗的了,而是刑具全上。

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汪文言,几乎是活活被打死。也活该汪文言倒霉,这家伙名声差得很,厂卫对这家伙下手的时候自然是毫无顾忌,最后汪文言已经要招了,可依旧是活生生的当着一群东林党落马官员面前被打死。

招不招都无所谓了,厂卫手上已经有了这些官员贪腐的证据。特别是李三才的供词,更是足以对这些东林党定罪了。

叶向高这些大佬一看汪文言被活活打死,吓得几乎魂飞魄散,很快就招了。而且一个咬一个,疯狂牵连出了一大堆东林党官员的罪状。这些落马官员集体招供认罪,一来程序更加完美,宣传的时候更好看。二来,又让厂卫掌控了很多没有落马的东林党官员的罪状。

只是这次抓捕已经牵连较大,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缓和一下,暂时没有对其他官员进行抓捕。

随即对这些供词进行了报道,几乎是每天都有这些东林党的罪证刊载。很快这些东林党的贪腐罪行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老百姓唾弃的对象。

在明末这种贫富差距极大的社会环境下,仇富的群体到处都是。这些东林党被查出惊人的贪腐记录,自然成为了发泄不满的对象。

这次抓捕行动。牵连确实是极大的。

如果不是朱由校及时让内阁出台了。恐怕真的要出乱子。不过随着的出台。以及养廉金的发放。还有成功调动了舆论,让这些贪腐官员成为了万人唾骂的对象,形成了汹涌的民间舆论。说不定那些官员就要联合起来造反不可。

但是造反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联合也需要时间。那些官员也怕被厂卫发现,只要没有把他们往死路上逼,还是存在侥幸心理的。

这就像是围三阙一的战术一样,如果把敌人困死,敌人就做困兽之斗。可要是放开一面。敌人就会失去拼死一搏的战意。

此次朱由校抄家得到一千三百万两资产,简直如同火中取栗,好在这些官僚在皇权的压制下,还没有谁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

查抄所得资产,很快就开始运往京师。银子一律铸成银元,黄金则进行储备。而那些查抄所得的不动产什么的,也由皇家银行主持变现。其中优良资产进行保留,其余资产进行出售、拍卖。

此前一番反腐下来,变现活动已经非常熟练了。

先交给皇家银行进行资产评估,然后挂牌出售。大部分的资产都是估价出售,因为很多资产拍卖的时候未必能拍出很高的价格。而那些比较稀缺的资源进行拍卖的时候。倒是可以拍出不错的价格。

这次挂牌出售、拍卖的资产众多,民间商人要购买这些资产的话,明码出售的资产在当地就可以购买。拍卖则要去北京和南京,皇家银行也就在北京和南京设立了拍卖行。

明末的资本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过剩,优良资产是极受欢迎的,有时候是出钱都买不到,因为人家视之为立身传家的根本,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变故,根本就不卖。

以至于土地、豪宅这些资产,很快就卖了出去。

敢买这些土地的,都是资本多又有背景的商人,他们手上拿到地契,根本就不怕那些投献在官员名下的地主和自耕农。那些地主和自耕农会采用暴力抗拒的手段,他们也能采用暴力手段进行压制。

明代权贵侵占民田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凭借的就是一群地痞流氓和官官相护的黑暗官场。只有少部分被御史弹劾,不过最终一般都是不了了之。

那些古董玉器什么的,拍卖情况也还不错。不过这些古董玉器并未一次性进行拍卖,一次性拍卖太多,价格就上不去了。

但是不愿意吃这个亏,自然处理速度就慢了。如果肯吃点亏,批量卖给古董商,那倒是能很快卖出去。

朱由校看到这个情况,干脆也不急。而是让杨国瑞开设古玩店出售这些古玩玉器。古董生意本身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行当。

同时朱由校发现那些文官十分喜欢这些古玩玉器,特别是那些古玉更是经常拍出惊人的价格,干脆把那些顶级的古董玉器留下不卖了,存在内帑用来赏赐办事勤快的官员。在这些古玩玉器送到京城后,朱由校当即赏赐了一批古玩玉器下去,顿时把那些投靠朱由校的马仔们高兴得不行。

特别是古玉极受欢迎,这年头得文人对于古玉的疯狂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朱由校找人一问这才知道,自宋代开始,文人养玉成为了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几乎只要是有点钱的文人,都会买一块玉器来养。日日观想玉之美德,久而久之这些玉器便有了灵性,甚至可以护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有些古玉,甚至是几代人持续的以精神温养。

至于宋代以前,则是流行养剑,例如李白就号称剑仙,当然不是真正的仙,而是指李白也有养剑。一些古剑经过不断的精神温养,甚至可以御剑伤人,什么千里之外取人首级那是十分夸张的,但丢出去几十米还是有可能的。

中国古代对精神力量的认识是非常深入的,应用也极为广泛。有的用精神力量改变自身的气度,谓之‘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的用精神力量供奉祖宗、阴神。有的用精神力量加持玉器等等。

也正是中国古代对精神力量的深入认识。所以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被宗教控制过的国家,不像西方人被教皇这些神棍靠这些精神能量忽悠得找不着北。

唐代的灵剑是找不到了,但是宋代读书人非常多,留下的灵玉数量却还是很多的。

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实际上还是有价的,就算是品级再好,都还是有价的。真正无价的,就是那些经过文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进行温养的灵玉。那真的是有钱人家都不卖。

至于这些宋代古玉中有多少是灵玉,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那些官员喜欢得很,就算不是灵玉,这些品相不错的古玉拿回家养一养也不错。

一番变现之后,内帑的银子很快通过这次抄家活动,入账上千万两白银,全部铸造成银元后,变成了一千二百万左右。

正所谓偏财是为众人之财,来得快去得也快。

朱由校发了一笔偏财,很快就把这笔钱拨给了皇家基建公司。用来修建北直隶的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此时朱由校要在北直隶全面征税。自然也要发展经济。特别是当前北直隶的钢铁冶炼已经成为了优势产业,同时采煤也成为不错的产业,如果海运发展起来,完全可以把北方的煤炭运到南方卖。

海运成本是很低廉的,这个时候还要降低陆运的成本。

陆运成本也比较容易降低,那就是大规模使用重型马车,所谓重型马车,就是使用5匹马牵拉的大型马车,载重量在5吨以上。尽管使用的马匹增加了,但是人工成本减少了。

一匹马是赶,五匹马也是赶。但是一个人和五个人的效率却是完全不同的。

所谓运输成本,实际上主要支出就是人工成本。一匹驿用马匹跑一天能花几个钱?就算是草料多喂一些,再喂点黄豆和鸡蛋,又能吃掉多少钱?实际上驿用马匹完全不需要那么好的待遇,就算给予那么好的待遇,一天成本也不可能超过十文钱。

如果一个人赶一辆运量5吨的马车,那么节省下来的4个人,完全可以去养马什么的,马匹价格不也降低下来了。驿用马匹在北方还是很多得是,这玩意根本不缺,如陕西等地,基本上农民家里就有养马。

如果马匹是运输公司自己准备的,那么马夫一天给个50文的工钱就差不多了,加上5匹马所消耗的成本,每匹一天消耗10文来计算(包含养殖成本),一天下来也才100文的运输成本。只要道路良好,一天走个100公里完全没有问题。

那么一千公里的路程,运输成本只有1000文,而一车的货物是5000公斤,平均每公斤的成本只有0.2文,5000公里的运输成本,每公斤也仅需1文钱。

以明末的物价,1文钱相当于后世1块钱而已。

当然成本不能这么算,还有修路的钱要算进去。就算是把修路的钱算入运输成本,还有马车的造价成本,一千公里的路程,每公斤货物的成本也不会超过0.5文,而且运输越繁荣,货物运输量越多,成本也会随之下降。

发展重型马车的关键就是道路,没有良好的道路,都是白搭的。

当前皇家军工厂的民用生产部门已经能够制造重型马车了,随着钢铁产量的增长,以及高质量的钢铁的出现,以及成熟的马车设计,运载5吨的重型马车已经可以批量生产。

“修路这玩意绝对能够带动连锁的就业增长。修路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运输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养马也能增加就业岗位,最重要是可以带动经济发展,采矿、冶金、制造业都可以借助运输成本低廉的优势发展起来。只需要在政策上做好引导,再用皇家科技学院研发生产技术,北直隶的经济不出几年,民生就能发展上去了。”朱由校心里计划着,突然发现,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着急的在其他省份全面征收商税。

全面征收商业税阻力大,容易出引起南方财阀的全免反弹。如果仅在北直隶全面征收商业税,那么反弹力度就低了。

财团在北直隶发展,并非是要垄断一切,还要发展很多中小民资进行补充。到时候财团和中小民资在北直隶茁壮成长,经济很快就能超越其他省份,而且地方小容易管理,等体系彻底完善,再向其他省份扩张就很容易了。

在扩张之前,大不了把北直隶当成一个国中之国来经营,到时候货物销往其他省份,也还不用交税呢!(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