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第一侯(重生) > 第352章

第一侯(重生) 第352章

作者:希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8:24 来源:免费小说

  木和尚的心放回原处,就知道这个老道最怕死,果然先跑了。

  “这是丁家庄的幸存者,你们收留一下吧。”他说道。

  观主在的时候,木和尚在他们观里就当家做主,现在观主不在了,木和尚更是大家的主人。

  有个主人来了真好啊。

  道士们欢欢喜喜的将孩子们接过,带着去洗漱包扎伤口,烧火做饭。

  木和尚径直进了五道人的房间,五道人虽然无情无义扔下徒子徒孙跑了,房间还是被收拾保持的整洁干净,三清神像前没有了瓜果香烛,摆着清澈新鲜的山泉水。

  木和尚坐在垫子上,背对神像开始修禅打坐,日光从窗口爬到他的脸上,又依依不舍的滑下去,室内灵动又仿佛一切静止。

  道观里因为多了孩子变得嘈杂,道士们走动,孩子们伤痛的呻吟,想念亲人的哭泣,这一切都没有打扰到木和尚。

  他没有出来探看孩子们被安置的如何,道士们也没有来打扰他,只轻手轻脚的进来给木和尚身前放了一瓯山泉水。

  木和尚直到三天后才结束了修禅,走出屋子站在清晨的阳光下,脸上冒出一层青青的胡茬,双眼却更加明亮,他的长眉微微皱起。

  “木大师,可是有什么不妥?”老道在外小心问。

  木和尚看着旭日东升处,道:“天道依旧,只是似乎有些不对。”

  老道修行太短,参不透观主,更参不透这个观主都畏惧的和尚,听到说不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站在一旁喃喃惶惶,整个世道都不对了。

  红日刺目,让人眩晕,木和尚闭上眼,再睁开收回视线拿起门边的木杖迈步:“我走了。”

  老道吓了一跳:“您要去哪里?”也要离开,跑去深山老林寻佛吗?

  木和尚道:“先去最近的江南道。”

  老道伸手抓住他的僧袍:“大师,北边楚国夫人与马江在淮南道对战惨烈,安德忠连攻下东南十三城,江南道已经岌岌可危了,我们这里才经过乱兵,却是最安全的地方。”

  木和尚笑了笑:“我与五道人不同,他避世求道,我则入世问佛。”

  他伸手用木杖指着一个方向。

  “太平盛世是佛,乱战肆虐也是佛。”

  有太平盛世便有乱战,而有乱战涤荡也才能有太平盛世,一切皆是因果,一切皆是天道伦常。

  老道知道拦不住木和尚离开,正如观主拦不住和尚进门吃住,只得泪眼婆娑相送,其他人也都跟过来。

  “大师,我们可怎么活?”有孩子流泪问佛。

  木和尚回头道:“舍生而活,望生而死。”

  佛语禅机孩子们听不懂,就像他们不懂日子怎么变成了这样,但知道一切不能阻挡,只能看着木和尚执杖飘然而去,晨光密林中如踏着云霞的仙人。

  仙人来无踪去无影,不能永远守护在身边啊。

  有个孩子擦了擦鼻涕茫茫然道:“我听爹娘说过,淮南道光州府的楚国夫人是仙人,她守在淮南道,保护着投奔来的所有人。”

  爹娘当时犹豫要不要去光州府,但到底是故土难离,总想着灾难不会降临,结果.....

  小孩捂着脸哭起来。

  ......

  ......

  江陵府城里不只是小孩哭,大人也在哭,家家户户闭门,但街上又到处都是人,人像无头苍蝇一般乱撞。

  “不能出城啊,叛军已经打过来了,出去就是死。”

  “叛军打过来了,留在城里是死啊。”

  出城还是躲在家中,似乎都是死路一条,让人无从选择。

  李家大宅里也是一片混乱。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李老夫人也不用拄拐杖,被一群妇人拥簇着从后宅急急忙忙走出来,“怎么还不走?”

  李奉常被一群管家仆从围着正乱纷纷,听到母亲的问话,挤过来回答:“娘,再等一等,我们的兵马还没回来。”

  李老夫人跺脚骂:“天杀的江陵府,怎能借我们的兵马!我们兵马岂是给别人做牛马的!”

  第二十七章 我家的兵马

  剑南道送来了五千兵马,比送去太原府的一万兵马明显亲疏有别。

  李老夫人听到左氏伺候用饭时安慰说大小姐那边有一万兵马守护,老夫人不用担心后,叫来李奉常把李奉耀骂的狗血喷头。

  “我是他娘,有我才有他,有他才有他女儿,这个不忠不孝的狗东西。”李老夫人拍着桌子,又是哭又是骂,“给他女儿送了一万兵马,娘这里才五千,我生他养他这么大,还不如一个小丫头。”

  骂完李奉耀,又哭李奉安。

  “我的儿,你死得早,才让你兄弟作威作福。”

  在厅内跪着的李奉常听的有些糊涂,如果是李奉安在,太原府那边不知道要送多少兵马呢,亲疏有别是理所应当呢。

  他们谁又敢说什么?母亲难道会骂?早就习惯了.....

  “母亲母亲。”李奉常忙安抚,“小声小声。”

  李明琪代替大小姐的事是秘密啊。

  “大小姐身份不一般,所以三弟才多派兵马。”李奉常解释,“而且兵马派到那里,不仅是守护大小姐,还要守护项氏,太原府也少不得托付,毕竟大小姐是项家的媳妇了,要留在项家。”

  李老夫人哼了声。

  李奉常上前扶住母亲的膝头:“三弟是接我们去剑南道的,五千兵马足够了,等我们到了剑南道,那里何止有一万兵马,三万四万五万要多少有多少,都守护着母亲。”

  李老夫人道:“我不去剑南道,江陵府好好的,我不离开我的家,我在这里长大,我也要死在这里。”

  李老夫人什么时候这么英勇了?刚听到叛乱,叛军离着江陵府十万八千里时,她就吓的晚上不能睡,让家院时时刻刻巡逻守着。

  现在安康山占据了京城,叛军扩乱到半个东南,她反而不怕了?

  李奉常实在不太能理解女人的心思,只能不断的劝,还是左氏告诉他母亲不想去剑南道,是因为怕到那里不再当家做主。

  “怎么会这样想?母亲到了剑南道还是母亲。”李奉常皱眉,就像他到了剑南道还是李奉耀的兄长,剑南道的事就要他来做主,想到这个只会迫不及待前去啊。

  男人和女人怎么能一样,左氏笑了:“母亲在剑南道人生地不熟,三弟再孝顺,门一关,不想让她知道什么不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不了。”

  当母亲的还要做什么?李奉常皱眉,不得不说母亲的脾气越来越古怪,大概是没了大哥的压制......

  “还是让那边再多送些兵马过来吧。”左氏懒得解释,直接给建议。

  其实她也不想去,路途那么远,外边那么乱,尤其是剑南道附近,现在江陵府很安稳,四周都有卫军将叛军阻挡在外。

  再后来新帝在麟州登基,振武军武鸦儿率十万大军平叛势如破竹,想来用不了多久叛乱就结束了,何必千里迢迢冒着危险去剑南道。

  李奉常被妻子一番说服,最终也同意了,写信让李奉耀再送些兵马来。

  李奉耀不知道吃了什么药,气急败坏的写信说没有兵马了,让他们快来剑南道。

  李奉常顿时也生气了,这个三弟自以为掌管了剑南道,就以李奉安自居,不把他这个大哥放在眼里了,这要是去了剑南道,自己要在他手下讨生活吗?

  论辈分他才是剑南道该听命的人。

  李奉常便不再理会李奉耀,以母亲的名义给剑南道府衙写了信,给李明玉写了信,直接要兵马。

  李奉常写了两封信,收到了四封回信,除了被李奉耀掌控的道衙狗屁不通的回信,李奉耀捶胸顿足的回信,李明玉答应立刻让剑南道派兵的废话信,还有一封叫做韩旭的人写的信。

  韩旭说剑南道没有保护李家的兵马,只有保护大夏的兵马,立刻马上把兵马调回,如果他们想来剑南道,就随着兵马回来,如果不想来,就不管了。

  李奉常又是惊又是气,他当然知道韩旭,但韩旭怎么还没死?怎么还是跑到剑南道了?剑南道要被韩旭夺走了!

  他顾不得再骂李奉耀,急急忙忙的给李奉耀写信,告诫,提醒,又给项云写信,让他务必守好剑南道.....

  信来信往,兵马纷乱,时间就过去了,一切乱糟糟的时候,江陵府突然就危急了。

  安康山坐稳京城,安德忠一心立功,免得被几个留在父亲身边的兄弟们抢了父亲的宠爱,一改谨小慎微,率七万大军抢攻东南诸道,短短数日十几州府失守。

  江陵府顿时暴露在叛军铁蹄刀枪之下,甚至有人已经见到叛军,万幸只是叛军先锋,逃得一命。

  江陵府驻兵不多,这些日子李奉常跟剑南道李奉耀书信拉扯,剑南道来的五千兵马便一直在江陵府的兵营,江陵府兵营很大方,富饶之地不缺粮草,又敬仰剑南道李都督。

  “李都督是我们江陵府人,江陵府和剑南道就是一家人。”江陵知府热情的说道,负担了这五千兵马的粮草吃喝用度。

  有官府出面安置李奉常很高兴,也认为理所应当。

  不过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剑南道的兵马主动帮忙在江陵府境内巡逻护卫,叛军的动向就是他们最早发现的。

  得知叛军就要打过来了,李老夫人再也不怕背井离乡了,立刻要去剑南道,但五千兵马和江陵府的驻兵去戒备迎战叛军了。

  李奉常让人去唤,兵马听到召唤很快就回来了。

  李奉常拿出家中金银置办了粮草,李老夫人也不讲究车马是否舒适,只要求方便赶路,但想走却没那么容易走。

  家中奴仆众多,带谁不带谁,带走的欢喜,被留下的惊恐,奴仆间又父子母女亲戚关系复杂,三个媳妇都想多带自己的亲信,小姐们身边的丫头都有父母难舍,公子们难挡红袖添香侍儿的眼泪,家中乱作一团。

  李家也不仅仅只有他们一家,李氏族人还有姻亲友朋纷纷找来,祈求能带着一起去剑南道。

  除了家人亲朋,江陵府的民众也围住了李家大宅。

  看着数千精兵列在城门,民众心生欢喜和期盼,当得知这些精兵要走,纷纷跑到李家大宅外跪求随行。

  李家顿时恍若被暴风雨包围的孤岛,大门根本就不敢开。

  “怎么不敢开。”李明冉说道,“兵马进来开路,谁能挡得住?”

  她坐在李老夫人屋子的里间,身后的床上摆着高高的加了锁的箱子,透过窗户紧张的看着外边,怀里紧紧抱着两个泥娃娃。

  这是她最喜欢的泥娃娃,原本有一套五个,日常都是当真娃娃伺候,吃饭喂水陪玩,结果那些丫头为了去剑南道的机会,争抢做抱娃娃的丫头,摔了三个。

  为了防止一个娃娃都留不住,李明冉干脆自己日夜都抱着。

  李明华笑了:“那我们这辈子都别想再回江陵府了。”

  用大夏的卫兵驱赶阻挡江陵府的民众,说不定还要动刀枪威胁,说不定还会有激动的民众冲上来被无眼的刀枪伤到。

  李家一众人这样离开江陵府,将来府志上肯定会跟叛军记录在一起,有李氏纵兵马驱赶民众弃城而去。

  如此行径,他们会被所有人唾弃。

  李明冉抱着娃娃不解:“这怎么啦?城里有钱人进山上香还用家仆驱赶路人呢,被马踩被棍子打的多得是,惊动官府的也不少,也没见江陵府就容不下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