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65章

东宫白月光 第65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福昌公主闻言,陡然站起,近乎是尖叫着说道:“母后,我不嫁!您如此狠心,叫我怀疑你是否当真将我当做女儿了!为什么母后的心中只有哥哥呢?为什么母后从不理会我呢!”

  “你……!”朱皇后闻言,心寒至极,“母后何时心中只有你哥哥了?你如今年岁渐长,也当知道母后是如何疼爱你的。你怎可说这样的话……福昌!”

  她对福昌这个女儿的宠爱,六宫有目共睹。可福昌却说自己心中没有她,这算是什么睁眼瞎、白眼狼的话?!

  福昌公主却不管不顾地哭叫起来。“我不会嫁的…我不会嫁的!”她声嘶力竭地哽咽道,“凭什么兄长做不上太子,就要牺牲我?他是个废物,那是他的事儿,与我有何干系?!”

  她是决计不会嫁给洪致庭的。

  她想嫁的人,从来只有齐家的小公子一人。

  第89章 不仁

  几日后, 李络便携同一支轻羽队,一道出了京城, 北上而去。

  百姓对北境之事有所耳闻, 但北境离京甚远,纵是听闻过狄国之名, 却也不甚了解。见太子亲自出京, 只觉得惋惜不解——年关将近,何必急在这时?平白误了团圆新年的好日子。但茶馆里听说书听多了,也只当是太子殿下一心效民, 急着建功立业,便也没放在心上了。

  李络出京不过两日, 朝中便隐隐有所蠢动。不少臣子本就不大愿服从李络, 如今便有了些直起腰来的架势;在前朝行事上奏时, 趁着李络不在京中,言谈好处, 尽向大殿下李淳靠拢。这等时候, 若是能由皇帝把持住众人悠悠之口, 那便最好不过。可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 皇帝却忽然病了。

  一连数日,皇帝都深居寝宫之中,身体羸弱。入冬后,他本就有些咳嗽轻疾,让太医来看了几回后便好的差不多了。但这几天,病情却忽而骤起如山倒, 身子重重地衰弱下去,让皇帝没法子撑着自己到前朝去。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宫女的通传声响起,帘幕深处的皇帝皱了皱眉,有不快之意,挥袖斥道:“让她回岐阳宫去。”

  然而,皇后的脚步声却已经近了。皇帝瞥见一道雍容的人影从珠帘后现身,慢慢近了前来;旋即,那女子边走边笑说:“陛下,臣妾特地命小厨房做了一盏参茸鸡汤,给您补补身子。”

  听及“鸡汤”二字,皇帝疑心骤起。

  早上太医来瞧过他的身体,几番诊治,却不解他为何会突然病倒。言谈之间,暗指是有人下毒。可到底是何人如此大胆,又是如何下的毒,却又毫无头绪,几个太医只能先斟酌着开了方子,让他卧床静养。

  如今见皇后来探望,皇帝心中的疑心病悄然浮起。

  是不是皇后做的好事?

  她为了帮助李淳争夺帝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对自己下了毒?

  皇帝侧撑在枕上,目光幽幽地盯视着帘外的皇后。

  朱后着一袭明红华袍,青髻高梳,鬓边垂寸把来长的步摇流苏;左手把起广袖,亲自打开了汤盏,正仔仔细细地用银勺分出鲜嫩的汤膳来。她低垂眉目,容色端庄,倒还是那副娴雅温文、叫人挑不出错的模样来。

  她这副神态,皇帝很熟悉。夫妻多年了,正是因皇后在明面上做事能叫他放心,他才会令皇后一直是皇后,而不至于叫贵妃越过了她。

  眼下,也不知皇后这鸡汤是如何煲就,散着一股鲜甜的味儿,叫皇帝喝了两日白粥的胃略有些蠢动。可越是如此,皇帝疑心便越强。待皇后打着小碗坐至皇帝的枕边时,他竟然恼怒地拂袖一挥,将皇后手中的汤碗打翻在地。

  哗啦一阵碎响,瓷盏在地上裂了一地,香腻的乳白色汤汁亦是四处横流。皇后露出诧异神色,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皇帝阴沉地盯着她,怒道:“你在这汤里下了什么?”

  皇后失笑,摇头道:“不过是普通的药膳罢了,枸杞、人参而已,臣妾又哪里敢做多余的事情?”

  听她这般说,皇帝冷意上心,斥道:“你不敢做多余的事?这些年来,你所做的多余之事难道还少吗?若非是你当年苦心陷害,朕又如何会听信了你的谗言,令纯嘉惨死!”

  听皇帝提起旧事,皇后的笑容微淡。她叹了口气,道:“陛下,纯嘉皇贵妃与外男私通,证据确凿,臣妾也不过是依照章程办事。再说了,那是您亲自下的令…您心底也明白,纯嘉的事儿是真的,若不然,怎舍得赐死纯嘉妹妹呢?这一点,总不能怪臣妾吧?”

  罢了,便拿手帕按了按眼角,哽咽道:“纯嘉妹妹确实可惜,臣妾始终不明白,她为何这般想不开,辜负了您的爱怜,也害了自个儿。”

  皇后的说辞毫无破绽,她又是一副真心实意为纯嘉伤心的模样,眼泪直淌,这叫皇帝气得心口发昏,恨不得掐住她的脖颈。

  他…他当初确实是怒气在心,未加细判,立刻就断定纯嘉私通。等冷静下来,回过了神,纯嘉已经去了。可这又怎么能算是他的错?他不过是被人蒙蔽了!

  但凡是个血气方刚的正常男子,都听不得自己的妻妾与旁人有染的传言!一怒之下,将人赐死,那也是人之常情!

  罪魁祸首,还是皇后故意陷害。但如今这事儿,却是不能翻出来细说的,要不然,全天下人都会知道纯嘉当年还有私通外男的嫌疑,平白叫络儿背上了旁人的指点白眼。

  皇后正是掐准了这一点,才会在眼前依旧唱念俱佳地演着!

  “纯嘉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心底清楚,你莫要将自己都骗过去了!”皇帝从喉咙里发出嘶嘶的抽气声,嗓音恼恨,“如今你想给朕下毒,好方便让淳儿坐上帝位,你别以为朕不清楚你的打算!”

  皇帝的话说的愤恨,皇后闻言,却露出了诧异之色。

  “下毒?陛下,您的意思是…有心思叵测之人,竟然给您下毒?”皇后皱了皱眉,喃喃道,“您的身侧,从来都只有太子殿下为您安排的侍卫宫人。太子殿下极爱重您,又怎会放任侍卫粗心大意,让旁人给您下毒?”

  说罢了,皇后自嘲一笑:“不像是臣妾,自打被您说了一句‘身子不好’,此后便无人问津了。就连叫司局使唤个人,凤印都不管用了;后来贵妃妹妹也落魄,反倒是甘泉宫就成了人人巴结的。臣妾素日不知道,成妃妹妹竟也有如此威风、前呼后拥的一天。”

  听皇后这么一说,皇帝微微一愣。

  皇后的意思是…这毒,是络儿的手笔?

  的确,如今自己近旁,都是络儿安置的人手。若要论下毒,络儿才是最方便的那人。

  可络儿又何必这么做?这江山,迟早都是他的!总不至于,他记挂着纯嘉的事儿,想要亲手为纯嘉报仇吧?

  皇帝的眼珠剧烈颤动起来,心中的疑云波涛诡谲。

  皇后见状,慢慢地笑起来,安慰道:“陛下莫急,此事仔细调查一番,定能水落石出。”

  她与皇帝夫妻多年,皇帝是什么样的性子,她最为了解不过。

  他若当真是个慎重耐心之人,当年的纯嘉也就不会死去了。为帝王者,最常刚愎自用,听不得旁人言辞。这么多年,皇帝是一丁点儿都未能改掉这个缺点。

  “皇后,你休在此处挑拨是非。”皇帝颤着手指,怒指向她,“同样的把戏,朕可不会再上当第二次。你…你,滚下去!”

  皇后安然地起身,向自己的夫君行礼,笑说:“那臣妾便先告退了。至于这鸡汤,陛下若是不放心,叫人来仔细检查一遍。如此,陛下便可知道,臣妾当真是心底关切着您的;而那想要谋害您的,则另有其人呢。”

  语气之间,意味深长。

  “滚…滚出去!”

  回答她的,是皇帝颇为羸弱、后气不足的虚喊。

  “臣妾告退。”

  皇后施施然离开了皇帝的寝宫。

  ///

  这之后,皇帝的身体在太医的调养下,慢慢地有所好转。

  可他一直未能找到下毒之人,多少对此耿耿于怀。他既怀疑皇后,也疑心贵妃,偶尔,还会想起李络的面容。此事便像是一根针,扎在了他的心中。

  偶尔,他处理罢了政务,便会问身旁的苗公公:“朕,尚算得一个好父亲么?”

  苗公公脸上笑得谄媚:“陛下,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呀!您对几位皇子,从来都是仁爱仔细的;为天下之父,也有诸多功绩。太子殿下与大殿下,还有朝中的众臣,谁又会不敬仰您呢?”

  不过,苗公公心底却不这么想,只是他惜命,肯定是不会乱嚼舌根的。

  若要依照父亲来看,陛下放任太子殿下十几年受尽欺凌,那便已经算不得什么好父亲了;更别提对二殿下那副爱理不理、放任自流的管教方法了。但凡上点心思,二殿下也不至于变成纨绔酒肉之徒呀!

  几个皇子里,也唯有大殿下算是与陛下父子情深的。可如今因着皇后的事,两人也离了心。太子殿下么,如今虽然做了东宫,可谁知道他会不会记恨过去十几年的事儿呢?

  但想归想,苗公公马屁照样拍:“陛下,您就放心吧!”

  皇帝闻言,眉目并不曾舒展。他叹了口气,重新提起了笔。

  李络已经出京半月有余了,若是脚程快,此时应当了近北之处;而依照先前商定,洪致庭会派兵马人手在近北等候,与李络会和。

  皇帝一直在苦等着报平安的书信,可却久久不见信使。他身体虽好了,心底却因此颇为烦躁不安着。已是十二月深冬了,京城的雪下的又大,阖宫的人都因着皇帝的心情而惴惴不安着。

  “陛…陛下!”

  宫门外,跌跌撞撞行来一个小太监,浑身落雪。他面色慌张,手捧一折书信,爬也似地进了门口,朝皇帝膝行而去:“陛下,近北的信使来了!您…您瞧……不好了……”

  他语无伦次,坐在书案后批奏折的皇帝面露不悦,怒斥道:“如此失仪,怎么回事?!”

  苗公公忙使个眼色,轻声催道:“信给我,人下去!少在陛下面前碍眼。”

  小太监面色发白,哐哐磕头两下,抖着身子退下了。苗公公见这小太监形容狼狈,心底暗道不妙,只猜是太子殿下那头出了什么事。他将那封近北寄来的信屏着息递给了皇帝:“陛下,请看信。”

  皇帝始终皱着眉,面色略有不安,敞开信纸的手指也慢了半分,生怕瞧见李络遇袭受伤之类的文字。

  但手便是再慢,信纸也有尽数翻开的时辰;很快,纸上的墨黑大字便落入了皇帝眼底。

  “洪致庭…拥东宫…”

  皇帝喃喃念了几句,一双老手止不住地颤起来,面色发黑。

  “陛……陛下?”苗公公倒吸了口气,上去搀住了天子,连忙对下头的宫人说,“快,快去请太医来!”

  皇帝歪靠在椅上,手中的信纸慢慢飘落下来,他喃喃道:“络儿竟然…竟然当真是想为他母妃亲自复仇吗……?怪不得他主动要求出京,去往北境…”

  苗公公吓了一跳,弯腰捡起地上的信,挤着眼睛偷看了一眼,心惊胆战不已。只见信上粗浅地写着几列字,“君王不仁,欲再废东宫,洪致庭拥东宫起”云云,竟是说太子与北将军有心造反。

  第90章 翁中

  近北之镇。

  北地本就苦寒, 一逢冬日,则终日飘雪, 满山积白。

  阴日晦暗, 晴云冥薄。厚雪皑皑的袤原之上,两方人马正彼此对峙着。一方, 是洪致庭的帐前士卒;另一方, 则是自京城远道而来的东宫太子。

  “敢问北将军,眼下这出,又是何意?孤怎不知父皇有何不仁, 乃至于令孤生出不臣之心?”

  太子殿下横跨马上,手捻金辔, 以一袭厚纱斗笠遮挡风雨。他身姿高挺, 肩厚腰实, 颇有人上之人的威严。

  太子近前环伺着轻军羽卫,个个皆披着挡雪用的斗篷。听太子如此斥责, 已有羽卫愤愤不平地斥责起来:“真是好大的胆子!太子殿下一心为国, 忠心耿耿, 从不曾有反心!你洪致庭却假借太子之口谋反, 真是…真是不知好歹!如此肆意妄为,也不怕遭了报应?!”

  自打出京后,为了尽早抵达北境与狄国蛮夷作战,太子与随行轻军一路冒雪疾驰,不分日夜地赶路。

  谁料到,他们刚到了这近北之地, 才堪堪与洪致庭会了个面,便听闻了“太子与北将军共反”的传闻。

  皇帝不仁,欲废东宫,太子殿下恐储君之位不保,意图与洪致庭谋反——市井水巷间,百姓将此事说的有头有尾、一板一眼,仿佛亲眼所见,将前去打探情报的羽卫气的咬牙切齿。

  真是荒谬!

  太子连日赶路,早已疲惫不堪;他又从不与北境往来,如何能和洪致庭合谋造反?!

  这定是洪致庭的阴谋!

  他手握大军十数年,野心增长;如今想要窃取天下,却师出无名;因此,便拿了东宫太子做旗帜,好让自己免却一个叛贼之名。

  眼下,近北的草原上厚雪纷纷,羽卫轻军连夜赶路,早已疲惫不堪,浑身酸重。虽人在马上,但却疲累地连喘,口中化开一团又一团的白气。

  “你若敢挟持太子殿下,定会不得好死!”有人如是咒骂道。

  这阴狠的叫骂声,却并未触怒何人。只听一声豪朗的大笑,竟是洪致庭亲自从护卫之中策马行出,道:“太子殿下,无端发怒,只会平白耗费心力,给自己增添麻烦,倒不如平心静气,好好念念佛。”

  他身披赤黑重铠,胡子蛮结的面庞方硬凶狠,一双眼透着势在必得的虎狼之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