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83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83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赵世简搓搓手,“这,这也不能怪我,我从来不搭理她的。”

  李姝继续斜眼看他,“哦?官人说的她是谁呀?”

  赵世简急了,冲过来,搂住她就挠她的痒痒肉。

  李姝最怕痒,立刻歪到床上大笑着翻滚起来。

  赵世简继续挠,“坏丫头,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你还这样笑话我。”

  两人闹着闹着,赵世简心有不足,二话不说,撩起她的裙子,一把拽掉里裤,不管她挣扎,就开始用手摸索,同时附身堵住她的嘴。等摸索得身下人也有些意动了,撩起自己的衣袍,欺身而进。

  事毕,赵世简捏捏她的脸,问她,“娘子知道我的心意了吗?”

  李姝扭了他一把,“都怪官人太出色,能文能武,长的俊俏,年纪轻轻的举人,哪个小女娘不喜欢呢,以后我还要日夜防贼,真是苦煞我也。”

  赵世简哈哈大笑。

  赵家夫妇二人鱼水和谐的时候,另一对夫妇又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上午好~

  近来男女主新婚,婚后三天写得内容教多。主要是前面二人见面机会不多,故而这几章多了些细节描述,都是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后面进度又会恢复到和前面的一样。

  ————————————————

  姊妹篇《谁才是我娘》求收藏,爱你们~

  ——————————————————

  感谢在2019-12-23 12:45:40~2019-12-24 13:08: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罗克万、鱼、无言、蓓妖妖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谷小宝、七月榴火 10瓶;是我最爱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0章 改纺车东宫观礼

  那一日, 与赵世简夫妇偶遇后,莫四娘心里愈发不得劲。

  好在她本来就从不开口说话,也听不见旁人说话,故而并无人理会她的沉默。

  但她的贴身丫头和婆子感觉到了, 大奶奶在生气。

  杨镇回来后, 独自进了书房, 他拿着书,却有些心浮气躁,一个字也看不进。

  莫四娘在东厢房卧房里临窗而坐,杨镇在书房里独自发呆。

  自成婚后,两口子没有任何语言交流。

  莫四娘自失聪后,不再开口说话。她的丫头会手语,每天贴身跟着她,用手比划别人说了什么。

  大多数时候, 莫四娘并不让丫头比划, 因为她能看得懂很多唇语。她感觉丫头在那里不停地比划时,周围的人都像在嘲笑她一般。

  夫妇二人在一起的时候, 总不能让丫头在一边陪着。莫四娘会把自己想说的话简单写在纸上, 杨镇也用纸笔回她。

  绝大多数时候,夫妻之间没有任何交流。杨镇本就不爱说话, 又要读书,莫四娘跟着陈氏。杨镇从来不主动寻莫四娘,莫四娘有事找他,也是夜间用纸笔写。时间久了, 夫妻之间也有些默契,杨镇聪慧,莫四娘但凡有所举动,他都能明白她的意思。

  莫四娘本是怀着一腔少女情丝嫁进来,哪知官人始终不冷不热。天长日久,她也渐渐有些了悟。

  官人书房里有口箱子,箱子里有什么,谁也不知道。她不问,他更不说。墨竹虽是莫家来的,但对杨镇无比忠心,凡是设计杨镇的事情,别说莫四娘了,他亲娘都撬不开他的嘴。

  这样不咸不淡地过了些日子,莫四娘渐渐听到些风声。她带来的丫头婆子小厮,基本上把杨家彻底把持了起来。除了杨镇书房里的那口箱子,在杨家,就没有莫四娘不知道的事情。

  李杨两家的亲事,在莫家不是什么秘密。当日谁也想不到那个被退了婚的养女,最后能飞上枝头。

  莫四娘想起杨镇看李姝时的目光,迷离而又渺远,仿佛透过时光屏障看到了流逝的岁月,他看到了什么?他想起了谁?是了,定是想起他那退了婚的红颜知己。

  想到这里,莫四娘感觉自己胸口一阵闷闷的发疼。

  就在她生闷气的时候,陈氏又打发人来寻她。

  莫四娘听见婆母叫她,忙去了正房。

  陈氏看了她一眼,张张嘴想说话,又咽了下去。罢了,说了她又听不见,白费我的力气。

  陈氏有气无力地挥挥手,“你回去歇着吧。”

  莫四娘看懂了,自己回去了。她也不想花精力去讨好陈氏,只要她耳朵一直听不见,陈氏就不会喜欢她。

  陈氏身边有个丫头,原是她当日听说莫四娘是个聋子,一气之下买来要给杨镇做妾的,哪知杨镇看都不看那丫头一眼。陈氏气急,你既然喜欢李家那个养女,这丫头和她有个六七分像,如何你又不搭理了?难道就这几天的功夫,你又喜欢上莫家这个聋子不成?陈氏无奈,只得留下那个丫头自己使唤。

  莫四娘没见过敏良媛,不知道这丫头长的和她差不多。但见她姿色秀美,日常也不怎么待见她。

  丫头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一个。

  成婚当日,杨镇挑了盖头,看着莫四娘出神,等身边的喜娘提醒他,他才回过神来。因新娘子耳朵听不见,一众亲朋未曾闹洞房。

  婚后,杨镇长住莫四娘房里。莫家人很高兴,以为他夫妻二人恩爱和谐。很快,莫四娘有了身孕。杨镇以不打扰她养胎为由,搬到了书房住。

  杨家大姐儿出生的时候,杨镇看到不是儿子,失望地看了两眼就走了,不曾抱过一次孩子。

  陈氏倒不嫌弃这是个孙女,她只担心这孩子也听不见,时常用个拨浪鼓在孙女耳边晃,见孩子知道跟着声音转头,陈氏才放心下来。

  等莫四娘坐满了月子,原以为杨镇会搬回来住,哪知他好像忘了这事儿似的,依旧住在书房。莫四娘一来怕羞,二来见杨镇整日没个笑脸,也不敢劝他回来。

  后来是陈氏见儿子媳妇总是分开住,让杨镇搬了回去。

  杨镇搬回莫四娘的房间后,头一个夜晚,盯着莫四娘看了好久,看得莫四娘把自己从头检查到脚,难道我身上哪里不妥帖?还是我生育过后,容貌大不如前,官人嫌弃我了?

  莫四娘还没搞明白杨镇为甚盯着他看,杨镇仿佛又变成新婚时那个杨镇,不说夜夜索取,房里事也是没怎么断过。莫四娘心生欢喜,官人还是喜欢她的,不然怎地每日夜里抱着她不肯撒手。虽然她听不见,息了灯也看不见,也知道官人夜里情浓之时,总在她耳边私语。

  陈氏时常发笑,他这个傻儿子,还说自己喜欢李家女,这不也和媳妇好的很。

  杨镇努力了好几个月,哪知莫四娘的肚子再没动静。杨镇又失望地住到了书房,理由是要认真读书,参加下一科春闱。

  杨镇住到了书房,莫四娘心里空落落的,但她总不能劝官人不要认真读书,不说婆母会骂她,娘家人也要说她不懂事。

  夫妻二人就这样正式分居了,陈氏把杨大姐儿抱到自己房里养,理由是莫四娘听不见,孩子给她养,整日不说一句话怎么能行。莫家也不好说什么,亲祖母要抚养亲孙女,谁也说不出二话。

  杨大姐儿长的像父亲,陈氏很喜欢这个孙女。杨芙娘出嫁后,她整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了这个孙女,也算有了个伴。

  杨镇对这个女儿没怎么上过心,杨大姐儿见到阿爹就有些害怕,因为阿爹从来不对她笑,也不抱她,阿娘整日不说一句话,只有阿奶会抱着她唱摇篮曲。幼小的杨大姐儿,凭着本能,只亲近陈氏。

  杨家的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

  赵家这边,李姝在闷热的夏季里,又想起了当日纺线机的事情。六七年过去了,李姝始终记得这个事情。

  李穆川还是小吏时,她整日纺线不停,苦于纺线机效率低,所获甚少。在娘家,她不当家不做主,索性也不提那些天方夜谭的想法。

  如今她嫁到赵家,赵世简万事由着她,她手里有人有钱,何不试一试?若能成,也是件大功德。即使不能成,全当打发日子了。

  说干就干,李姝先自己买了辆纺线车,说要纺线,留着拉鞋底。随后以小车坏了为由头,让玉娘和文崖去买各样材料。赵世简先看着好奇,以为她要修纺线小车。等看她兵兵乓乓又是拆又是装的,才知道她要搞创造。

  李姝细胳膊细腿,没什么力气,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就自己带着玉娘和文崖慢慢捣腾。赵世简发现后,主动过来询问。

  李姝本不想让他知道,赵世简笑,“娘子还瞒着我,你想做什么,跟我说一声就是了,我就算帮不上忙,肯定不会捣乱的。有我给娘子打掩护,也省得旁人问起来,娘子不好回答。”

  李姝遂把赵世简纳入自己的改良小组队伍,并一再叮嘱他,这不过是自己的一些虚妄的想头,不要到外面说,省得旁人笑话。

  两口子就这样带着丫头小厮,时常偷偷摸摸做手工。

  孙氏还以为二叔两口子做什么好玩意,还开玩笑,“若做好了,定要给煦哥儿也做一个。”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万般艰难。李姝想的,何曾没人想过,但既然没人成功,必然是不大容易。

  两口子捣鼓了大半个夏天,换了多种材料,试过很多种改良方案。到最后,赵世简一个拿笔杆子的人,都会纺线了。

  李姝中途想放弃,赵世简也有些懈怠了。两口子把东西抛到一边,狠歇了几日,中途还一起去丽娘家住了两天。

  后来,赵世简觉得太可惜,又劝她,“都做到这个地步了,放弃了不免可惜。咱们再坚持一个月,不行就算了。”

  李姝想想也是,又再次投入到改良大计中。

  刚入秋的时候,总算有了些成果。

  李姝高兴地看着那同时能出两根线的纺线车,喜得见牙不见眼,“可算好了,官人,官人你不知道,贫寒人家的女儿,要费多少功夫才得一绽纱线。如今有了这个,天底下的小女娘们,总算能少受些累。”

  赵世简也高兴,“娘子的心思总算没白费。”

  李姝忙夸他,“多亏了有官人,不然我哪里能坚持到最后呢。”

  两口子高兴过了,又开始发愁,这个东西,要怎么处理呢?

  赵世简偷偷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赵书良。

  赵书良和孙氏一样,头先以为老二两口子在做什么小孩子的玩意,如今听赵世简一说,顿时觉得喜从天降。

  他高兴地在屋里直打转,转了半天,拍拍赵世简的肩膀,“老二,这可是个好东西。不要出去说,先放在家里。叮嘱好家里人,谁敢出去乱说,我立刻发卖了他。外人若问,就说你们给煦哥儿做东西呢。”

  李姝本来想把这事儿告诉娘家人,但赵世简劝她再等等。

  “娘子的想头是好的,但岳父只是个六品官,这东西,咱们都护不住,最后,说不得还是要借大姐姐的手把它送出去。”

  李姝想了想,也对,以阿爹的为人,说不得就直接献出去了。献出去可以,若走漏了风声,怕是还没献出去,就要被人半路劫走。

  还没等赵家想好要如何处理纺线车,那头,东宫传来好消息,敏良媛一口气生了两个闺女。

  敏良媛生了女儿,太子妃很高兴,平良娣更高兴。太子妃高兴的是,多了两个妹妹,以后把她们嫁到适宜的人家,大哥儿和三哥儿也能多得两份助力。平良娣高兴的是,你就算生一百个女儿,捆起来也不如二哥儿一个。

  太子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了,忽然得了两个女儿,又是双生花,很是高兴,提议要封敏良媛为良娣。太子妃无异议,上报皇后,皇后准了,敏良媛得封三品良娣。

  敏良娣生产,李家没有得到恩旨,肖氏有些失望。等敏良媛出了月子,册封良娣的消息传来,李家顿时阖家欢喜。

  很快,东宫再次来人,传肖氏于敏良娣册封当日,至东宫观礼。肖氏打发了厚厚的赏钱,让李承业亲自把传话的内侍送到大门口。

  那头,赵书良听说李家大娘子得封良娣,召集两个儿子一起商议事情。

  赵世崇见阿爹表情凝重,忍不住先开了口,“阿爹,发生了何事?”

  赵书良用手敲了敲桌子,“老二,你说给你大哥听。”

  赵世简简单说了下,赵世崇也惊喜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弟妹果真有本事。”

  赵书良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老二,这东西,咱们还是送给你岳父吧。”

  赵世简说道,“阿爹,儿子也是这么想得。这是惠民的好物件,咱们若留着,不免被人说唯利是图,送给岳父,借宫里娘娘的手呈上去,咱们家也能得个好名声。”

  赵书良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过几天,你岳母要去宫里,咱们要赶在这前头把东西送过去。”

  肖氏进宫的前一天,赵书良早早从衙门里回来了。回来后,他立即打发两个小厮,去现买了些礼,点心、茶叶、布匹,杂七杂八的,其中有好几坛子酒,因东西太多,赵书良索性雇了辆骡车,全装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