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 第196章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第196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9:19:37 来源:免费小说

  又跟陆时秋提起火车的出现,将会对商机造成巨大伤害。

  陆时秋想到红树村那些商队。

  如果真是这样,其实未必会造成伤害。

  至少他们的蛤蜊可以卖到京城了。

  以前想都不敢想。因为京城太远了,根本不划算。

  现在想想,火车一节车厢就能运几吨,到了后,就能把货卸下,多划算。

  陆时秋跟严府管家聊了一会儿,对方就告辞了。

  陆时秋挤进去问火车券的事情。

  一年利是6%,两年利是7%,三年利是8%,四年利是9%,五年利是10%。最多可以买五年。

  苏沫阳家里做生意,再加上他接下来还要任职,花费比较多,所以他只买了一百两,五年的利。

  用他的说法,他就当这些银子打了水漂。

  沈青墨买了一千两,三年的利。方永康买了五百两,三年的利。

  陆时秋手头银子不少。

  但是这个火车券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他只买了五万两。一到五年,每个一万两。

  几天后,商部公布铁轨布置图。

  商部集了多少钱,陆时秒不得而知,但是这次从南至北,中间经过十三府,全长总共三千里,震惊全国上下。

  建立铁轨就意味着,要有许多百姓前去干活。

  商部已经发布征调令,每天付三十文酬劳,征调民工。

  古代都是勉强服劳役的,商部却是付酬劳,而且这个钱并不少。

  条令发出,不少百姓人心浮动。

  陆时秋看到这条,忧心自己的育婴坊。

  带着三个女儿去城外查看,却看到育婴坊还有十来天就能建成。

  陆时秋这才放了心。

  没几日,殿试正式来临。

  这次殿试题目跟会试是丝丝相扣的。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条鞭法的利与弊?

  几天前,女皇批阅完会试卷子,成绩发放,立刻跟朝臣们讨论会试题目。

  一开始朝臣是拒绝,但是女皇天皇态度强硬,硬是革除了几位守旧派大臣。

  底下朝臣不得不同意。

  但是商量完,朝臣们定出来的政策是“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家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具体实施是三条:

  一: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

  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一条鞭法出来后,也曾在朝廷的邸报中刊印过。

  月国藏书阁就有售卖,只要时刻注意时政几乎没人不知道。

  这题是考进士们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这世上没有一条政策是完美的。

  哪怕是这个看似能够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也不代表它不会出现问题。

  时间眨眼即过,两个时辰,很快到来。

  等他们从宫里回来,陆时秋看着他们脸上带笑,“怎么了?”

  沈青墨也没想到,“先生,这次题目真的跟‘一条鞭法’有关。您真的猜到了。”

  陆时秋看到邸报后,就让他们围绕这个题目写了一篇策论。

  谁成想,还真就考到了。

  就连陆时秋自己都没想到他运气这么好。

  当殿试成绩公布,陆时秋傻眼了。

  他的徒弟,沈青墨居然一跃成了状元。

  从一百多名直接跃成第一名,这进步速度堪称奇迹。

  往年会试名次和殿试名次只是微调,今年名次变化极大。

  不止沈青墨一人调整了名次,不少人名次都变动过。

  像方永康会试是二十名,殿试提高到第六名。

  苏沫阳会试是九十三名,殿试提高到三十五名。

  当然有人提高,就有人降低。

  陆时秋把两份名次作了对比,跟弟子们分析原因。

  方永康在京城认识的人比较多,还真叫他打听到了。

  “听说这次跟世家联姻的贫家子名次都降得很低。”

  陆时秋看了眼沈青墨,对方脸色微红。

  “你现在是状元,可以待在翰林院。”陆时秋看向另两位,“你们呢?如果你们找找门路,说不定能分到好地方。”

  就算都是县令,也有好有坏。像盐俭县那种贫瘠的地方,想要政绩那是难上加难。

  如果分到江南那种富庶的地方,升职妥妥的。

  “我俩肯定是外放。”方永康不想待在京城,他想出去历练一番。

  苏沫阳也打算外放,疏通关系要大笔银子,他舍不得那个钱。也觉得没有必要。

  陆时秋也没坚持。

  接下来,天皇女皇举办琼林宴。

  沈青墨作为状元,天皇女皇还特地问了他问题,女皇见他应对从容,谈吐优雅,举止端重,还亲赐了一匹骏马。

  听说这骏马是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全京城也只有十匹。状元郎一时风头无两。

  接着就是跨马游街。

  陆时秋还特地带着女儿跑到大头包的茶楼上看了。

  少年郎穿着一身红衣,胸前戴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脊背挺直,任围观百姓把鲜花扔在他身上。

  十三岁就中了状元,百姓炸开了锅,纷纷涌上街头观看,就连高官贵族的大家闺秀们也跑出来远远观望。

  囡囡看着下面热情的人群,捧着小脸,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爹,我也想参加会试。”

  太风光了。她要是也成了状元,岂不是也有人扔花给她?

  陆时秋也没拦着,“下次吧。”

  三丫嘟哝着小嘴,“这画面多好看啊。”

  囡囡回过头来,见她不错眼盯着下面看,怂恿她,“喜欢你就画出来。你不是也会画画嘛。”

  三丫叹了口气,“我画画没灵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陆时秋回头看了眼大头,他正站在窗前,聚精会神看着下面。

  徐会当初选大头当弟子,就是因为他天赋极佳。三丫聪慧,人也勤奋,可惜天份不足。

  想要成为一代大家,天份是非常重要的。

  就比如三丫的画拿出去,撑死了能一百两银子。

  可大头却不一样,人家是几百两几百两卖。

  陆时秋想到家里银子都放在他手里,如果给三丫买一瓶想像力神仙也不是不可以。他婆娘一时半会也花不了那么多银子。

  想通之后,陆时秋背着三人,向四翼买了一瓶,然后兑了半碗水递给三丫。

  三丫已经十五岁,只需要兑半碗就成。

  三丫也没多想,端起碗咕嘟咕嘟往下喝。

  “三姐,我也要喝。”囡囡舔了舔嘴唇。

  三丫听到,递给她,“还剩一小半。”

  囡囡也不嫌弃,接过来喝个精光。陆时秋也没阻止。左右都是她女儿。

  喝完后,陆时秋准备带两人回去了。

  “大头还要画画呢,咱们待在这儿,他也不好画了。”

  三丫和囡囡喝完水,直冒汗。

  尤其是三丫,浑身汗津津的,特别不舒服,点头答应了,她还特地跟大头打了声招呼。

  可惜大头看得太入迷了,根本没听到。

  陆时秋拍拍她的肩膀,“行啦,这孩子正入迷呢。咱们还是别打扰他了。”

  囡囡啧啧称奇,“我要是有他这份认真劲儿,止不定早就考上状元了。”

  陆时秋弹了她一下,“你还知道你皮啊。”

  囡囡揉了下自己的脑门,嘿嘿直笑。

  到了家,她就笑不出来了,顾云翼来跟她辞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