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完结+番外 > 完结 番外_分章阅读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完结+番外 完结 番外_分章阅读

作者:洛娜215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09:59:52 来源:免费小说

  无独有偶,几乎就在同时,钟繇的长子找到了他,小少年表示自己也愿意为图,对于儿子的意思,钟繇也没有拒绝,他稍稍思索后,特地拿了家中的基几本珍贵的藏书,让儿子端正抄写后捐赠给了图书馆。

  如此,由荀家和钟家牵头,渐渐流行起了捐书的风潮。

  尤其是夏安然这个狡猾的猫,很快抓住机会,又在门口贴了一张巨大的白纸,将捐书人的名氏和捐了什么书本写在了上头。

  无耻啊!

  旁的世家牙都要咬碎了。

  曹孟德这个不讲究的!他这样一贴旁人要怎么看这些没有捐赠书册的家族哦!

  人活着不就为了一张脸吗!

  就算还有几个家族死撑着不捐,捐了不就表示支持了!说不捐就是不捐!就算被人指指点点也不捐!

  但是绝大部分家族还是捏着鼻子拿出了几本书让下头人买了景熙纸抄好后送了过去。

  如此一来,曹操用最快的速度排除出了对自己最不支持的几个家族。虽然即便捐书的也有部分是墙头草,亦或者只是单纯的投机分子,本质上还是不支持的,不过没关系,只要有利益,就可以被利用。这也是曹操没有制止夏安然胡闹的原因。

  就在兖州因为图书馆渐渐打响了名气,并且吸引来了一些听闻这里有某某藏虫后,这些人在到达曹操治下后发现这兖州的居住条件居然很不错?

  慢慢得,有人决定在这个没有战乱的郡县居住了下来。

  无论是整洁的街头,还是民众的精神面貌,亦或者读书的风尚,都十分高昂。

  每个人的节奏都是极快的,大到政策的推行,讲解,小到小吏捕杀小鼠,清洁积水坑,整个兖州的步调都比旁的郡县要快上许多。

  其主要原因,一来和曹操的性格有关,他本身就是一个能被赞堪称果决的人,做任何决定都不会犹豫太快时间,另一个原因和曹营如今的办公方式有关。

  自打自己有了纸张还有雕版师傅,加上曹操忽然觉得那些个报告书什么看起来十分方便,尤其是在纸上写好了日期以后,无端就多了紧迫感。

  而同时,因为有了日期以及清晰的表格,对于问题的复查、抽查,追踪都有迹可循。

  夏安然作为兖州主簿,本就是负责文书工作,他在得到大佬同意后,特地印了两种格式的表文。

  概括一下,

  一种是【我只是说一声,实际没啥事】,一种是【大佬,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求指点】

  前者多为表功绩,只要留下多多的空白让人填写就行,后者则全是需要零碎解决的问题,为此,夏安然的表格分了三列,一列是基础信息,二列是解决方法,三列便是事后的追查。

  他还从图人员中挑选出了几个可靠读官,负责将这些公文进行整理归纳。解决问题的登记留档,作为日后的参考,没有解决问题的再拿出来重新讨论。

  这些被留档的文书,再后来被放到了一个专门的书柜,每一个被曹操任命的兖州、豫州官员,都必须看过这些书册,从中学习前辈们的经验,然后在通过专门的任职考试后才被下方地方。

  根据后世史学家的统计,正因为有这个在后世看来可谓“从业资格考试”的制度,曹操治下的州郡地方官几乎可以说是全国最出色的,也因此,在升迁之路上,他们也比旁的州郡更加顺畅,一度到了后来,中央官员有五分之三均出自曹操治下。

  也引来了后世对于曹操霸权的口诛笔伐。

  对此,如果曹老板活到那时候大概也只会一摊手:呵呵,我手下的出人才,怪我咯?

  兖州、豫州的大变样很快吸引了外来的人群定居,之前赶来的流民们也已经安定好,城内渐渐多了呜哇啼哭的婴孩,一切都生机勃勃。

  既然兖豫二州的人口开始膨胀,自然有旁的州郡人口收缩了。

  正是刘表,和袁术治下。

  二人纠缠至今已经有近一年,此二人所在的州郡都是人口大城,就人口和土地而言,刘表略占优势。但是可能因为年纪大了,刘表失去了锐意进取之心。

  显然,他更喜好以守代攻。

  而袁术则非如此,他本就想拿下荆州这块肥沃的土地。如今称帝以后,更有肆无忌惮的趋势。对于他二人相斗,别的诸侯围观呐喊的有,事不关己的有,也有想劝和的。

  但无论如何,这一场战火,烧了整整一年,直到,袁术因为素来奢侈的作风,硬生生的吃空了南阳,被更善于治理土地的刘表所败。袁术在亲卫的保护下向北逃窜。

  但同时,刘表也并未得到好,此时他兵马均伤,又延误了一年春耕,可以说这一场战争并无胜利方。

  但这一年间,因为人口大量的涌入,兖州和豫州因前几次兵乱而削减的人口有了明显的补充。

  又因为曹操屯田制度被往来商户所推广,流民们都知道,在曹孟德治下,可以免费租借土地,只需要为曹孟德干五年活计,便可终身拥有这一块土地。

  所以即便到了刘表袁术二人停战之时,也只有极少数的流民愿意放下已经耕种了一半的土地,回归旧土,这部分人大部分,是因为自己对于旧土还有牵挂。

  但是更多的,都已经在兖州落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