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第一侯(重生) > 第463章

第一侯(重生) 第463章

作者:希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8:24 来源:免费小说

  皇帝安抚愤怒的相爷:“武都督不是这样的人,他应该是要攻打京城,收复京城!”

  崔征冷冷道:“那他倒是打呀!跑出去一年多了,他跟安康山打了几次?”从袖子拿出一叠文书扔在桌案上,“看看,他在相州都在忙什么,屯兵,强取豪夺,敛财,让兵马跑去漠北,美其名曰支援梁振,梁振手中握着四万振武军都是吃闲饭的吗!”

  皇帝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叹一口气。

  “陛下,这种人根本就不可信。”崔征道,“老臣在朝堂数十年,看多了这种出身粗浅,凭着运气得了功劳,一步登天目中无人飞扬跋扈,得来的功劳越容易,就越想投机取巧。”

  皇帝抬起头,不再替武鸦儿解释,苦笑一下,说出了心里话:“相爷,如今,不反叛就是大夏的忠臣功臣了。”

  哪里还计较品行。

  崔征明白皇帝的没底气,知道他不是一味的信任武鸦儿,也不再咄咄逼人了。

  “武鸦儿这样做也不意外,看看如今天下的卫军,有一些兵马嘴上不说,所作所为就差一个反叛的旗号了。”他说道,“占地为王,飞扬跋扈,不听调遣,阳奉阴违,视朝廷为无物,老臣心里明白的很。”

  皇帝道:“是朕无能。”

  他说这话没有掉泪,这反而更让人觉得真心实意。

  崔征道:“陛下不用自责,这是大夏临难,与陛下无关,说起来倒是陛下无辜。”

  皇帝站起来:“相爷万万不可这样说,朕享受了大夏皇家血脉带来的荣耀,就当然要担起磨难艰辛。”

  崔征对皇帝一礼,除了往日的严肃,眼神里多了几分师长的慈爱:“陛下圣明。”

  君臣二人互表心意,表明了这世间唯有他们君臣才有真心真意,因为武鸦儿带来的愤怒焦躁的气氛散去,但眼下的危难还悬在头顶。

  武鸦儿是不肯回来了指望不上了,接下来如何?

  “麟州防守其实朕是不担心的。”皇帝说道,“这么多兵马坚守半年没有问题,当年麟州兵马不多还能守那么久呢。”

  崔征不太想提当年的事,转开话题道:“陛下,武鸦儿有一点说没错。”

  皇帝不解。

  “安康山攻打麟州是因为登基称帝,要赫赫扬威。”崔征道,“所以陛下,麟州如果被围困半年,天下会如何?”

  就算没有攻下麟州,半年没有打退叛军,对于百姓来说,也是叛军胜了,麟州败了,安康山扬威赫赫,天下大势

  皇帝的脸色惨白。

  “相爷,奈何啊!”他一声长叹,手抚上舆图,看着这大好河山,真要离散留不住了啊。

  崔征道:“陛下勿忧,没有武鸦儿,我们麟州也打了很多次叛军了。”

  皇帝回过神了,是哦,怎么忘了还有一个人,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初危难中被武鸦儿所救,形成了依赖,一旦遇到危难就只想起武鸦儿了。

  皇帝知道崔征的说的是谁,眼中迸发欢喜跟着补充称赞:“而且他没有一次败绩。”

  “我麟州数万大军。”崔征走到沙盘前指点,“南有山南道剑南道为助,东有齐山齐都督听命调遣夹击,难道与叛军一战都不能吗?”

  皇帝道:“为了那些被叛军荼毒的民众,我麟州也不能坐视不管。”

  “陛下还等什么?”崔征俯身施礼:“请下旨吧。”

  麟州里外紧张备战,麟州境外无定河边满目肃杀。

  冬日荒凉的大地上驻扎着军营,麟州境内张安王林率兵守卫,项云领兵在境外做前锋。

  这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从这里出去的斥候先锋兵马,已经跟叛军的先锋斥候进行了两三场对战了。

  硝烟战火死亡鲜血真真切切,对于战事叛军动向也看的最真真切切。

  当圣旨送来时,项云和将官们正看着沙盘排兵布阵。

  “虚张声势。”项云将一枚小标旗扔在沙盘上,“就知道京城不可能动用那么多兵马来,将前锋军撤回来,我就守在这里,看他们可敢来战。”

  将官们应声是要去传达命令,待听到圣旨让出战又停下来,等候项云的指使。

  项云接过圣旨对使臣郑重一礼:“末将遵命,即刻拔营,亲自上阵督战。”

  使臣很满意高高兴兴的走了。

  营帐里将官们有些不知所措:“都督,真要出战吗?”

  项云道:“陛下有命,我等便去斩杀叛军,让他们知道麟州不可侵犯。”

  项云听从君命,他们也只能听从军令,将官们应声是出去准备。

  蒋友上前皱眉道:“都督,你先前说的此时应当坚守,以逸待劳,叛军虚张声势,极有可能内有埋伏,我们贸然出战,怕是不利啊。”

  “我知道。”项云道,“此时不战,战事反而对我等有利,战了,极有可能会败。”

  蒋友不解:“那为何都督还要出战?”

  “陛下和朝廷已经吓坏了,必须要有一战才能安抚他们,现在不要跟陛下和朝臣们讲战局兵法,他们听不进去。”项云说道,“所以,还是出战吧,无须担心,也不是不可战,我这里有五万兵马,齐都督那边我要三万协助突袭,就可以一战。”

  他端详舆图,他是个严谨的人,早已经在心里演练过。

  “此战如果胜了,就是我泼天的功劳。”

  蒋友凝眉,道:“都督,如果败了呢?”

  项云微微一笑:“那就是武鸦儿的罪过。”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路有疾驰有坚守

  白雪覆盖的大路上兵马疾驰,放眼望去,乡野不见任何行人。

  自从京城叛军要与麟州大战的消息传开后,各地坚壁清野,民众四散而逃,州府城池紧闭,禁止通行。

  远离麟州隔着几重山水的辰州也气氛紧张,虽然城池没有紧闭,但进出严密核查,看到疾驰的兵马过来,民众们惊慌的避让,指点着兵马中飞扬的旗帜。

  齐,清海。

  这是东南道的兵马,辰州的民众已经很熟悉,虽然这里原本属于黔中。

  黔中发生叛乱后,剑南道和东南道一起平叛,最终两道将黔中分别占据,辰州原本也属于剑南道,但被陇右道请东南道帮忙代管.....三个道你来我往乱的很,民众们也不清楚怎么回事,总之现在这里都是东南道兵马。

  疾驰的兵马一路畅通进了府衙,府衙里来往多是兵将,官吏们低着头忙碌又不起眼,衙门正堂有齐山端坐,看几个兵将对着舆图指指点点。

  “都督,项都督的信。”信兵上前道,举起一封急信。

  齐山接过拆开看。

  “项都督要我们出战了吗?”旁边的兵将们问。

  信上写的很简单,齐山几眼扫过放下,其实不看也知道:“大敌当前,怎能少了我们东南道悍兵勇将。”

  兵将们都大笑起来。

  “安庆忠号称有十万,其实大概五万。”一个兵将说道,“浙西这边安德忠集结了不到四万兵马。”

  “麟州那边倒是实打实的有兵马十万,我们派兵三万就足够一战了。”另一个兵将道。

  齐山点点头,三万兵马对东南道来说没问题,但三万兵马也不是小数目。

  “剑南道那边出多少?”他问。

  一个将官看了看信报:“张安王林请剑南道兵马支援麟州,但项都督并没有向剑南道请兵,张安王林是守麟州城的,如果剑南道的兵马去了,也只会去那里。”

  “那就用不着他们出力了。”齐山拍了拍扶手笑道,“我们与项都督协同就足够了。”

  战事紧急,当下齐山在堂内分兵定将备粮草就要出发,临行前齐山又唤住主将。

  “京城来的叛军多是范阳军。”他低声叮嘱,“这些范阳军都是跟着安康山一路打过来的,极其的凶悍,咱们不是怕他们,但你要警惕些,咱们可不能闷头被人当枪使,能打的时候打,不能打的时候.....”

  他拍了拍主将的肩头,语重心长。

  “一兵一将都是我们的心血。”

  主将明白了,肃容应是。

  ......

  ......

  草木依旧浓密的彭城大营外兵马奔驰,再远处有烟火燃烧,可见刚刚经过一场战事。

  沿河布开的大营兵马肃立以待,大多数人身上都带着伤。

  浙西往麟州去的兵马要从他们江南道穿过的,源源不断气势逼人,这些日子一次次的发生对战,死伤已经数千人。

  一队兵马从后方疾驰而来,其中李明华穿着大红斗篷,身边还有几个穿了棉甲的侍女背着刀剑,对于女子进军营临战场大家已经见惯不怪,反而莫名的更添几分勇气。

  连女子都不怕,他们这些男儿何惧?

  “明华小姐。”彭城大营驻守的将军迎过来,神情几分凝重。

  没有空乏的客套,李明华直接问:“叛军还有多少?”

  “源源不断有万数。”彭城将军道,看了眼舆图,苦笑,“明华小姐,我们挡不住的,他们不断的在绕路。”

  “让他们绕路就是胜利。”李明华道,“这些是去进攻麟州的叛军,我们能杀几个人麟州就少几个威胁,能让他们绕远路晚几天麟州就能多安全几天。”

  “我明白明华小姐的意思。”彭城将官拍了拍胸脯,“我从没有怕过,别说这样阻击路过的叛军,就是浙西叛军全部冲向我江南道,我也是死战不退。”

  李明华道:“如今这世道,退也是死,还不如拼死一战。”

  彭城将军点点头,迟疑一下道:“不知道淮南道那边有什么动向?”

  江南道淮南道浙西道相连,浙西道却偏偏从江南道闯过,一方面是这里的确距离更近,但谁又不说浙西这是捡软柿子捏?

  淮南道可比江南道的兵马雄厚,浙西叛军要是从那边硬闯,说不定现在一个人也没绕过去呢。

  按理说,淮南道怎么也得支援一下吧。

  “周旅率带着楚军在吉袁防备叛军呢。”李明华道,“那边大约也有一万多浙西叛军闯过。”

  周旅率就是淮南道的兵马,自从来援助后就一直留在江南道,助他们征战防卫,此时更是守在另一条重要防线上。

  淮南道总不能把所有的兵马都来援助江南道吧,平心而论,如果附近哪个卫道有叛军,彭城将军可不会带着兵马去援助.....

  “我是说,这些叛军不是肆虐我们当地,而是要去麟州作乱。”彭城将军解释,“事关紧急,我们苦苦奋战,也挡不住....”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本地苦苦奋战。”李明华道,看着舆图,“而淮南道不一样,他们除了能在本地作战,还能派出兵马驰援,试问我们可以吗?”

  那当然不可以!彭城将军不说话了。

  “他们可以做以及能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我们不能跟他们相比,也不能像要求我们这样要求他们。”李明华道,“我们也不能太依赖别人。”

  被一个小姑娘说了彭城将军没有觉得脸红,这小姑娘是李大都督的家人嘛,家学渊源!彭城将军已经不去想李大都督死了,李小都督才十三岁,郑重点头。

  “明华小姐说的对。”他郑重道,也看向舆图,“麟州危急,楚国夫人必然要驰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