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29章 俸禄改革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29章 俸禄改革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皇极门,这天早上再次召开了早朝。

“万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群臣叩拜过后,一个个站起身,朝堂之上的官员面孔已经变了不少,一群东林党高层全部被革职问罪,或者逮捕审查。

所有官员都发现,这次早朝皇帝在殿内烧起了炭炉,这些进贡木炭全是红罗炭,一个个乌黑发亮,烧起来无烟无味,火力持久。

之前早朝,皇帝可不给他们上炭炉,不少官员一个个手脚冻得发僵。这次皇∽,vansh≦uba.帝却是开体恤臣工了,不仅上了炭炉,还搬来了椅子,给那些上了年纪的官员赐座。

此前早朝朱由校根本就没办法和这些官员正经商讨政务,双方关系很僵硬,这次朝堂之上已经有了朱由校自己扶持的政治势力,自然是要好好的做事。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启奏。”吏部尚书王绍徽出列,躬身道。

“准。”

“启禀皇上,内阁、六部如今空缺严重,当立即推举补缺,以保证政务正常运转。”王绍徽说道。

“准。”

“蛇无头不行,当先推举东阁空缺。臣推举东阁大学士沈潅为东阁首席大学士。”王绍徽卖力的表现着,这内阁首辅谁来当,皇帝早就内定好了,现在推举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当然皇帝也可以不走推举的路线,可以自己独断专行进行任命,当初方从哲就是被万历皇帝亲自任命。其他党派自然不乐意。万历皇帝干脆把内阁里面的人都撤了。结果内阁之中只有方从哲一人,一当就是六年。

所以方从哲是皇家的老牌臣工,香火之情自然不是其他官员能比的。

既然朝堂之上已经扶持了一批政治势力,朱由校自然不需要用什么蛮力。

“臣附议。”

“臣附议。”

这时候一群‘阉党’官员都出来附议,其他东林党官员一个个战战兢兢,根本不敢出来触皇帝的霉头。

短短不到一个月,东林党已经折损了六十多名官员,全被牵连三族。谁都看得出来,皇帝是对东林党有意见。

反腐就反腐吧!为毛只死盯着东林党?那些齐楚浙宣党就干净了?

皇帝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整东林党,这群东林党除了散布谣言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了。

只可惜这招在北方不太管用了,特别是在北直隶地区。反倒是让皇帝把东林党的名声给彻底搞臭了。

当前东林党也就是在南方地区还占据上风,散布的谣言还是蛊惑了不少无知群众。而那些商人、权贵确实知道真相的,但是皇帝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自然众口同声的把朱由校宣传成了昏君。

只是南方各省显然乱不起来,朱由校并不是很在意。北方不要乱了就行,北方一旦乱了,大明就完蛋了。

自古皇帝不过江。南方不善战争是事实,只有万众一心。以及生产力超出很多的时候,南方才能和北方抗衡,例如宋代。

南方被士族、财阀掌控,已经是处于一种高度自治的状态。后世一些人整天喊着明末只能把北方丢给流贼和野猪皮,然后迁都南方。要是这样,北方上亿百姓怎么办?而且北方的人口和基础都丢给流贼和野猪皮,别人把资源整合一下,还不两下把人心混乱的南方打爆啊?

朱由校当前的目标,主要还是维持北方的稳定,并整合资源。南方既然已经高度自治,暂时也就只能收点税,全面征收商税是不太现实的。北方只要能稳定,不让流贼和野猪皮获得人口,流贼和野猪皮根本不足为虑。

南方毕竟历来求财不求官,军事威胁很小,只要保障自己不被阴死了就行,至于造谣什么的,爱怎么造谣怎么造谣。等北方收拾清楚了,自然可以调转兵锋对付南方士族和财阀。

另外南方百姓现在起码饿不死,并不需要那么迫切的去拯救。

以至于当前东林党在京师,已经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大反派,这次早朝见一群‘阉党’也人多势众的样子,跳出来显然意义不大,只好继续默默站桩。

“准。”

“臣沈潅叩谢皇上。” 沈潅神色中有些兴奋,东阁首席大学士,就是宰相啊!绝对是仕途的巅峰。

只要登顶,便是一生之中极大的成就。

“臣推举崔呈秀为户部尚书……”

“臣附议”

“臣附议”

“准。”

“臣推举……”

“准。”

“准。”

朱由校反反复复就是一个字,多一个字都懒得说,下面一群东林党甚至掩面羞于视之。就算是走个形式,也用心一点吧!想复读机一样是几个意思啊?

这就是一场分赃大会,一群阉党份子被火箭提拔,一个个一飞冲天。

从六部尚书,到六部侍郎、给事中,全部换上了阉党官员。

“邪党复辟,天下之不幸,百姓之不幸。”这时群臣中传来低声的叹惋,不少人都听见了,一群人转过头看了看,没找道是谁发声,然而一群阉党脸上却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有皇帝当靠山,底气就是这么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朝堂之上,虽然还有不少东林党马仔,但是已经无力阻止阉党的分赃大会。这种公然分赃的行为,也是非常拉仇恨的。

分赃结果之前都已经商定了,自然也不需要多费口舌。

“诸位爱卿,此番反腐行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也可谓是触目惊心,官场贪渎盛行成风。朕思虑良久,许多官员贪渎实乃俸禄过低,是以朕决定提高群臣俸禄,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朱由校抛出议题。

“皇上所言甚是,然而朝廷财政窘迫,而全国官员众多。不如分批提高俸禄,待朝廷财政充盈,再行提高。”首辅沈潅提议道。

“那内阁拿个方案吧!”朱由校吩咐道,内阁还是处理政务的主力,肯定是要做事的,不然养他们干嘛!

内阁处理完,然后再送往司礼监批红。

朱由校有时候不想处理政务,就可以让皇后她们代劳。她们不需要太有主见,只要能按照各种原则对内阁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就可以。

进而内阁、司礼监、后宫相互牵制,朱由校只要不长期不理朝政,就不会出问题。毕竟出了问题,三方之中必然会有反应,问题出在哪一方身上,很容易弄明白。

“臣遵旨。”

当天散朝过后,重新组建的内阁,进行了一番商议。很快拿出了一个方案,先提高容易贪腐职务上的官员俸禄。

首先是京官一律提俸,再则是地方县令、知州、知府、巡抚、总督这些官职也一律提俸,这些一把手的俸禄先提上去再说。

大明官员的俸禄,只能说几乎是史上最低的。

未入流吏员月俸3石大米,正一品官员87石大米。要说按照这个俸禄,正一品官员在京城连房子都买不起。

所以说明末实际上没有真正廉洁的官员,上下级孝敬什么的,就算是再廉洁的官员都有收,这已经是潜规则了。

东林党那些廉洁官员,实际上是在忽略潜规则的基础上算是廉洁的。真要追究起来,个个都有把柄。

此次提俸,正一品月俸提为1000元(原俸87石),从一品900元(原俸72石)、正二品800元(原俸61石)、从二品700元(原俸48石)、正三品600元(35石)、从三品500元(原俸26石)、正四品450元、从四品400元、正五品350元、从五品300元、正六品250元、从六品200元、正七品180元、从七品150元、正八品130元、从八品100、正九品80元、从九品50元、未入流20元(原俸3石)。

大明全国官员,仅有三万多人,对于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来说,这个数量简直少得不可思议,也几乎是各个大朝代中史上最低的。不过这个时候的中国衙门,和后世一样,也存在很多没有编制的临时工。

不过全面提俸的话,朝廷确实没钱。

因此此次先提京官,以及地方一把手。首先京观之中,内阁品级比较低,只有正五品。不过此次提俸之后,内阁首辅同样也享有正一品的月俸,次辅则享有从一品月俸。

一番提俸下来,大约有两千多名官员享受到了新俸禄发放标准,同时还有一千多名不入流的吏员享受到了月俸20元的待遇。

每年增加财政开支230余万,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这点开支实际上也不算大钱。虽然只是一千多名官员,不过因为品级较大的官员基本上都在京城的原因。

与此同时,朱由校又拿出50万元,私下派发给‘阉党’,实际上也就是天启党,魏忠贤此时已经被朱由校打发到税务局去了,对这些齐楚浙宣党马仔的指挥,则是朱由校亲自指挥,下级则是内阁首辅沈潅。

之所以私下再派发一笔俸禄,主要是因为这群官员既然投靠皇帝,皇帝自然不能亏待他们。

只是这批银子派发下去的同时,也是约法三章,谁若再敢贪污,后果极其严重。(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