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灵武:惟我独仙 > 一八四 孤军

灵武:惟我独仙 一八四 孤军

作者:无境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27 来源:88小说

庞武虽然是承平时代的将军,却也不是特别草包。

起码在战略战术理论等方面,往往要强过乱世杀出一条血路的那种草莽将军。

毕竟平承平时代,武人除了在朝堂中的整体地位比较低,内部也比较卷。

说白了,没有足够的战士,光是靠熬资历,升迁很难。

而游击将军虽然连杂号都算不上,却是统兵之人,按照大雍的相关规定,少则三千,多则五千,具体要看什么地方,主要负责什么事务。

像庞武这种中原腹地的游击将军,主要就是打打剿匪之类的治安战,因此统三千兵。

至于辅兵,骨干来自军户,兵卒临时从民间招募。徭役、兵役这些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总之就是每户人家,每年得给朝廷白干那么几天,自带干粮那种。

当然,可以花钱解决问题,有的富裕地方,甚至专门有牙人挣差价,具体就是花更少的钱,雇穷苦地方的人去代人服役。

总而言之,这次庞武是两千正兵、千五辅兵,对外宣称三千正兵,三千辅兵。

他这算不错了,吃空饷不算严重,而且那两千正兵,老弱病残比利很低。

可稍微估算一下,就发现,怪物可是有过万的战兵。

这可不是连皮甲都没有,拎着农具作战的所谓暴徒山匪,而是全员精悍亡命徒。

当然,庞武的情报其实是过时的。

毕竟哪怕是被王休一行救出来的那些幸存者,相关认知也只是停留在第一轮收割后的怪物状态,他们并没有见到二轮收割后、普遍进阶的怪物是个什么形象状态。

可即便是这过时情报,仍旧将庞武吓的不轻。

他想了想,直接就向他的上司都指挥使陆革写报告了。

从职能的角度看,大雍的军官大体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常设,这个是有品级的,像庞武的上司都指挥使,就是正二品的大员,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省军区司令。

日常管理军户、军田、军粮、军械、军户出丁等等,这都是常设军官的工作。

还有一类,就是类似游击将军庞武这种,属于差遣。

差遣军职的主要工作只有一个:打仗。

按这个理,承平年代,中原腹地,庞武的队伍不应该长期存在。

可这不是走到了王朝末年么,武备废弛的同时,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十分严重。

而且还有个战略级的说法,叫‘养匪自重’。

明末后金能做大、直至建立清王朝,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明边军从养匪自重、以夷制夷、狼来了……这么一步步过来的。

不过这路数,虾兵蟹将可玩不起,至少在平州,也就陆革能这么玩。

大雍跟明朝一个不同的地方,在于大雍没有知州这个相当于地级市市长的官职。

州,就相当于明朝的府,现代的省,所以有知府,下来就是知县。只不过分上县和县,上县就相当于地级市了。

陆革作为省军区一把手,具体是真么玩军队的:

首先,常设军团的兵,基本上是全员种田,屯田、军田,毕竟大雍的府兵制,也是平时种田、战时打仗,军队的耗费很大一部分要自己承担。

其次,作战任务转包,养匪自重。

陆革自然也清楚,真正能打的兵,那得是职业军人。

业精于勤荒于嬉,又要能种田、还要会打仗,这不扯犊子么?

所以,在古代,真正能打的其实是家丁。

平时专业操练,好吃好喝,家人都跟主子福祸与共,上阵这就都是亲卫,忠勇不是问题。余下的,那才是真考验‘识人用人’。

于是陆革就想了个他认为两全其美的策略。

府兵,全力当农民就好,这样他吃空饷可以吃到一个新高度。

有战事怎么办?让差遣上呗。

王朝末年,组织机构的根基腐烂,各种乱像呈现。

在文官体系,捐官成为常态。中了举人也没用,除了给皇帝看的那几个,剩下的官位都需要花钱买。

只不过具体的说法比较多,比如是某某朝中大员的学生、亲友啥的,那就可以变相的卖,打折的卖,包括但不限于欠人情、做官之后还等等。

而武官体系这边也卷,某种角度堪比后世的工程项目,有关系有人脉的,先把项目拿到手,然后转包,接了活儿的人再转包。

那这三两转之后的,赚啥钱?当然是从各个方面抠钱,材料、欠薪……

这方面,庞武也算是生财有术,先把这个坑占住。

有了名义,再借着这名义搞钱。

匪过如筛,兵过如篦。你不孝敬我,我说你勾结匪徒,到时候你可没处喊冤。

当然,庞武的发财办法绝不止一条,这次跑来余县,就算是一种——捡尸。

整个余县,都是无主财货,很肥呀。

至于类似周易、王休的救大户、趁机所要买命钱的思路,那自然也是有的,甚至会开出一个让人绝望的高价。

可惜这一切,在敌人的铁拳面前,都只是易碎的美梦。

而且这不光是他的发财梦的问题。

他要是敢把这支队伍埋葬在这里,陆革回头就敢找个由头将他及家人流放三千里。

因为短时间里,整个平州地界能打的军队,也就他这一支!

周易不知道这些,若是知道,也就明白余县驻扎的那个卫所,为毛县城受灾,却干脆面都没露一下了。

陆革在吃空饷,其治下的各卫所自然都要承担不小的一部分。

而各卫所的武官自己也要逢迎送礼、上下打点,还想过体面日子,钱哪里来?自然也要吃空饷。

所以,所谓的消息灵通者知晓的同样是假消息。

假消息已然被这帮武官做成了套娃模式,打开一个是空的,再打开还是空的。

最后发现,全部是空的,惟一实在的,就是那一层层的壳所用的材料,往具体了说,需要的时候,雇人摇旗呐喊,然后各武官把家丁凑一凑当面子,里边塞点军户凑数,看起来也是支军伍。

试问,这样的一支军队,遭遇灾祸突袭,怎么可能有人?

庞武是知晓其中关窍的,也明白他带领的这支队伍,对于陆革、乃至整个平州的武官体系的意义。

起码也得给这些人点时间运转裱糊,紧急凑一支队伍出来。

而这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现在是余县灾祸发生后的第六天。

具体时间线捋一下,是这样的:

事发当天夜晚,周易登山远眺,见天地异象,知晓县城出大事。

第二天上午,周易派两名斥候前往,斥候当天抵达、开始侦察。

第三天上午,得到情报的周易派王休一行前往,当天下午抵达,展开营救,当天夜里,第二轮异变发生。

第四天上午,王休遣散难民,并带其中一小撮,回云雾山庄。

第五天,在五道口,与庞武队伍交错而过,下午回到云雾山庄。

第六天,庞武掐算着怪物这些天的表现,当晚第一轮收割猎物,消停了大约四十八小时,展开第二轮猎物收割。

按照这个频率,第三轮收割猎物,应该是昨晚午夜左右。

但余县已经没有吃的了。

现在是第六天,怪物们应该是又饿了……

很简单的逻辑,但正好能掐住怪物们的行为脉络。

正因为算的清楚、想的明白,仗还没开打,庞武就先一步申请战术指导了。

他的报告中,自然是有水分的,一万怪物直接翻倍成两万,明明是听来的,直接被他说成是侦察而得,并且还是付出不小的代价才取得的成果。

敌人的战兵七倍于己方,除了没有军阵概念,个体武勇还在寻常军伍悍卒之上,这仗太难打了!

当然,庞武也知道,诉苦归诉苦,如何应对,还得靠他自己。

就算陆革有锦囊妙计,一来一回,时间也不会短。而如果他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或许今晚就得遭受覆灭之祸。

况且,他向陆革报告,主要是为了告知陆革前线发生了什么事,让其心里有点哔数,而不是指望陆革真能帮到他。

因为他知道陆革帮不到他,军力、军资,如果陆革手头上有这些,又何必让他的部队快速开过来顶这一波缸?

一番计较之后,庞武传下命令,军帐设立可以缓一缓,陷坑、拒马必须在天黑前完成。..

士兵们感到寒冷怎么办?当然是当苦力干活,动起来自然就不冷了。

庞武可没有王休的‘战兵但凡有办法,决不当苦力’的那一套准则,他从来都是‘一视同仁’的,就连他的亲卫家丁,也得顶着严寒手拎皮鞭临时客串监工。

于是有超过三千的壮丁在皮鞭下劳作,效率自然是刚刚的。

土地冻成了铁挖不动?好办,临时营地不是有大量木板什么的嘛,扒了,烧!篝火一烧,地面用不了多久就解冻了,变得容易挖掘了。

当然,这也跟余县这边的土壤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要是砂岩地、胶泥地啥的,那就哭了。

还有,庞武的军中,也是有些粗通效率学的能人的。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将活计安排的井井有条。

譬如,庞武的要求可不光是拒马、陷阱,还要求制造火油罐啥的。为此,宁可牺牲官兵饭菜中的油水。

于是,在烤地的同时,工头们就在效率学大手子们的指挥下,先造火油罐,荤油(一般是猪油)、素油(植物油)结合,然后还要将锯末之类的添加物,不如传说中的希腊火那么叼,但烧起来也是温度够高,且极难熄灭。

再比如,军队有吃水的需要。

尤其是干苦力活儿,出汗量巨大,再连口热水都没的喝,那就太拉胯了。

而这牛马集没有水井,于是就需要搜集积雪煮水,正好不是有篝火烤地么,就利用上了。再加点盐,喝点煮沸过的盐水,干活也有气力。

正是队伍里还算有些靠谱的人,能把细节尽可能的做好,庞武的命令落实的还算是给力。

与此同时,周易这边,他也是今天正好完成筑基后遗症的处理。

他在灾祸发生第二日派遣斥候的时候,私下一算,约莫还得四天,才能搞定他的个人问题。

今天是第六日,14时许,修行完成,筋骨一阵噼里啪啦爆豆般的响,皮下有劲力如虫蠕动,就连样貌都趁势做了一定的调整。

整个人的气质、气势,顿时就变得不同了。不但眉目如画、眼中有神采,同时还透出钟灵毓秀的出尘特质。

又耗费了盏茶时间,这等别样的锋芒毕露才敛去。

可即便如此,仍旧异于常人,鹤立鸡群。

随后他招来王休,将云雾山庄的主要事物暂时托付。

王休一见周易模样,当下就恭喜其修为更上层楼。

“嗯,资源匮乏,恢复起来太慢,所以我打算亲自走一趟县城,看看那大地穴是否可以为我所用……”

他早就按捺不住想要行动了。

这次他打算带上常刚、以及两名阴兵,他现在已经比较习惯杂务由麾下代劳,而不是事事亲为了。

常刚有着举人三考不中、弃文习武的过往,文化素养算是不错。

周易希望能将之培养成守备、游击一级的指挥官。

这样,常刚和王休,就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将军务挑起来。

他本人是不愿意朝着指挥官之路发展的,人的精力是有些的,得有所选择。

修道者本身是伟力归于自身,北阴帝君则更重视御下用人,而不是当马上皇帝。

御下用人这一条,根源就在于识人、交际、然后才是管人、用人,所以这个方向的技艺,是贯穿人生的,学习和提高既有实际需要,也有足够高的价值,同时也躲不开。

但指挥官是可以避开的,尤其是他还想在创造、营建等种田领域有所建树。这哪里还有时间去钻研指挥之道?

既然如此,早早定下章程,该放权就放权。这就是他的思路。

眼瞅着该嘱托吩咐的都讲了,人也招来了,可以出发了,大内高手封平居然回来了。

封平是灾祸发生的当晚离开的。虽然平州距离京畿不算远,差不多相当于从山东腹地前往首都,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赶路,而在于提督太监赵吉做出反馈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周易简单算了下,封平最快,一来一回,路上差不多就得四天时间,也就是说,赵吉其实只用了一天不到,就做出了回应?

他心说:“这西厂督公办私事,挺效率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