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董承本人“巧遇”后,实在忍耐不住,对着董承看似客气,实则暗藏胁迫地dao:
“君如此行径,不怕我上报给曹司空吗?”
董承丝毫不怕他的胁迫,桀桀而笑:“刘将军若是能向司空禀报,早就去了,何至于被我纠缠这许久?”
刘备冷然回视。
董承继续dao,“因为将军知dao,一旦此事通禀了曹cao2,我定会拉将军xiashui。而曹cao2正愁找不到名目chu1置将军,必会借题发挥。这种将自己的把柄奉上,正ru曹cao2xia怀,自取灭亡的行为,将军如何能zuo?”
刘备dao:“君yu何为?”
董承从怀里取chu一条绸衣带,作chu一副恭谨之se:“此乃圣上血书,‘衣带诏’也,刘将军还不听命!”
刘备来不及去看那条衣带,闻言,躬shen行礼。
董承念完衣带诏中对曹cao2的种种论罪,取chu笔,对刘备dao:
“刘将军,署名否?”
刘备被这半bi1半就的邀请气笑了:“备自当为圣上肝脑涂地,只不知dao――这衣带诏是真是假?”
董承脸se倏然一变。
刘备一瞧他这模样,便知这“衣带诏”果然有异,既恼怒董承的纠缠,又惊异于他的大胆。
董承犟嘴dao:“朝中大半有识之士皆知此事,怎会有假?”
刘备暗笑。若朝中有大半人参与,曹cao2怎会一无所知?他若这么无能,早死在吕布的手上了,怎能走到今天的位置?
不过是三两个蠢笨之人,结成乌合之众,在此tiao脚罢了。
虽是这么想,但刘备知dao,如果董承今天要不到一个结果,他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
是以,刘备并未拆穿董承的谎言,故意作chu一副迟疑不决的模样,在董承的再三cui促中,在那一串联合签名的末尾,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董承见刘备上了贼船,便放心地把他当成自己人,与他一同探讨“打倒曹贼”的计划。
刘备明面上听得认真,nei心对董承等人天真的妄想gan到无语。
他倒是想帮皇帝洗一洗这些“忠臣”的脑zi,可又想到:能背着皇帝zuochu这种事,这些人不过是借皇帝的名义,替自己争夺权力的宵小罢了,算是哪门zi的忠臣?他们本质上与曹cao2并无不同,却没有曹cao2的半dianyan力与权谋。
歇了多guan闲事的心思,刘备借助所谓的“反曹”计划,反过来将董承耍的团团转。最后,他借助董承的人脉与势力,趁着曹cao2征伐袁术的这个机会,悄悄地溜了。
作者有话要说: [1]15字引自正史。
第142章裂痕
刘备知dao,自己偷跑是要承担极大的风险的。
目前他与曹cao2等人正chu1于一个微妙的平衡dian。
在这个平衡dian上,曹cao2纵是想除掉他,也要碍于名声、威信等因素,不得不an捺住心底的真实想法,表现chu一副亲厚的模样。而刘备,明知曹cao2等着抓自己的错chu1,也装作不知,和曹cao2保持着虚假的友谊。
一旦刘备选择逃跑,这个平衡dian将会被立刻打破。
到那时,曹cao2既有了追究他的理由,也有了除掉他的机会――
在偏野的山地,让一个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是再容易不过的一件事。
刘备深知利弊,可他还是决意要逃。
因为,曹cao2于他,就像一把时刻悬在脖zi上的铡刀。
一旦朝中局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