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532章 资本和教育挂钩,那真是···

下方的孩子闻言,尽管他们相对成熟,可对于李佑所说的大多的还是似懂非懂,但还是将话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因为他们相信能给自己衣食住行的人,不会害自己。

“散会!”看着台下一双双迷茫疑惑的眼神,李佑说了两句,随后宣布结束了这次的讲话。

因为大道理说太多没什么用,更别说他们的年龄小,不一定能记住和明白。

这不由的让李佑想起了自己的学校,不得不说当资本和教育挂钩,那真是误人子弟!!!

李佑领着薛大鼎,梁猛彪几人来到了校长的办公室,见到了一众身穿道袍的老师。

因为教授的方向不是科举考试,所以没有招到专业的老师。

而且李佑不愿意招儒家的人做老师,因此就让孙思邈找了几个能力出众的人作为老师,轮流教授这群孩子。

“参见殿下!”一众老师纷纷行礼道。

“免礼!”李佑扫过在场人一眼,挥手道:“今日学堂开业,本王甚是开心,希望诸位能尽心尽力教授,为大唐培养国之栋梁。”

几位老师闻言,一脸的诧异,没有答应李佑。

本以为自己只是来客串个老师,没想到李佑还真要自己尽心尽力的教授!这叫什么事?

自己的传承这么便宜?这么的不值钱?

几人心中有些不满,因为按照他的他们的想法,选弟子要考验的多了,忠诚,天赋,知识等,哪有这么简单就成为自己的弟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都考不了科举,那怎么成为国之栋梁,这不是开玩笑么?

孙思邈及时的站了出来说道:“殿下,这都考不了科举,如何能成为大唐的国之栋梁?”

对此,李佑露出微笑,反问道:“难道一定要考科举才能成为国之栋梁么?”

“可是···”梁猛彪欲言又止。

李佑笑着看向孙思邈说道:“倘若药师发现一种药能治鼠疫,将药献给了父皇,拯救了无数人,那他算不算是国之栋梁?”

这压根不用想,孙思邈毫不犹豫的说道:“当然算!”

李佑继续说道:“倘若铁匠发现了另外一种锻造方法,能够将铁的产量大大提高,那他算不算是国之栋梁?”

“当然算!”孙思邈应道。

李佑笑道:“你看,成为国之栋梁方法很多,不一定在于做官。而做官的不一定就是国之栋梁!”

孙思邈,薛大鼎等人若有所思。

而李佑则有些感慨的说道:“正是因为人才都去考科举,去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了,才让这些技术难以得到发展。”

“殊不知朝堂上的功名利禄皆是浮云,唯有流入千家万户的技术才能流传千古。”

好比前世,官府的官员加上不在职的,人数竟然高达一点多个亿,这个数目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们是谁,也没有太多人在乎他们是谁。

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袁爷爷的水稻,吃着袁爷爷改造的杂交水稻。

在场的几人张了张嘴,非常想反驳,想说这话可不能轻易说,但仔细想想,李佑这话说的还真没错。

如今天下百姓认识皇帝宰相的能有几个?

怕是除了长安城,认识皇帝的除了当官的,怕是没几个人,毕竟寻常百姓就算不认识也不影响;

可用上曲辕犁,水车的百姓,不知道李佑名字的又有多少呢?

曲辕犁和水车关系着能不能吃饱,这百姓就算是想不认识怕是都很难。

孙思邈最终被说服了:“殿下所言有理!”。

李佑微微颔首:“好好教导!!”

毕竟这不是原来的传授方式,李佑也担心老师教导是用心,还是敷衍,所以才特地来说服他们。

眼下孙思邈已经被说服了,教授的事情李佑就安心多了。

眼见孙思邈被说服,马周连忙上前,心想终于轮到自己了,急忙问道:“殿下,那三句话是从何处来的?”

这三句话是北宋的张载写的,他又叫张子,和王安石,朱熹齐名。

说李佑沉吟了起来,老实说他也是从别人那里看过来的具体谁写的还真不知道,只能随口道:“偶尔看见的!”

“??”马周一愣,心中起了疑:“什么书?”

随便看到的,这什么什么大家能写下这种名言警句?

我怎么没看到过?该不会是自己想到的吧?

“嗯···忘了。”李佑含糊其辞道。

在场的人好奇的人闻言也是一愣,一脸的不相信,不过李佑既然不想说,他们也不好追问。

李佑赶忙转移话题道:“也不知道今天他们上的什么课?”

孙思邈拿出了一张课程表说到:“按照殿下所言,不能死读书,当文武双全,再加上驯养牛羊,耕种田地等事。”

“臣制定的课程是,上午为文,下午则学武和实践。”

李佑微微颔首,文武双全外加实践,这学出来那得绝对是个人才,就算不是那至少也不至于饿死。

孙思邈继续说道:“臣有根据孩童的年龄和能力,画出了年级,虽然教材暂时只有一套,但教授的速度可能不太一样。”

“不错!”李佑称赞道。

“现在正是教授第一节课的时候,殿下要不要去看看?”孙思邈邀请道。

李佑没做多想说道:“走看看去!”

“是。”孙思邈在前面带路。

很快,几人就到了一楼的教室门口,还未走近,就听到了一阵的稚嫩的读书生‘啊,哦···’的拼音念法。

透过窗户,李佑看到了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拿着竹条,指着黑板上用粉笔写的字母,逐个的念着。

讲台下,一个个的学生正坐的板正,眼睛盯着黑板,嘴里跟着念,十分认真。

稚嫩的读书声,让李佑一度感觉自己路过了幼儿园,说不出来的熟悉亲切。

李佑情不自禁的说道:“不错!走吧,不要打扰了他们!”

“是。”孙思邈应道。

因为担心打扰到老师教学,所以李佑一行人没有做过多的停留。

梁猛彪嘀咕着:“这么多的空教室,有点浪费了!”

“是有点浪费!”昝君漠附和道:“可这不是没人愿意来么?”

“幽州人不少,只是···”马周及时的闭了嘴。

李佑眉头微皱着,这么多的空教室,放着的确是浪费,可能做点什么呢?

前世的时候,一些学校暑假会将空的教室租给校外辅导班,但现在的环境哪还有什么校外辅导班。

“或许可以让愿意的工人来读书识字?”

“让工人来读书识字!?”薛大鼎愣了:“让他们读书识字做什么!?”

马周也很疑惑:“工人本来上班就够辛苦了,他们哪里会愿意读书识字啊!”

“有些人会愿意的!”李佑解释道:“如今酒业,糖业等工厂诸多。”

“这需要读书识字的人也越来越多,还有最近的香水,只有女人最懂香水,现在还得找读书识字的妇女。”

“工厂这么大,总不能找一些外来的读书人来管理吧,这多不安全!”

伴随着工厂越来越多,需求的管理人员,知识分子也越来越多。

而工厂的利润极高,秘方之类的很多,保不准就有人混进来,这忠诚度有待质疑。

而且外来的管理人员接受的也大多是儒家驾驭,他们能否放下身段?

放下身段后,在这个陌生的环境真的有管理好工厂的能力么?

除了忠臣度,能力外,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所以用外来的人,李佑也不放心。

这也是前世大企业有专门培养储备干部的原因。

工厂从中培养干部,从工人中选拔出来,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至少忠诚度以及能力方面相对有保证。

但干部至少得识字,识数,不然和普通工人一样没能力,还怎么服众。

薛大鼎微微颔首:“让工坊自己培养可靠的人确是好办法,只是工人真的会愿意么?”

“当然会有,可别小看了百姓的智慧。”李佑自信的说道:“只要消息放出,恐怕会挤破头!”

“这···”梁猛彪欲言又止,不是他们连自己孩子都不愿意送来!

百姓不是傻的,只是缺少一个上升通道,没有动力,没有机会。

李佑相信消息传出去,绝对会有人愿意来学,愿意改变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