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425章 新的体系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第425章 新的体系

作者:乌呼拉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9:28:24 来源:88小说

不多时。

李世民便来到了试验田,而袁天罡和一众大小官员早早的在一旁等候着。

“臣参见圣上!”

“臣参见圣上!”

“免礼!”李世民摆了摆手。

众官员起身,袁天罡走出列来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不等袁天罡说话,李世民就有些迫不及待。

“如今已是八月初,到了小麦收割之时,这试验田的小麦如何了?”

他目光朝着试验田内看,迫切的想知道实验田的小麦能不能收割,产量有没有增加五十斤,这一次能不能赢过那孙思邈。

此事事关他的颜面!

若是能赢的话,那更是可以让儒家做点文章,写成祥瑞,告知给天下。

虽然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但灾年能传出这样的好消息,能够让百姓安稳不少。

袁天罡赶忙回答道:“试验田的小麦已经到了收割的时节,臣正在犹豫是不是要告知给圣上和文武百官。”

李世民很着急,事实上他也很急,他也很想知道这小麦的增产情况是多少。

但他更想将将小麦增产的这个消息告知给文武百官,告知给天下百姓,他想将一部分的功劳归在道家身上。

若是做到了,那道家将会一飞冲天,甚至是延绵千年。

为什么他这样做?

这还要从道家在社会和朝堂上尴尬的地位上来说。

在朝堂上,道家一直是竭尽全力的想要展示自己,不遗余力的帮助帝王。

但结果哪怕掏心窝子,到最终也顶多做个国师,主持祭祀,占卜,看天。

因为绝大多数的道士的技能就是这些,简单来说就是多而杂。

这些技能难以辅佐帝王治理国家,也难以影响朝政。

除了道家本身的技能问题,还有就是皇帝的防备。

秦始皇那么强的人都被道家方士给忽悠瘸了,做皇帝的这要是不防着点,那将来自己不也是有人生污点??

再加上清静无为的理念,让道家一直发展不起来。

所以道家其实在朝堂上一直是不怎么重要的尴尬的地位。

要是这一次,自己让小麦增产,善于耕种的理念能够深入人心,能够获得百姓的认同。

那道家哪怕不会祭祀,哪怕不会占卜,这些杂七杂八的技能,也同样会受到帝王的重视。

即便帝王是昏君,凭借着这个善于耕种,也同样能够在社会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身为帝王对于他这点小心思一眼就看了出来。

不过,他并不排斥,因为道家人的技能是真的多。

打仗的时候,祭天,占卜,看星,根本不用担心迷失方向。

还懂得水温地理,能根据地势地形,或埋伏或攻击,能进能退。

士兵受伤,还能就地取草药,救治伤员,就算出现了伤亡,也能来安抚一下士兵。

这道家人,那是相当的好用,谁用谁知道。

而今更是懂得杂交培育技术,农药化肥等的制作,这更不能拒绝了。

对此,李世民微微点头道:“可有信心超过那孙思邈的产量??”

袁天罡闻言,面露惊喜之色,显然李世民这是同意了。

他当即大声回答道:“有。”

“好!“李世民闻言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既然爱卿胸有成竹,那朕便让百官前来观看试验田的收割,以告知天下,这般祥瑞之事!”

“臣谢圣上!!”孙思邈脸上的笑容止不住。

对于产量超过孙思邈,他可是太有信心了,甚至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超过孙思邈。

幽州的气候,水文,以及湿度,可以说是寒苦之地,这怎么能够比得过长安?

在化肥,有机肥相同的情况下,同一种植物就算是有品种的差异,但绝大多数的又怎么能比得过长安?

“好!”李世民转头对着宦官说道:“传文武百官来试验田,随朕一同见识这试验田的产量!!”

“是!”宦官应道,还不退后,转身便去通知文武百官。

而孙思邈则来到李世民的面前,领着李世民走进了试验田中,神情自豪的介绍了起来。

“根据这次上千亩地的实验,臣得出了最好的施肥用量,施肥时间,以及产量最高的麦种···”

“臣觉得可以全国推广有机肥,化肥这两种肥料和农药···。”

李世民点了点头:“朕也在想此事。”

说着他看向了远方,只见麦浪黄如金,波涛翻涌,长势喜人,嘴角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此事事关重大,全国各地有三百六十州,上千郡县,涉及很广!!”

“还有那农药的推广,化肥厂的建立,有机肥的沤制等技术,也需要专门的人才配合当地官府,才能造福百姓。”

“······这一次改变之大,可谓是前所未有。”

试验田有了准确的配比,那剩下的就是开采生产化肥,推广农药技术,沤制等技术的全国普及了。

但是,这全国的三百六十州都要推广,这涉及的地方广,耗费的钱粮也必将是天文数字,还有耗费的时间也必然是长的。

除了钱粮以外,还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这些农药,化肥,有机肥的生产需要一些技术,杂交水稻的种植那技术就更高了。

事实上,其实李世民还想把水车曲辕犁等也一同纳入这些人才的技能中。

这么一看,大量人才,技术多,这么一看好像除了道士以外没人能够胜任了。

事实上,李世民也很想启用。

至于为什么,还是因为好用省钱。

技能多好用,还有就是,道士身份低下,学这些比较简单,也不会在乎什么身份地位。

要是儒家的人来学,那得成本就高的去了不说,搞不好成天勾心斗角,学的一塌糊涂,到了地方只能做一个酒囊饭袋。

至于省钱···

道士的道馆可以直接作为道士的办公的府邸,实在不行再把佛教的寺庙也一同挪出来给他们,这要省下一大笔钱。

而且平时的时候他们还能兼职大夫,祭祀等获取收入,这就不需要给他们太多的相关福利,这又省下了一大笔钱。

除了优势以外,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就是以什么名义指挥道士,道士又怎么让地方官府配合生产有机肥这些呢?

是让道士做官?还是别的什么?

本质上,李世民是不想给他们做官的。

这官的都是高人一等的地位,这都高人一等了,哪还会愿意心甘情愿的推广研究?

因为大多数做官的人都是为了钱和权,这不可避免的会陷入勾心斗角的竞争之中。

这每天都在勾心斗角,哪还有心思做研究?

但不给人,不给人升迁,人家哪还有动力给你干活?

但而大多时候道士是不能随意调动的,比如研究杂交水稻,这个地方的气候和水文这几年道士刚刚被熟知,这就调走,那杂交水稻岂不是得重新适应新环境?

这三五年就调换,那杂交水稻光适应地区去了,这还研究什么?

所以他们不能纳入现在的官员制度的体系之中。

想要启用道士,那就得有新的制度,包括考核规则,升迁的规则,以及福利的规则,得想出一个新的制度,新的管理方法方式,新的收入和盈利方式。

除此外还得考虑当下国情,比如文武百官能不能接受,百姓会不会接受,以及所带来的弊端和好处。

这需要考虑很多很多,更需要时间去检验这一套新体系。

“朕也没有头绪!”想到这么多的东西,此刻李世民也不由的感到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