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大梁武官 > 第4章 初至尉所

大梁武官 第4章 初至尉所

作者:君在霸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11:37:46 来源:88小说

军令如山!

即使本朝开国至今已有二百余年,朝廷各处的吏治民风早已不如高祖之时,但是唯独在军政这一块,依然勉强维持着当年的高效和严厉。

在大梁朝,一旦误了军期,轻则流放,重则抄家灭门,所以没有人胆敢轻易触犯。因此,安平村的一保人马提前三天就从村里出发,轻车熟路下只花了两天时间便已经抵达了位于县城之中的尉所所在。

自带干粮和被褥的众人在尉所临时分配下来的简陋营房里凑合了一夜之后,时间便已经到了县里下发的军政令上规定的报到时间。

点卯当日,得到安平村保丁抵达消息的曹爽果然没有失约,早早便提前来到了尉所的校场。

不过,李愚的出现却让本来抱着一丝希冀的曹爽大失所望。

没有得到机会借题发挥的曹爽很是不爽,但是,作为尉所的一名下级小吏,哪怕是县尉的心腹之人,他也无法在没有任何理由地情况下明着为难李愚。

于是,内心之火无处发泄的他,甚至在心里暗暗记恨上了整个安平村一行人。

德化县作为大梁朝的望县,共有百姓5013户,下辖县治(县城)、三十三个村寨(5寨、28村)。两个营的保丁共计一千多号人,分别来自三十几个不同的地方,这也让尉所的吏员们在点卯核验时的工作量平白增添了不少。

毕竟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才是当下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不过,鉴于福建路时不时会有冒名顶替的恶劣事件通传。即使核验的工作再繁复,吏员们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否则,一旦事发,上面层层追责下来,涉及此事的当事人以及一应官吏即使不死也是要脱层皮的。

“大人,本次征调应到1025人,实到1023。其中缺额两人已经按吏法缴纳一金免役金。”点卯核验完毕后,一名尉所的吏员向自家大人禀报道。

“哦?缺额的那两人是黄家二郎和李家大郎吧?”

县尉曹雄看着校场内的保丁们,下意识地随口问道。

“大人记得没错,正是这二人!”

“呵,朝廷的吏法倒是让这些官宦富人给钻了空子!

遥想高祖当年,即使朝廷贵卿也无人敢以免役金来逃避征召的。可到了如今,官宦富人子弟应招者还剩几何?区区一金即可免役,朝廷对于他们实在是过于宽容了!”

“大人慎言!”

曹雄身为县尉可以私下里对于朝廷的免役金一事发发牢骚,可是万一传出去了总是不好的。但即便如此,这也不是身为下吏的他所能够妄加评论的。

转头看了看低头沉默的手下,曹雄叹了一口气,“好了好了,我也就私下里和你发发牢骚罢了。既然所有人已经核验无误,那我就上去说两句。等结束之后,你去安排重新分配营房和物资,千万不要耽误了第二天的操练。”

曹雄吩咐完,没等手下的回复,便跨步迈上了校场的高台。

“每年一小校,三年一中校,五年一大校,本人上任本县县尉一职也不过两年半而已。第一次中校本该是今年秋冬农闲之时,所以想必你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不认识我的。

不过这没有关系,本次朝廷征调也算是把保丁的考校给提前了。

今后两个月,你们每天都会见到我。我将亲自监督你们每一天的操练,任何人胆敢在我面前糊弄了事,到时休要怪我以军法从事!

也许你们中已经有人私下里得到了一些消息,说是朝廷从南方征调的人员不用亲自上战场,所以对于本尉刚刚的话有些不屑一顾。

哈哈哈!如果把这些小道消息信以为真,那才当真是可笑!

自古以来,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岂可提前预料?

北狄近些年几乎年年寇边。边军与之野战向来败多胜少,多数只能依靠坚城堡寨固守。

此次朝廷调集大军欲重创对方,势必少不得要野战,其中变数尚未而知。可是一旦发生变故,我们这些近在眼前的客军难道还能够不被临时征掉用来补充兵力不足?

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是否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要全靠自身过硬的本事!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希望能够将你们全须全尾地从本县带出,也希望能够将你们全须全尾地从北地带回。所以无论如何,这两个月在尉所的时间,我一定会好好地操练你们!

多说无益,我今天要说的就这些。

下面,所有人根据命令收拾分配到的营房和领用尉所配发的物资。今天晚上好好的睡一觉,后面可就没有那么舒服的日子了!”

……

“胡子叔,往年你们参加县里的中校是不是也是如此?”李愚一边跟随着安平村的众人前往库房领用物资,一边向着自己身旁的胡子问道。

毕竟是第一次代父应征,初来乍到的李愚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你说考校的过程?之前我参加的中校流程上倒是大抵也是如此,只是时间上没有那么久罢了。一般训练的持续时间在两到三周左右,有时候时间短的话也就一周多点,但也绝对不会超过三周。

不过,之前的保丁考校多是应付了事,简单地演练一下军阵和个人的本领。期间多数的时间只不过是老老实实地呆在营地之内,只要你不闹事没人会来管你。尉所的官员也不会刻意刁难,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行。

不过,自从这位曹县尉上任以来,每年的小校相较于之前可是严厉了许多。去年的时候,你记不记得他还亲自来过我们村检验了保丁的训练?”

“倒是有印象,胡子叔你看我身上的这把匕首,这还是当时我爹因为表现出色,县尉亲自赏赐的呢!”说着,李愚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精致的匕首。

“哟,没想到你爹居然舍得把这把匕首给了你小子!他平时可是宝贝得紧。”

“估计要不是这次出征,我爹那老抠门也舍不得把它送给我防身。不过,我爹说这把匕首颇有些来历,是什么名匠手作?”

“不错,你仔细看这把匕首的刀柄之上所刻的文字。”

“铁山老人亲制,至圣十五年二月?”

“不错,铁山老人可是我们福建路有名的铸剑大师,他亲自制作的精品名剑可值百金。这把匕首虽然只是小件兵器,也算不上他出手的精品,但也价值五六十两银子。”

“啊?有这么值钱?那岂不是相当于把我家那十五亩地给揣怀里了?”

“你以为呢?!所以这把匕首你小子平时可不要轻易示人,遇到懂行的人,难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大家不会起什么歹心,但往后一路上的情况谁也不清楚,你可千万要藏好了。”

胡子看了看四周,见没外人注意这里,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地叮嘱道。

“财不外露的道理我懂。胡子叔,你放心,以后这把匕首我就贴身带着,没遇到事情绝对不会轻易拿出来!”

一边说着,李愚一边赶忙就匕首重新收进了怀里。

“不过,胡子叔,我们后面咋办?”

“就按着尉所的安排来,他们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有一点我和你爹都是认同的,那就是一旦上了战场谁也无法预料到底会发生什么。

虽然先前打听到的消息是让我们负责后勤,但是难保不会像曹县尉刚刚说的那样。你虽然武艺尚可,但是毕竟没有经历过战阵,后续的操练必须给我认真起来!

你爹说这个曹县尉是一个想要做点事实的好官,……”

“后面的人别磨磨蹭蹭了,赶紧上来领取物资!”

负责发放物资的尉所小吏催促道,李愚几人便不再言语,赶紧跟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