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第一侯(重生) > 第520章

第一侯(重生) 第520章

作者:希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8:24 来源:免费小说

  乞丐是个老妇,怀里还抱着两个小儿,千恩万谢的接过饼子,分给两个小儿,两个小儿饿的连咀嚼的力气都没有了,老妇便自己嚼烂了喂他们

  “怎么不去吃救济粥食?”刘范叹气问。

  虽然城门这边没有看到,但路上行走的时候,他见到有施粥的凉棚。

  老妇道:“老儿我吃不到啊。”

  刘范问:“是人多抢不到吗?”

  老妇苦笑一声:“是老儿没资格吃。”

  施粥就是专为没饭吃的人,怎么叫没资格吃?刘范不解。

  “那些粥都是有钱人设的。”老妇喂了几口孩子们,孩子们有了力气,自己捧着狼吞虎咽,“没有白吃的饭,吃了人家的饭,就要给人家干活,年轻少壮的人家要,我这等老弱幼小人家不要的。”

  刘范大怒:“这叫施粥吗?这叫蓄奴!官府不管吗?”

  老妇被他的大怒吓了一跳:“官府管这个干吗?官府施粥的花销也是从有钱人家募来的,后来有钱人说他们来施粥,替官府养着流民们,这是皆大欢喜的事啊。”

  官府不用担心流民无法安置,流民成为他人的奴仆也不用担心流离失所,有吃有喝有住,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刘范尽可能简单的解释一下:“但家仆对朝廷城池无益,如今乱世,官府朝廷城池都需要人手,比如修建防御”

  老妇明白了,打断他,道:“你说这个啊,我懂,这些也都有有钱人家做了,他们从官府手里接过来,安排人去做呢,吃喝都不用官府管,官府也省心省事呢。”

  刘范更怒了,但看老妇一脸不解,要说的话又咽回去。

  老妇看他穿着一身青衫,形容枯瘦:“你也是来这里找生路的吧。”读书人不愿意与人为奴,“你不用担心,你会读书识字,不用卖身为奴,做个账房教书先生什么的,也可以。”

  刘范深吸一口气看老妇和她怀里的两个小儿:“那老弱幼小无用的如何生存?”

  “我们去了也有一口热汤喝。”老妇舔了舔嘴唇,“再过一天就可以去喝了。”

  只不过跟成为有钱人奴仆喝的汤清一些粥米少一些,勉强能续一口命。

  “书生,你快去吧。找个有钱人家依附,你就能跟着回京城了。”老妇说道,神情羡慕,“京城的路可不好走,靠自己可不行。”

  靠官府也不行。

  只能靠势大的豪族。

  刘范环视一眼四周,想来豪族们此时又能趁机大批蓄奴了,他在身上摸了摸,最终没有拿出钱来,一个两个钱对着老妇和小儿来说有什么用?

  刘范看了眼吃完饼子的两个小儿,他们脸上没有希望,只有茫然呆滞。

  他起身离开城门,往城外走去,城外各种建筑搭建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街市,繁华热闹无边无际,但此时此刻在刘范眼里,这繁华是虚浮的无根的

  过了几天后,崔征想起来刘范。

  “这个书生是不是好几天没来了?”他问,“有没有痴缠陛下?”

  官吏道:“没有,那日走了后就没来,他住在宫外,也没有再到皇宫来。”

  崔征有些好奇:“那他在做什么?”

  官吏让人去问了下,虽然崔征不在意这个书生,但毕竟是楚国夫人的使者,还是专门派人监查,很快就问来了。

  没做什么,每天在城里城外闲逛,吃吃喝喝,还看城外的人种田。

  “是去结交那些豪族富商了吗?”崔征一听就问关键。

  毕竟是楚国夫人的使者,关注他的富豪权贵肯定不少。

  官吏摇头:“有很多人来邀请他,但他都拒绝了,就是闲逛,吃喝都是自己带着。”

  莫名其妙,可能是打发时间吧。

  “这个刘范有没有什么问题?”官吏问,“楚国夫人让他来是不是有别的意图?”

  崔征摇头:“没有问题,看刘范可知,楚国夫人是急切的盼着陛下回京。”

  官吏笑道:“那是当然,陛下不回京,她这收复京城大功就如同锦衣夜行。”

  崔征嗯了声:“所以有些人就不想陛下回京。”

  官吏几分恼怒:“这都是那李明玉鼓噪的。”

  (这边的剧情快要结束了)

  第五十一章 各有主意

  李明玉抱着陛下的腿请陛下不要回京,还当着楚国夫人使者的面说楚国夫人其心不善。

  虽然被项云呵退,但李明玉的言论还是散开了,尤其是在军中还得到了很多赞同支持。

  现在回京太危险了,安康山不甘心失去京城,守在河东道太原府,就是为了重新拿回京城。

  陛下这时候回京,安康山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个说法听起来的确很合理,朝中也有不少人赞同。

  “这有什么赞同的?”崔征呵斥,“这是一个领兵的大都督该说的话吗?怕陛下回京被安康山围攻?怎么就不是陛下回京后,我们卫军凝聚围攻安康山?”

  这是畏战!

  李明玉听到这个呵斥,又去抱皇帝的腿要立刻率大军去与河东道与安康山大战,不杀安贼绝不回来。

  皇帝怎么可能让他去。

  崔征更怒呵斥:“把征战当成儿戏!果然是小儿都督。”

  直把李明玉骂的掩面不敢见人。

  但这件事并没有就此了结,一直沉默的另一位都督项云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他也不赞成陛下此时回京。

  项云这个年长持重的大都督这样考虑不是担心回京危险,而是从战术上讲不回京更利于平叛。

  “如果陛下留在麟州,那安康山攻打京城,我们麟州就可以攻打安康山,两面夹击。”

  “如果安康山来攻打麟州,那楚国夫人和武都督就可以攻打安康山,亦是两面夹击。”

  “安贼分心两地,疲惫应战,兵力消耗更甚。”

  “京城被卫军收复,就足矣昭告天下大夏正统,天下皆是陛下的,陛下在哪里并不重要。”

  这一番话立刻获得了更多的官和将赞同,就连皇帝也动了心,说愿意以身当诱待杀了安贼再回京的话。

  崔征虽然没有呵斥项云胡言乱语,但也冷笑相对。

  “以陛下为诱,让安贼分心分兵,让兵马夹击,但陛下回了京城,安贼攻打京城,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兵马夹击了?天下那么多卫军呢!”

  “项都督也不过是巧言而已,实际上也是要将陛下留在身边,不想把陛下拱手让给楚国夫人,李明玉孩童之心不加掩饰,项云作为大人多披了一张皮而已。”

  官吏恼怒:“项都督温文尔雅得体,竟然也暗藏这般心思。”

  崔征倒是一笑:“将官没有这种心思,反而不可用,他有自私自利的心思,才更能争强好胜,也才能更为朝廷所用。”

  没有足够的雄心壮胆,怎能争过那武鸦儿?他不会限制更不会嫌弃武将们的野心。

  “那,现在他们都叫嚣着不回京,陛下也被说动了。”官吏神情不安道,“而且麟州城中多数也不想陛下回京,说是路途太可怕”

  “在这里安稳日子过久了,人就不愿意涉险。”崔征道,“文臣武将世族豪商庶民各有自己的心思,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他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心思,就不管不顾大夏,陛下是一定要回京城的,这才是大夏正统之心所在。”

  他站起来,指着桌上摆好的高高一摞文书。

  “回京的具体事宜已经写好了章程,我们去见陛下,商定回京日期。”

  皇帝这些日子很忙,时时刻刻都有人来见他诉说关于回京不回京的看法,不只是将官朝官,还有内侍宫女,后妃们的亲眷。

  有人哭路途危险,不愿陛下涉险。

  有人愿为陛下去斩杀,刺杀,不管怎么杀,杀了安康山为陛下清路,然后再请陛下回京。

  皇帝和崔征关于让三皇子回京自己留在麟州守民的话也传出去了,三皇子跑来要立刻回京。

  “儿臣愿为父皇踏平险途,率卫军迎战安康山。”少年皇子意气风发热血沸腾。

  皇帝含泪一句我的傻儿:“父皇不是让你去涉险的,父皇是让你替父皇守京城,明证大夏大统。”

  但听到让三皇子回京,京城来的老爷们不同意,三皇子年幼到了京城还不是仰仗那个楚国夫人,老爷们也顾不上跟朝官们联络感情,在民众中宣扬家族声望,来皇帝跟前更加频繁,哭诉京城的过去,感叹京城的现在。

  “京城乱的很,陛下不回京,不用安贼来攻打,京城自己就乱了失守了。”

  看着头发花白哭着的老者们,看着他们手中抱着的路途上死难的牌位,皇帝泪流满面道朕回京马上回京。

  但另一些朝官也立刻哭了,他们也是头发花白颤颤巍巍“从京城到麟州,老臣走过,知道有多艰难,受过多少苦难,如今老臣怎忍让陛下受此磨难,老臣残躯死了就死了,请让老臣们为陛下探路,陛下不安,就算有京城,大夏也难安。”

  皇帝又转过身搀扶这些老臣,流泪答应绝不以身涉险。

  皇帝左右安抚难以抉择疲惫不堪,听到崔征来求见,再也坚持不住,第一次撒谎病了吃药睡了不见。

  对崔征可不是哭两声就能安抚过去的。

  “相爷让人搬着好多文书呢。”内侍低声道,“奴婢让人偷偷看过了,写的都是怎么回京的事,谁先走,谁断后,民众怎么分批具体日期都写好了,入冬前走完,就差陛下批准扣玉玺下诏书了。”

  皇帝躺在床上顿时又坐起来:“相爷写的容易,让朕怎么批准啊,这一个个的哭闹成这样子,怎么走啊?怎么走啊?难道最后是朕逼大家走的吗?”

  内侍点头:“是啊是啊,相爷要决定走,去说服大家啊,怎能来逼陛下。”

  皇帝叹口气:“各人各有心思,各有道理,哪有那么容易说服。”

  皇帝心里都清楚呢,有人贪生有人怕死有人抢功,内侍替皇帝委屈:“他们就不想陛下的心思。”

  陛下的心思当然是回京了。

  那是大夏的京城,那里有他的未能安葬不能瞑目的父皇兄长,皇帝恨不得插翅飞过去。

  “但朕不能不顾天下臣民。”皇帝长叹拭泪,又问,“明玉没有再闹?项都督可有说什么?”

  内侍摇头:“明玉公子被相爷骂了以后就不出来了,项都督也没有再说什么,他们一个小一个儒雅,不敢去和相爷争执吧。”

  皇帝就双手拍腿:“他们不去跟相爷争执,难道指望朕去跟相爷争执?他们不闹,相爷怎么想办法?”

  相爷不想办法,这件事怎么解决?

  这件事其实最简单了,他一开始就说出了办法,他偷偷的先回京城,既能安稳麟州,又能瞒着安康山半路截杀,多么简单的事!

  真是急死人。

  一个个的只顾自己做好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门外响起轻轻的驳驳声,皇帝顿时躺回床上拉下帐子,内侍略有些惊慌的问谁。

  “陛下。”门外响起内侍的声音,“项都督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