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91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91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在人多的公众场合,赵老太太走到哪里都拉着李姝的手,只夸这个孙媳妇长得好、人才好、又孝顺,反正没一样不好的,连余氏和吕氏都要退一射之地。

  今儿这升官宴,吴家两位表嫂坐了上席,这是老太太要求的,她带着李姝坐在次位,其余大房余氏、吕氏、二房师氏和孙氏并慧娘一起陪坐。

  一行人客客气气吃了顿酒席,算是办过了升官宴,赵家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升官宴过了没几天,一日夜里,赵世简始终没回来。

  李姝担心了一个晚上,天刚亮的时候,赵世简一瘸一拐地回来了。

  一家子忙迎上去问,李姝更是把他全身检查个遍,问他是不是受伤了?

  赵世简忙道,“阿爹,娘子,你们不用担忧。我无事,只是昨儿王主事让我即可清点油火房全部火器,恰巧施书令不在,我跟姚书令忙到天黑了才往回赶。走的急了,踩到了石子,崴了脚,走得慢了,又遇到宵禁,就没回来,随意找了个地方打发了一晚上。”

  李姝忙让玉娘打洗脚水,亲自给他洗了脚,又上了膏药。

  赵书良才要说去给他请假,赵世简拒绝了,“阿爹,儿子昨儿的事儿还没做完呢,休息了一个晚上,儿子的脚已经差不多了。”

  说罢,他起来走了几步,虽然还有些疼,但他感觉并不影响走路。

  李姝明白初入职场的小年轻表现欲强,遂与赵书良商量道,“阿爹,不若雇辆车送官人去吧,晚上再让文崖带着车去接。官人今儿只管坐在那里,不要到处乱走。”

  赵书良也同意了,忙去叫了辆车来。父子三人匆匆吃过饭,又一起走了。

  李姝在大门口目送赵家人父子三人一起出门,孙氏也牵着煦哥儿的小手一起走到了大门口,见李姝靠在大门上默不作声,劝她,“弟妹别担心,二弟只是扭着了脚,过几日就好了。”

  李姝回头看了眼孙氏,笑道,“大嫂,我不是担心官人的脚。我是在想,以后这几十年,我们可能就是要这样,每日送他们出门,再等他们回来,白日还要担心他们在外面是不是平安。”

  孙氏沉默了半晌,苦笑道,“可不就是呢,咱们的体面不都是男人这样挣来的。等弟妹生了儿子,在家里有事情做,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妯娌两个说完,又各自回房了。

  当天夜里,吃过了晚饭,赵书良再次召集家里人商议事情。

  赵世简今儿没怎么走动,中午还自己擦了药膏,这会子脚脖子好多了,已经不像昨儿那样肿的厉害。

  赵书良看了看小儿子的腿脚,开口就是一个惊雷。

  “老二,你带着你媳妇搬出去住吧。”

  赵世简惊得顾不得脚疼,忙站了起来,“阿爹,阿爹如何要赶我们出去?”

  赵世崇也立刻站起来,“阿爹,咱们一家子亲亲热热的多好,我还想和二弟一起过一辈子呢。”

  说完,他立刻双眼紧盯孙氏,难道这个婆娘又老毛病复发,私底下刻薄了弟妹不成?

  孙氏看到赵世崇吃人一样盯着她,心里直喊冤。

  老天爷,这两年她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没贪过一文钱,没松过一口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说了,弟妹如今有个皇妃做姐姐,为了儿子的前程,她巴结弟妹还来不及,怎么会要赶她走,怎地官人还是这样不信任我!

  赵书良摆摆手,让兄弟二人都坐下,“不是赶你出去,你们都莫要多想。”

  等兄弟二人再次落座,他继续说道,“一则,树大分叉,人大分家,你们看我和你大爷二爷并四叔,不都分家了;二则,兵部离这里太远了,老二每天又要当差又要读书,还要花一个多时辰跑来跑去,天长日久,铁打的人也受不住;三则,咱们家宅子小,等过两年,家里再添丁,又要添下人,如何还能住得下。我原来预备买个大些的宅子,但老二岳父家都住着二进的小院,咱们家就更不能奢侈了,索性你们阿娘临终前已经给你们分过家了,迟早老二都要搬出去的。”

  赵书良这样说,最先松口气的就是孙氏,她可算洗清冤屈了。

  赵世崇听阿爹这样说,也不好再阻拦,二弟确实太辛苦了。

  他想了想,说道,“既是这么着,我也不阻拦二弟,只是一样,二弟以后要时常回来,咱们是亲兄弟,阿娘只留下咱们三个,不能因为不住在一起,就生分了。二来,二弟才当差,手里也没个积蓄,总不好让弟妹贴嫁妆,我出200两银子,给二弟在外面添置房屋,这也是我做哥哥的一片心意。”

  赵世简忙摆手,“不用不用,阿娘给我留了700两银子,买几间屋子尽够了。再说了,我和姝娘也住不了多大的屋子。大哥还要养儿子呢,不用管我。”

  赵书良看了眼孙氏,见她没有不喜之色,心里满意,对赵世简说道,“既然是你哥哥给你的,你接着就是。你阿娘给你的是你阿娘给你的,我这里再给你添500两,不够的,你自己再添。既然要买屋子,就正经买个像样的屋子,把丫头和你的小厮带去,再添两个人,家里收拾得像样子些。不然说出去,贤妃娘娘的亲妹妹,住在牛棚里,岂不让人笑话。”

  赵世简只得应了,一再谢过父兄,李姝也起身道谢。

  赵书良摆摆手,“不用谢,把你们分出去了,以后就是你们自己顶门立户了。以后我跟着你哥哥过,我的俸禄,自然也是贴补他更多一些,你们莫要在意。”

  赵世简忙道,“世情皆如此,儿子怎会在意。哥哥嫂子以后孝敬阿爹更多一些,儿子只有感激他们的。”

  赵书良见两个儿子还算和睦,心里满意,点头道,“要搬就快些搬,等下个休沐日,去看宅子。挑那好地带的,贵些不要紧,要离兵部衙门近,周边住的都是官宦人家,选个一进的小院,你现下只是个八品,住不得二进院子。”

  赵世简点头应了。

  到了休沐日,赵家三父子一起出动,一天的功夫,看了四五个个地方,最后在如意坊里定了套小巧的四合院。

  如意坊这一带,房子都不大,三进的极少,二进的有一些,绝大部分都是一进的小院,但里面住的人,皆是和豪门贵族有些牵连的人家,房屋价格也不便宜。最让赵书良满意的是,如意坊离皇城和六部衙门都比较近。

  赵家相中的是一进小院,三间正房带两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五间倒座房,最东侧那一间是门楼,大门正对着东厢房南墙,南墙上还有个影壁,影壁旁边有几棵竹子,原来是读书人住的,如今那人外放做官去了,十年八年不一定回得来,索性把宅子出手。

  两条青石板铺的甬道把整个院子分成个田字,田字的东北角,有一棵桂花树,西南角是一口水井,西北角和东南角各有一个砖头修葺的花池,花池里空荡荡的,想是主人家把自己心爱的花儿都带走了。

  中人一口要价一千一百两,赵世崇磨了半天嘴皮子,中人始终摇头,一两银子不肯让。

  “不瞒三位大官人,如意坊的宅子,我们从来不担心卖不出去,三位大官人若是不满意,再去别处看看也行。”

  赵书良摆摆手,“就这里了。”

  赵世简是房主,和中人签订了契书,当场掏出一千一百两银票,然后双方一起到衙门备案,这宅子,就正式成了赵世简的个人财产了。

  回到家里,赵世简仔细跟李姝说了房屋的位置和式样,李姝听说院子里还有口井,很是满意。

  赵书良当夜就嘱咐众人,“老二家的,你这几天把你们的东西清理清理,你们的东西,一件别留。老大家的,帮着他们一起整理。老二,过几天,跟你们上官告个假,把家搬了。”

  第二日,李姝开始打包。除了自己的陪嫁比较多,赵世简就只有衣裳和书。李姝让文崖去买了几口大木箱子,先把赵世简的书籍一一分类,仔细装好,再把二人的衣裳按季节装在四口大箱子里,其余家具,用绳子捆好,库房里的陪嫁,拆都不用拆,直接带走。

  到了搬家那一日,赵世崇也请了假,帮着赵世简一起搬家。兄弟二人本来准备雇几个临时帮佣,结果赵家其余三房皆派了男丁过来帮忙,吕氏也一起过来了。有自家人,自然不用再请人了。

  赵世简雇了四辆大车,一辆装李姝的陪嫁家具,一辆装两人的书架和书,一辆装其他杂物,最后一辆最大的车坐人。

  四辆车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如意坊。

  吕氏见如意坊住的皆是有身份的人,羡慕地对李姝说道,“弟妹这宅子地段可真好,以后我也时常来坐坐,沾沾贵人们的贵气。”

  李姝抚掌笑了,“嫂子定要多来,以后我一个人在家,不免闷得慌,嫂子能来,我倒履相迎。”

  兄弟妯娌们一边说笑,一边往车下卸东西。赵书林打头,带着四个侄子并两个小厮,很快把一应东西都搬到了院子里。文崖付过了车资,打发四个车夫走了。

  李姝开始指挥大家把东西放到合适的位置。

  三间正房,东屋做夫妻二人的卧房,西屋先做书房,中间是待客的厅堂。东厢房作客房,西厢房暂时空着。西耳房给玉娘住,东耳房放李姝的陪嫁。除了门楼,另外四间倒座房,从东往西,李姝预计分别做厨房,库房、文崖的屋子以及柴房,马桶之类的秽物,也放到柴房里。

  李姝的拔步床、衣柜、梳妆台、贵妃榻、五斗柜等皆按照原来的样子,逐一摆进了卧房,书房的摆设也和原来一样,只正厅里多了两把椅子,另外还要置办一套供桌和中堂。

  李姝陪嫁的杯碗盘碟终于要派上用场了,当日封存的那一套茶具,放到待客厅里,书房里再留一套,其余盘子碟子和碗,都放到厨房里去。

  从柿子树巷带来的东西不多,很快就摆设整齐。厨房里空空如也,家里需要置办的东西太多了。

  李姝原来预备搬家前就置办齐了,赵世简劝她,这么大老远的带过去,还不够折腾的,索性搬过家再一一置办。

  赵家人帮着小两口搬过家,都要告辞。赵世简夫妇一再挽留,要在附近的酒楼请大家吃顿饭。

  赵书林笑道,“简哥儿还是赶紧带着你媳妇把家里规整好,等过几日暖房的时候我们再来,到时候多少酒席吃不得。”

  听他这样说,赵世简不好再留,只诚恳谢过大家,又让文崖去雇了辆车,把大家送到状元街一带。

  如意坊和柿子树巷不同,如意坊有坊门,作息和皇城一样,到了夜间宵禁时刻,坊门关闭,不得进出。状元街和庙前街那种街巷格局,宵禁后虽也不让走动,但整体格局四通八达,不如这里这样更有隐秘性。

  送走了赵家其他人,赵世简笑道,“娘子,晌午咱们在哪里吃饭呀?”

  李姝挥挥手,“走,咱们出去找个酒楼吃顿好的。”

  赵世简笑,“我如今又精穷了,还要指望娘子请我吃好的。”

  小夫妻一边说笑,一边带着玉娘和文崖,锁了门,一起走了。

  如意坊在皇城东边。出了如意坊,往北去是湖滨苑,那里住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往东去有一片带居民区的街巷,买米买菜都往那里去;往南去是一片闹市区,有好几条街,卖吃的穿得玩的,样样都有,京城百姓俗称小南城。

  主仆四人往南走了一程,到了朝阳街,这里全是酒楼食肆。朝阳街是离皇城最近的卖吃食的街道,各部官员中午时常到这里吃饭,故而这里的饭菜价格也不便宜。

  主仆四人找了一家叫金厨馆的小酒楼,在大厅里找了个带屏风的小隔间,点了五个菜一个汤,另外配一盆米饭和六个馒头,李姝心算快,听伙计一报价,立刻算出共花了六钱四十五文。

  玉娘吃的直咂舌,“二爷,二奶奶,这里吃饭也太贵了。就这几样菜,就一条鱼勉强算个大荤,其余不过是些时蔬,就要六钱多银子。二奶奶,下午我和文崖去把厨下要用的东西备齐了,以后可不能出来吃了,六钱银子够咱们吃半个月了。”

  李姝笑了,“快吃吧,吃过了饭,咱们都歇歇,起来了再说。以后定然要天天在家里吃饭的,哪能总出来呢。”

  主仆四人吃了饭,付过了饭钱,又一起回去了。

  下午,李姝列了个单子,给了玉娘和文崖几两银子,让她们两个一起,去附近最近的铺子里,把厨下要用的东西添置齐了。

  李姝仔细查看过厨房,共三口锅,两大一小,锅盖都是五六成新的样子,灶下有火钳,火石没有,其余菜刀、锅铲、砧板之类的一样都没有。

  家里有李姝陪嫁的一些东西,另外添置一些,再买些米面肉菜,也够几个人过一段时日。

  等玉娘和文崖出去了,赵世简仔细看了看家里,屋子多,人少,空荡荡的。

  他想了想,建议李姝,“娘子,家里再添个做饭的婆子吧。玉娘做饭怕是还没娘子的手艺好,但娘子总不能日日都亲自下厨。”

  李姝想了想,这也是,如今家里连个做饭的都没有了,“官人说的是,明儿我问问这周边的牙子,买个婆子使唤。只是,文崖原来跟着官人,我以前时常使唤书海。如今家里就他一个,若是他出去了,家里连个出力气的都没有了,官人看要不要再添个小厮?”

  赵世简点了点头,“娘子说的是,那就一并添了。只是家里这么多下人,以后吃穿嚼用可是一笔花费,我如今官职低微,俸禄微薄,娘子跟着我要受苦了。”

  李姝呸了他一声,“我自己有俸禄,才不稀罕你的。”

  几天的功夫,李姝慢慢把家里的东西都置办齐了,还买了一个做饭的婆子和一个小厮。巧得很,这婆子和这小厮是母子两个,婆子年纪也不太大,二十七八的样子,小厮才刚刚十岁。

  母子两个被家里的烂赌鬼爹打包卖给赌场,李姝听说了,一并买了来。婆子姓石,小厮原本姓付,但心里记恨烂赌鬼亲爹,写身契的时候,干脆跟着亲娘姓石,彻底切断与赌鬼爹的干系。

  李姝给小厮取名叫砚台,婆子也没个正经名儿,大伙儿都叫石妈妈。

  就在李姝忙碌着安家的时候,北边又遭了灾。倒春寒再次席卷三个省,冬小麦和油菜都冻死了,百姓和牲畜冻死无数。一些匪人趁机作乱,竖起了大旗,号称景平帝不得天命,故而上天降灾,竟也吸引了诸多流民,顿时势力大增,竟聚集了数万之众。

  景平帝开年就受这气,摔了一套茶具后,命平贵妃的父亲平正涛率京畿西营五万官兵,至北边平叛。同时,命户部立刻下拨救灾银子,并令自己的心腹,新任左都御史严文凯为钦差大臣,至灾区抚慰灾民。凡四品以下官员,若在救灾及平叛中不得力,严御史有权当场革职。

  皇后原想让自己的兄弟去平叛,景平帝笑了,“杀鸡焉用牛刀,三郎以后有的是立功的机会。”

  景平帝这样捧着皇后,皇后也不好再拉下脸和平家抢这功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世简作为兵部官员,朝廷要打仗,他顿时忙得脚打后脑勺。好几天晚上,他都是直接歇在衙门里。李姝每日打发砚台往兵部送饭食送衣裳,惹得兵部一干低等官员直笑话赵世简。

  家里的暖房宴席赵世简也没空参加,都是李姝一个人操持的。好在来的都是近亲,大伙儿知道朝廷大军即将开拨,谁也不敢说家事比国事重。

  李姝原以为大军开拨后,赵世简就可以正常作息了,哪知道他竟要随军出征。

  听到赵世简带回来的这个消息,李姝沉默了半晌,她不知道该支持还是反对。

  赵世简学文习武,为的就是货于帝王家,如今有机会,若生生错过,以后岂不遗憾?

  但刀枪无眼,虽说他只是以辎重押解的小管事身份参战,但多少战役都是前方打的火热,后方抄你的补给。若遇到敌方精锐部队,十去九不还。若有个好歹,她这一辈要怎么过?老天爷可不会再给她下一次机会了。

  李姝沉默了许久,问他,“官人一定要去吗?”

  赵世简搬过她的肩膀,“娘子,岳父和大姐姐一路拉扯我,如今梯子搭好了,我自己总得用力往上爬。我虽然不在乎人家说我靠裙带关系,但总也想自己立些功,给娘子挣些体面。”

  李姝忽然感觉很无力,日她老母的,这局要怎么破啊,阻拦小年轻建功立业,很不道德啊!

  李姝只得恶狠狠骂他,“你若回不来,老娘立时带着嫁妆改嫁去!不,我不改嫁,我在家里养三四个野汉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