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56章

东宫白月光 第56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朱嫣回到延康宫时, 二殿下的事已闹得满宫风雨。连延康宫里最不爱听嘴碎的老太监,也知悉关雎宫出了大事。

  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 宫人们众说纷纭, 说法不一。有说关雎宫里头起出了个失踪许久的小宫女儿尸身的,有说二殿下的屋子里头翻出了厌胜人偶的, 有说二殿下谋害五殿下证据确凿的……种种传闻, 不可细说。

  但此事事关皇家脸面,依照陛下的性子,是绝不会将其公之于众的。众人只知皇帝将副都御使、五殿下与关雎宫的裕贵妃都召去了御书房, 几人闷在里头近两个时辰,最后御书房门一敞, 便是一副言笑晏晏、和乐融融的模样了。

  其后, 便是二殿下被打发出京的处置派了下来。

  大抵是证据确凿, 二殿下连辩都没多辩,贵妃的母家齐氏一族也一道失了声儿, 没一个人敢在朝上多提此事。料想此后, 宫中便会少一位皇子的身影了。

  二殿下一倒, 那太子的人选便愈少了, 不过是在大殿下李淳与五殿下李络之中二择其一。朝臣们心底都清明的很——十有八/九,这太子便是由五殿下来坐了,因此几是一边儿地倒向了五殿下李络;但凡在前朝说话做事,都处处都向着李络,令李淳很是束手束脚。

  像是嫌李络的风头不够盛,皇帝又派人上了章德门, 为李络颁了婚旨,许的便是朱家的嫡女,右司朱敬观的女儿朱嫣。这道赐亲的旨意一公布,别说是宫中了,便是京中百姓也凑头攒脑地挤过来,想要打听打听其中关节。

  比起宫内皇子相争,百姓们更喜听哪家的名门闺秀是个口若幽兰的美女。若这美女艳史不断,那便更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朱嫣素来都有美貌之名,又是常常待在宫中的,自然成了百姓津津乐道之谈。更有文人书客,开始拿着她的名号大作文章,专写连朱嫣自个儿都不知道的小道谈消,字字句句,专用抓人眼球的春秋文笔来写。

  “朱氏乃广足美人,足阔六寸,五皇子络喜好广足,见之惊为天人,于上前长跪六日六夜不起,终究抱得美人归……”

  当朱嫣看到坊间的逸谈之时,差点没把眼睛都惊掉了。

  “小姐,足阔…六寸?”琴儿正熏着隔日穿的衣裳,听朱嫣趴在床上念坊间的杂谈,不由露出复杂的表情,“那还是人的脚吗?哪有这么阔的脚呀!”

  朱嫣眼皮跳个不停,她强忍着把手中的杂谈书揉成一团的冲动,又翻过一页,只见上头写着“朱氏与五皇子络密会于芙蓉湖畔,月色相照,朱氏女竟背生长尾六条,头变云鬟,自泣乃是山魑野魅,修炼八载化为人形……??哈?”

  怎么她连人都不是了?

  朱嫣正趴在床上看的起劲,外头忽然传来扣扣的敲门声,瓯姑姑在门外道:“嫣小姐午憩起身了么?太后娘娘想凑局牌,请您上桌呢。”

  “这就来了!”朱嫣连忙下了床,脚踩进鞋履里,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推门而出。太后几个已经在堂屋里支起了牌桌,瓯姑姑上了垫胃的茶水果盏,用朱盘盛着送到太后身边的小圆桌上。太后喜食用羊奶皮卷米糕做的饽饽,这种饽饽的皮馅子上多洒白香芝麻,绵软酥口,叫朱嫣偶尔也很馋。

  “朱家的丫头来了?坐下吧。”老太后翻起眼皮,将手上的数珠摘下来,“前两日皇帝给你与络儿颁了赐婚的旨意,你如今也是正正经经要嫁给皇子的人了。平日里没事儿的,离你那姑母远点儿,别学坏了,明白了?”

  朱嫣垂头道:“嫣儿明白。”

  太后和皇后姑母不大对盘,这她还是知道的。她来了延康宫,那可不得和皇后划清关系了?

  老太后见她应得乖巧,心底也满意了。这丫头若是能老老实实些孝敬她们这些长辈,别终日里搅风搅雨,那就足够了。就算都是朱家出来的女人,可听话的和不听话的,那还是不一样的。

  “好了,别拘谨,哀家今日也只是叫你来打牌罢了。”太后笑眯眯地,开始在面前垒牌塔,“你这丫头也不知道是手气不好,还是当真不通牌技,回回都落得垫底,真是没劲透了。有空没空的,还是得多多钻研些!”

  朱嫣讪讪点头,心道:她哪有空像老太太们一样成天打牌呀……

  静太妃一边摸牌,一边笑起来:“太后姐姐,你别把这小姑娘吓坏了,以为咱几个老姐妹都是欺负人的主儿呢。”

  “欺负人?谁敢欺负这丫头呀?”舒太嫔圆滚的脸上一抖,表情很是揶揄,“五殿下如今多少顺风顺水?这丫头是要做五皇子妃的人,谁欺负谁还说不准呢!”

  已进了京里寒天的时节,屋内点起了小火炉,银丝炭焚起些许暖意,将屋里烘出一片春日般的和煦。桌上马吊牌哗啦啦地搓响,太后、太妃们正说着话,忽见得锦帘一撩,一名老宫女跨门槛进来,附耳到太后身旁低声说起了话。

  太后一边摸牌,一边眯着眼儿听,稀疏的眉毛慢慢地挑起。“皇后如今安静了些,便轮到成妃出来出风头了?”说罢了,啪的一声扣下一张八万贯,手劲好不麻利。

  “成妃呀?怎么啦?”静太妃显然不大熟悉这个名字,“是甘泉宫的主位罢?平日里安安静静的,如今做什么去了?”

  太后道:“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有些委屈咱们这的朱家丫头了。”

  朱嫣忽然被点名,一脸惑色地抬起头:“太后娘娘,发生了什么事?”

  “成妃在宫里办了宴会,邀了五六个京中的贵女来吃茶赏兰,后脚又把络儿叫去了,说是有事相商。”太后说罢,嗤笑一声,“这么点把戏,谁看不透呢!不就是眼看着络儿发达了,想把娘家闺女也嫁给他做侧室么?”

  腾的一声,太后对面的朱嫣直直地站起来,差点没把矮墩掀翻了。但一旦察觉到三个老太太齐刷刷都看向了自己,朱嫣立刻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忙笑说:“太后娘娘的茶盏空了,嫣儿这就给您添一杯。”

  说罢,很主动地去接瓯姑姑手里的茶壶,给太后满上了。

  茶水发出簌簌轻响,漫上了青瓷杯壁。“朱家丫头,你倒是一点都不急啊。”太后看着好笑,挑眉道,“络儿现在兴许和四五个名门贵女面对面地坐着呢,你能安心?”

  朱嫣翩然一笑,道:“侧室不侧室的,嫣儿哪里有权置喙呢?不过全听凭五殿下与陛下的心意罢了。再说了,甘泉宫的事儿,哪有太后娘娘重要?”

  太后听罢,被一通马屁拍的舒舒服服,暗觉得朱嫣比她的姑母要听话多了。便是冲着这份爽利,也得帮着朱嫣出去抖抖威风。

  太后端起茶水抿一口,冷热恰好,茶香氤氲。她道:“你当真不想去甘泉宫瞧一眼?”

  朱嫣摇头,笑说:“还是伺候太后娘娘更重要。”

  老太后轻蔑一笑,道:“那不成,便是你不想去甘泉宫,哀家还想去呢。从前是嫌皇后烦耳朵,哀家才待在延康宫里不出去的。如今皇后闭嘴不多事儿了,哀家还不能出去瞧瞧了?走,咱几个去甘泉宫凑凑热闹。”

  朱嫣闻此,大吃一惊。这老太后看似成日念佛打牌,但肯定是个不太好惹的。人到了甘泉宫里,岂非又是一场无声的硝烟?

  “太后娘娘,您…当真要去啊?”朱嫣试探道,“今儿天冷了,还不如待在屋子里烤火暖和呢。”

  “没出息!”老太后很埋汰的样子,“瞧瞧你那畏缩的样子,怎么半点没你姑母的气魄啊!”

  听闻这话,朱嫣心里叫苦不迭:您不是嫌弃皇后姑母么,怎么还指望她向皇后姑母看齐呢?

  “走吧。”太后连牌都不想打了,兴致勃勃地起了身,叫瓯姑姑取来了应季的斗篷,带着朱嫣便跨出了门槛,“咱们去甘泉宫凑凑热闹,瞧瞧那群姑娘与络儿在做什么呢。”

  朱嫣还想再劝,可看太后这副雄赳赳的气势,又不敢把话说出口了。她会看人面色,知道扰人兴致多半是不得好的,只得苦着脸顺服了太后的话,陪着太后出了延康宫。

  成妃的甘泉宫与延康宫离的远,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中道还得过三扇角门。太后的銮舆一路上平稳地过了宫巷,沿路的宫人俱背身蹲膝行礼,朱嫣和瓯姑姑一道走着,心里有些七上八下。

  也不知道太后是不是和成妃有过节,这才特意来掺和一脚?

  人到了甘泉宫前,便听闻里头有丝弦燕燕之响,很是热闹的样子。太后拢了拢披风,瞥见一旁的朱嫣面色复杂,毫无气势,顿时深感不满。

  “朱家丫头,你怎么回事?怎么看起来和条落水狗似的!”太后板正了面孔,教训道,“你不是常待在福昌身旁吗?福昌平日什么样,你就摆出什么样了!你可是络儿将来的正室,岂能叫里头那群来路不明的压了下风?”

  朱嫣:……

  太后有命,她不得不从,当下便扬起头,阔了胸,露出一副傲然轻蔑的面色来,颇有福昌公主的风采。太后见状,这才满意道:“行,就这样,你别松了气,一直挂着这副面色给成妃看,知道了吗?走,咱们进去。”

  朱嫣:……

  第77章 甘泉

  甘泉宫内, 正是一派丝弦婉转的景象。成妃在堂里摆了宴桌,左右排开七八张锦凳, 当中众星拱月置着一盆兰草。这兰草经冬不零, 入秋则愈绿且茂,如今便被成妃拿了出来, 当做宴客的由头。

  厅堂两头, 一溜排开四五个姑娘,俱是如花的年纪,娇滴滴、粉莹莹, 环肥燕瘦,各有风姿。此时此刻, 这群待嫁的闺中女儿, 正争着与成妃说好话。

  “成妃娘娘, 灵云先时与您说过的白玉养颜膏,一年才得一斛。母亲叫我全都拿来宫中, 献给娘娘您呢。”

  “成妃娘娘, 去岁柔儿与姐姐入宫小住时, 曾与您一道赏枫。也不知何时能再与您旧景同游呢?”

  一群姑娘, 你一句我一句,说话说得好不热闹。只是成妃身旁空出的座位,始终没等到它本该所属的主人前来,终究让姑娘们有些落寞。

  ——明明成妃娘娘已经派人去请五殿下了,怎么过去了这么久,还不见五殿下来呢?

  坐在末首的姑娘, 忍不住理了理鬓发,颇为期待地向着宫门翘首以待地张望起来。这一瞥,她便察觉到门外有宫女太监停下銮舆的背影,她顿时心中一喜。

  莫非,是五殿下来了?

  可这份欢喜还未持续片刻,宫女的通传声便打破了她的念想。

  “太后娘娘驾到——”

  不是五殿下,而是太后娘娘。

  门外的姑姑这般一唱,原本正坐在首位言笑晏晏的成妃,表情倏忽便一变。

  太后?

  太后娘娘怎么来了?

  太后多年不曾出过延康宫,插手这后宫中的事情了。如今怎么忽然来了甘泉宫?

  到底是自己名义上的婆婆,成妃不敢怠慢,连忙带头起了身低头行礼:“见过太后娘娘。”成妃一起,她身后的一群姑娘自然也不敢坐,紧着慢着也都乌压压起来蹲福了:“太后娘娘金安。”

  成妃低身蹲了好一阵子,脚有些酸软了,都不曾听见太后叫起,心里简直是纳闷坏了。等她终于有些立不住了,方听见太后道:“起来吧。哀家听闻你这儿热闹,便想带着身旁的丫头来瞧瞧。嫣儿,你也坐吧。”

  成妃听见“嫣儿”这个称谓,心底咯噔一声响,当时便抬起头来看,果见得朱嫣正跟在太后身旁,顿时心底倍感不妙。

  ——朱嫣可是陛下亲自定给五殿下未过门的正妃。她如今跑来自个儿宫里了,能为的是什么事?左不过想坏了自家姑娘们与五殿下的姻缘罢了。

  成妃心底有些暗恼朱嫣与太后来的不是时候,但面子上可不敢摆出来,只是下了座,将首位让给了老太后,又在一旁恭敬奉茶道:“太后娘娘许久未曾来甘泉宫了,妾身如今瞧见您凤体安康,心底高兴的很呢。朱二小姐亦是,这头请坐吧。”

  位置统共就那么几个,朱嫣坐下了,少不得得另一些原本有座的姑娘起身。这末尾的少女便倒了霉,只能恨恨咬着唇,和宫女儿似地在旁陪站着了。

  朱嫣落了座,脸上带着浅淡的笑。她本就生的出众,人这么一笑,更是如芍兰似的美,叫在座的千金小姐们都有些羞惭了。

  坐在成妃身旁的少女,是成妃自家的侄女儿,姓狄,闺名唤作灵云,瓜子脸蛋,水氲似的眉目,着一袭海棠红撒花长罗裙,质如春花似的,也是少女之中容貌最姣好者。她从来最亲近成妃,也历来常于宫中走动的。此刻见朱嫣来时气派大,她心底不由便有些不服。

  这朱家的阿嫣,虽是定下了的五皇子妃,可五殿下到底喜不喜爱她,也根本没个数儿。她狄家的门楣在京中虽不算顶顶尖,却也是出众的。若五殿下当真来了,指不准更欢喜谁呢。

  狄灵云忍着翻眼皮的冲动,低头撇着嘴看面前的杯盏。

  她这头心底正不服着,耳旁却忽听得朱嫣问道:“这位是狄家的三小姐吧?前时你姐姐的及笄宴上,咱们好像还说过一回话呢。”

  狄灵云闻言,正想答一句“不大记得了”,耳旁却又听得一道慢悠悠的嗓音:“问你话,你也不站起来答,懂不懂规矩?”竟是老太后在一旁懒懒散散地开了声。

  太后可比朱嫣要可怕多了,狄灵云心头一跳,急急忙忙站起来回话:“朱二小姐,灵云已不大记得了。可是你记错了?”

  “哦?”朱嫣挑了眉,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道,“狄三姑娘的父亲是京中四品的行走,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呢。”

  狄灵云闻言,面庞陡然泛起菜色。这朱嫣哪壶不开提哪壶,她狄家有那么多高官重臣,怎么偏偏只说她那个混的不如意的父亲?

  狄灵云勉强笑了笑,道:“是呀,确实是四品的行走。不过为民求福祉之人,从不在意这些权势高低,灵云都已习惯了。”

  她刚说罢,便听得下首有人在笑。狄灵云低头望去,竟是本家同宗的堂妹狄月婉正掩着嘴小声地笑着,这让狄灵云好不恼火。

  笑什么!不就是父亲的官位低了些么?又有什么差的!

  狄灵云回罢了话,刚想坐下,就听闻老太后拉长了声音,道:“谁准你坐下了?坐没坐样,站没站姿,也不知道家中是如何教的。你便一直站着,练练仪态罢。”

  太后这话说的轻描淡写的,狄灵云额上却是涔涔汗下。自个儿在大庭广众之下一直站着,岂非丢人丢的要死?且太后亲口说自己仪态不端,若要传出去了,那更是叫人看笑话了!

  可太后这么说,狄灵云不敢违抗,委委屈屈地闭了嘴,老实站着了。

  她这么一站起来,下首的堂妹狄月婉好似眼底眉梢里笑意更甚了,颇有幸灾乐祸之意,令狄灵云好不气恼。

  狄月婉在家中素来与狄灵云这位堂姐不大对付。两人这回来甘泉宫,都是抱着与五殿下说上话的心愿来的,自然是彼此不服,看不顺眼。如今一个在太后那吃了憋,另一个自然心头高兴得紧,甚至盼着太后再施些重的。

  “这位穿桃浦色衣裙的小姐有些面生,不知是哪家姑娘?”狄月婉正在心底暗笑着,冷不防听到朱嫣问起了自己。她连忙抬头,却见得朱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个儿,眼底如有轻蔑的冷光。

  这般的眼神,狄月婉只在一个人身上看到过,那就是岐阳宫的福昌殿下。那是半年前入宫时她不小心在宫道上与福昌迎面遇了个正着,因不识福昌的身份,叫福昌公主狠狠地把她发作了一顿。

  如今一看朱嫣这笑意,狄月婉顷刻便回忆起被福昌殿下羞辱的不妙回忆来,心底便有些难堪。

  她起了身回话道:“我双名月婉,父亲乃是御前的翰墨专使,与朱二小姐您的兄长也有些交情。说来,朱家夫人与我的母亲也是沾些亲故的,咱们指不准也有些渊缘呢。”

  狄月婉一番话说罢,心底已略略有些得意了。堂姐狄灵云的父亲官位低,这便是她最大的丢人之处;可自己则不然,与朱嫣沾亲带故的,总不能被她看低了去吧?

  果然,朱嫣淡淡地颔首道:“我想起来了,原来是月婉小姐。”

  一听她这么说,狄月婉便悠然放高了身段,与朱嫣如友朋似地说起话来:“朱二小姐,既然父兄相熟,咱们便也是知根知底的好姊妹了。改日里,不如一道趁着秋冬好风光,去赏赏雪,看看梅罢?”

  狄月婉这么说罢,心底便觉得很是得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