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后,戏志才只能看见挚友的唇一张一合,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半睡半醒之间,戏志才仿佛听到一句:
“或有一日,我将命丧于刘zi明之手。”
他打了个激灵,酒醒了大半。
却见崔颂卧在榻上,早已睡沉,未知之前的那句话究竟是他的呓语,还是自己的幻觉。
等第二日酒醒,戏志才向崔颂询问,崔颂一脸莫名。
他不记得自己曾说过这样的话。
戏志才又问,崔颂是否知dao刘zi明是何许人。
崔颂不予回答,反而揶揄他的较真:“酒醉之语,岂能当真。”
不是“不知”,而是“岂能当真”……也就是说,这刘zi明,确有其人?
见好友没有详谈的打算,戏志才只得作罢。
可他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一个同姓同字之人。
大鸿胪卿,刘曜。
他未听说刘曜与崔颂有什么瓜葛,不确定刘曜是否就是崔颂kou中的那个刘zi明。然而刘曜如今就在长安城nei,在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其他线索的前提xia,戏志才决定碰一碰运气,去刘曜府一探虚实。
他zuo好了最坏的打算,没有贸然去大鸿胪卿的宅邸,而是绕了远路,请某位大人wu与他一同前去。
当戏志才与那位大人wu到刘曜的府上递上名刺,被请ru厅中,崔颂与刘曜正有序地坐在主宾之位,各自小酌。
看起来相安无事。
戏志才心xia一松,反观崔颂,见他到来,不可避免地louchu几分惊讶。
坐在主位的刘曜早就从递上的名刺得知来者的姓名,他站起shen,与戏志才请来的老者行了一个晚辈礼:“蔡中郎,别来无恙。”
刘曜面上谦逊有礼,心中却是冷哼。
他听江遵提过这个戏姓士zi,本以为只是个籍籍无名之辈,没想到竟能请到蔡邕压阵……请蔡邕来,莫不是怕他吃了崔zi琮?
刘曜透过yan角的余光剜了从容自饮的崔颂一yan,暗dao,此人心机深沉,哪需他人来救?
接收到yan刀zi的崔颂依照主客的顺序,等刘曜行完礼,方与戏志才二人互通礼节。
他此时也想到戏志才大约是为了救场而来,遂又多了几分底气。
天知dao他昨天是怎么成功忽悠刘曜的。只能说,人在危急qing况xia果然潜能无穷。他能在鸿门宴的开场迅速分析清楚利害关系,并抓住刘曜对自己(原崔颂)的忌惮qiang行装bi1,让他投鼠忌qi不敢轻举妄动,连他自己都要为自己激qing鼓掌了。
也多亏刘曜与他的利益冲突没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不然,纵使死再多的脑细胞,也只能坐等GG。
昨日,在试探中途发现刘曜虽对他有杀心,但更有拉拢他的心思后,崔颂顺着杆zi套话,借此确定了三件事。
1、甘姬确实是刘曜的人。这么说其实也不太准确,准确来说――应当是刘曜掌握了甘姬外祖家的罪行,以此威bi1利诱,要她zuo他的yan线。甘姬shen为崔颂的近侍,全家都在崔氏族人的掌控xia,并不敢明目张胆地背叛,只能违心地刘曜传递一些信息……当然,光是这就足够让她心惊胆战的了。
2、洛阳城nei的刺客,确实是刘曜养的死士。凭借甘姬提供的堪舆图与巡逻路线,成功地避开护卫,在他房nei设xia埋伏。
3、刘曜之所以对他产生杀心,是因为刘曜于一次酒醉后失言,说chu类似于刘宏(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