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白月光 > 第47章

东宫白月光 第47章

作者:Mia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26:19 来源:免费小说

  李络说:“我哪里敢听?有人心眼这么小,我再多听两句,怕是耳朵都要被拧下来。”

  “……”朱嫣心里一口气没上来,登时转过身去, 狠狠瞪了李络一眼,“五殿下,我岂是那种会去拧人耳朵的粗鄙之人?!”

  李络见她肯转身了,扬唇淡淡一笑:“我有说这人是谁么?你何必急着上座?”这一笑,有淡淡的揶揄之意,如瞧见兔子陷入笼里了。

  朱嫣的脸瞬时涨红了。

  她知道自己落入了他的圈套里,眉头跳了跳,小声嘟囔说:“你听你的,我走我的,我们两不相干。我听太后娘娘与静太妃娘娘介绍的几个姑娘,都与你甚是相配。不然,五殿下还是多去打听打听吧?”

  李络摇头,道:“我虽才貌平庸,但于娶妻一事上,也是颇为挑剔,并非来者皆收。太后与太妃所说女子,恐怕不大合适。”

  朱嫣听了,暗嘁一声,心底道:你还挑呢!你挑什么挑?你瞧瞧有人理你吗?

  她赌气似地在心底这样想罢,然后陡然反应过来——如今的李络可是和从前大不同了。

  她熟识的那个李络,双腿有疾,默默无闻,自然没人理会。可如今的李络呢,非但得宠于御前,在前朝上也颇有贤名。再兼之祭天大典上的悦神之舞,恐怕,他当真成了人人艳羡的翩翩佳公子。

  太后说的什么宛宁徐氏女,还有太妃家的曹姓姐妹花,恐怕当真钦慕李络也说不定。

  “我觉得曹家姐妹挺好的。我在家时,也听闻过她们的名气。”朱嫣低下头,玩着腰间一串穗子,小声道,“以前还见过面呢,确实是漂亮的。”

  “我说了,于娶妻一事上,我甚是挑剔。”

  “我知道你挑剔!”朱嫣攥着腰穗,解释道,“可曹家的大姐当真很漂亮,再挑剔的人,见了她都会倾倒。你见都没见过人家,怎么知道你瞧不上眼?”

  而且,要是连曹家的大姐,李络都觉得不够漂亮、配不上他,那这世间还要到哪里去找更绝色的美女呢?

  “我只是听太后这么一说,便觉得不大合适了。”李络负手,不疾不徐道,“太后说曹家大小姐温婉贤淑,宜室宜家。我觉得,这不大合适。”

  “…温婉…贤淑?那不是挺好!”她嘟囔道,“哪个男人不想娶个宜室宜家的女子?”

  “我很挑剔。”他再说一遍这句话,慢慢笑了起来,“我觉得,小心眼耍脾气的,更可爱些。”

  朱嫣怔了怔,眼神光不由轻烁。

  这李络,又在说什么糊涂话了?什么叫他觉得小心眼耍脾气的人更可爱?这是哪儿的话?

  敢情他挑剔曹家大小姐,不是因为人家长得不够漂亮,而是人家温婉贤淑,不够小心眼耍脾气?可是这话,她怎么听得怪怪的呢?李络说话,一定有弦外之音。他肯定是想损她,肯定是……

  “啊!你,你又说我坏话?!”朱嫣陡然察觉了李络的话里玄机,羞恼着用手指向李络,“你是不是想说我小心眼耍脾气?”

  李络目光一飘,淡然落到一旁的松针上,道:“我可没这么说。你瞧你,又自己急着上座了。”

  朱嫣气得牙痒痒,直想去拧李络的耳朵。可手一抬起来,又被自个儿按下了。

  她怕李络觉得自己两手交握的样子奇奇怪怪,瞧出端倪来,便假作在搓着掌心,一个劲儿地朝手心里呵气,道:“冷,这延康宫里怎么这么冷?奇怪。又刮秋风了!”

  李络“哦”了一声,眸光淡淡斜睨她:“先时说暑热缠身,出来吹风散心的人是谁?”

  朱嫣目光虚虚一转,语气有些缥缈:“啊…是,是谁呢。这,嫣儿也不知道呀。兴许是瓯姑姑说的吧。”

  李络暗暗觉得好笑,但也未多揶揄,只是慢慢解下自己身上的外袍,将之落到了朱嫣的双肩上。松烟色的外袍尚带着男子肌肤的余温,一落下来,便有浅浅的檀香在鼻尖散开。

  兴许,这件衣衫在放置着博山炉的屏风上挂了一整夜,才会有这样好闻的气味吧。

  “虽不知你在闹什么别扭,不过,你总是跑不掉的。”他伸出手,替她正了正领口,又将手指蜷起,慢慢上扬,掠过了她颈侧耳根的肌肤。

  这触感痒而温,像是扫胭脂时,一缕红在腮上慢慢地推开了。

  “我说我挑剔…那是因为,我只想挑你一个。”

  朱嫣的心悄然一顿,漏跳了几拍。

  她羽睫一扬,抬头去望李络的面容。云开月舒,水落冰融;再没有什么东西比他的面貌更耐人细品了。

  朱嫣在心底暗暗道:不行,再这么下去,自己非要犯傻了不可。

  她连忙将李络的手推开了,发出一串清脆的咳嗽,说:“嗯…五,五殿下,能不能,请你闭上眼睛?嫣儿,有东西想要给您……”

  李络:“哦?什么东西?”

  “请您闭上眼睛。”她翩然一笑,美目弯弯,甚是甘甜。

  “……”李络轻叹口气,便听话地将双眼合上了。

  也不知她会心血来潮地给他什么?

  李络安静地等了片刻,都未听见身前人的说话声,也没有任何的响动。他不由合着眼问道:“嫣儿?我可以睁开眼了吗?”

  无人回答。

  李络想起她记仇的性子,便没有太快地睁眼,而是耐心地等着。也不知朱嫣在做什么,他袍摆处传来拉拉扯扯的感觉,简直像是有人在故意拽着他的衣袍似的。

  “嫣儿,你这是在做什么?”李络问。

  依旧无人回答。

  他心底有一缕不妙的感觉,终于偷偷地开了一条眼缝,朝外望去。可眼前,分明没有了朱嫣的人影,只有那棵老松针树依旧矗立着。

  “嫣儿!”李络将双眼彻底睁开了,环顾四周,但朱嫣早已不见了。想来刚才之所以寂静无声,那便是因为朱嫣蹑手蹑脚地偷偷溜走了。

  可她若溜走了,自己袍摆边的,又是……

  李络疑惑地想着,低下了头,却见自己的衣角下有一团毛茸茸的白色。定睛一看,老太后的哈巴狗儿抬起了头,“汪呜”地叫了一声,露出牙来,狠狠咬住李络的衣服边儿就往下拽扯。

  李络:……

  “嫣儿!你过来!”

  ///

  天气一日日地冷起来,朱嫣搬进延康宫后,便更能察觉到秋意的萧瑟。这里所居的人少,且都上了年纪,这种冷意便愈发了。

  家中得知她迁入了延康宫,便差人封了点银子进宫,好叫她多多打点延康宫人,活的顺遂些。母亲也来了信,信中潦潦写了几句她皇后姑母的事,又叫她不必多心,只好好侍奉太后便是。等着年关一过,家中便会接她出宫。

  如今已是深秋,离新年不过三两月的时间。再熬一熬,她便能自皇后姑母眼皮子底下逃开了。

  只是,若出了宫,恐怕以后便不会再见到李络了。她在深闺之中,李络却在前朝。虽同在京城,却远如天涯海角。

  朱嫣坐在东栏的美人靠上,瞧见树梢金黄的落叶飘转着落入池塘之中,于水面上小舟似的打转,竟觉得身上一阵清寒遍生。

  “朱家丫头,你在这呢!”

  她忽得听见了太后的嗓音。她转身一瞧,见得老太后与静太妃正领着几个老嬷嬷穿过转廊来,静太妃捻着手串,显然是刚念经出来。

  “给太后娘娘、太妃娘娘请安。”朱嫣忙起身行礼。

  “起来吧。”太后虚扶个手,道,“秋猎在即,皇帝差了人过来,问咱们延康宫里可有要随驾一道去草场的。你这丫头若是想去,哀家便把你的名字报上去。”

  朱嫣蹙眉道:“嫣儿但凭太后娘娘做主。”

  静太妃吃吃笑起来:“哎呀,问你想不想去,你自个儿说便是了!反正咱们太后老姐姐是断断不会去秋猎草场的。但凡有你姑母露脸的地儿,太后娘娘都嫌耳朵不清静呢!”

  老太后白一眼静太妃,道:“妹妹是在说什么话呢?这和皇后又有什么干系。哀家不过是觉得,咱几个念佛的,没法子白白看着一群大老爷们儿杀生,那可是败坏功德的事情,这才打算留在延康宫里念念佛呢。”

  静太妃瘦瘦的肩一晃,眼皮掀起,装模作样道:“多捐几座金身佛便能解决的事儿,太后娘娘怎么这么计较!想来呀,还是因着几位皇孙还不曾开枝散叶,太后在草场那头见了人,心底就不爽利呢。”说罢了,静太妃得意地抚一下鬓角。

  老太后见她得意,心底不免有些光火。

  静太妃的儿子是封地在边域的陈王,陈王虽在治上没什么功过,但子嗣却旺顺的不得了,如今静太妃的曾孙都三四岁了。她一直得意于此事,平日里没少在延康宫里得意洋洋地炫耀,折腾的老太后眼红不已。

  谁还没几个孙子了?她的孙子迟早也会生一大群大胖小子,得意什么呢!陈王笨头笨脑如个冬瓜似的,生的孩子能聪明到哪里去?静太妃也好意思说出来现眼!

  “朱家丫头,咱们这延康宫无趣,哀家觉得你还是去草场上玩玩,骑骑马。”老太后哼了一声,对朱嫣颐指道,“络儿也会去,你没事的时候,可与他请教请教读书之道。你们年轻姑娘呀,就该多出去走动走动,不要如咱们老尼子似得缩起来,可听明白了?”

  朱嫣听闻,连忙道:“嫣儿在延康宫伺候太后娘娘,既然太后娘娘不去,嫣儿便断断没有自作主张、擅自前往的道理。”

  老太后挑眉,道:“你想好了?不去?曹家姐妹双姝,宛宁的徐氏小姐,可都是要去的。”

  朱嫣表情一愣。

  “还有江州的方氏名媛姐妹也入京了。对了,辽王的表姐也是要去的吧?个个都是一顶一的美人。还有定给二殿下的罗凝霜呀,她有好几个堂姐妹,一个塞一个的漂亮……”老太后老神在在地说道。

  朱嫣的眉头跳了跳,她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嫣儿,确实是有些向往草场风光……”

  第65章 亲眷

  京外西郊有一片草场, 偌大浩荡,紧连湖泊丘原;每至秋日, 便水草丰茂、苜蓿生香。自先帝在位时, 便有帝王携要官宗室前来此处行猎的传统。

  朱嫣虽会骑马,但于射箭之事上其实不大精通。从前也随父亲去过几回西郊草场, 但彼时年纪尚小, 不过是在母亲身旁坐着打打瞌睡,连打猎的魁首生的什么模样都不去看。

  仔细一算,上回来西郊草场, 竟还是三四年前的事情。

  朱嫣随着司局的人到草场上,便一下子回忆起了多年前来此处时的景象——草场总是一片丰沛的绿;秋日里天高朗阔, 云稀露淡, 偶有几只大雁掠过天穹。此外, 她便只记得桌案上有绘着梅花的白瓷小盏,里头会盛芙蓉糕、糖酥酪或是豆沙如意酥, 甜的人唇齿发腻。

  因延康宫的主子不来, 她又不再记名于岐阳宫皇后手下;因此, 人到了西郊草场, 便只得算作朱家的家眷,与朱氏的族人坐在一片席位上。

  这样的安排,虽然不如从前居在福昌殿下身旁一般风光无限、众人瞩目,但想到与家人久别未见,能在西郊草场上小说几句,她便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朱二小姐, 这边请。几位夫人正在候着您呢。”

  引路的侍卫躬身一指,请朱嫣循一道小径向前走去。她眯了眯眼,朝着草场上放眼望去。青山缀在天际,蒙着一点蓝灰色的秋雾;小腿那般高的深绿秋草铺在天穹下,一眼望去,犹如一张精心裁剪的碧绿绒毯。

  “请问,陛下与几位殿下如今身在何处呢?”她问道。

  “陛下应当在御帐中,正与几位殿下饮酒呢。”侍卫笑答。

  朱嫣抿了下唇,低声问道:“敢问这次骑射比赛,有哪几位殿下会上场?”

  “陛下、大殿下与二殿下都会去。”侍卫思索起来,“福昌殿下与四殿下也要一道去。这二位殿下虽说是公主,却也有射箭的好功夫。”

  “……也是。”她笑了笑。福昌殿下的马上功夫如何,她自然是清楚的。但她如今对福昌殿下的一举一动已是不大关心了,只想听另一个名字,“五殿下竟不参加比赛吗?”

  “是呀。朱二小姐有所不知,五殿下先前一直病着,从不曾碰这些骑马射箭之类的事,如今身子虽康健了,但陛下怕有个三五一二的,因此请五殿下不必勉强。”侍卫答。

  “这样啊。”她知道了,心底略有失落。

  若是不参与射猎,恐怕这场比赛,便成了大殿下与二殿下的竞争之地吧。这对李络来说,可真是太吃亏了!

  “对了,你知不知道徐氏的小姐,和静太妃娘家的曹氏姐妹在哪儿?”朱嫣想起了正事,又问这小侍卫。

  ——要不是听闻太后太妃想给李络拉红线的几家姑娘要来,她才懒得来这个地方呢!

  “这…”小侍卫露出困惑的神色,“徐家的小姐…可是宛宁的徐氏?”

  “是呀。”

  “徐氏一族不曾来呢,列席名单上未有瞧见名字的。”侍卫不好意思地答道,“毕竟宛宁离京城足有半月之距。”

  朱嫣愣了下,又追问:“那,那曹家的姐妹呢?”

  “曹家的姐妹……”小侍卫像是想起了什么,面颊一红,咳了咳道,“您说的是曹家阁老的两位千金吧?小的听闻,似乎是在今年双双许了京外的人家,恐怕如今正在家中备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