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金牛潭 > 第154章 问龙

金牛潭 第154章 问龙

作者:边境文叔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0:18:50 来源:书海阁

我徒地一震,不由自主地叫道:“铜盆!?”

雨梅听到我的叫声也跑了过来:“真是铜盆,文叔,是不是你小时候看过的那个?”

“都过了那么长时间了,我怎么还记得。样子倒是差不多,是不是完全一致,那很难说。”我道。

“此盆乃浮纹铜盆,是先帝用来屯兵之用。”宥聪道。

“真能屯兵?”我嘀咕了一声,问宥聪道,“你口中的先帝是不是太祖?这铜盆是如何而得的?”

宥聪点头道:“自然是,至于太祖如何觅得这等神器,小弟不知。”

我端起了铜盆细细查看,并用中指弹了一下,铜盆立时传出清脆且经久不衰的声音。

再来说它的样式,其状为圆形,外身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饕餮衔环;浮龙驾于祥云纹理之上;高约二十七八公分,直径约40公分,重达四公斤左右;盆底有四脚,高约一分半。

单从纹理上来看,很像国宝虢季子白盘,只不过前者为圆形,后者呈方形,且更重,更大。

关于虢盆,还有一个传说,与李公(金牛潭石刻作者,详情请看第一卷)有关。

据说清同治三年,淮军将领刘铭传率部与太平军厮杀于苏南一带。一天夜里,刘铭传巡视军营,无意中走进了原太平军陈坤书的护王府。刘铭传正行走间,突然听见有清脆的金属撞击之声。

随行的护卫大惊失色,以为有刺客,于是冲进王府搜索。可搜索了半天,依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刘铭传思考一番后,快步朝马厩奔去。在马厩里,他发现一匹军马正在低头吃草料,马笼头上的铁环打在马槽里,响起了一阵阵清脆的金属声。

第二天一大早,刘铭传叫人将马槽取出洗刷干净,仔细一看,发现是一个铜盘。这个铜盘高41.3厘米,长130厘米,宽82.7厘米,中间是空的,重量为300公斤。铜盘造得相当别致,上面有饕餮衔环,云龙纹理,盘底刻有铭文110字。

刘铭传行伍出身,对古董毫无研究,于是将铜盘交给家人自行处理。家人见此物笨重无用,于是将其用作孩童的洗浴盆。某日,刘铭的一位酷爱收藏的同僚到他府上做客,正巧撞见刘铭传的孙媳妇在为孙子洗澡。那个巨大的铜澡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古朴自然。

同僚跨步上前,双手摸着铜盆上的饕餮惊呼道:“刘将军,此物乃绝世珍宝,怎能任由妇孺幼稚如此亵玩焉!”在同僚的细说下,刘铭传才知道了这个澡盆的来历:这个铜盆严格来说是铜盘,全名叫做虢季子白盘,系公元前816年周宣王时代所制,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

刘铭传恍然大悟,才有意识地对其加以,并拍专人护送回老家合肥。宝物抵达合肥后,刘铭传又叫人在一处水塘里修了一个亭子,名为“盘亭”专门供人观赏。

正所谓树大招风,刘铭传获得传世国宝的消息,惊动了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翁同龢在得知刘铭传得了传国宝盘后,自以官高位显托人向刘铭传索要,刘铭传自然拒绝。翁同龢由此怀恨在心,借故将刘铭传罢官解职。

一**六年,刘铭病重,传在弥留之际告诉子孙,宝盘必须好好保管,永世传承。刘铭传死后,刘家恪守祖宗遗愿,将此宝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

直到一九三零年,美国大收藏家约翰逊委托代理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找到了刘铭传传人刘肃曾。称愿意以黄金八百两买虢盘,并且还答应将刘家全家迁往美国生活。

但刘肃曾当时却不为所动,他告诉代理人:“虢盘为曾祖父遗物,传国之宝,如果卖给外国人,我将是民族败类,多少钱我也不能卖。”

此后,日、法、英等国的商人也前来买宝,虢盘价格也一路飙升到黄金一千五百两,但刘肃曾仍然一口回绝。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品仙担任了安徽省主席,李公也是一个古董痴。在得知虢盘在刘肃曾手里后,以高官厚禄和大洋十万为条件索要虢盘。

遭到拒绝后,李公派营长兰宗明绑架刘家人,以此威胁刘肃曾交出虢盘,刘肃曾依然不为所动。李公无奈,只得让人到刘家明抢,但士兵在刘家掘地三尺,也没有发现宝物踪迹。

解放后,时任政务院副总理、文物专家郭沫若在得知虢盘的下落后,立刻派人到刘家做工作,争取将宝物上交。在专家的反复劝说下,刘肃曾才答应将宝物交给国家。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垃圾堆里挖出了埋藏三十年的国宝虢盘。

虢盘与毛公鼎、散氏盘并称为西周绝世三宝。目前中国大陆仅存有虢盘,毛公鼎和散氏盘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按照50年代毛公鼎的估价,虢盘的价格远超100亿人民币,而从文化传承上讲其价值是又无价的。

虢盘如今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我之所以引用了一大段故事,当然不只是想说明铜盆的价值,虢盆虽重,却无屯兵的神力,那浮纹铜盆的价值可想而知了。更主要的,是因为虢盆的故事中提到了李公。

本来我在探索金牛潭,才认识的李公,遂对他的事迹做了一次收集,曾想到他来金牛潭的目的也是为了宝藏,但没有确切的考究资料。

“既是藏兵之用,如何将其唤出?”我问道。

“大哥请看内里,有呼唤之法,于外壁东西两耳之上,又需信物为匙。”宥聪指着铜盆道。

在他的指引下,我看到了盆里的文字,以小篆写道:“殷有天兵,委以问龙。”

我虽然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所谓“问龙”当然是等候皇上差遣之意。但我性子急,没有看衔环上的凹坑就又问道:“应如何问龙?”

宥聪很耐心,他接过铜盆,将盆身露了出来,道:“东西各有一耳,需置入信物,方能问龙。”

等我看到了那两个凹坑,我的手竟然抖了起来,朝我自己的胸口摸了一下。

原来,它的形状,就是虎符的形状!

我遍查资料,大多典籍都说明代已然鲜少用虎符作为调令,但实际上它仍然是用来调配军队的,只是调用的是铜盆内的“天兵”!

喜欢金牛潭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金牛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