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28章 三万贯用来救灾吧!

不管别人相不相信,反正李世民自己是信了。

事实上,开国皇帝杀功臣,无非是两个担心。

一个是武将把持军权,功高盖主。另一个是担心自己死后太子镇压不住武将,担心造反。

但李世民不同,他少年从军,李家多猛将,把持军权都是自己人,谈不上功高盖主。

至于自己死后太子镇压不住武将,这更不用担心。

李世民这个年纪,实在是太年轻了,以至于他有足够的时间能熬死大部分的功臣。

因此李世民压根没有杀武将这个想法。

因为时间会解决一切,事实上唐朝也是为数不多没有杀功臣的朝代。

长孙无忌第一个站了出来说道:“陛下仁德圣明!”

要说大唐第一个功臣是谁,那肯定是长孙家,眼下连长孙无忌都没意见,文武百官自然也没有意见:“陛下仁德圣明。”

李世民点了点头,心想这总算是过了这一关:“如今曹州缺粮,还请众爱卿踊跃发言,献策于朕!”

魏征率先说道:“臣以为薛长史,为人忠厚,才思敏捷,临危不乱,治理曹州,有条有理。”

“臣提议薛长史可由朝廷委任曹州刺史,名正言顺的治理曹州。”

李世民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提议并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对于薛大鼎的才华那是有目共睹的:“可!”

长孙无忌提议道:“臣以为,齐王抄家所得三万贯,可以用来购买粮食,分发数州,赈济此次旱灾。”

这本来就是抄家所得的粮食,用来重新购买粮食赈灾其实也足够了。

但李世民这不这么想,购买粮食,最大的粮商还不是五姓世家,这钱指定会落在他们手里。

与其落在他们手中,还不如上缴朝廷,用国库的粮食去赈灾,等**月秋收,粮价降低些再填充国库。

李世民想了想,有些犹豫的问道:“萧相(民部尚书萧瑀),粮库可还充实?”

由于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所以唐朝有一大批的宰相,比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全都是宰相。

萧瑀出列,行礼道:“启禀陛下,国库空虚,并无多少余粮。”

李世民眉头皱了皱:“此话怎讲?”

萧瑀缓缓解释道。

“陛下去年陛下即位,大赦天下,这秋税便少了,国库存粮不多。”

“其二,燕郡王李艺,凉州都督、长乐王幼良等人伏诛,出兵平叛支出粮草。”

“其三,边疆固守突厥二十万大军,需要粮草支援。”

李世民张了张口,收税去年没收多少,今年支出又多,固守边疆也需要大量的粮食,可以说现在的大唐到处都缺粮。

事实上,朝廷不仅缺粮,国库还很缺钱。

眼下秋收还有一个月,救灾却等不了这么久,李世民也只得作罢:“如此,朕准了!”

···

三万贯去购买粮食,朝廷支援的一万石,还有各州的常平仓里的粮食,再加上八月秋收在即。

只要秋收不出问题,基本上这次旱灾就能撑过去。

眼见正是基本讨论完了,一群言官开始了谏言。

“臣弹劾齐王目无王法,性格暴虐。”

“臣弹劾齐王喜怒无常,恐惹出祸端,不宜呆在曹州。”

“臣弹劾齐王,逾越权法,妄杀大臣,此举不合朝纲,长期以往,朝廷如何运转?”

“···”

一群言官毫不客气,矛头直指李佑,把他形容成秦二世,比喻成在世魔王。

并要求李世民赶紧让李佑呆在长安,别到处搞事情,不然这些臣子要被吓出病来!

李世民被吵得头疼,他早就下定决心,在旱灾没有结束之前,是绝不会召回李佑的。

但却没有什么理由,面对众多言官的谏言,他只得整出一个不算理由的理由。

“虽说这逆子性格暴躁,但曹州正需要安稳民心,贸然调走恐怕于民心无益。”

“何况朕以为薛长史在,应当出不了什么大事。”

众臣面面相觑,贸然调走会让民心不稳,这要是骗别人那还行,但在座的都是人精。

任谁都看的出,这曹州的赈灾的主要是薛大鼎,李佑充其量不过是个吉祥物,只要不调走薛大鼎那基本上没啥问题。

还想骗他们?

“启禀陛下,臣以为···”

“好了好了。”李世民打断那人,脸色很不满,没看见朕不想调么?

为此,他不得不转移话题:“李太史,此次干旱何时会结束?”

李淳风先是一愣,随即站了出来,面露苦涩到:“天意难测,臣尚未得知,但请陛下早做打算,此次灾难非同寻常。”

身为道士的李淳风正在太史监,为李世民看天气,算阴阳,整数学。

但他又不是神,也只能隐约知道这次旱灾不同以往。

李世民面色如常,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众爱卿可还有其他事?”

“臣弹劾齐王殿下···”

李世民摆了摆手,制止了他:“此等小事,容后再议,先将曹州之事传下。”

“臣遵旨!”

文武百官见李世民这么说,自然不能耽误了正事,毕竟谏言什么时候都能谏言。

“若无其他事,那便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退朝···”随着宦官一声令下,文武百官排队走出大殿。

随着朝会的散去,朝堂上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

国子监中。

一大早众多皇子和大臣的儿子收到薛大鼎的信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觉有点懵逼。

虽说我们都是你的同窗,共读小学好几年。

但交情说不上很差,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交情太好可能意味着站队。

可如今你犯了事要我们帮你···我们都还没成年,这让我们怎么帮?

你心里没点数么?

但太子都写了,自己不写显得人品不行,那就随便写两句。

而焦急的莫过于阴月娥则是和阴弘智两人。

阴月娥一听李佑干了这事,脑中划过一道闪电,脑子一片空白,要不是宫女扶着,她整个人就要摔在地上。

“佑儿怎会杀人呢?”

阴弘智叹了口气:“哎~慈母多败儿!我叫你平日里多管教管教他。”

“如今倒好,三品刺史那可是宰相,他说杀就杀了,简直是肆意妄为。”

阴月娥听了,眼泪哗哗的流下,杀了宰相这简直是天大的事,一时间乱了方寸。

“兄长,我就这一个孩子,要是关进宗人府,这可怎么办。兄长一定得救救他,他可是你侄子。”

阴弘智思索片刻,分析了起来。

“今日陛下为安定民心暂时为调回长安,也未宣布惩罚。”

“但百官弹劾,旱灾之后,他定会被弹劾,若是陛下气极怒盛,说不定会将他关进宗人府。”

“虽说受点苦,但性命应当无忧。”

“宗人府?”阴月娥抹了一把眼泪,既是喜,又是忧。

喜的是命保住了,忧的是被关进宗人府说不定一辈子就出不来了。

“兄长可还有其他办法么?不然我去求求皇后。”

阴弘智摇了摇头:“上次事情未成,皇后娘娘不得干涉政事,怕是再求也没什么用了。”

“不过,事情还有转机。”

听阴弘智这么说,阴月娥连忙问道:“是何转机?”

阴弘智缓缓说道:“陛下仁德,爱惜名声,若是他能在曹州树立名望,那事情还有转机。”

虽然李世民暂时没有让李佑回来受罚,但惩罚那是肯定的,而且杀人那肯定是极重的惩罚。

因此关进宗人府禁闭,是极有可能的。

惟一的办法是减轻惩罚,这就要从李世民的弱点入手。

李世民爱好名声,而万民伞是当地百姓自发表达谢意做的,能获得万民伞,万名书之类的。

那李世民要重罚也得考虑考虑。

“名望?”阴月娥心中暗暗记了下来,想到了什么:“我这便写信,让薛长史想办法!”

“哎,慈母多败儿,以后莫要再让他闯祸的了。”阴弘智又叹了口气,感觉自己迟早会被牵连。

“兄长教训的是。”说着,阴月娥走了出去,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心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